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500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真空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把粉、粒状固体原料供给加工设备或者包装,多用人工称量,进而包装或输送,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人力耗费大,称量不准,效率低下。后来有人设计出一种真空压力输送机,输送粉、粒固体原料,其效率大为提高,但其缺点是这种真空压力输送机仅可以满足单一成分物料的上料输送,如输送混合物料,普遍会出现破坏物料原料物性,如混合均匀度、堆积密度和含水量等;且会产生大量静电,影响物料的使用;输送装置中的布袋过滤器容易破损和掉纤维,严重影响物料的洁净度;另外,这种压力输送机的壳体为一个整体,不利于拆装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之缺点而提供一种可保证原有物料特性、消除静电、便于清洗、使物料保持高洁净度的真空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它是由真空泵、壳体、过滤器、料仓、下料门、吸料管、连接卡箍、密封圈和控制箱组成。
所述真空泵固定在壳体的上部,并与壳体内腔相通,其通过软管与控制箱相连接,且受控制箱控制可使壳体内产生负压,把物料通过吸料管吸入料仓内;所述壳体为组合式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包括顶部与真空泵相连接的壳体一、中间部位的壳体二、壳体三和底部的连接法兰盘,其彼此之间通过连接卡箍、密封圈密封地连接在一起。这种组合式壳体结构便于拆卸、清洗,以保持设备内部洁净。
所述过滤器是复合型钛合金圆桶体,其安装在壳体二内,耐磨而不会掉异物,再生性强,使用寿命长,其为导体,有利于消除静电。
所述料仓由壳体三和与壳体三相连接在一起的下料门组成,用于盛装物料;该下料门由漏斗、固定在漏斗上的门轴以及可绕上述门轴转动的门板组成;所述门板在料仓内产生负压吸力时,即由吸料管向料仓内吸料时靠负压吸力关闭,当停止吸料时,该门板靠物料重力自动打开,自动出料送入下道工序,或输送走,或包装。
所述卡箍由两个半圆箍组成,卡箍剖面为∏字型,其两个半圆箍的一端用轴联接在一起,两半圆箍可绕轴转动,以便打开与闭合。当两半圆卡箍卡入连接发兰盘后,两半圆卡箍的另一端用螺栓拧紧。
所述密封圈为片状环体,上下表面均设有齿,装置在壳体连接的各部位,以确保壳体密封不漏气。
所述吸料管为有钢丝绳加强的软管、吸料头和连接固定它们的喉箍组成,所述吸料头具有内外双层管。
所述控制箱是由壳体、显示设置板、反吹清洗用电磁阀和CPU板等组成,其通过软管与真空泵相连接并控制真空泵的启动与停止,且通过软管把反吹清洗用电磁阀与壳体上的快速接头连接,以便定时反吹清洗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真空泵在控制箱的控制下在壳体内产生负压形成真空时,下料门门板在负压下自动闭合,物料经吸料管被吸入料仓,料仓上方的过滤器把物料与空气彻底分离,空气进入真空泵并随后排入大气,物料则沉积在料仓,当物料装满料仓时,控制箱自动切断气源,真空泵停止工作,下料门的门板在物料的重力作用下自动打开,物料下落到承接的料斗中。与此同时,控制箱启动反吹清洗电磁阀,压缩空气自动清洗过滤器。随后,在控制箱的控制下,本装置重复进行上述程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壳体,便于拆装清洗,采用钛合金桶体过滤器,干净而导电,故可保持物料的洁净和消除静电,采用负压吸附物料于壳体内的设计,物料汽腾混合,可使混合物料混合均匀,自由落体堆积密度不变。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壳体连接部位结构示意图图3控制箱及其与壳体、真空泵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3所示,它是由真空泵1、壳体2、过滤器3、料仓4、下料门5、吸料管6、连接卡箍7、密封圈8和控制箱9组成的。
