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625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式输送机的技术领域,所述轮式输送机包括金属制框架部件,其在上面部具有开口,呈在纵长方向上均匀的大致槽形截面形状;多个塑料制的轮子,其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前述框架部件的槽内,外周面比前述开口面稍向上方突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下述的轮式输送机,其通过将轮组装体装入到前述框架部件的槽内而构成,容易分解/清扫,并且具有减振功能和捕尘功能,其中所述轮组装体包括轮子、和配置在其两侧且旋转自如地支承轮子的轮轴的支承板。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轮式输送机,公知的有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输送机。在该轮式输送机中,金属制的框架部件在上面部具有开口且呈在纵长方向上均匀的大致槽形截面形状,在该框架部件的槽内,将多个塑料制轮子的突出于其两侧面的轮轴端部放入到轴承部中,而旋转自如且呈一列状地进行支承,轮子的外周面比前述开口面稍向上方突出,其中,所述轴承部是通过从框架部件的侧壁部上端向槽的深度方向狭缝状切口而形成的。
专利文献1日本外观设计注册第759980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轮式输送机的情况下,为下述结构大致槽形截面的金属制框架部件具有弯曲成朝外的矩形截面形状的凸缘以及唇缘部,且具有通过从该凸缘以及侧壁部的上端向槽的深度方向狭缝状切口而形成的轴承部,因此,对弯曲成矩形截面形状的框架部件的凸缘、唇缘部以及轴承部的清扫极为困难,而且很费时间。
而且,由于为下述结构突出于塑料制轮子的两侧面的金属制轮轴的两端直接支承在形成于金属制框架部件的侧壁部上的轴承部中,并且轮轴末端与唇缘部内表面抵接,因此,在轮子旋转时,金属彼此会发生接触而互相磨擦,从而产生金属粉尘和磨擦噪音,而导致使用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在清洁室等要求严格的环境下使用时,要极力避免粉尘的产生。从而强烈希望有一种不产生粉尘而且容易清扫的输送机。
除此之外,在前述金属制框架部件和金属制轮轴之间不具备缓冲功能、减振功能,所以还存在下述问题在输送物品时,如果存在凹凸或高低差,则会产生撞击而对该物品造成损伤或是产生撞击噪音。从而不能说是具有静音构造的轮式输送机。
其次,在轮子为塑料制成的情况下,通常是绝缘性的,所以由于所输送的物品的撞击或磨擦等,容易产生静电从而带电,在输送例如电子零件之类的物品时,由于静电电击而造成破损的可能性很大,从而会成为大问题。当然,对于使用该轮式输送机的作业者来说也会产生静电电击的问题。而且,静电具有吸引粉尘的性质,如果带电则易于附着粉尘,所以要在需要避免粉尘的环境中使用则会产生较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的轮式输送机,其是通过准备轮组装体并将其装入到大致槽形截面形状的框架部件中而构成的,其中所述轮组装体包括轮子、和配置在其两侧并旋转自如地支承轮子的轮轴的支承板。该轮式输送机包括多个轮子以一定的间距连续而排成列的情况、和轮子相互之间隔开间隔地排成不连续状态的列的情况。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构成的轮式输送机,其将框架部件作成易于清扫的形状和构造,对于轮组装体和框架部件的组装关系、以及构成轮组装体的轮子与轮轴销或者轮轴部与支承板的关系,也能够解体成零散的状态,从而易于清扫,在对于废弃时的分别收集和回收来说也极为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构成的轮式输送机,其中不存在金属彼此直接接触或相互磨擦的部分,从而不必担心金属粉尘的产生或金属的磨擦噪音的产生,而且,通过使用捕尘片而能够抑制粉尘的飞散,对于清洁室那样的环境中使用来说非常理想。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的轮式输送机,其具备缓冲功能或减振功能,在输送物品时即使存在凹凸也不会因产生撞击而对物品造成损伤或是产生冲击噪音,从而能够静音使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的轮式输送机,其中,用具有导电性或防带电性质的塑料材料制作轮子或支承板等塑料制部件,即使因与所输送的物品之间的磨擦而产生静电,也不会带电,从而在输送电子零件等的时候没有因静电电击而造成破损的危险,而且能够防止因带电产生的粉尘吸引或附着。
