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37716发布日期:2021-04-09 20:4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锚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锚链材料为碳钢或低合金钢,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特征,但是在海水中服役时往往受到严重腐蚀,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在特定条件下需要用到其他材料的锚链。奥氏体钢具有低磁或无磁特性,耐腐蚀性和低温韧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奥氏体钢虽然也具有耐蚀和低磁特性,但是成型和焊接难度大,需要特殊的设计和工艺保证其达到使用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奥氏体钢锚链以及相应的制造方法,以获得满足基本力学性能的链条,同时具备低磁和耐蚀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及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其特征在于:改进型奥氏体钢包括cr、ni、m、mo、nb、v六种元素;改进型奥氏体钢中所含cr、ni、mn三种元素中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不低于12%,mo、nb、v三种元素至少添加两种,且三种元素含量之和为2~5%。

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的制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棒料下料,为保证端面平行度,应采取锯料的方式加工,端面倾斜度不超过2mm;

(2)棒料加热,加热温度为700~1000℃,每支棒料保温时间不少于5分钟;

(3)热编环,编环温度不低于650℃;芯轴直径为1.5~2.2倍棒料直径,芯轴弧面中心和滚轮弧面中心的距离为0.9~1.2倍棒料直径;

(4)整形,编环后若发现链环存在上下错位,可在焊接电极上整形压平;

(5)闪光焊接,为提高顶锻质量,在连续闪光之前对环背加热以提高链环整体温度均匀性,加热温度为500~800℃;

(6)闪光焊接后焊缝去刺,然后压入横档;

(7)随后对链环进行初检、打磨,将有缺陷的链环割除然后并入新环;

(8)对链条进行固溶处理;

(9)对链条进行拉力负荷试验;

(10)对链环进行表面和尺寸检查;

(11)终检、油漆、打包。

优选的:所述热编环,包括四个工步:(a)将温度不低于650℃的棒料一端放入滚轮和芯轴之间;(a)芯轴向上顶至与两个滚轮平行时,两个滚轮向内压;(a)然后芯轴向下回到初始位置,将温度不低于650℃的棒料另一端放入滚轮和芯轴之间;(a)芯轴向上顶至与两个滚轮平行时,两个滚轮向内压,完成编环。

优选的:单个链环外长为棒料直径的5.5~6.5倍;单个链环外宽为棒料直径的3~4倍;单个链环环冠部位的内径为棒料直径的0.5~1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包括点蚀、应力腐蚀和晶间腐蚀;

2)具有较低的磁导率≤1.01;

3)通过增加链环宽度和内径,使链环开档增加、环形更加圆润;

4)通过对环背加热提高了顶锻质量;

5)加大芯轴直径,从而增加链环内径,使成型质量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编环工步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编环工步二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编环工步三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编环工步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其特征在于:改进型奥氏体钢包括cr、ni、m、mo、nb、v六种元素;改进型奥氏体钢中所含cr、ni、mn三种元素中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不低于12%,mo、nb、v三种元素之和为4.5%。

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的制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棒料下料,为保证端面平行度,应采取锯料的方式加工,端面倾斜度不超过2mm;

(2)棒料加热,加热温度为700~1000℃,每支棒料保温时间不少于5分钟;

(3)热编环,编环温度不低于650℃;芯轴直径为1.5~2.2倍棒料直径,芯轴弧面中心和滚轮弧面中心的距离为0.9~1.2倍棒料直径;

(4)整形,编环后若发现链环存在上下错位,可在焊接电极上整形压平;

(5)闪光焊接,为提高顶锻质量,在连续闪光之前对环背加热以提高链环整体温度均匀性,加热温度为500~800℃;

(6)闪光焊接后焊缝去刺,然后压入横档;

(7)随后对链环进行初检、打磨,将有缺陷的链环割除然后并入新环;

(8)对链条进行固溶处理;

(9)对链条进行拉力负荷试验;

(10)对链环进行表面和尺寸检查;

(11)终检、油漆、打包。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热编环,包括四个工步:(a)将温度不低于650℃的棒料一端放入滚轮和芯轴之间;(a)芯轴向上顶至与两个滚轮平行时,两个滚轮向内压;(a)然后芯轴向下回到初始位置,将温度不低于650℃的棒料另一端放入滚轮和芯轴之间;(a)芯轴向上顶至与两个滚轮平行时,两个滚轮向内压,完成编环。

本优选实施例中,单个链环外长为棒料直径的5.5~6.5倍;单个链环外宽为棒料直径的3~4倍;单个链环环冠部位的内径为棒料直径的0.5~1倍。

实施例二

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其特征在于:改进型奥氏体钢包括cr、ni、m、mo、nb、v六种元素;改进型奥氏体钢中所含cr、ni、mn三种元素中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不低于12%,mo、nb二种元素之和为3.5%。

一种改进型奥氏体钢锚链的制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棒料下料,为保证端面平行度,应采取锯料的方式加工,端面倾斜度不超过2mm;

(2)棒料加热,加热温度为700~1000℃,每支棒料保温时间不少于5分钟;

(3)热编环,编环温度不低于650℃;芯轴直径为1.5~2.2倍棒料直径,芯轴弧面中心和滚轮弧面中心的距离为0.9~1.2倍棒料直径;

(4)整形,编环后若发现链环存在上下错位,可在焊接电极上整形压平;

(5)闪光焊接,为提高顶锻质量,在连续闪光之前对环背加热以提高链环整体温度均匀性,加热温度为500~800℃;

(6)闪光焊接后焊缝去刺,然后压入横档;

(7)随后对链环进行初检、打磨,将有缺陷的链环割除然后并入新环;

(8)对链条进行固溶处理;

(9)对链条进行拉力负荷试验;

(10)对链环进行表面和尺寸检查;

(11)终检、油漆、打包。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热编环,包括四个工步:(a)将温度不低于650℃的棒料一端放入滚轮和芯轴之间;(a)芯轴向上顶至与两个滚轮平行时,两个滚轮向内压;(a)然后芯轴向下回到初始位置,将温度不低于650℃的棒料另一端放入滚轮和芯轴之间;(a)芯轴向上顶至与两个滚轮平行时,两个滚轮向内压,完成编环。

本优选实施例中,单个链环外长为棒料直径的5.5~6.5倍;单个链环外宽为棒料直径的3~4倍;单个链环环冠部位的内径为棒料直径的0.5~1倍。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做的举例,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项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