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6388发布日期:2019-02-26 19:0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飞机噪音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飞机内饰降噪设计,往往通过增加板材的厚度或附加阻尼层来加强隔声效果,这些措施都会导致内饰重量增加,增加工艺的复杂性,且对中低频段噪声的控制能力不足,影响飞机的舒适性,降低了驾驶的工作效率。

目前对于飞机舱室的降噪设计亟需开展结构设计工作,使得在不降低高频噪声隔声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中低频噪声的隔声吸声效果,改善舱内声学环境,提高机组人员和驾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用于降低目前飞机舱室中的噪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包括内层板、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内层板、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均具有用于减噪的孔,且内层板、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依次固定连接,内层板及第一隔离层用于降低中高频噪声,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用于降低中低频噪声。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层为泡沫板结构。

本发明中优选的,在泡沫板结构的第一隔离层上设有均布的通孔,通孔轴线垂直于内层板。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第二隔离层为蜂窝夹芯结构,其蜂窝孔轴线垂直于外侧板。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外层板上设有均布的减噪孔,所述减噪孔形状包括圆柱形和圆锥形。

本发明中优选的,根据通过调整外层板上减噪孔的穿孔率,减噪孔的穿孔形状和尺寸,第二隔离层的厚度,调节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对中低频段噪声的吸收性。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内层板、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之间胶接。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内层板设置于朝向机体内侧安装,所述外侧板设置于朝向机体外侧安装。

本发明所提供的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内层板上粘贴多孔泡沫材料的第一隔离层,提高内饰结构的高频隔声和吸声性能,在第一隔离层上粘贴蜂窝芯构造的第二隔离层,在蜂窝芯上粘贴外层板,通过调节外层板和蜂窝芯的参数,有效提高中低频段的隔声吸声特性,进而降低舱室内中低频噪声,提高飞机乘坐舒适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飞机舱室降噪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内层版,2-第一隔离层,3-第二隔离层,4-外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飞机舱室结构中,对于噪音隔离能力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既能提高高频噪声控制效果,也能提高飞机舱内中低频降噪能力的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用于飞机舱室噪声控制,其包括内层板1、外层板4、第一隔离层2和第二隔离层3,内层板1、第一隔离层2、第二隔离层3和外层板4上均设有孔且依次固定连接,内层板1和第一隔离层2能够降低中高频噪音,以及第二隔离层3和外层板4能够降低中低频噪音。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隔离层2为泡沫板结构,泡沫板结构不仅轻质,而且还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更进一步的,在第一隔离层2上还设置的通孔且均匀分布。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第二隔离层3为蜂窝夹芯层板,其设置于第一隔离层2与外层板4之间。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外层板4上设有均布的减噪孔,减噪孔形状包括圆柱形和圆锥形。

更进一步的,根据通过调整外层板4上减噪孔的穿孔率,减噪孔的穿孔形状和尺寸,第二隔离层3的厚度,调节第二隔离层3及外层板4对中低频段噪声的吸收性。

在本发明中,内层板1、第一隔离层2、第二隔离层3及外层板4之间胶接,胶接相比于采用连接件进行连接的方式,不仅工艺简单、节省时间,还可减少连接件的中路,使结构整体更加轻便。

在本发明中,内层板1设置于朝向机体内侧安装,外侧板4设置于朝向机体外侧安装,声波穿透外侧板4传播向内层版1后面的飞机舱室。

本发明的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其噪声传播途径为舱壁空气传声,涉及对现有隔声降噪技术的改进。

根据飞机不同频率段的外部声载荷,选择质量轻且声学性能合适的内层板1,以降低整体重量。

本发明的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中,外层板4与蜂窝状的第二隔离层3形成声学共振腔,使得机身外部噪声声波通过微孔进入到蜂窝芯空腔内,引起蜂窝芯空腔内的空气振动,空气振动使空腔内的空气与空腔壁摩擦,将噪声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起到吸收噪声的作用。通过调整外层板4上的穿孔率,穿孔形状和尺寸,以及蜂窝芯的厚度,使得降噪内饰结构对中低频段噪声具有高吸收性。

外部噪声高频部分通过外层板4和蜂窝状的第二隔离层3被部分吸收之后,到达具有多孔结构的第一隔离层2,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第一隔离层2为泡沫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吸声隔声性能,声波在泡沫材料的第一隔离层2中经多次反射折射吸收,剩余少部分声波抵达内层板1,由于内层板1材料为实心结构,射到其表面的高频声波大部分被反射回第一隔离层2中消耗,最终有效降低了通过内层板1进入舱内的噪声声波能量。

本发明所提供的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内层板上粘贴多孔泡沫材料的第一隔离层,提高内饰结构的高频隔声和吸声性能,在第一隔离层上粘贴蜂窝芯构造的第二隔离层,在蜂窝芯上粘贴外层板,通过调节外层板和蜂窝芯的参数,有效提高中低频段的隔声吸声特性,进而降低舱室内中低频噪声,提高飞机乘坐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优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属于飞机结构减噪设计,其包括内层板、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内层板、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均具有用于减噪的孔,且内层板、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依次固定连接,内层板及第一隔离层用于降低中高频噪声,第二隔离层及外层板用于降低中低频噪声。本发明所提供的飞机舱室降噪内饰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内层板上粘贴多孔泡沫材料的第一隔离层,提高内饰结构的高频隔声和吸声性能,在第一隔离层上粘贴蜂窝芯构造的第二隔离层,在蜂窝芯上粘贴外层板,通过调节外层板和蜂窝芯的参数,有效提高中低频段的隔声吸声特性,进而降低舱室内中低频噪声,提高飞机乘坐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桃;冯震宙;王美燕;高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08.04
技术公布日:2019.0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