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快拆机构和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1785发布日期:2019-07-27 11:2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快拆机构和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快拆机构和应用该无人机快拆机构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行业发展迅速。当下,为了更好地满足无人机在各个领域(例如摄影、娱乐、巡查、农业生产等)的应用,出现了许多无人机拓展模块(例如,微型相机、测量仪器、抓取装置等模块),当不同的无人机拓展模块与无人机本体固定连接之后,便可赋予无人机不同的功能(例如,搭配微型相机以录制空中视频、搭载各种测量仪器以进行高空探测、搭载抓取装置以进行高空物体投掷等),从而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因此,无人机本体与无人机拓展模块之间如何进行可拆卸连接便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快拆机构,旨在实现无人机本体与无人机拓展模块的可拆卸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人机快拆机构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与无人机拓展模块固定连接;

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活动杆包括相对设置的按压端和夹持端,所述按压端凸出于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夹持端收容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以及

底座,所述底座与无人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包括固定柱;

当所述按压端处于非按压状态时,所述夹持端夹持固定所述固定柱;当所述按压端处于按压状态时,所述夹持端由所述套筒内伸出并扩张,以与所述固定柱相脱离。

可选地,所述套筒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内壁面凸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活动杆的邻近所述按压端的外壁面凸设有第二限位部;

所述无人机快拆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活动杆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

可选地,所述夹持端的外壁面凸设有抵挡部,所述抵挡部抵挡于所述套筒的背离所述按压端的一端端面。

可选地,所述活动杆包括相连接的主体杆和扣片部;

所述扣片部包括:

连接筒体,所述连接筒体与所述主体杆固定连接;

若干扣片,若干所述扣片凸设于所述连接筒体的背离所述主体杆的一端端面,若干所述扣片沿所述连接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当所述主体杆受压时,若干所述扣片由所述套筒内伸出并扩张,以与所述固定柱相脱离;当所述主体杆受压撤销时,若干所述扣片向所述套筒内缩回并聚拢,以夹持固定所述固定柱。

可选地,所述扣片的内壁面设有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其中之一,所述固定柱的侧壁面设有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其中之另一,所述限位凸起卡持固定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扣片的外壁面形成有导斜面,所述导斜面沿所述活动杆的按压方向并向外倾斜延伸设置;

所述无人机快拆机构还包括束缚环,所述束缚环套设于若干所述扣片的四周。

可选地,所述主体杆的朝向所述扣片部的一端凸设有插头,所述插头插设于所述连接筒体内。

可选地,所述连接筒体的内壁面形成有面向所述插头的连接平台,所述连接平台的台面开设有加固凹槽,所述插头的端面凸设有加固凸起,所述加固凸起插设于所述加固凹槽内,所述加固凸起的表面与所述加固凹槽的槽壁之间胶接。

可选地,所述套筒的邻近所述夹持端的一端内径沿所述活动杆的按压方向呈渐扩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拓展模块、及无人机快拆机构,该无人机快拆机构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无人机拓展模块固定连接;

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活动杆包括相对设置的按压端和夹持端,所述按压端凸出于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夹持端收容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以及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无人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包括固定柱;

当所述按压端处于非按压状态时,所述夹持端夹持固定所述固定柱;当所述按压端处于按压状态时,所述夹持端由所述套筒内伸出并扩张,以与所述固定柱相脱离;

所述无人机拓展模块通过所述无人机快拆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无人机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活动杆的按压端受到向下的压力作用时,活动杆向下移动,活动杆的夹持端由套筒的下端内伸出并扩张,从而可使活动杆的夹持端得以与固定柱相脱离,使活动杆和套筒得以从固定柱上取下,这样,与套筒固定连接的无人机拓展模块便可从无人机本体上取下。而当活动杆的按压端所受到的压力撤销时,活动杆向上移动,活动杆的夹持端向套筒的下端内缩回并聚拢,从而可使活动杆的夹持端得以夹持固定固定柱,使活动杆和套筒得以固定于固定柱,这样,与套筒固定连接的无人机拓展模块便可固定于无人机本体。如此,便可实现无人机本体与无人机拓展模块的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无人机拓展模块通过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快拆机构一实施例与无人机本体固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拆分图;

