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用控制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808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潜水用控制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潜水用的装备。
目前一般潜水员常使用的潜水设备中,用软管与压缩空气筒相连通,其软管中设有充气阀与排气阀以控制充气或排气,用来调整对浮力调整背心(Buoyancy compensator Jacket)的充排气以调整其浮力。
此外,潜水员还另配有警报设备以出声示警求救。而该设备是由压缩空气在隔膜两侧表面反复造成压力差的变化,使其产生振动而出声响,但是该装置会因为海水灌入腔室及喇叭中,而使该设备无法使用。因此该警报装置只能用于水面上,这就对安全造成了隐患,显然现有警报设备有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水用控制阀装置,可供其在水上或水下使用,都能有效地报警,同时控制阀装置还可与压缩空气筒相连接进行充气、排气以调整浮力调整背心的浮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潜水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由外壳(4)、口吹件(3)、气阀单元(A)、发声单位(B)、空气喷嘴单元(C)、充气单元(D)及排气单元(E)组成。
外壳(4)设有警报接头(901),与该警报接头(901)呈直线的警笛接头(911),又设口吹件(3)的口吹件接头(300),外壳(4)内纵设膛孔部(902),于邻接该膛孔部设有主体(903)。
气阀单元(A)安装于警报接头(901),含有压钮(7)、弹性件(8)及警报阀(15),弹性件(8)嵌于压钮(7),当按压压钮(7)时以开启/关闭警报阀(15)。
发声单元(B)安装于警笛接头(911),含有汽缸(19)、活塞(18)及撞击片(26),活塞(18)于汽缸(19)内反复运动,活塞(18)撞击撞击片(26)发出警报声。
空气喷嘴单元(C)置于外壳(4)包含有气流体(14)、复数环体及螺合件(17),藉环体密封、扣持空气喷嘴单元(C),螺合件(17)螺接空气喷嘴单元于膛孔部(902)内,气流体(14)贯设于警报阀(15)。
充气单元(D)置于外壳(4)上,包含有充气钮(1)、密封环(21)、弹性件(11)及充气阀(150),充气阀(150)安装于气流体(14),充气钮(1)往复地于主体(903)中,藉密封环(21)密封,由弹性件(11)组装。
排气单元(E)置于外壳(4)上,含有排气钮(6)及弹性件(5),排气钮(6)往复滑于主体(903)上,弹性件(5)弹性顶起排气钮(6)。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敲击方式产生声响,所以无论水上、水下都能有效地发出警报声;2、由于汽缸(19)的结构简化,且一体包容于一体成型的外壳(4)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的体积及制造、安装的成本会大大下降;3、充气单元(D)、排气单元(E)、口吹件(3)等均是一体包容于该一体成型的外壳(4)之中,操作容易,适合人体工学,能促进潜水的操控性;4、该装置制造简易,使用维护方便。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的XZ平面方向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的XY平面方向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由
图1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潜水用控制阀装置,由外壳4、口吹件3、气阀单元A、发声单位B、空气喷嘴单元C、充气单元D及排气单元E组成。
在外壳4上有若干空间,以装置气阀单元A、发声单位B、空气喷嘴单元C、充气单元D、排气单元E及口吹件3,使各部装配合成一体。
外壳4一侧有一警报接头901,用来安装气阀单元A,另一侧有一警笛接头911(请参阅图3),于警笛接头911的外部安装发声单元B,该警笛接头911与该警报接头901在一条直线上。
外壳4体内纵设一中空膛孔部902,以安装空气喷嘴单元C于膛孔部902内,藉一空气软管(图中未示)连接一压缩空气筒(图中未示),并控制压缩空气的开关,以引导空气进入该喷嘴单元C之中。