作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的方案,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轮式输送机1,其包括在上面部具有开口3的大致槽形截面形状的框架部件4、和插入并组装在所述框架部件4的槽内的轮组装体2,由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轮组装体2并且外周面比所述开口面3稍向上方突出的多个轮子5构成,其特征在于,轮子5具有贯通其轮毂中心部且两端突出的轮轴销6,在配置于该轮子5两侧的支承板7上设置有插入所述轮轴销6的突出端的销孔8,通过将轮轴销6的突出端插入到支承板7的所述销孔8中而对其进行支承,使其旋转自如,从而构成轮组装体2;框架部件4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朝内的第一槽形部4b与所述支承板7的横截面形状大致相同,且大小相同,对支承板7进行支承,使其能够向纵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槽形部与形成上面部的开口3的朝内的唇缘部4a连续地形成,而且,与底壁4c连续地形成的朝内的底部槽形部4d形成为比所述唇缘部4a的口缘更向外侧胀出的形状,所述两个槽形部4b、4d的内端彼此由连结部4e连续地连结,整体上形成为在上面部具有开口3的大致槽形截面形状,而且作成在纵长方向上均匀的截面;该轮式输送机通过沿着所述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插入多个轮组装体2的支承板7、将多个轮子5排列成列状而构成。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轮式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轮子5具有在轮毂中心部的两端突出的轮轴部6’,通过将所述轮轴部6’插入到支承板7的销孔8中而对其进行支承、使其旋转自如,而构成轮组装体2,通过沿着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插入所述轮组装体2的支承板7而构成轮式输送机1。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轮式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组合一种或更多种轮组装体2,所述一种或更多种轮组装体的构成轮组装体2的轮子数目不同,如1个、2个、3个,而且固有频率不同,将各轮组装体2的支承板7沿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插入。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构成轮组装体2的支承板7的销孔8的结构为,与插入轮轴销6或轮轴部6’的孔部8a连续地穿设有小径的孔8b,轮轴销6或者轮轴部6’的末端行止于孔部8a与小径的孔8b之间的阶梯部8c,而不会与框架部件1接触。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的下侧槽壁4f形成为朝向外侧下降的倾斜面,轮组装体2的支承板7的下端面也形成为同样的朝向外侧下降的倾斜面。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的唇缘部4a或槽纵壁4g或下侧槽壁4f的任一者上,设置有凹部或者凸部15或者孔部,在支承板7上设置有嵌入到所述凹部或者凸部15或者孔部上的凸部或者凹部16,轮组装体2通过将支承板7的所述凸部或者凹部16嵌入到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上形成的所述凹部或者凸部15或者孔部上而被定位;将支承板7插入到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中的轮组装体2,通过将该支承板7的所述凸部或者凹部16嵌入到第一槽形部4b的所述凹部或者凸部或者孔部的任一者上,而定位在希望位置上,并对轮式输送机1的振动周期进行调整及控制。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在框架部件4的底部槽形部4d以及连结部4e的某一者或者两者上,形成有凹条部或者凸条部18,而对轮式输送机的振动周期进行调整及控制。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轮组装体2的支承板7由弹性率低到具有减振功能的程度的塑料材料制作。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轮组装体2的支承板7在下部具备具有减振功能的弹性体11或者塑料构成部分7。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在轮子的构成部分中包括弹性率低到具有减振功能的程度的材料部分12。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轮组装体2的轮子5和支承板7是用导电性或者防带电性质的塑料材料制作的。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在框架部件4的底壁面上,铺设有具有到达左右的底部槽形部内的宽度尺寸的捕尘片10。