所述真空泵1固定在壳体2的上部,并与壳体2内腔相通,其通过软管95与控制箱9连接,且受控制箱9控制可使壳体2内产生负压,把物料通过吸料管6吸入料仓4内;所述壳体2为组合式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包括顶部与真空泵1相连接的壳体一21、中间部位的壳体二22、壳体三23和底部的连接法兰盘24,其彼此之间通过连接卡箍7、密封圈8密封地连接在一起。这种组合式壳体结构便于拆卸、清洗,以保持设备内部洁净。
所述过滤器3是一个复合型钛合金圆桶体,其安装在壳体二22内,耐磨而不会掉异物,再生性强,使用寿命长,其为导体,有利于消除静电。
所述料仓4由壳体三23和与壳体三23相连接在一起的下料门5组成,用于盛装物料;该下料门5由漏斗51、固定在漏斗51上的门轴52以及可绕上述门轴52转动的门板53组成;所述门板53在料仓4内产生负压吸力时,即由吸料管6向料仓4内吸料时靠负压吸力关闭,当停止吸料时,该门板53靠物料重力自动打开,自动出料送入下道工序,或输送走,或包装。
所述连接卡箍7的剖面为∏字型,由两个半箍组成,其两半箍的一端用轴联接,卡入壳体联接部位后,两半箍的一端用螺栓拧紧(图中未示出)。
所述密封圈8为片状环体,上下表面均设有齿81,装置在壳体2连接的各部位,以确保壳体密封不漏气。
所述吸料管6为有钢丝绳加强的软管61、吸料头62和连接固定它们的喉箍63组成,所述吸料头具有内外双层管。
所述控制箱9是由壳体91、显示设置板92、反吹清洗用电磁阀93和CPU板94等组成,其通过软管95与真空泵1相连接并控制真空泵1的启动与停止;且通过软管96与壳体一21上的快速接头211相连接,以定时反吹清洗过滤器3。
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输送装置,它是由真空泵、壳体、过滤器、料仓、下料门、吸料管、连接卡箍、密封圈和控制箱几部份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固定在壳体的上部,并与壳体内腔相通,且通过软管与控制箱相连接;所述壳体为组合式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包括顶部与真空泵相连接的壳体一、中间部位的壳体二、壳体三和底部的连接法兰盘,其彼此之间通过连接卡箍、密封圈密封地连接在一起;所述过滤器是一个复合型钛合金圆桶体,安装在壳体二内;所述料仓由壳体三和与壳体三相连接在一起的下料门组成,该下料门由漏斗、固定在漏斗上的门轴以及可绕上述门轴转动的门板组成;所述卡箍由两个半圆箍组成,卡箍剖面为П字型,其两半圆箍的一端用轴联接在一起,两半圆箍的另一端用螺栓拧紧;所述密封圈为片状环体,上下表面均设有齿;所述吸料管为有钢丝绳加强的软管、吸料头和连接固定它们的喉箍组成;所述控制箱由壳体、显示设置板、反吹清洗用电磁阀和CPU板组成,其通过软管与壳体一上的快速接头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输送装置,它是由真空泵、壳体、过滤器、料仓、下料门、吸料管、连接卡箍、密封圈和控制箱组成,所述真空泵固定在壳体的上部,并与壳体内腔相通,且通过软管与控制箱连接,壳体为组合式结构,过滤器是一个复合型钛合金桶体,料仓由壳体三和与其连接在一起的下料门组成,卡箍由两个半圆箍组成,卡箍剖面为∏字型,密封圈为片状环体,上下表面均设有齿,吸料管为有钢丝绳加强的软管、吸料头和连接固定它们的喉箍组成,控制箱是由壳体、显示设置板、反吹清洗用电磁阀和CPU板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壳体,便于拆装清洗,钛合金桶状过滤器,可保持物料洁净和消除静电,采用负压吸附物料于壳体内,使物料混合均匀,自由落体堆积密度不变。
文档编号B65G53/04GK2704568SQ20042006655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3日
发明者邵天君 申请人:邵天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