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柚黄龙病防控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634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金柚黄龙病防控技术,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控制柑橘黄龙病的技术主要是采用无人机喷洒或地面人工喷洒,控制效能差,投入的成本大,没有达到及时全面控制该病的目的。而且药物附着率低,用无人机作业载药量少、速度慢,难以大面积控制黄龙病的发生与危害。一般无人机的装载量只有20升左右,稳定性能差,航空设备易出现失控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载药量大、药物附着率高的新型金柚黄龙病防控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新型金柚黄龙病防控技术,包括:以直升机作为载体,一静电喷雾系统设于所述直升机上作为喷药工具对农作物进行喷药,一药桶设于所述直升机上并与所述静电喷雾系统连接;所述直升机设有机身、多个机翼及多个旋翼;所述静电喷雾系统设有一开关电源及与所述开关电源连接的多个喷头,所述开关电源设于所述机身内与所述机身内的线路连接供电,所述喷头设于所述机翼上并通过药管与所述药桶连接;所述开关电源采用直流高压高频开关电源;所述喷头采用航空静电喷头,所述药桶的容积为400l,所述药桶内使用的药剂为吡丙醚和毒死蝉,用药量不少于80ml/亩。

进一步地,每亩最少的用药量:吡丙醚50ml,毒死蝉30ml,水300ml。

进一步地,所述航空静电喷头采用悬挂式静电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机翼上设有20-100个所述悬挂式静电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悬挂式静电喷头设于所述机翼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内设有多个药桶。

进一步地,亩喷液量380-480m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直升机作为载体,载药量大于400l,充分利用旋翼产生的下压气流一方面避免雾滴的飘移,另一方面对植物或树木冠层产生翻动作用,利于雾滴的穿透,大幅提高雾滴在叶片正、反面的附着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新型金柚黄龙病防控技术,包括:以直升机作为载体,一静电喷雾系统设于所述直升机上作为喷药工具对农作物进行喷药,一药桶设于所述直升机上并与所述静电喷雾系统连接。采用有人直升飞机与航空静电喷雾系统,杀灭柑橘木虱的卵、若虫和成虫;达到控制金柚黄龙病发生与危害的目的。

所述直升机设有机身、多个机翼及多个旋翼。

所述静电喷雾系统设有一开关电源及与所述开关电源连接的多个喷头,所述开关电源设于所述机身内与所述机身内的线路连接供电,所述喷头设于所述机翼上并通过药管与所述药桶连接。所述开关电源采用直流高压高频开关电源。所述喷头采用航空静电喷头,所述悬挂式静电喷头设于所述机翼下方。

飞机旋翼保持一定的升力迎角旋转时,上下旋翼面由于空气流动速度不同,会有压力差产生,而下翼面在保持正迎角的同时,由于受到空气冲击阻力,旋转时对空气本身会产生向下的空气压力。采用直升飞机充分利用了旋翼产生的下压气流,一方面避免雾滴的飘移,另一方面对植物或树木冠层产生翻动作用,利于雾滴的穿透,大幅提高雾滴在叶片正、反面的附着率。一次喷药可达到较长时间控制柑橘木虱的危害。

所述航空静电喷头采用悬挂式静电喷头,所述机翼上设有20-100个所述悬挂式静电喷头。所述悬挂式静电喷头,具有耐腐、耐磨、耐冲击、耐高压≥50kv等特性;所述悬挂式静电喷头产生雾体是采用空心锥,雾锥角70-80°;所述悬挂式静电喷头产生的流量:0.4l/min(0.15-0.3mpa);所述悬挂式静电喷头产生的雾滴谱:50~100微米。

整个静电喷雾系统工作时,高压电源可同时输出足够强的正、负直流高压供给左、右机翼下挂载的静电喷头的金属管形电极(20~100个)工作。这时每个管形电极圆周空间范围形成一个高压静电场,其空间内的空气是电离状态的,产生大量的自由电子,喷嘴高速喷出的细小而均匀的雾粒经过这个电离空间时就被动地携带上了电荷(正电荷或负电荷,这个过程叫雾滴充电或荷电)。带电的雾滴具有向地表植物作定向运动和受靶标植物表面主动亲和吸附的特点。因此,航空静电喷雾时在靶标植物表面的沉积密度远远高于非静电喷雾,为非静电喷雾的1~2倍,尤其是叶片的背面更为明显;航空静电喷雾过程中,由于带电雾滴作明显的定向沉积运动,就大大减少了雾滴的漂移损失。大约可减少34~50%的漂移损失。正由于此,航空静电喷雾设备的喷洒施药效率比非静电喷雾或常规航空喷雾大大提高,可提高有效用药量45~50%,可节省用药量45%,单架次喷洒面积可扩大近一倍多,节省近40~50%的作业架次和作业费用,这对基层防治部门和执行航空喷洒作业的通航部门都是双赢的。

所述药桶的容积为400l,所述机身内设有多个药桶,载药量大于400l,每架次作业面积大,每天喷洒面积可达数万亩。再加上采纳了静电喷雾系统,增加了附着率,减少单位面积的用药量,减少人工的投入,可以快速喷药,可以及时大面积开展防控黄龙病的工作。。所述药桶内使用的药剂为吡丙醚和毒死蝉,用药量不少于80ml/亩,该药有内吸转移活性、低毒,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对鱼类低毒,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每亩最少的用药量:吡丙醚50ml,毒死蝉30ml,水300ml。亩喷液量380-480m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直升机作为载体,载药量大于400l,充分利用旋翼产生的下压气流一方面避免雾滴的飘移,另一方面对植物或树木冠层产生翻动作用,利于雾滴的穿透,大幅提高雾滴在叶片正、反面的附着率。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新型金柚黄龙病防控技术,包括:以直升机作为载体,一静电喷雾系统设于所述直升机上作为喷药工具对农作物进行喷药,一药桶设于所述直升机上并与所述静电喷雾系统连接;所述直升机设有机身、多个机翼及多个旋翼;所述静电喷雾系统设有一开关电源及与所述开关电源连接的多个喷头,所述开关电源设于所述机身内与所述机身内的线路连接供电;所述喷头采用航空静电喷头,所述药桶的容积为400L,所述药桶内使用的药剂为吡丙醚和毒死蝉,用药量不少于80mL/亩。采用直升机作为载体,载药量大于400L,充分利用旋翼产生的下压气流一方面避免雾滴的飘移,另一方面对植物或树木冠层产生翻动作用,利于雾滴的穿透,大幅提高雾滴在叶片正、反面的附着率。

技术研发人员:梁承丰;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越城丰茂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4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