图4为图3中套筒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主体杆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扣片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人机快拆机构100,其应用于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300和无人机拓展模块200),旨在实现无人机本体300与无人机拓展模块200的可拆卸连接。

以下将就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快拆机构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并以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快拆机构100的轴线竖直设置为例进行介绍。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快拆机构100一实施例中,该无人机快拆机构100包括:

套筒10,套筒10与无人机拓展模块200固定连接;

活动杆30,活动杆30可移动地穿设于套筒10内,活动杆30包括相对设置的按压端30a和夹持端30b,按压端30a凸出于套筒10的一端,夹持端30b收容于套筒10的另一端;以及

底座50,底座50与无人机本体300固定连接,底座50包括固定柱51;

当按压端30a处于非按压状态时,夹持端30b夹持固定固定柱51;当按压端30a处于按压状态时,夹持端30b由套筒10内伸出并扩张,以与固定柱51相脱离。

也即,夹持端30b内形成有收容腔30c,固定柱51的自由端插设于收容腔30c内,并被夹持端30b夹持固定;

当按压端30a受压时,夹持端30b由套筒10内伸出并扩张,以与固定柱51相脱离;当按压端30a受压撤销时,夹持端30b向套筒10内缩回并聚拢,以夹持固定固定柱51。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活动杆30的按压端30a受到向下的压力作用时,活动杆30向下移动,活动杆30的夹持端30b由套筒10的下端内伸出并扩张,从而可使活动杆30的夹持端30b得以与固定柱51相脱离,使活动杆30和套筒10得以从固定柱51上取下,这样,与套筒10固定连接的无人机拓展模块200便可从无人机本体300上取下。而当活动杆30的按压端30a所受到的压力撤销时,活动杆30向上移动,活动杆30的夹持端30b向套筒10的下端内缩回并聚拢,从而可使活动杆30的夹持端30b得以夹持固定固定柱51,使活动杆30和套筒10得以固定于固定柱51,这样,与套筒10固定连接的无人机拓展模块200便可固定于无人机本体300。如此,便可实现无人机本体300与无人机拓展模块200的可拆卸连接。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快拆机构100一实施例中,套筒10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内壁面凸设有第一限位部15,活动杆30的邻近按压端30a的外壁面凸设有第二限位部311;

无人机快拆机构100还包括套设于活动杆30的弹性件20,弹性件20位于第一限位部15和第二限位部311之间,弹性件20的两端分别抵持于第一限位部15和第二限位部311。

具体地,第一限位部15沿活动杆30的周向延伸设置,以形成环形的第一限位部15,第二限位部311也沿活动杆30的周向延伸设置,以形成环形的第二限位部311。第二限位部311位于第一限位部15的上方。进一步地,弹性件20可选择压簧,压簧的下端与第一限位部15的上表面相抵持,压簧的上端与第二限位部311的下表面相抵持。

如此,弹性件20可提供按压端30a受压撤销后的回复力,促使活动杆30回复至初始状态,以便用户施加下一次压力,进行下一次的安装或拆卸过程,从而有效提升了无人机快拆机构100的使用便捷性。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快拆机构100一实施例中,夹持端30b的外壁面凸设有抵挡部3333,抵挡部3333抵挡于套筒10的背离按压端30a的一端端面。具体地,夹持端30b大致呈“喇叭”状设置,其下端的外缘直径超过筒体部11下端开口的直径,这样,可使夹持端30b的下端外缘在弹性件20回复、活动杆3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与筒体部11的下端相抵持,从而限制夹持端30b(主体杆31)向筒体部11内移动的距离。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快拆机构100一实施例中,活动杆30包括相连接的主体杆31和扣片部33;