本发明的轮式输送机1,通过将多个轮组装体2...各自的支承板7沿着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插入,将多个轮子5排列成列状而构成,所以通过相反地将轮组装体2从第一槽形部4b拔出便能够容易地进行解体。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按照沿着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插入的轮组装体2的定位情况,可以容易地实现轮子5以一定间距多个连续而成列的结构、或者在轮子5的相互之间隔开适当间隔而构成不连续状态的列的结构,从而能够根据用途而提供各种结构形态的轮式输送机。
本发明的轮式输送机1的框架部件4形成为在上面部具有开口面3而且在纵长方向上均匀的大致槽形截面形状,所以容易清扫。而且,对于轮组装体2与框架部件4的关系、以及构成轮组装体2的轮子5与轮轴销6以及支承板7的关系,也能容易地解体成零散的状态,从而容易清扫,而且在废弃时对于分别收集和回收来说也极为方便。
本发明的轮式输送机1,不是金属彼此直接接触或是相互磨擦的结构,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产生金属粉尘或金属的磨擦噪音。
而且,也可以在框架部件4的底壁4c到其两侧的底部槽形部4d、4d的范围内铺设捕尘片10,来尽可能地抑制粉尘的飞散,所以对于在清洁室那样的环境下使用来说是极为理想的。
技术方案3、6~10所述发明的轮式输送机1,具备缓冲功能或减振功能,所以即使在输送物品时存在凹凸,也不会产生撞击而对物品造成损伤或产生撞击噪音,能够静音使用。
技术方案11所述发明的轮式输送机1,轮子5或支承板7等是由具有导电性或者防带电性质的塑料材料制作的,所以,即使因与所输送的物品之间的磨擦或撞击而产生了静电,也不会带电。从而,电子零件等不会产生电气故障,而且也不会有对作业者产生静电电击的问题。当然,也不会因带电而产生粉尘的吸引或附着。


图1是表示本发明轮式输送机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用于本发明轮式输送机的轮组装体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轮式输送机的横剖视图。
图4(A)和图4(B)是局部剖开地表示轴部不同的轮子的主视图。
图5是轮子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支承板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放大了的VII-VII线剖视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支承板的不同结构例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图9(A)和图9(B)是表示轮子的不同结构例的正视方向剖视图和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轮式输送机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轮式输送机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轮式输送机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轮式输送机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框架部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框架部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框架部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支承板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8(A)和图18(B)是表示支承板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和主视图。
图19是表示框架部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轮式输送机的另一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21(A)和图21(B)是表示轮组装体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轮组装体的使用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 轮式输送机3 开口面部4 框架部件5 轮子5a 轮毂6 轮轴销7 支承板8 销孔2 轮组装体4a 唇缘4b 第一槽形部
4c 底壁4d 底部槽形部4e 连结部8a 孔部8b 小径的孔10 捕尘片4g 槽纵壁4f 下侧槽壁6’ 轮轴部15 凸部16 凹部18 凸条部11 弹性体具体实施方式
准备轮组装体2,在所述轮组装体2中,将贯通轮子5的轮毂中心部并使两端突出的轮轴销6或者在轮毂两侧的中心部突出的轮轴部6’,插入到配置于轮子5两侧的支承板7、7的销孔8中而对其进行支承,使其旋转自如。
