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压地平式垃圾中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240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液压地平式垃圾中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中转机械,特别是一种液压驱动的垃圾中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垃圾中转箱一种是直接安放在地面,另一种是用固定支撑体支撑起来,由专用扶梯供人们攀登使用。这两种方式给人们使用和垃圾搬运都带来极大不便,并且容易造成周边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全液压地平式垃圾中转装置,包括垃圾箱和垃圾箱支撑体组成。垃圾箱支撑体是由对应的两根或四根液压驱动升降架组成,垃圾箱通过拉锁连接在升降架的上端,垃圾箱的底部铰链连接着一组对开的门,在每个门的内侧分别活动连接着一个转动支架,两个支架的另一端同轴连接在一根水平支架上,水平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垃圾箱上,在水平支架的中部与垃圾箱体上活动连接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与液压机的输油管连接。
所述升降架是由三个钢架套管相互套入后套入油缸总成组成,外层套管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在其上部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与钢丝拉绳固定连接。中间套管底部固定在油缸总成的升降缸套上,其外部与外层套管滑行配合,在中间套管的顶部外侧固定有滑轮。内层套管与中间套管之间留有空隙,钢丝拉绳一端固定在外层套管的固定块上,另一端通过中间套管上的滑轮后从上而下沿中间套管和内层套管的间隙固定在内层套管的底部。油缸总成的升降缸套内是油缸活塞。油缸活塞是由耳环、活塞杆体、钢管、活塞杆堵头依次相互连接组成,在活塞杆堵头上套有活塞环、密封圈,耳环下部与底座固定连接,中部径向开设上下两个进油口,与液压机的输油管连接,其中下进油口与耳环中心盲孔连通后通过钢管直接贯通到活塞顶部,上进油口与中心盲孔旁边的导流孔连通后穿过活塞杆体内腔与活塞杆堵头上设有的导流孔和出油口贯通,油缸缸套直径略大于活塞杆体直径,在油缸缸套的下部内设凸沿与活塞杆体滑行密封配合,上部由活塞环和密封圈与油缸缸套滑行密封配合。
上述方案进一步改进为在内层套管和中间套管之间的间隙内设有移动滑块,以保证在升降过程中垂直运动。在外层套管的上部内侧固定有平台,外层套管埋置在平台以下,在两侧升降架之间的平台以及平台的下方留有略大于垃圾箱体积的空间,在靠近两侧升降架的平台下面分别设有液压平台,液压平台从平台下面由液压油缸驱动水平移动,方便各种不同轮距的车辆装运垃圾时使用。在升降架的顶部固定有盖板,在盖板的中间设有翻盖,翻盖下方是垃圾箱的上口以方便倒入垃圾。在钢丝拉绳与外层套管上的固定块之间连接着花链螺栓,以调节两侧拉绳的平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全液压驱动方式,使操作更灵活方便,同时方便垃圾搬运车辆与垃圾箱之间的配合,垃圾箱置入地面以下方便人们使用,不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用于城市更利于城市整体形象美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提升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存放状态示意图;图3是垃圾箱打开状态示意图;图4是升降架的结构放大图;图5是油缸总成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垃圾箱10和垃圾箱升降支撑体组成。垃圾箱支撑体是由对应的四根液压驱动升降架组成,垃圾箱通过拉锁3连接在升降架的上端。参照图4、图5,升降架是由三个钢架套管相互套入后套入油缸总成组成,外层套管8底部埋置地面以下,并在其上部两个侧面上焊接固定块19,固定块19与钢丝拉绳17之间通过花链螺栓18固定连接。中间套管5底部通过连接块22固定在油缸总成20的升降缸套34上,其外部与外层套管8滑行配合,在中间套管5的顶部外侧焊接支撑体16,支撑体16是转轴固定有滑轮15。内层套管4与中间套管5之间留有空隙,钢丝拉绳17一端固定在外层套管8的固定块19上,另一端通过中间套管5上的滑轮15后从上而下沿中间套管5和内层套管4的间隙固定在内层套管4底部的固定垫块21上。油缸总成20的升降缸套34内是油缸活塞23,油缸活塞23底部固定在底座26上,油缸活塞23是由耳环35、活塞杆体32、钢管33、活塞杆堵头29螺纹连接组成。在活塞杆堵头29上套有活塞环27、密封圈28,耳环35下部与底座26通过固定轴25固定连接,中部径向开设上下两个进油口36和24,并与液压机的输油管连接,其中下进油口24与耳环35中心盲孔连通后通过钢管33直接贯通到活塞顶部,与缸套34顶部液压作用,上进油口36与中心盲孔旁边的导流孔连通后穿过活塞杆体32内腔与活塞杆堵头29上设有的导流孔和出油口30贯通。油缸缸套34直径略大于活塞杆体32直径,在油缸缸套34的下部内设凸沿与活塞杆体32滑行密封配合,形成油压空腔,上部与活塞环27和密封圈28滑行密封配合。参照图3垃圾箱的底部铰链连接着一组对开的门14,在两个门14的内侧分别活动连接着一个转动支架13,两个支架13的另一端同轴连接在一根水平支架12上,水平支架1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垃圾箱10上,在水平支架12的中部与垃圾箱体10上活动连接液压油缸11,液压油缸11与液压机的输油管连接。
