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倾斜摄影相机结合的飞机机身上表面检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16157发布日期:2019-06-26 00:46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倾斜摄影相机结合的飞机机身上表面检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民航客机维修维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倾斜摄影相机结合的飞机机身上表面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业和飞机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喷气式客机投入民航运行,相应的,对飞机的维修,特别是机翼的维修,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有大量的设备被相继研发出来,用以提高机翼的维修检测效率。在机翼维修方面,专利编号cn201820470984,提供了一种飞机维修中的机翼检测装置,以及专利编号cn201520886926,提供了一种飞机维修中的机翼检测机构。这些专利保护的是专门的飞机机翼检测设备,用专门的检测设备来代替人工检测飞机机翼是否需要维修,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但不难看出,这样的检测方法虽然检测效率与人工检测相比有所提升,但还是需要将飞机机翼拆卸下来,放入专门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这样的拆卸工作,仍然比较消耗人力和时间,在进行定期例行检测时,那些原本不需要维修的机翼,为了确定其表面是否破损,仍然需要拆卸、进行全面扫描、安装,不仅耽误时间和人力,而且会因为这样的拆卸、测试、安装而产生破损,给维修带来更大的工作量。

另外,不同飞机机翼构型不同,面对航空公司运行的庞大机队,需要十几种专用检测设备才能满足机务维修人员的需求,通用性不强。

再次,一架飞机从投入飞行到最后退役,只有十几年时间,频繁的拆卸机身机翼进行检修,减少了机身机翼材料使用寿命,增加了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人机倾斜摄影相机结合的飞机上表面检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倾斜摄影相机结合的飞机机身上表面检查方法,步骤包括:

s1,根据飞机的机型选择无人机机型,确定倾斜摄影云台相机参数;

s2,在已知受损点的情况下,无人机机型执行受损点检查作业流程;在受损点未知的情况下,无人机机型执行关键点无人机检查作业流程,受损点检查作业流程或关键点无人机检查作业流程中,无人机机型按照预先设定的飞行路径飞行,倾斜摄影云台相机同时采集数据;

s3,根据倾斜摄影云台相机获得的采集数据建立三维模型,对可疑受损点或受损点进行标记;

s4,根据标记,评估损伤情况。

根据飞机的机型选择无人机机型,确定倾斜摄影云台相机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飞机机型对应的机翼长度和飞机长度,预估无人机飞行距离和电池容量;

根据飞机机型对应的翼展和飞机高度,确定倾斜摄影云台相机夹角和无人机飞行高度。

设定飞行路径步骤包括:依据飞机机身、机翼和尾翼上表面布局,采用二维水平航迹规划方法,设置voronoi图中多边形的权重;建立目标函数,进行收敛计算,求出代价最小的无人机飞行路径。

设定飞行路径步骤包括: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提取安全预期拓扑结构,利用二维a*算法求解最短的无人机飞行路径。

受损点检查作业流程中的飞行路径为:

当受损点位置位于机翼两段连线靠近机身前部时,无人机从机身前部起飞,以直线轨迹飞向受损点位置,以受损位置为中心,以预先设定的飞行半径值,在无人机飞行高度,绕圆形路径飞行,受损点检测完毕后,无人机按原路径返回;

当受损点位置位于机翼两段连线靠近尾翼后部时,无人机从机身后部起飞,以直线轨迹飞向受损点位置,以受损位置为中心,以预先设定的飞行半径值,在无人机飞行高度,绕圆形路径飞行,受损点检测完毕后,无人机按原路径返回。

关键点无人机检查作业流程中的飞行路径为:

s11、从机头中间点起飞,沿机身按照直线轨迹飞向机身长度中点;

s12、从机身长度中点按照直线轨迹飞向左翼端点;

s13、从左翼端点按照直线轨迹飞向机尾中点;

s14、从机尾中点沿机身按照直线轨迹飞向机身长度中点;

s15、从机身长度中点按照直线轨迹飞向右翼端点。

采用两个无人机,关键点无人机检查作业流程中的飞行路径为:

第一个无人机在距离飞机机头第一阈值处起飞,沿着与机身平行的直线轨迹,从飞机机头向左机翼中点飞行,然后从左机翼中点以直线轨迹飞向机尾中点;