框架部件4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朝内的第一槽形部4b与前述支承板7的横截面形状大致相同且大小也相同地对支承板7进行支承,使其能够向纵长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槽形部4b与形成上面部的开口面3的朝内的唇缘部4a连续地形成。另外,与底壁4c连续地形成的朝内的底部槽形部4d形成为比前述唇缘部4a的口缘更向外侧胀出的形式,前述两个槽形部的内端彼此由连结部4e连续地连结,从而整体上形成为在上面部具有开口面3的大致槽形截面形状,而且是在纵长方向上均匀的截面。
沿着前述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插入多个轮组装体2...的支承板7,而构成轮子5排成列状的轮式输送机1。
实施例1下面,基于图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轮式输送机1的完成状态的一个例子。图2表示构成前述轮式输送机1的轮组装体2的一个例子。
该轮式输送机1包括在上面部具有开口3(参照图3)的大致槽形截面形状的框架部件4、和插入到前述框架部件4的槽内的轮组装体2...,并作成下述结构定位并支承在框架部件4的槽内的多个轮组装体2...的多个轮子5...的外周面比前述开口面3稍向上方突出,并排成一列状。
图4(A)和图5所示的轮子5,具有贯通轮毂5a的中心部并且两端突出的不锈钢制的轮轴销6。供前述轮轴销6的两端(突出端)向该轮子5的两侧插入到图2、图3所示那样配置的支承板7、7中的销孔8,在图2、图6的情况下,在支承板7的纵长方向中心线上的位置上隔开下述间隔地设置有两个,所述间隔是使得轮子彼此不会相互接触而产生干涉的间隔。因此,将两个轮子5、5的各轮轴销6的突出端插入到配置在两侧的支承板7、7的各销孔8、8中而旋转自如地加以支承,便构成了图2所示的包括两个轮子5、5的轮组装体2。
但是,轮子5的轮轴并不限于如上述图4(A)所示那样使不锈钢制的轮轴销6贯通轮毂5a的结构。即使是如图4(B)所示那样,在为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型的轮子5的轮毂两端的中心部具有以一体构造的形式突出的轮轴部6’的构成时,也可以同样地实施。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轮轴部6’插入到配置于该轮子5两侧的支承板7、7的各销孔8、8中而旋转自如地加以支承,也可以组装得到轮组装体2,能够用于轮式输送机1(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
由于是上述结构,所以,通过使设置在一个支承板7上的销孔8的个数不同,例如1个、2个、3个(或者预先设置所需数目的销孔8),可以简便地组装轮子5的数目如1个、2个、3个那样不同的多种轮组装体2。轮子5的数目如1个、2个、3个那样不同的轮组装体2的固有振动频率分别不同,所以,如果将轮子5的数目不同的多个轮组装体2多种地组合起来装入到框架部件4的槽内,则可以发挥在轮组装体2、2相互之间防止共振现象的减振功能,从而可以提供一种降低了共振的轮式输送机(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
设置在上述支承板7上的销孔8如图7所示出的放大了的截面形状那样,作成为下述结构与插入轮轴销6(也包括轮轴部6’的情况,以下同样)的端部的内侧孔部8a连续地,穿设小径的孔8b。这里所说的小径的孔8b,是指直径比轮轴销6的外径小的孔。根据前述结构,轮轴销6的末端行止于孔部8a与小径的孔8b之间的阶梯部8c,从而绝对不会与金属制的框架部件4接触(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因此,不锈钢制的轮轴销6和金属制的框架部件4不会直接接触或是相互磨擦,从而完全不必担心产生金属粉尘或是金属磨擦的噪音。此外,在清扫时,由于小径的孔8b是贯通的,所以可以按照从孔8b扫除粉尘这一要领来进行清扫,从而容易进行彻底的清扫。
框架部件4用不锈钢制作。但也可以用钢铁或者合成树脂制作来加以实施。框架部件4的横截面形状如图3所明示的那样形成为,朝内的呈矩形槽状的第一槽形部4b与前述支承板7的横截面形状大致相同,而且大小相同,从而紧密地保持支承板7而对其进行支承使其能够向纵长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槽形部4b与形成上面部的开口3的朝内的唇缘部4a连续地形成。另外,与底壁4c连续地形成的朝内且呈矩形槽状的底面槽形部4d形成为比前述唇缘部4a的口缘更向外侧胀出的形式。并且,前述两个槽形部4b、4d的内端彼此由连结部4e连续地连结,从而整体上形成为在上面部具有开口3的大致槽形截面形状,而且,框架部件4形成为在纵长方向上均匀的截面。
沿着上述框架部件4的左右的第一槽形部4b、4b,插入并支承上述轮组装体2两侧的支承板7、7。插入到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4b中的多个轮组装体2...的多个轮子5...的外周面比开口3稍稍突出而排成一列状,构成图1的轮式输送机1。
如果从框架部件4的纵长方向观察上述轮式输送机1,则是多个轮组装体2...分别独立地相连的结构,所以,在相邻轮组装体2、2的支承板7、7之间具有缓冲作用,能够期待吸收和降低振动。
