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047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围着底部配设的侧壁可重叠于底部地折叠起来的折叠容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公知的折叠容器由在平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成长方形的底部的相对的长边部通过铰链构件连结的长侧壁、和同样在上述底部的相对的短边部通过铰链连结的短侧壁构成,通过将短侧壁与长侧壁相对底部大致垂直地竖立起、组装成箱形,同时在折叠时,使长侧壁与短侧壁重叠于底部上面而折叠起来。在组装成箱形状态下,长侧壁或短侧壁以使其不向底部倒下的方式相互间由锁定机构锁定。该锁定机构具有形成于长侧壁或短侧壁且在前端形成有凸条突起的有弹性的板状体,在组装成箱形的状态下,通过使形成于板状体上的凸条突起抵接于未形成有板状体的一方侧壁的内壁面,而使得侧壁不向底部方向倒下。
在现有的这种折叠容器中,为解除不使长侧壁和短侧壁向底部方向倒下而配置的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必须将手伸入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内部、来解除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因此,有着解除锁定机构之锁定状态的操作性差的问题。
另外,即使在锁定机构配设于折叠容器的外部的情况下,也必须分别用两手来移动一对锁定机构,存在不能迅速进行解除锁定作业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折叠容器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在具有底部和通过铰链构件连结于底部上的4个侧壁,并且可使侧壁重叠于底部地折叠起来的折叠容器中,第一,用于解除锁定相邻接侧壁间的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于一方的相对的侧壁上的同时,由具有使形成于另一方的相对的侧壁上的卡定弹性片弯曲的推出部的推出构件、和由一次操作动作即可使前述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的操作构件构成前述解除锁定机构;第二,通过使操作构件向上下方向移动,使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第三,通过使操作构件向接近侧壁方向移动,使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第四,通过使操作构件转动,使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


图1是本发明的折叠容器被组装成箱形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组装中途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被折叠了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配置于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的解除锁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组装成了箱形的状态的角部附近的局部水平断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侧的正视图。
图8同样是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侧的正视图。
图9是和图6同样的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的状态的角部附近的局部水平断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转动当中的状态的折叠容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配设于折叠容器短侧壁的解除锁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解除锁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的局部立体图。
图14同样是图11所示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的局部立体图。
图15是配设于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的解除锁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的局部立体图。
图17是图15所示的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侧的正视图。
图18同样是图15所示的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侧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只要不超出本发明宗旨,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