第二个无人机飞行的路径与第一个无人机的飞行路径以机身为基准,呈镜像分布。

采集数据包括:相机镜头数据、经纬度、航向角、俯仰角、翻滚角。

判断受损点或者可疑受损点的具体步骤包括:

s21、对三维模型进行目视检查,标记疑似受损点;

s22、调取疑似受损点的高清照片,将高清照片与出厂模型或上一次维修备份模型进行对比,将疑似受损点标记为受损点,将疑似受损点标记为受损点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色泽发生明显变化;出现长度大于0.1cm的划痕;出现起泡变形;出现长度大于0.1cm的裂纹;出现半径大于0.3cm的凹坑;机身机翼表面的铆钉发生明显间隙;铆钉周围有黑眼圈或黑色尾迹或者发生卷边翘起现象。

一种无人机倾斜摄影相机结合的飞机机身上表面检查系统,包括无人机和倾斜摄影相机,还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一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无人机与倾斜云台摄影相机进行组合,给出了不同飞机机型的上表面检查策略,无需对飞机的部件进行拆卸,即可全面、高效、准确地对飞机上表面进行检查,为后续维修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撑,提高了飞机维修的效率。

2、提出了用于飞机上表面机身机翼检测无人机的飞行路线规划方法,避免了检测飞行路线的重复性。

3、形成双无人机协同机制下的双机多关键点检查方案,对飞机机身、机翼、尾翼上表面实景建模,有效的提高了检查维修的效率。

4、本发明维修检查的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只需要调整参数,就能对不同的飞机机型完成数据的收集、检查,降低了维修的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无人机倾斜摄影相机结合的飞机机身上表面检查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圆形路径包含的区域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采集数据格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单个无人机飞行路径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双无人机飞行路径图;

图中标记:1-机头,2-机身长度中点,3-左翼端点,4-机尾中点,5-右翼端点,6-左侧位置,7-左机翼中点,8-右侧位置,9-右机翼中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无人机倾斜摄影相机结合的飞机机身上表面检查方法,检查的范围涉及机头与机翼中选线与机尾三点连线的上半部分、机翼、尾翼,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含以下步骤:

s1,根据飞机的机型选择无人机机型,确定倾斜摄影云台相机参数。

翼展的长度和飞机的长度会直接影响无人机作业的路径长度,路径长度越长,则所需的无人机的电池容量越大,所以需要根据飞机的机翼长度和飞机的长度预估无人机飞行的距离,从而估算出无人机电池容量的最小值,在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当无人机机型的电池容量大于等于电池容量的最小值,就认定为可用于执行飞机机身上表面检查的任务。

根据飞机机型的翼展和高度,确定倾斜摄影云台相机夹角和无人机飞行高度。倾斜摄影云台相机夹角根据无人机飞行高度,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倾斜角度最小值,并且小于等于倾斜角度最大值,超出这个倾斜角度范围,会造成不能完整拍摄出翼展的照片、拍摄照片的精度不能满足三维建模的精度要求等问题。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无人机飞行高度大于等于飞机上表面2.5米的前提下,倾斜角度最小值的典型取值为30°,倾斜角度最大值的典型取值为45°。

s2,无人机机型按照预先设定的飞行路径飞行,倾斜摄影云台相机同时采集数据。

在已知飞机受损原因的前提下(例如,已经明确知道飞机左机翼与维修仓库大门发生了碰撞)对受损点进行检查,执行受损点检查作业流程。在飞机受损情况未知,进行例行检测时,执行关键点无人机检查作业流程。

受损点检查作业流程步骤包括:

第一步:受损情况登记,记录受损原因、日期、受损位置等。

第二步:依据第一步确定的受损位置,设定无人机飞行路径。

依据二维航迹规划方法,采用水平航迹规划方式,设置voronoi图中多边形设置权重,建立目标函数求代价最小飞行路径。另外可以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提取安全预期拓扑结构,从而利用二维a*算法求解最短路径。一种典型的无人机飞行路径设定的主要步骤包括:(1)确定受损点位置;(2)受损点位置位于机翼两段连线靠近机身前部时候,无人机从机身前部起飞,直飞受损位置,并以受损位置为中心,半径值为r的圆形路径飞行;(3)受损点位置位于机翼两段连线靠近尾翼后部时候,无人机从机身前部起飞,直飞受损位置,并以受损位置为中心,半径值为r的圆形路径飞行;(4)受损点检测完毕后,无人机按起飞路径返回。