外壳4于邻接中空膛孔部902设有一主体903,该主体903中开设一通孔904,并设有一充气接头905,以连接一可挠性软管的输入端(图中未示),该可挠性软管连通该浮力调整背心(图中未示)。
主体903的一侧设有一排气单元E,邻近该排气单元E的外壳4上设有口吹件接头300,可固装口吹件3于主体903的上侧。于该主体903及中空膛孔部902的中间部位,设一充气单元D。
气阀单元A主要由压钮7、弹性件8及警报阀15所组成。该压钮7设于警报阀15的一端,压钮7藉由弹性件8(其可为一弹簧)结合组装于外壳4一侧。
压钮7可为橡胶或塑胶材料制作成一钮罩安装于警报接头901上,警报阀15安于空气喷嘴单元C的警报阀孔141中。警报阀15上设有一阀杆151,能为该压钮7通过一弹性件8所按压。
该弹性件8嵌设于该压钮7,以开启警报阀15的阀塞152。弹性件令阀塞152常时密封住穿设于警报阀15中的空气通道153。空气通道153连通空气喷嘴单元C、该警报接头901的空气孔、该空气喷嘴体膛孔部902以及警笛接头911一侧的空气孔。
发声单元B主要由活塞18、防震环20、定位块25、罩盖27、撞击片26及汽缸19所组成。撞击片26藉防震环20固装于该警笛接头911中,该撞击片26位于该罩盖27的里侧,防震环(或称O型环)20设于汽缸19与外壳4结合处以防止漏气。
撞击片26设于汽缸19的前端处,该撞击片26为一刚性金属薄片,藉由一罩盖27罩住,使撞击片26可被结合、定位于汽缸19的前端。于罩盖27上并设有螺纹64,以便螺合固定于外壳4的外围。
在罩盖27与外壳4之间及其螺纹64的配合都留设有缝隙66,可使排气室72内的气体经由撞击片26与汽缸19前缘接触面间渗散至缝隙66中而排放至外界。
定位块25卡固并定位撞击片26于罩盖27与汽缸19之间,定位块25上设有一“十”字型凹槽251。排气室72内的压缩空气经由定位块25与汽缸19之间的缝隙66及罩盖27与外壳4之间所留设的缝隙66而排放至外界。
活塞18是一略呈“T”型的柱体,于活塞18前部以径向钻设有一通孔52,活塞尾端56以轴向钻设一气引道54连通该通孔52,使其在活塞18内部形成一“T”型通路。该汽缸19呈一中空柱体以容置活塞18,可供活塞18于汽缸19内前后运动。
汽缸19内部的空间(请参阅图3所示)可依据其与活塞18的相关位置而区分为三个气室,即一位于活塞前端58前方的排气室72、一位于活塞尾端56后方的后气室76及一位于排气室72与后气室76之间的前气室74,由于“T”型活塞18与汽缸19内壁的密合,使前述三个气室72、74、76之间并不直接连通。
在汽缸19外围钻设数个孔78,可连通气流体14外侧的柱外流道36与汽缸19内的前气室74部分,使柱外流道36中的压缩空气进入汽缸19的前气室74中,并推动活塞18使其朝向活塞尾端56的方向运动。
空气喷嘴单元C主要由密封环16、扣环22、气流体14、密封环13、密封环24及螺合件(bolt)17所构成。于空气喷嘴单元C气流体14中纵设一中空管状的中孔143,气流体14两端分别横设充气阀孔142及警报阀孔141。
充气阀孔142横设于该空气喷嘴单元C气流体14的一端,以安装该充气单元D的充气阀150于该充气阀孔142中。警报阀孔141横设于该空气喷嘴单元C气流体14的另一端,以安装该气阀单元A的警报阀15于该警报阀孔141之中。
气流体14的一端(上端)设有一喷嘴接头32(其可为一快速接头的公接头部分),可连接一潜水员所使用的压缩空气筒的空气软管以供应压缩空气,该接头32可内装一过滤网,以防止杂物进入该空气喷嘴单元C中。气流体14的另一端(下端)设有另一连接头38(母接头),以供外接至其他的潜水设备(图中未示)中。
气流体14外围至少设有一凹沟35,与该膛孔部902、警报接头901与警笛接头911相连通,以形成可供压缩空气环绕流动的柱外流道36,发挥警报的作用。
警报阀15由外向内贯设于气流体14的中间部位,穿设于气流体14设有的警报阀孔141中,可控制中孔143与柱外流道36的连通。藉上、下密封环13密封住气流体14于外壳4中,避免压缩气体的泄漏。
空气喷嘴单元C藉密封环16密封于外壳4,且藉一扣环22将空气喷嘴单元C扣持于外壳4。螺合件17设于该空气喷嘴单元C上,且藉密封环24密封住外壳4上,螺合件17供作水面或水中任何可充气装备充气之用。
充气单元D主要由充气钮1、密封环21、弹性件11及充气阀150所构成。充气钮1往复地于该主体903的中部,藉密封环21加以密封,其中充气杆101藉由弹性件11(其可为一弹簧)组装,滑设于该主体903之中,接受来自按压充气钮1的动作压力。
充气阀150包含一阀杆331,一阀塞332常时密封住一穿设于该充气阀150内的一空气通道333,该空气通道333则可与该空气喷嘴单元C、该主体903及主体903的通孔904相连通,而于按压充气钮1操作开启该阀塞332时能令压缩气筒的空气进入该浮力调整背心,以调节潜水员水中及水面上的浮力。
排气单元E主要由排气钮6、密封环9、10、弹性件5、排气杆12及扣环22所构成。排气钮6连接一排气杆12往复滑于该主体903,由密封环9加以密封,扣环22连接该排气杆12扣持于外壳4主体903中。