本发明的折叠容器的整体构造是,由底部1、以铰链连结于底部1的相对的长侧壁2、和同样以铰链连结于底部1的相对的短侧壁3构成。从图1所示的组装成了箱形的状态,首先,像图2所示的那样使短侧壁3重叠于底部1地倒下,接着,使长侧壁2重叠于已重叠在底部1的短侧壁3上地倒下,像图3所示的那样,可将折叠容器折叠为高度低的、紧凑的状态。另外,若从图3所示的状态,将长侧壁大致垂直地立起、接着将短侧壁3大致垂直地立起,即可像图1所示那样,将折叠起来的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
首先,主要借用图1、图3与图6来说明长侧壁2。
长侧壁2具有横长的大致长方形形状的板状部2a,在长侧壁2的两垂直端形成有大致垂直于板状部2a、且沿长侧壁2的内壁面方向延伸的纵长结合部2b,在结合部2b上在上下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形成适当数量的大致平行于板状部2a的配合孔2b1(在本实施例中,形成3个配合孔2b1)。
在长侧壁2的板状部2a的上部两端角部附近分别形成コ字形的缝2c,通过形成该コ字形的缝2c,则以缝2c围着的部分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悬臂状的卡定弹性片2d。在该卡定弹性片2d的内壁面侧前端突出设置卡定突部2d1,卡定突部2d1的结合部2b侧形成为与结合部2b的内壁面侧的面2b2大致平行的垂直面2d2,同时,在卡定突部2d1上从垂直面2d2向长侧壁2的内壁面形成倾斜面2d3。另外,卡定弹性片的卡定突部2d1,其前端形成为从长侧壁2的内壁面突出规定的量。
接着,用图1、图2与图4-图6说明短侧壁3。
短侧壁3,具有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部3a,在板状部3a上,沿板状部3a的上下端边与左右端边延设着相对于板状部3a的面垂直地延伸的周边肋3b。在形成周边肋3b的大致垂直的侧部3b1的外侧形成纵长的伸出部3c,在伸出部3c上沿侧部3b1形成适当数量的配合突部3c1(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形成于上述结合部2b上的3个配合孔2b1,形成有3个配合突部3c1)。配合突部3c1构成为可插入上述长侧壁2的结合部2b上形成的配合孔2b1。
构成短侧壁3的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的下方,隔开规定间隔形成与上部水平部3b2平行的水平肋3d以连结相对的侧部3b1。在由构成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和相对的侧部3b1及水平肋3d围成的区域(以下称作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中,配设着由克服其弹性力推出形成于上述长侧壁2上的卡定弹性片2d的推出构件和使该推出构件移动的操作构件构成的解除锁定机构。
3e是垂设于构成短侧壁3的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的下面的两端部附近、并延伸到水平肋3d附近的一对垂设框;3f是连结垂直框3e与水平肋3d并在与板状部3a间有规定间隙的导向板。
3g是在比垂设于构成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下面的两端部附近的垂设框3e更靠近短侧边3的中央的板状部3a的外面3a1上突设的卡定片,卡定片3g具有板状部3g1和形成于板状部3g1的前端部的楔状部3g2。3h是形成于短侧壁3的板状部3a的外面3a1的大致中央部的纵长的导向突条部,形成有1根,用于对垂设框3e与水平肋3d架桥。上述卡定片3g与导向中突条部3h配设于由构成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和相对的侧部3b1及水平肋3d围成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内;另外,垂设框3e、导向板3f与结合片3g夹着一体形成于板状部3a的外面3a1的大致中央部的导向突条部3h分别成一对配置于线对称的位置。
3i是形成于由上述垂设框3e的靠近短侧壁3的中央的垂直壁3e1和上部水平部3b2的下面形成的角部的角部导向板。3j由位于周边肋3b的侧部3b1侧的、从上部水平部3b2的下面垂下的垂直部3j1和从该垂直部3j1的下端向周边肋3b的侧部3b1方向向下方倾斜、并连接于侧部3b1的倾斜部3j2构成,是弹性条片所抵接的弹性条片抵接框,该弹性条片形成于构成后述的解除锁定机构的推出构件。另外,3k是位于弹性条片抵接框3j的倾斜部3j2与水平肋3d之间,并穿设于构成周边肋3b的侧部3b1的缝。
而且,由形成于上述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与结合部2b及短侧壁3的伸出部3c,构成了阻止大致垂直的短侧壁3向底部1方向的转动的锁定机构。
其次,主要用图4-图7来说明构成解除锁定机构的推出构件与操作构件。
4是推出构件,推出构件4具有正面形状为大致方形的本体块部4a,在本体块部4a的一方的侧部形成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4a1。从倾斜面4a1的下端部延伸出横长且垂直的板状推出片4b,另外,在从倾斜面4a1的下端部延伸的水平板4c上形成了向本体块部4a方向倾斜的弹性条片4d。具有上述构成的推出构件4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
5是操作构件,操作构件5具有横长的本体块部5a、和从本体块部5a的相对的垂直侧壁部5a1向外侧延伸的操作体5b。本体块部5a的高度H1形成得比构成上述短侧壁3的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与水平肋3d的间隔D1低。操作体5b形成得比本体块部5a的厚度薄。操作部5b,由从本体块部5a的垂直侧壁部5a1的上下端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状上部水平部5b1和比上部水平部5b1短的平板状下部水平部5b2、和连结上部水平部5b1的前端与下部水平部5b2的前端的弯曲的板状凸轮部5b3构成。凸轮部5b3由上部垂直部5b3’和下部内侧弯曲部5b3”形成。在本体块部5a的背面板5a2的大致中央部形成纵长的凹沟5c;在凹沟5c中插入形成于位于上述解除锁定机构配置区域R1内的板状部3a的外面3a1的大致中央部的导向突条部3h。5d是夹着沟5c穿设在本体块部5a的背面板5a2的对称位置上的纵长缝,纵长缝5d,沿背面板5a2的大致全高形成。
