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626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翼结构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斜筋和一条横筋,两条斜筋和一条横筋构成倒三角结构,在两条斜筋交点位置及横筋之间设置一条竖筋,该竖筋与横筋垂直。该结构设计形式简单,传力路径直接,易于设计分析,便于加工;属于自平衡结构,能有效避免肋间集中载荷在翼肋上引起面外载荷,避免了危险部位由下壁板转移至翼肋上;结构重量轻,较短梁形式扩散件能减重30%以上;装配关系简单,有效减少紧固件个数,节省装配时间。
【专利说明】一种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翼结构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件。【背景技术】
[0002]受总体布局及结构布置限制,机翼上的集中载荷作用点,如吊挂悬挂点、襟翼悬挂点等通常不能正对翼盒内的翼肋、长桁等扩散结构,而是位于俩翼肋之间。此时,必须设计专门的扩散结构将从吊挂、襟翼上传来的集中载荷扩散到翼肋上,进而扩散到翼盒上。目前的解决方法是采用短梁形式的扩散件。短梁形式的扩散件在A320、A340中均有应用,能承受较大载荷,短梁与两侧肋腹板相连,接触面积大,能将集中载荷比较均匀的传至肋腹板上,集中载荷在肋平面内引起的面外弯矩由短梁上端横筋平衡,利于翼肋受力,缺点是结构复杂,重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形式简单,传力路径直接,装配量小,重量轻的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件。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斜筋和一条横筋,两条斜筋和一条横筋构成倒三角结构,在两条斜筋交点位置及横筋之间设置一条竖筋,该竖筋与横筋垂直。
[0005]所述斜筋、横筋和竖筋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型。
[0006]在所述两条斜筋与横筋交汇处设置侧板。
[0007]在所述两条斜筋交汇处设置底板。
[0008]所述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件的斜筋、横筋、竖筋、侧板和底板为整体机加成型。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I)结构形式简单,传力路径直接,易于设计分析,便于加工;
[0011]2)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平衡结构,能有效避免肋间集中载荷在翼肋上引起面外载荷,避免了危险部位由下壁板转移至翼肋上;
[0012]3)结构重量轻,较短梁形式扩散件能减重30%以上;
[0013]4)装配关系简单,有效减少紧固件个数,节省装配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I一横筋,2—斜筋,3—竖筋,4一底板,5—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一种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斜筋和一条横筋,两条斜筋和一条横筋构成倒三角结构,在两条斜筋交点位置及横筋之间设置一条竖筋,该竖筋与横筋垂直。
[0018]所述斜筋、横筋和竖筋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型。
[0019]在所述两条斜筋与横筋交汇处设置侧板。
[0020]在所述两条斜筋交汇处设置底板。
[0021]所述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件的斜筋、横筋、竖筋、侧板和底板为整体机加成型。
【权利要求】
1.一种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斜筋和一条横筋,两条斜筋和一条横筋构成倒三角结构,在两条斜筋交点位置及横筋之间设置一条竖筋,该竖筋与横筋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筋、横筋和竖筋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条斜筋与横筋交汇处设置侧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条斜筋交汇处设置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肋间集中载荷扩散件的斜筋、横筋、竖筋、侧板和底板为整体机加成型。
【文档编号】B64C3/00GK203612195SQ201320561667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发明者】张翠娥, 余明, 凌晓涛, 宋维博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