扣片部33包括:

连接筒体331,连接筒体331与主体杆31固定连接;

若干扣片333,若干扣片333凸设于连接筒体331的背离主体杆31的一端端面,若干扣片333沿连接筒体331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围合形成收容腔30c;

当主体杆31受压时,若干扣片333由套筒10内伸出并扩张,以与固定柱51相脱离;当主体杆31受压撤销时,若干扣片333向套筒10内缩回并聚拢,以夹持固定固定柱51。

如此,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装配快捷,可有效提升无人机快拆机构100的生产、装配效率,提升无人机快拆机构100的使用便捷性和实用性。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快拆机构100一实施例中,扣片333的内壁面设有限位凹槽511和限位凸起3331其中之一,固定柱51的侧壁面设有限位凹槽511和限位凸起3331其中之另一,限位凸起3331卡持固定于限位凹槽511内。

本实施例中,扣片333的内壁面设有限位凸起3331,固定柱51的侧壁面设有限位凹槽511。当活动杆30的按压端30a受到压力时,弹性件20由初始状态被压缩,活动杆30向下移动,若干扣片333由套筒10的下端内伸出并扩张;此时,限位凸起3331从限位凹槽511内脱出,扣片333与固定柱51相脱离,活动杆30和套筒10便可从固定柱51上取下,无人机拓展模块200便可从无人机本体300上取下。而当活动杆30的按压端30a所受压力撤销时,弹性件20由被压缩状态回复至初始状态,活动杆30向上移动,若干扣片333向套筒10的下端内缩回并聚拢;此时,限位凸起3331插入限位凹槽511内,若干扣片333夹持固定固定柱51,活动杆30和套筒10便可固定于固定柱51,无人机拓展模块200便可固定于无人机本体300。

可以理解的,限位凹槽511和限位凸起3331相互配合的结构设置,简单且有效,可靠,亦稳定。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快拆机构100一实施例中,扣片333的外壁面形成有导斜面,导斜面沿活动杆30的按压方向并向外倾斜延伸设置;

无人机快拆机构100还包括束缚环90,束缚环90套设于若干扣片333的四周。

具体地,束缚环90大致呈“喇叭”状设置,其下端的外缘直径超过筒体部11下端开口的直径,这样,可使束缚环90的下端外缘在弹性件20回复、活动杆3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与筒体部11的下端抵持,限制束缚环90向筒体部11内移动的距离。

当活动杆30的按压端30a受到压力时,弹性件20由初始状态被压缩,活动杆30和束缚环90一起向下移动,若干扣片333由套筒10的下端内逐渐伸出并逐渐扩张;此时,由于扣片333外壁面导斜面的设置,束缚环90在若干扣片333逐渐扩张的过程中被逐渐顶起而失去对若干扣片333的束缚作用;此时,限位凸起3331从限位凹槽511内脱出,扣片333与固定柱51相脱离,活动杆30和套筒10便可从固定柱51上取下,无人机拓展模块200便可从无人机本体300上取下。

而当活动杆30的按压端30a所受压力撤销时,弹性件20由被压缩状态回复至初始状态,活动杆30和束缚环90一起向上移动,束缚环90率先被套筒10的下端抵挡而停止运动;此时,由于扣片333外壁面导斜面的设置,若干扣片333向束缚环90内逐渐缩回并逐渐聚拢,直至若干扣片333全部缩回束缚环90内而缩回套筒10的下端内;此时,限位凸起3331插入限位凹槽511内,若干扣片333夹持固定固定柱51,活动杆30和套筒10便可固定于固定柱51,无人机拓展模块200便可固定于无人机本体300。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快拆机构100一实施例中,主体杆31的朝向扣片部33的一端凸设有插头313,插头313插设于连接筒体331内。如此,可使得主体杆31与扣片部33的连接更加简单、便捷、可靠,同时也可提升主体杆31与扣片部33的连接稳定性,提升活动杆30的移动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快拆机构100一实施例中,连接筒体331的内壁面形成有面向插头313的连接平台3311,连接平台3311的台面开设有加固凹槽3313,插头313的端面凸设有加固凸起3131,加固凸起3131插设于加固凹槽3313内,加固凸起3131的表面与加固凹槽3313的槽壁之间胶接。