为在短侧壁3上配设构成解除锁定机构的推出构件4和操作构件5,首先,使推出构件4穿插于形成于短侧壁3上的导向板3f与板状部3a的间隙,同时,使位于推出构件的前端部的推出片4b穿插于穿设于构成周边肋3b的侧部3b1上的缝3k。推出构件4的推出片4b穿插于在短侧壁3的侧部3b1穿设的缝3k时,推出构件4的本体块部4a插入形成于短侧壁3的导向板3f与板状部3a的间隙。由此,即可将一对推出构件4配设于由构成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和相对的侧部3b1以及水平肋3b围成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的两端部附近。
其次,在位于一对推出构件4间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的中央区域安装1个操作构件5,通过使形成于短侧壁3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内的卡定片3g嵌入形成于操作构件5的一对纵长缝5d中,使卡定片3g的板状部3g1位于缝5d内,楔状部3g2从缝5d伸出,而将操作构件5安装于短侧壁3。而且,如后所述,在使操作构件5上下动时,卡定片3g在缝5d内被向上下导引。另外,在将操作构件5安装于短侧壁3时,使位于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内的、形成于板状部3a的外面3a1的大致中央部的导向突条部3h插入形成于操作构件5的背面板5a2的纵长凹沟5c。
如上所述,在短侧壁3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的左右两端部附近配设着一对推出构件4,同时,在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的中央部、且在一对推出构件4间配设1个操作构件5,由此,在短侧壁3上配设了构成解除锁定机构的推出构件4与操作构件5。在将构成解除锁定机构的推出构件4与操作构件5配设于短侧壁3上时,如图7所示,推出构件4的本体块部4a的操作构件5侧的上部角部4a2抵接于形成于操作构件5的凸轮部5b3的下部内侧弯曲b3”,在这种状态下,如图6所示,推出构件4的推出片4b处于引入位置。另外,形成于推压构件4的弹性条片4d抵接于短侧壁3的弹性条片抵接框3j,由其反作力将推压构件4向操作构件5方向弹压。再有,在短侧壁3上配设构成解除锁定机构的推出构件4与操作构件5时,如图7所示,操作构件5的操作体5b被插入由角部导向板3i与板状部3a形成的间隙而被导向,所述角部导向板3i形成于由短侧壁3的垂设框3e的垂直壁3e1与上部水平部3b2构成的角部。
为将折叠容器从图3所示的折叠状态组装成图1所示的箱形,首先,将大致水平状态的长侧壁2向垂直方向转动,像图2所示的那样大致垂直立起。接着,使重叠于底部1而折叠着的短侧壁3从大致水平状态向垂直方向转动,像图10所示的那样,短侧壁3的伸出部3c对着形成于长侧壁2的结合部2b接近,当再使短侧壁3向垂直方向转动时,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的端部垂直面3c2推压从长侧壁2的内壁面突出来的卡定弹性片2d的卡定突部2d1,克服卡定弹性片2d的弹性,使卡定弹性片2d向外侧面方向弯曲。当再使短侧壁3向垂直方向转动时,突设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的配合突部3c1插入形成于长侧壁2的结合部的配合孔2b1。在该突设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的配合突部3c1插入形成于长侧壁2的结合部2b的配合孔2b1的过程中,形成于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的卡定突部2d1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的端部垂直面3c2脱开,卡定弹性片2d靠其弹性返回到图6所示的那样的原位,卡定弹性片2d的垂直面2d2抵接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的背面板部3c3。从而,即使要使短侧壁3向底部1方向转动,由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抵接于形成于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的卡定突部2d1,也阻止其向底部1转动;即使从外侧向短侧壁3施加负荷,也不会向底部1方向倒下。同样,可将另一方的短侧壁3从大致水平状态向垂直方向转动,而将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
如上所述,折叠容器在组装成箱形的状态下,配设于短侧壁3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的推出构件4的本体块部4a的操作构件5侧的上部角部4a2,如图7所示,借助抵接于短侧壁3的弹性条片抵接框3j的弹性条片4d的反作用力,抵接于构成操作构件5的凸轮部5b3的下部内侧弯曲部5b3”;另外,如图6所示,推出构件4的推出片4b不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伸出地引入,同时,位于接近形成于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的卡定突部2d1处。再有,配设于短侧壁3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的操作构件5的上面5’位于接近构成短侧壁3的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处。