半径值为r的圆形路径包含的区域示意图如图2所示,圆形路径的半径值r的取值为r1、r2或r3。受损点为严重受损时,圆形路径的半径值为第一半径值r1,受损点为轻微受损时,圆形路径的半径值为第二半径值r2,已知飞机受损部位,但是不清楚受损情况时,圆形路径的半径值为第三半径值r3,其中r1<r2<r3。

第三步:对受损位置进行数据采集。

采集数据包括:相机镜头数据、经纬度、航向角、俯仰角、翻滚角等。采集数据格式如图3所示。

关键点无人机检查作业流程步骤包括:

第一步:受损情况登记。记录受损原因、日期、上一次维修日期、维修原因。

第二步:设定关键点检查无人机飞行路径。依据二维航迹规划方法,采用水平航迹规划方式,设置voronoi图中多边形设置权重,建立目标函数求代价最小飞行路径。另外可以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提取安全预期拓扑结构,从而利用二维a*算法求解最短路径。其中的单个无人机飞行路径如图4所示,无人机从机翼两段连线机身前部机头1起飞,通过机身长度中点2后,飞向点左翼端点3,然后飞向点机尾中点4,最后沿机身向机头1方向飞向机身长度中点2,最后飞向右翼端点5。

还可采用双无人机对飞机上表面数据进行采集,双无人机飞行路径如图5所示,两个无人机从与机头中点距离为k(此时k为第一阈值)的左侧位置6和右侧位置8同时起飞,左侧的无人机为第一个无人机,其沿着平行于机身方向的直线轨迹飞行到左机翼中点7,右侧的无人机为第二个无人机,其沿着平行于机身方向的直线轨迹飞行到右机翼中点9,最后第一个无人机和第二个无人机同时飞向机尾中点4。

第三步:飞行过程中倾斜摄影云台相机对飞机表面采集数据。

采集的数据包括:相机镜头数据、经纬度、航向角、俯仰角、翻滚角等。采集数据格式如图3所示。

s3,根据倾斜摄影云台相机获得的采集数据建立三维模型,对受损点或者可疑受损点进行标记。

建立三维模型的步骤包括:综合相机镜头数据、pos数据和像控点数据;检测筛选数据;空三加密,联合平差;瓦片分割;三维重建。

由于模糊的或变形的相机镜头数据会影响三维建模的质量,所以在检测筛选数据过程中去掉模糊或变形的照片。

在受损点已知的情况下,输出受损区域模型后,将受损区域模型与出厂模型或上一次维修备份模型进行对比,标记出受损点、并获取受损点的尺寸信息。

在受损点未知的情况下,对三维模型进行目视检查,标记疑似受损点;调取疑似受损点的高清照片,将高清照片与出厂模型或上一次维修备份模型进行对比,将疑似受损点标记为受损点,将疑似受损点标记为受损点的条件包括:色泽发生明显变化;出现长度大于0.1cm的划痕;出现起泡变形;出现长度大于0.1cm的裂纹;出现半径大于0.3cm的凹坑;机身机翼表面的铆钉发生明显间隙;铆钉周围有黑眼圈或黑色尾迹或者发生卷边翘起现象等。

s4,根据标记,评估损伤情况。

损伤程度的判断依据如表1所示,损伤等级的判断如表2所示,根据损伤程度和损伤等级,判断是拆卸维修还是原状态维修。从三维模型中可以精确测量受损部位的尺寸信息,在制定维修方案时,可以精确描述受损部位的尺寸以及所需备用材料的尺寸信息。

表1损伤程度的判断依据

表2损伤等级的界定

一种无人机倾斜摄影相机结合的飞机上表面检查系统,包括无人机和倾斜摄影相机,还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何一项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