弹性件5(其可为一复归弹簧)设于该排气钮6与该主体903之间,以弹性顶起该排气钮6。密封环10可用以辅助密封之用。当按压排气钮6时,浮力调整背心内的空气排出,以降低水中的浮力。
由图2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于XZ方向的剖视图。当按压排气钮6时,排气杆12下降,将浮力调整背心内的空气排出,降低水中的浮力。
当按压充气钮1时,弹性件11提供弹力,开启该充气阀150的阀塞332,压缩空气筒的空气经该软管、该喷嘴单元C中孔143、充气阀空气通道333、主体903通孔904与可挠性软管,进入浮力调整背心,以调节潜水员水中及水面的浮力。
由图3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于XY方向的剖视图。于警报阀15与压钮7之间设有第一导流道42,以连通柱外流道36。由于按压压钮7,弹性件8提供弹力,开启警报阀15的阀塞152,使中孔143内的压缩空气经由警报阀15及第一导流道42而进入柱外流道36内。
由于活塞18的运动,使活塞18的通孔52连通于前气室74,压缩空气将经由通孔52及气引道54而流至后气室76内。在无外力施压的情况下,压钮7可自动弹回原来位置以保持警报阀15于关闭的状态。
空气向后气室76流动时,活塞尾端56表面的压力值将大于活塞前端58表面的压力值,因此压缩空气将推动活塞18而使其朝向活塞前端58的方向运动,活塞18的通孔52连通于排气室72,使撞击片26发出声响。
通孔52连通排气室72时,后气室76内的压缩空气可经由气引道54及通孔52流至排气室72内,再经由撞击片26的边缘及缝隙66而排放至外界,造成后气室76内空气压力值的降低。
汽缸19外围与外壳4内侧之间的间隙形成的第二导流道77,其内的压缩空气又将继续送入前气室74中,再一次推动活塞18向后端运动,以进行另一循环的往复运动。
因此,由压钮7按压以连续性地供应压缩空气,可驱使活塞18于汽缸19内往复性地前后运动,并连续且重复地敲击撞击片26而发出一连串的警报声,达到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是由敲击的方式来产生声响,所以,无论本实用新型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位于水面上或是在水底下,都可有效地发出警报声以吸引他人的立即注意,可解决常用警报装置一旦处于水面下时,即完全失去功效,而易导致潜水员生命威胁的缺点。
由于汽缸19的结构简化,且一体包容于该一体成型的外壳4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的体积及制造、安装的成本都可大大降低。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潜水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主要由外壳(4)、口吹件(3)、气阀单元(A)、发声单元(B)、空气喷嘴单元(C)、充气单元(D)及排气单元(E)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壳(4)于第一侧设有警报接头(901),于第二侧设有警笛接头(911),于第三侧设有口吹件接头(300),该警笛接头(911)与该警报接头(901)呈一直线,该外壳(4)内纵设一膛孔部(902),于邻接该膛孔部设有一主体(903);口吹件(3)设置于该外壳(4),组装于该主体(903)上,固设于该口吹件接头(300)上;气阀单元(A)安装于外壳(4)的警报接头(901)外部,该气阀单元(A)包含有压钮(7)、弹性件(8)及警报阀(15),该压钮(7)设于该警报阀(15)的一端,该弹性件(8)嵌设于该压钮(7),该压钮(7)可供按压,使该警报阀开启/关闭;发声单元(B)安装于该外壳的警笛接头(911)外部,该发声单元(B)包含有汽缸(19)、活塞(18)及撞击片(26),该活塞(18)于该汽缸(19)内反复运动,该活塞(18)撞击一端的撞击片(26)而发出警报声;空气喷嘴单元(C)置于该外壳(4),该空气喷嘴单元(C)包含有一气流体(14)、复数环体及一螺合件(17),藉该环体密封、扣持该空气喷嘴单元(C)于该外壳(4),该螺合件(17)螺设该空气喷嘴单元于该外壳(4)的膛孔部(902)内,该气流体(14)的一端贯设该警报阀;充气单元(D)容置于外壳(4)上,该充气单元(D)包含有充气钮(1)、密封环(21)、弹性件(11)及充气阀(150),该充气阀(150)安装于该气流体(14)的另一端,该充气阀(150)的一端的充气钮(1)往复地于该主体(903)中,藉该密封环(21)予以密封,由该弹性件(11)组装,按压该充