在将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折叠起来时,使配设于短侧壁3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的操作构件5下降。由对该操作构件5的下降操作,如图8所示,凸轮部5b3的上部垂直部5b’抵接于推出构件4的本体块部4a的位于与倾斜面4a1相反一侧的垂直面4a3,使推出构件4沿形成于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方向水平移动。借助由该操作构件5的下降操作产生的推出构件4的向卡定弹性片2d方向的水平移动,如图9所示,推出构件4的推出片4b将形成于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的卡定突部2d1向离开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的方向、即向外侧方向推出,使长侧壁2的结合弹性片2d克服其弹性而弯曲。在形成于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的卡定突部2d1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脱开的时刻,使短侧壁3向底部1方向转动,使得一对相对的短侧壁3重叠于底部1上。接着,通过将一对相对的长侧壁2重叠于重叠在底部1的一对相对的短侧壁3上,可将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折叠起来。
在形成于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的卡定突部2d1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脱开之后,在适当的时期使操作构件5上升,使推出构件4的本体块部4a的操作构件5侧的上部角部4a2位于构成操作构件5的凸轮部5b3的下部内侧弯曲部5b3”处。推出构件4,由于常由抵接于短侧壁3的弹性条片抵接框3j的弹性条片4d的反作用力向操作构件5的方向弹压,从而,如图7所示,推出构件4的本体块部4a的操作构件5侧的上部角部4a2抵接于形成操作构件5的凸轮部5b3的下部内侧弯曲部5b3”。
在进行长侧壁2与短侧壁3的解除锁定作业时,如上所述,操作构件5在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内上下运动,但操作构件5构成为位于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内的形成于短侧壁3的板状部3a的大致中央部的导向尖条部3h插入形成于操作构件5的背面板5a2纵长凹沟5c、并被导向,同时操作构件5的操作体5b构成为插入由形成于角部的角部导向板3i与板状部3a形成的间隙并被导向,所述角部由短侧壁3的垂设框3e的垂直壁3e1与上部水平部3b2构成;另外,由于构成为突出设置于短侧壁3的板状部3a的卡定片3g的板状部3g1插入穿设于操作构件5的背面板5a2上的缝5d并被导向,即使操作构件5上下运动,在横向(水平方向)也不产生晃动,从而可使一对推出构件4的移动量不会不同地正确进行并可确实迅速进行由操作构件5引起的一对推出构件4的移动。
如上所述,在折叠已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时,由仅使配设于短侧壁3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的操作构件5上动的一次操作动作,即可解除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的锁定状态,从而,可提高解除长侧壁2与短侧壁3的锁定状态的作业的操作性。
另外,由于由抵接于短侧壁3的弹性条片抵接框3j的弹性条片4d的反作用力向操作构件5方向弹压推压构件4,推出构件4的本体块部4a常抵接于操作构件5的凸轮5b3。从而,推出构件4的推出片4b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的端部垂直面3c2引入,可防止推出片4b受损伤。
下边,借用图11-图14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由于除了由配设于短侧壁3的推出构件与使该推出构件移动的操作构件构成的解除锁定机构的构成不同之外,其他实质上没有什么变更,故省略对解除锁定机构以外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配设解除锁定机械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2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一样,作为由构成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和相对的侧部3b1以及水平肋3d围着的区域形成。上部水平部3b2与水平肋3d由位于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2的中央区域的2个中央部侧垂直肋6和位于侧部3b1附近的侧部侧垂直肋7连结,在中央部侧垂直肋6与侧部侧垂直肋7上分别形成缝6a、7a。另外,在一对中央部侧垂直肋6的相对的侧面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向突条6b。而且,与前述实施例一样,在构成短侧壁3的周边肋3b的侧部3b1上形成了缝3k。形成于侧部3b1上的缝3k和缝6a、7a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同时并设于横向同一直线上。
