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平主机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142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双水平主机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水平主机翼无人机,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鹰、捕食者、彩虹-5等侦察、察打一体无人机,采用水平主机翼在机体重心和V型翼在机体尾部的布局,在低油耗(推力小)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多升力,尽量加长水平主机翼,以便能飞的更高、滞空时间更长。这种方法现基本上到了机翼材料和机翼结构能承受的极限,所以无法继续增加水平主机翼长度大幅度提高飞机升阻比,且太长的主机翼造成结构强度降低,机翼下武器挂架数量少,飞机机动性降低,对机场、机库宽度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水平主机翼无人机,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双水平主机翼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靠近头部位置设置有前水平主机翼,所述机体靠近尾部位置设置有V型尾翼,所述V型尾翼设置有后水平主机翼,所述V型尾翼和后水平主机翼均位于机体上方。

所述V型尾翼包括沿机体轴向方向对称且朝向外侧倾斜的尾翼片。

所述前水平主机翼和后水平主机翼均沿机体轴向方向对称,所述前水平主机翼位于机体的轴向方向两侧,所述前水平主机翼和后水平主机翼等长度。

所述前水平主机翼与后水平主机翼均与机体垂直,形成平直型机翼。

所述前水平主机翼与后水平主机翼均朝向机体尾部倾斜,形成后掠型机翼。

所述V型尾翼的中间设置有垂直尾翼,所述垂直尾翼与机体垂直,所述垂直尾翼的翼尖与后掠翼的连接处固定。

所述后水平主机翼固定在V型尾翼的翼尖,或者所述V型尾翼从后水平主机翼中穿过,并与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因抬轿子式布局,本实用新型俯仰操纵性更好,机体可以更长;

(2)因v型尾翼更接近垂直面,本实用新型方向操纵性更好;

(3)因双水平主机翼,若是与原机型同等升力,本实用新型减少近乎一半的翼展,机动性增强,对跑道、机库宽度要求降低;

(4)因双水平主机翼,若是与原机型同等翼展,本实用新型多出近乎一倍的升力,载重更多;

(5)因双水平主机翼,本实用新型武器挂架的数量至少可增加一倍;

(6)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小型无人机,同样适用于大中型飞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V型尾翼从后水平主机翼中穿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增加垂直尾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后掠翼机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机体,2—前水平主机翼,3—V型尾翼,4—后水平主机翼,5—垂直尾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结合附图可见,本双水平主机翼无人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靠近头部位置设置有前水平主机翼2,所述机体1靠近尾部位置设置有V型尾翼3,所述V型尾翼3设置有后水平主机翼4,所述V型尾翼3和后水平主机翼4均位于机体1上方。本实用新型俯仰操纵由前水平主机翼2和后水平主机翼4控制,V型尾翼3只用来控制方向。如图3所示,前水平主机翼2和后水平主机翼4既不在同一个水平面内,也不在同一个垂直面内,且相距较远,所以它们气动干扰极小。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V型尾翼3包括沿机体1轴向方向对称且朝向外侧倾斜的尾翼片。V型尾翼3夹角可以适当减小,更加接近竖直面,但夹角也不能太小,这样V型尾翼3翼尖距离太小,会造成V型尾翼3与后水平主机翼4形成的整体结构稳定性不足,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合适的平衡点。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前水平主机翼2和后水平主机翼4均沿机体1轴向方向对称,所述前水平主机翼2位于机体1的轴向方向两侧,所述前水平主机翼2和后水平主机翼4等长度。使得飞机重心和升力中心重合,前水平主机翼2和后水平主机翼4应分别位于飞机重心的前后两侧,形成抬轿子式布局,前水平主机翼2和后水平主机翼4给机体1的升力中心与飞机的重心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前水平主机翼2与后水平主机翼4均与机体1垂直,形成平直型机翼;或者如图6所示,所述前水平主机翼2与后水平主机翼4均朝向机体1尾部倾斜,形成后掠型机翼。

图5是本实用新型增加垂直尾翼5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可见,所述V型尾翼3的中间设置有垂直尾翼5,所述垂直尾翼5与机体1垂直,所述垂直尾翼5的翼尖与后掠翼的连接处固定。当后掠翼的后掠角较大且后掠翼的机翼面积较大时,可以增加一个垂直尾翼5,垂直尾翼5的翼尖和V型尾翼3的翼尖形成三个支撑点,增强后掠翼的稳定性。

后水平主机翼4与V型尾翼3的固定位置有两种,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后水平主机翼4固定在V型尾翼3的翼尖,或者如图4所示,所述V型尾翼3从后水平主机翼4中穿过,并与其固定。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