气钮(1)使该充气阀(150)开启/关闭;排气单元(E)容置于外壳(4)上,设于邻近该主体(903)第三侧及第四侧,该排气单元(E)包含有排气钮(6)及弹性件(5),该排气钮(6)往复滑于该主体(903)上,该弹性件(5)弹性顶起该排气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膛孔部(902)藉一空气软管连接一压缩空气筒,以引导空气进入该空气喷嘴单元(C)中,该主体(903)设有充气接头(905),以连接可挠性软管的输入端,该可挠性软管连通浮力调整背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警报阀(15)设有阀杆(331)、阀塞(332)及空气通道(153),该阀杆(331)能为该压钮(7)透过该弹性件(8)所按压,该弹性件(8)令该阀塞(332)常时密封住穿设于该警报阀(15)中的该空气通道(153),该空气通道(153)是连通该空气喷嘴单元(C)、警报接头(901)、喷嘴体膛孔部(902)以及警笛接头(9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声单元(B)更包含有防震环(20)、定位块(25)及罩盖(27),该防震环(20)设于该汽缸(19)与该外壳结合处防止漏气,该定位块(25)卡固并定位该撞击片(26)于该罩盖(27)与该汽缸(19)之间,该定位块(25)上设有一凹槽(251),该罩盖(27)上设有螺纹,并螺接于该外壳(4),撞击片(26)位于该罩盖(27)的里侧,汽缸(19)外围钻设数个孔,该汽缸(19)内部可区分为一位于该活塞(18)前端前方的排气室(72)、一位于该活塞尾端后方的后气室(76)及一位于该排气室(72)与该后气室(76)之间的前气室(74),这些气室间并不直接连通,于该罩盖(27)与该外壳(4)之间及其该螺纹的配合都留设有缝隙,可使该排气室(72)内的气体经由该撞击片(26)与该汽缸前缘接触面间渗散至该缝隙中而排放至外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气流体(14)外围环设有至少一凹沟(35),该气流体(14)中纵设一中孔,于该气流体(14)两端分别横设一充气阀孔(142)及一警报阀孔(141),以安置该充气阀(142)及该警报阀(141),该气流体(14)的一端设有一连接头(38),以供外接至潜水设备,于该气流体(14)另一端设有一喷嘴接头(32),可连接一潜水员所使用的压缩空气筒的空气软管以供应压缩空气,该喷嘴接头(32)可内装一过滤网,以防止杂物进入该空气喷嘴单元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充气钮(1)中设有一充气杆(101),滑设于该主体(903)中,接受来自按压充气钮(1)的动作压力,该充气阀(150)设有阀杆(331)、阀塞(332)及空气通道(153),该阀杆(331)接触该充气杆(101),该阀塞(332)常时密封住穿设于该充气阀(150)内的该空气通道(153),该空气通道(153)可与该空气喷嘴单元(C)、该主体(903)及该主体(903)的通孔相连通,而于按压该充气钮(1)操作开启该阀塞(332)时能令该压缩空气筒的空气进入浮力调整背心,以调节潜水员水中及水面的浮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钮(6)连接一排气杆(12)往复滑于该主体(903),一扣环(22)连接排气杆扣持于该外壳主体(903)中,当按压该排气钮时,浮力调整背心内的空气排出,降低水中的浮力。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潜水的潜水用控制阀装置,主要由外壳(4)、口吹件(3)、气阀单元(A)、发声单元(B)、空气喷嘴单元(C)、充气单元(D)及排气单元(E)组成。本实用新型可供其在水上或水下使用,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敲击方式产生声响,所以无论在水上、水下都能有效地发出警报声。本装置同时还可与压缩空气筒相连接可进行充气、排气以调整浮力调整背心的浮力。该装置包容于一体成型的外壳(4)中,因此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安装成本大大下降,其装置具有较好的操控性,适合人体工学,该装置还具有较好的使用维护性能。
文档编号B63C11/08GK2395982SQ9924478
公开日2000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7日
发明者陈建关 申请人:陈建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