解除锁定机构由一对推出构件8和1个操作构件9构成。
推出构件8,由方形的配合板8a和一端连结于配合板8a并可弹性变形的细长板状的带状体8b构成;带状体8b由大致平行于配合板8a、且越过带状体8b延伸的推出部8b1、和连结推出部8b1的一端与配合板8a的倾斜部8b2构成。另外,在位于带状体8b的推出部8b1延伸一侧的垂直端8a1上形成缺口凹部8a2。
操作构件9具有横长的长方形板部9a和围着板部9a的周围形成的周边肋9b,构成周边肋9b的上部水平部9b1和下部水平部9b2的中央由中央垂直肋9c连结。另外,在夹着上部水平部9b1的中央垂直肋9c设置的部分的前端垂设着向下方延伸的上部卡定突起9d;在夹着下部水平部9b2的中央垂直肋9c设置的部分的前端立设着向上方延伸的下部结合突起9e。在构成周边肋9b的垂直侧部9b3上通过使垂直侧部9b3向内侧鼓出,形成在形成于上述短侧壁3的一对中央部侧垂直肋6的相对的侧面上突设的导向突条6b可插入的导向凹沟9f。由于垂直侧部9b3向内侧的鼓出,在垂直侧部9b3的内侧,形成可插入形成于上述推出构件8的垂直端8a1的缺口凹部8a2的突出部9g。
下边来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推出构件8与操作构件9向短侧壁3的安装方法。
首先,将推出构件8的带状体8b顺序穿插于形成于中央部侧垂直肋6的缝6a、形成于侧部侧垂直肋7的缝7a与形成于构成短侧壁3的周肋3b的侧部3b1的缝3k,同时,将推出构件8的配合板8a插入由相对的一对中央部侧垂直肋6与构成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和水平肋3d围成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2的中央区域部R2’内,将一对推出构件8配置于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2内。接着,将一对推出构件8的配合板8a分别配合于由操作构件9的周边肋9b与中央垂直肋9c围成的一对配合凹部9’中。当将推出构件8的配合板8a配合于操作构件9的配合凹部9’时,配合板8a的上端8a3即结合于从上部水平部9b1垂下的上部结合突起9d;另外,配合板8a的下端8a4卡定于立设于下部水平部9b2的下部卡定突起9e;同时,在形成于推出构件8的配合板8a的缺口凹部8a2,插入形成于操作构件9的垂直侧部9b3的突出部9g;并在形成于操作构件9的垂直侧部9b3的导向凹沟9f中插入在形成于短侧壁3的中央部垂直肋6的相对的侧面上突设的导向突条6b。这样,即可将构成解除锁定机构的一对推出构件8与1个操作构件9配置于短侧壁3的解除锁定机构配置区域R2。
折叠容器,在组装成箱形的状态下,构成配设于短侧壁3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2的推出构件8的带状体8b的推出部8b1的前端,与上述实施例的推出构件4的推出片4b(参照图9)一样,位于接近形成于长侧壁2的结合弹性片2d的结合突部2d1处。
当折叠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时,如图14所示,将操作构件9向接近短侧壁3的板状部3a的方向推压,构成推出构件8的带状体8b的推出部8b1与倾斜部8b2的夹角θ变大,从而推出部8b1向长侧壁2方向前出。由于该推出部8b1向长侧壁2方向前出,推出部8b1的前端,使形成于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的卡定突部2d1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脱开的方向、即将卡定突部2d1向外侧方向推出,使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克服其弹性而弯曲。形成于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的卡定突部2d1,在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脱开的时刻,使短侧壁3向底部1方向转动,将一对相对的短侧壁3重叠于底部1上。接着,将一对相对的长侧壁2重叠于已重叠在底部1上的一对相对的短侧壁3上,由此,即可将已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折叠。
形成于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的卡定突部2d1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脱开后,当在适当的时期解除对操作构件9的向短侧壁3的板状部3a方向的推压,由向推出部8b1与倾斜部8b2所成角度θ变小地弹压、可弹性变形的带状体8b的弹性力,使操作构件9向离开短侧壁3的板状部3a的方向移动,同时,推出构件8的推出部8b1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的端部垂直面3c2拉入。
如上所述,在折叠已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时,由仅将配设于短侧壁3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2的操作构件9向接近短侧壁3的板状部3a的方向推压的一次操作动作,即可解除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的锁定状态,从而,可提高对长侧壁2与短侧壁3的锁定状态的解除作业的操作性。