鉴于这一点,如果用弹性率低到具有减振功能的程度(作为一例,弯曲弹性率小于等于7000kg/cm2)的软质塑料材料,制作构成各轮组装体2的支承板7,则能够吸收、缓和作用在轮轴销6上的冲击从而进一步提高吸收轮子5的振动的作用效果(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
作为同样思想的另一实施例,也优选如图8(A)所示,用具有减振功能的塑料部件7’一体成型支承板7的下部,或者如图8(B)所示,以下述结构构成上述轮组装体2,来发挥减振功能,其中所述结构是指,在支承板7的下端面上安装有板簧11作为具有减振功能的弹性体(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
或者,作为轮子5的结构,如图9(A)、图9(B)所示那样,也优选用下述轮子5构成轮组装体2来发挥减振功能,其中所述轮子5作成下述混合构造在轮子5的外周部分以及轮毂的一部分上,包括弹性率低到具有减振功能的异种材料12(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
本发明的轮式输送机1是上述的结构,所以下述实施例也是优选的,即,分别用具有导电性或者防带电性质的塑料材料制作构成轮组装体2的轮子5的轮轴销6以外的树脂部分、以及合成树脂制的支承板7。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因与输送物品之间的磨擦或撞击而产生了静电,由于具有导电性,所以静电也会通过接地的框架部件4以及轮轴销6而瞬间流失(接地),从而不会带电,因此即使输送的物品是电子零件,也不必担心由静电引起故障或破损。当然,也可以预防从事输送作业的作业者遭受静电电击的问题(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由带电引起的粉尘吸引或附着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本发明的轮式输送机1,也可以在框架部件4的底壁4c的面上铺设由无纺布等制成的捕尘片10来加以实施,所述捕尘片10的宽度尺寸宽到到达底壁4c左右的底部槽形部4d、4d(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这样,可以用捕尘片10可靠地捕获并固定在输送机运行等时落下的粉尘,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其飞散,从而对于清洁室中的应用来说非常理想,其中所述捕尘片10的宽度与框架部件4的唇缘部4a以及连结部4e的内部尺寸相比足够宽。还有下述优点通过更换该捕尘片10,便能够简单且迅速地进行清扫等维护。
另外,本发明的轮式输送机1,除了图1和图10所示那样在框架部件4的纵长方向上将轮子5以紧密的一定间距排列成列状的构成的实施方式之外,下述结构的实施例也容易实现,即,根据所输送的物品13的性质和形状及其他条件,如图11~图13所例示的那样,将每个由2个、3个、4个轮子5、5构成的轮组装体2以组装体为单位,在相邻轮组装体2、2相互之间隔开稍大的间隔而进行配置,从而将轮子5分成不连续的组而构成列状。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对各轮组装体2在框架部件4的纵长方向上定位的容易性、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
作为满足上述要求的方法,图14所示的框架部件4在形成第一槽形部4b的唇缘部4a上设置有向该槽内突出的凸部15(也包括相反地凹入的凹部或者孔部的情况,以下也同样)。图15中,在形成该第一槽形部4b的槽纵壁4g上设置有向该槽内突出的凸部15(也包括相反地凹入的凹部或者孔部的情况,以下也同样)。图16则示出了下述实施例在形成第一槽形部4b的下侧槽壁4f上设置有向该槽内突出的凸部15(也包括相反地凹入的凹部或者孔部的情况,以下也同样)。当然,也可以在形成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的唇缘部4a、槽纵壁4g、下侧槽壁4f上均设置凸部15(也包括相反地凹入的凹部或者孔部的情况,以下也同样)。
另一方面,在构成图14及图16的框架部件4所使用的轮组装体2的支承板7上,如图17所示那样,在上端面以及下端面(或者所需的某一端面)上,以相同间距设置能够向前述凸部15嵌入而可靠地定位固定的、大致相同形状且相同大小的凹部16(也包括相反地突出的凸部的情况,以下也同样)。另外,在构成图15的框架部件4所使用的轮组装体2的支承板7上,如图18(A)、(B)所示那样,在外面上设置能够向前述凸部15嵌入而可靠地定位固定的、大致相同形状且相同大小的凹部17(也包括相反地突出的凸部的情况,以下也同样)。这样,提高了各轮组装体2在框架部件4的纵长方向上定位固定的容易性、可靠性,图10~图13所例示的轮式输送机1的制造可以简单、可靠地进行,从而是非常方便的(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