具体地,连接平台3311沿连接筒体331的周向延伸设置,以形成环形的连接平台3311;加固凹槽3313也沿连接筒体331的周向延伸设置,以形成环形的加固凹槽3313。与之对应地,加固凸起3131亦沿连接筒体331的周向延伸设置,以形成环形的加固凸起3131。此时,于环形的加固凹槽3313内点入胶黏剂,再将环形的加固凸起3131插入该环形的加固凹槽3313内,压紧风干,便可实现主体杆31与扣片部33的连接。

如此,可进一步提升主体杆31与扣片部33的连接稳定性,提升活动杆30的移动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快拆机构100一实施例中,无人机快拆机构100还包括按键帽70,按键帽70安装于按压端30a。

具体地,按键帽70包括水平设置的平板部和凸设于该平板部下表面的凸起部,该凸起部可插入并卡持于活动杆30上端端面的沉槽内,从而实现按键帽70于活动杆30的安装固定。进一步地,按键帽70可采用硅胶、橡胶、或其他合理且有效的材质。

如此,通过按键帽70的设置,用户对活动杆30的按压过程更加便捷,即提升了无人机快拆机构100的操作便捷性。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快拆机构100一实施例中,套筒10的邻近夹持端30b的一端内径沿活动杆30的按压方向呈渐扩设置。即,套筒10的邻近夹持端30b的一端(套筒10的下端)内壁面沿活动杆30的按压方向呈“喇叭”状设置。这样,扣片333在伸出时可沿着这部分内壁面向外移动而扩张,并且,扣片333在缩回时亦可沿着这部分内壁面向内移动而聚拢。如此,扣片333的扩张和聚拢过程将更加稳定、更加可靠,从而使得扣片333对固定柱51的“释放”过程和“锁定”过程更加顺利,提升了无人机快拆机构100的可靠性、稳定性、及操作便捷性。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快拆机构100一实施例中,套筒10包括筒体部11和环绕筒体部11外壁面设置的固定环13。

具体地,固定环13大致呈中部开口的圆形板状结构,其环绕筒体部11的下端的外壁面设置。进一步地,固定环13可开设螺钉孔,无人机拓展模块200上的对应位置处也可开设螺钉孔,用于攻入螺钉,将固定环13固定于无人机拓展模块200,从而实现套筒10于无人机拓展模块200的固定。

如此,通过固定环13的设置,可通过该固定环13与无人机拓展模块200的固定,轻松实现套筒10于无人机拓展模块200的固定,简单、便捷、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300、无人机拓展模块200、及如前所述的无人机快拆机构100,该无人机快拆机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无人机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套筒10与无人机拓展模块200固定连接,底座50与无人机本体300固定连接,无人机拓展模块200通过无人机快拆机构100固定连接于无人机本体300。

具体地,底座50还包括底盘53,底盘53大致呈“凹”型,固定柱51凸设于底盘53的底壁内表面。可以理解的,底座50既可以与无人机本体300的外壳一体成型为一体结构,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与无人机本体300的外壳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拓展模块200的面向无人机本体300的表面(无人机拓展模块200的下表面)开设有沉台孔210,该沉台孔210贯穿无人机拓展模块200的背离无人机本体300的表面(无人机拓展模块200的上表面)。此时,套筒10安装于该沉台孔210内,套筒10的固定环13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沉台孔210的沉台230台面固定连接。活动杆30的按压端30a及其上的按键帽70由无人机拓展模块200的背离无人机本体300的表面上的开口显露,供用户按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