另外,由于借助使推出部8b1与倾斜部8b2的夹角θ变小地弹压的带状体8b的弹性力,即可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的端部垂直面3c2拉入推压构件8的推出部8b1,故可防止推出部8b1受到损伤。
由于构成为在形成操作构件9的垂直侧部9b3的导向凹沟9f中插入在形成于短侧壁3的中央部侧垂直肋6的相对的侧面上突出设置的导向突条6b,在操作构件9向短侧壁3的板状部3a方向移动或操作构件9向离开短侧壁3的板状部3a方向移动时,操作构件9不会向上下、左右方向晃动。另外,由于在形成于推出构件8的配合板8a的缺口凹部8a2中插入形成于操作构件9的垂直侧部9b3的突出部9g,可防止推出构件8与操作构件9间的松动。从而,可以使一对推出构件8的移动量不会不同地正确地进行、且确定突迅速地进行由操作构件9引起的一对推出构件8的移动。
下边借用图15-图18来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由于除由配设于短侧壁3的推出构件与使该推出构件移动的操作构件构成的解除锁定机构的构成不同之外,其他实质上没有什么变更,故省略除了锁定机构以外的详细说明。而且由于,配设解除锁定机构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3与上述实施例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2除了在中央部侧垂直肋6上不形成导向突条6b之外其它都相同,故对于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3的构成构件使用了与上述实施例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2的构成构件相同的符号。
解除锁定机构由一对推出构件10与1个操作构件11构成。
推出构件10由大致成角柱状的块部10a、在块部10a的相对的侧面10a1、10a2中的一侧面10a1上安装其一端的细长板状的推出部10b、同样安装于侧面10a1的相对于侧面10a1倾斜的弹性条片10c、在块部10a的相对的侧面10a1、10a2中的另一侧面10a2上安装其一端的前端穿设有水平透孔10d1的杆10d构成。而且,一推出构件10的杆10d配设于侧面10a2的下方;而另一推出构件10的杆10d配设于侧面10a2的上方。
操作构件11由圆盘状本体部11a、形成于本体部11a的一面11a1并沿本体部11a的径向延伸的凸条把手部11b、突出设置于本体部11a的另一面11a2的中心部的筒状部11c、夹着本体部11a的中心点在突出设置着筒状部11c的面11a2上的点对称位置突出设置的一对销11d构成。
下边来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推出构件10与操作构件11向短侧壁3的安装。
首先,将推出构件10的推出部10b顺序地插通形成于中央部侧垂直肋6的缝6a、形成于侧部侧垂直肋7的缝7a和形成于构成短侧壁3的周边肋3b的侧部3b1的缝3k,同时,使推出构件10的块部10a配置于由相对的一对中央部侧垂直肋6和构成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及水平肋3d围成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2的中央区域部R2’内。如上所述,由于一方推出构件10的杆10d配设于块部10a的侧面10a2的下方,而另一方推出构件10的杆10d配设于块部10a的侧面10a2的上方,配置于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2的中央区域部R2’内的一对推出构件10的杆10d,如图15所示,处在大致相互平行地相对峙的位置。其次,将操作构件11配置成;将操作构件11的一对销11d插入穿设于一对推出构件10的杆10d的水平透孔10d1,同时,使操作构件11的筒状部11c插入一对推出构件10的杆10d间。而后,在位于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2的中央区域部R2’的穿设于短侧壁3的板状部3a的通孔12中穿插铆钉13的圆柱部13a,同时,通过使铆钉13的圆柱部13a嵌入操作构件11的筒状部11c,将操作构件11配设于短侧壁3。
在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的状态下,配设于短侧壁3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2的推出构件10的弹性条片10c的前端,如图17所示,抵接或接近于短侧壁3的中央部侧垂直肋6。而操作构件11的凸条把手部11b如图17所示地倾斜。在该状态下,配设于短侧壁3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3的推出构件10的推出体10b的前端,与上述实施例的推出构件4的推出片4b(参照图9)一样,位于接近形成于长侧壁2的结合弹性片2d的结合突部2d1。