在内层套管4和中间套管5之间的间隙内设有移动滑块,以保证在升降过程中垂直运动。在外层套管8的上部内侧固定有平台,外层套管8埋置在平台以下,在平台的下方留有略大于垃圾箱10体积的空间,在靠近两侧升降架的平台下面分别设有液压平台6,液压平台6从平台下面由液压油缸7驱动水平移动。在升降架的顶部固定有盖板2,在盖板2的中间设有翻盖1,翻盖1下方是垃圾箱10的上口以方便倒入垃圾。在垃圾箱10的下部设置一个支撑台9,以增加升降架的升降高度。
使用过程中,首先从下进油口24加液压油,推动油缸缸套34上升,中间套管5随着上升,与此同时钢丝拉绳17带动内层套管4上升,垃圾箱从地下被举起。给油缸7加压使液压平台6被推出,车辆进入垃圾箱10下方,给油缸11加压,垃圾箱10底部的门13被打开,完成垃圾的装卸。然后反向操作油缸11和油缸7,使垃圾箱10的门13和液压平台6恢复原位,打开下进油口24的油阀,同时给上进油口36加压,液压通过导流孔进入到油缸缸套34与活塞杆体32之间的空腔内,作用在油缸缸套34下部的凸沿,使油缸缸套34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升降架和垃圾箱下降到地下,完成全部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全液压地平式垃圾中转装置,包括垃圾箱和垃圾箱支撑体组成,其特征是垃圾箱支撑体是由对应的两根或四根液压驱动升降架组成,垃圾箱通过拉锁连接在升降架的上端,垃圾箱的底部铰链连接着一组对开的门,在每个门的内侧分别活动连接着一个转动支架,两个支架的另一端同轴连接在一根水平支架上,水平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垃圾箱上,在水平支架的中部与垃圾箱体上活动连接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与液压机的输油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压地平式垃圾中转装置,其特征是升降架是由三个钢架套管相互套入后套入油缸总成组成,外层套管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在其上部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与钢丝拉绳固定连接;中间套管底部固定在油缸总成的升降缸套上,其外部与外层套管滑行配合,在中间套管的顶部外侧固定有滑轮;内层套管与中间套管之间留有空隙,钢丝拉绳另一端通过中间套管上的滑轮后从上而下沿中间套管和内层套管的间隙固定在内层套管的底部;油缸总成的升降缸套内是油缸活塞,油缸活塞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液压地平式垃圾中转装置,其特征是油缸活塞是由耳环、活塞杆体、钢管、活塞杆堵头依次相互连接组成,在活塞杆堵头上套有活塞环、密封圈,耳环下部与底座固定连接,中部径向开设上下两个进油口,与液压机的输油管连接,其中下进油口与耳环中心盲孔连通后通过钢管直接贯通到活塞顶部,上进油口与中心盲孔旁边的导流孔连通后穿过活塞杆体内腔与活塞杆堵头上设有的导流孔和出油口贯通,油缸缸套直径略大于活塞杆体直径,在油缸缸套的下部内设凸沿与活塞杆体滑行密封配合,上部由活塞环和密封圈与油缸缸套滑行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全液压地平式垃圾中转装置,其特征是在内层套管和中间套管之间的间隙内设有移动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全液压地平式垃圾中转装置,其特征是在外层套管的上部内侧固定有平台,外层套管埋置在平台以下,在两侧平台的下方留有略大于垃圾箱体积的空间,在靠近两侧升降架的平台下面分别设有液压平台,液压平台从平台下面由液压油缸驱动水平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液压地平式垃圾中转装置,其特征是在升降架的顶部固定有盖板,在盖板的中间设有翻盖,翻盖下方是垃圾箱的上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液压地平式垃圾中转装置,其特征是在钢丝拉绳与外层套管上的固定块之间连接着花链螺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中转机械,特别是一种液压驱动的垃圾中转装置。它包括垃圾箱和垃圾箱支撑体组成。垃圾箱支撑体是由对应的两根或四根液压驱动升降架组成,垃圾箱通过拉锁连接在升降架的上端,垃圾箱的底部铰链连接着一组对开的门,在每个门的内侧分别活动连接着一个转动支架,两个支架的另一端同轴连接在一根水平支架上,水平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垃圾箱上,在水平支架的中部与垃圾箱体上活动连接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与液压机的输油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全液压驱动方式,使操作更灵活方便,同时方便垃圾搬运车辆与垃圾箱之间的配合,垃圾箱置入地面以下方便人们使用,不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用于城市更利于城市整体形象美观。
文档编号B65F9/00GK2510440SQ01268760
公开日2002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6日
发明者陈华 申请人:陈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