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797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螺旋输送装置。
螺旋输送装置在生产管棒材的过程中,用于输送管棒材。传统的螺旋输送装置的结构如


图1所示,它是在一根轴上镶有螺旋叶片。输送管棒材时,带有螺旋叶片的转轴旋转带动管棒材前进。管棒材的前进方式有多种,
图1、图2分别给出了较典型的两种前进方式。
图1所示的管棒材既向前移动,又向侧向移动,分别有速度V1和速度V2;图2所示的管棒材只向前移动,不向侧向移动。在这两种前进方式中,管棒材与螺旋叶片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当管棒材较软或表面不抗磨时,常常造成管棒材的划伤,既降低了管棒材的美观,又影响了其使用性能,且滑动摩擦所需动力较大,耗能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传送管棒材时,对管棒材不造成划伤,保持管棒材表面光洁度,所需动力小的螺旋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这种螺旋输送装置,由转轴和沿转轴轴向连续排列的螺旋叶片组成,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螺旋叶片是由若干个被动旋转体沿螺旋叶片的轮迹线组成的。
所述的被动旋转体可以是滚动圆柱、滚动圆台、滚动圆球、滚动圆锥之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螺旋叶片是由被动旋转体组成的,使螺旋叶片与管棒材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叶片对管棒材的划伤,保证了管棒材表面的完整性和光滑性,所需转动力小,节能。
附图图面说明
图1-现有螺旋输送装置输送管棒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现有螺旋输送装置输送管棒材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图3的A-A剖面放大图;图5-单个被动旋转体为滚动圆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单个被动旋转体为滚动圆球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技术解决方案。
实施例1,参考
图1、图2。本螺旋输送装置的螺旋叶片2由被动旋转体在转轴1的轴线方向上沿螺旋叶片的轮迹线排列组合而成,被动旋转体是滚动圆柱,该滚动圆柱的转轴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1上,另一端套接有螺母,该螺母将圆柱定位在其转轴上。当用该输送装置传送管棒材时,管棒材与螺旋叶片面上的每个滚动圆柱相触,并经滚动摩擦完成传送管棒材的过程。
同理,如果将实施例1螺旋叶片上的滚动圆柱依次换成图5所示的滚动圆台,图6所示的滚动圆球,或换成滚动圆锥,则可形成第二、三、四个实施例,这都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输送装置,它由转轴和沿转轴轴向连续排列的螺旋叶片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叶片是由若干个被动旋转体沿螺旋叶片的轮迹线组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被动旋转体是滚动圆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被动旋转体是滚动圆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被动旋转体是滚动圆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被动旋转体是滚动圆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输送装置,是输送管棒材的输送装置。它由转轴和螺旋叶片组成,特点是,螺旋叶片是由多个被动旋转体沿着螺旋叶片的轮迹线组合而成的,与管棒材的接触是滚动接触,具有不划伤管棒材,所需动力小,节能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G33/04GK2405910SQ00213230
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8日
发明者王旭午, 杨为国 申请人:烟台鲁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