在折叠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时,当将操作构件11以铆钉13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按图17所示)转动时,一对推出构件10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出构件10的推出部10b的前端部使得形成于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的卡定突部2d1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脱开,即将结合突部2d1推到外侧方向,使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克服其弹性弯曲。在形成于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的卡定突部2d1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离开时刻,使短侧壁3向底部1方向转动,将一对相对的短侧壁3重叠于底部1上。接着,将一对相对的长侧壁2重叠于已重叠到底部1上的一对相对的短侧壁3上,由此即可将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折叠起来。而且,在将操作构件11以铆钉13为中心在图17中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配设于短侧壁3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2的推出构件10的弹性条片10c的前端,如图18所示,沿短侧壁3的中央部侧垂直肋6上升,向使推出构件10相互接近的方向弹压。
形成于长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的卡定突部2d1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离开后,如在适当的时期从操作构件11放开手,由推出构件10的弹性条片10c的弹压力,推出构件10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出构件10的推出体10b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的端部垂直面3c2引入。
如上所述,在折叠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时,借助仅使配设于短侧壁3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2的操作构件11转动的一次操作动作,即可解除长侧壁2的结合弹性片2d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的锁定状态,从而,可提高解除长侧壁2与短侧壁3的锁定状态的作业的操作性能。
另外,由于借助推出构件10的弹性条片10c的弹压力、仅从操作构件11放手,推出构件10的推出体10b即可从短侧壁3的伸出部3c的端部垂直面3c2拉入,从而,可防止弹性条片10c的损伤。
如上所述,这里示例出通过使操作构件11转动来使一对推出构件10作动的构成,但也可以不对操作构件11转动操作,而将手指勾挂于一对推出构件10的块部10a,操作推出构件10,来使一对推出构件10作动。这种情况下,在推出构件10的块部10a上为防止手指滑动,最好是形成突起、成凸条、或凹部等,或贴附橡胶等的防滑材料。
另外,通过改变操作构件5、9、11的颜色或色调来改变配设着操作构件5、9、11的短侧壁3的颜色或色调,可提高操作构件5、9、11的可目视确认性,从而,可提高解除长侧壁2与短侧壁3的锁定状态的作业的操作性能。
本发明,由于具有以上说明的构成,可产生下述的效果。
由于由具有使形成于另一方相对的侧壁上的卡定弹性片弯曲的推出部的推出构件、和由一次操作动作即可使前述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的操作构件构成解除锁定机构,故可提高解除相邻侧壁的锁定机构的锁定之作业的操作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容器,具有底部和通过铰链构件连结于底部上的4个侧壁,并且通过将侧壁重叠于底部而可折叠,其特征在于,用于解除锁定相邻的侧壁间的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于一方相对的侧壁上;并且、前述解除锁定机构由具有使形成于另一方相对的侧壁上的卡定弹性片弯曲的推出部的推出构件、和由一次操作动作即可使前述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的操作构件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操作构件向上下方向移动来使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操作构件向接近侧壁方向移动来使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操作构件转动来使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
全文摘要
用于解除将相邻的侧壁(2、3)间相互锁定的锁定机构(2b、2d、3c)的锁定状态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于一方相对的侧壁(3)上,同时,前述解除锁定机构由具有使形成于另一方相对的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弯曲的推出部(4b、8b、10b)的推出构件(4、8、10)和由一次操作动作即可使前述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的操作构件(5、9、11)构成。由于由具有使形成于另一方相对的侧壁的卡定弹性片弯曲的推出部的推出构件和由一次操作动作即可使前述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的操作构件构成解除锁定机构,可提高对相邻的侧壁的锁定机构的锁定的解除作业的操作性能。
文档编号B65D6/18GK1640774SQ200410001998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8日
发明者今村敏弘 申请人:三甲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