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809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人机通常都采用泡沫制作,因为泡沫质量较轻,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现有的泡沫制成的无人机碰撞后容易折断损坏,并且主要是通过机头碰撞,机头不耐用;

传统的无人机的机身和机头都是一体成型,所以当碰撞时,机头容易损坏,导致再次飞行时,严重影响平衡度;

小型玩具无人机的体积较小,孩童玩的时候,现有的无人机会飞的比较远,人们需要去好远找回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无人机,包括机身本体,所述机身本体采用pp发泡板制作,所述机身本体前端粘贴固定有圆锥形缓冲头,所述圆锥形缓冲头由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与圆锥形缓冲头下主体粘贴固定而成,所述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采用橡胶块制作,所述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为所述圆锥形缓冲头的尖部,所述圆锥形缓冲头下主体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所述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与圆锥形缓冲头下主体的高度比为1/4;

所述圆锥形缓冲头下主体外壁上对称固定有四个三角形挡板,所述三角形挡板的表面与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的轴心线平行;

所述机身本体顶部粘贴固定有保护膜层,所述保护膜层的厚度为 0.5cm-2cm;

所述机身本体底部粘贴固定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厚度为1.5cm。

优选的,所述减震层为硅胶层。

优选的,所述三角形挡板上设有多个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裸接有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

优选的,所述减震层上设有多个直径为0.5cm-1cm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保护膜层采用pvc彩膜制成。

优选的,所述保护膜层采用pe膜制成。

优选的,所述机身本体和保护膜层之间固定有耐摔板层,所述耐摔板厚度为0.1-0.2c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机身本体顶部粘贴保护膜层,使机身增加了柔韧性,更佳耐用,耐摔,并且美观,机身底部粘贴减震层,具有减震作用,当机身落地时可保护机身;

机头的尖部是橡胶块制作的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具有缓冲作用,防止机头受损,为避免机头过重,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与弹性材料制作的圆锥形缓冲头下主体的高度比为1/4;

为防止飞机飞的过远,可通过在三角形挡板上增加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来调节重力,让无人机飞一会后下落,便于寻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机身本体1、保护膜层2、减震层3、减震机头4、圆锥形缓冲头下主体4-1、三角形挡板4-2、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4-3、螺纹通孔4-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无人机,包括机身本体1,所述机身本体1采用pp发泡板制作,所述机身本体1前端粘贴固定有圆锥形缓冲头,所述圆锥形缓冲头由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4-3与圆锥形缓冲头下主体4-1粘贴固定而成,所述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4-3采用橡胶块制作,所述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4-3为所述圆锥形缓冲头的尖部,所述圆锥形缓冲头下主体4-1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圆锥形缓冲头下主体4-1可以采用弹簧、EVA、PE、CR、PU,EPE等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4-3与圆锥形缓冲头下主体4-1的高度比为 1/4;

所述圆锥形缓冲头下主体4-1外壁上对称固定有四个三角形挡板4-2,所述三角形挡板4-2的表面与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4-3的轴心线平行;

所述机身本体1顶部粘贴固定有保护膜层2,所述保护膜层2的厚度为0.5cm-2cm;

所述机身本体1底部粘贴固定有减震层3,所述减震层3厚度为 1.5cm。

所述减震层3为硅胶层。

所述三角形挡板上设有多个螺纹通孔4-21,所述螺纹通孔4-21 内裸接有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4-3。

所述减震层3上设有多个直径为0.5cm-1cm的通孔,可减少重量。

所述保护膜层采用pvc彩膜制成。

所述保护膜层采用pe膜制成。

所述机身本体1和保护膜层2之间固定有耐摔板层,可以更加防止耐摔程度,所述耐摔板厚度为0.1-0.2cm,该厚度对机身重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工作原理:通过在机身本体顶部粘贴保护膜层,保护膜层采用 pvc彩膜或pe膜制成,使机身增加了柔韧性,更佳耐用,耐摔,并且美观,机身底部粘贴减震层,具有减震作用,当机身落地时可保护机身;

机头的尖部是橡胶块制作的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具有缓冲作用,防止机头受损,为避免机头过重,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与弹性材料制作的圆锥形缓冲头下主体的高度比为1/4;

为防止飞机飞的过远,可通过在三角形挡板上增加圆锥形缓冲头上主体来调节重力,让无人机飞一会后下落,便于寻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