另外,如果如上所述在框架部件的各构成部分(各壁面部)上设置凸部15(或者相反地凹入的凹部),则相应地该框架部件4的刚性提高,变得难以振动,固有频率也发生变化。基于这一考虑,如图19所例示的那样,如果使用下述框架部件4来组装轮式输送机,则能够适当地进行振动周期的调整及控制,从而非常方便,所述框架部件4是在形成框架部件4的底部槽形部4d的槽纵壁4h以及连结部4e这两者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上形成有凸条部18(或者相反地凹入的凹部)的框架部件(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
如果在上述轮式输送机1的使用时作用所输送的物品的重量,则前述载荷经由支承板7而集中地作用于框架部件4中第一槽形部4b的下侧槽壁4f上,槽壁会产生向内外方向的振动,这一点已被公知。作为其对策,在图20中示出了下述实施例将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的下侧槽壁4f形成为朝向外侧下降的倾斜面,与其对应地,轮组装体2的支承板7的下端面也形成为同样朝向外侧下降的倾斜面(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
根据上述结构,在作用有所输送的物品的重量的情况下,前述载荷借助第一槽形部4b的下侧槽壁4f以及支承板7的朝外下降的倾斜面而产生向内的分力,从而起到了限制乃至防止槽壁向内外方向振动的现象,能够提供一种振动较少的轮式输送机1。
最后,对上述轮组装体2的另一结构例及使用例加以说明。
图21(A)、(B)示出了下述实施例轮子5形成为细长的辊状,支承其两侧的支承板7的下端部彼此由底板20一体地连结而形成为槽形状。其中,图21(A)示出了前述底板20在中央部一分为二、前述分割面由例如连结销20一体地连结的结构例。在图21(B)的情况下则是下述结构例前述底板20与两侧的支承板7、7一起一体成型。这些轮组装体2,通过将轮子的轮轴销或者轮轴部旋转自如地支承在配置于各轮子5两侧的支承板7的销孔中而构成。这些轮组装体2与上述各实施例同样地,用于将两侧的支承板7、7插入到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4b内而构成轮式输送机1。
另外,本实施例的轮组装体2的情况,也可如图22所例示的那样,将底板20以只设一个的方式或多个连续排列的方式载置在任意的工作台、作业台等台架上,来直接作为用于物品输送的输送机加以使用。
以上基于图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图示的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进行的设计变更和应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不同方式来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轮式输送机,包括在上面部具有开口的大致槽形截面形状的框架部件、和插入并组装在所述框架部件的槽内的轮组装体,由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轮组装体并且外周面比所述开口面稍向上方突出的多个轮子构成,其特征在于,轮子具有贯通其轮毂中心部且两端突出的轮轴销,在配置于该轮子两侧的支承板上设置有插入所述轮轴销的突出端的销孔,通过将轮轴销的突出端插入到支承板的所述销孔中而对其进行支承,使其旋转自如,从而构成轮组装体;框架部件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朝内的第一槽形部与所述支承板的横截面形状大致相同,且大小相同,对支承板进行支承,使所述支承板能够向纵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槽形部与形成上面部的开口的朝内的唇缘部连续地形成,而且,与底壁连续地形成的朝内的底部槽形部形成为比所述唇缘部的口缘更向外侧胀出的形状,所述两个槽形部的内端彼此由连结部连续地连结,整体上形成为在上面部具有开口的大致槽形截面形状,而且作成为在纵长方向上均匀的截面;该轮式输送机通过沿着所述框架部件的第一槽形部插入多个轮组装体的支承板、将多个轮子排列成列状而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轮子具有在轮毂中心部的两端突出的轮轴部,通过将所述轮轴部插入到支承板的销孔中而对其进行支承、使其旋转自如,而构成轮组装体,通过沿着框架部件的第一槽形部插入所述轮组装体的支承板而构成轮式输送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组合有一种或更多种轮组装体,所述一种或更多种轮组装体的构成轮组装体的轮子数目不同,如1个、2个、3个,而且固有频率不同,各轮组装体的支承板沿框架部件的第一槽形部被插入。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构成轮组装体的支承板的销孔为与插入轮轴销或轮轴部的孔部连续地穿设有小径的孔的构成,轮轴销或者轮轴部的末端行止于孔部与小径的孔之间的阶梯部,而不会与框架部件接触。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框架部件的第一槽形部的下侧槽壁形成为朝向外侧下降的倾斜面,轮组装体的支承板的下端面也形成为同样的朝向外侧下降的倾斜面。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框架部件的第一槽形部的唇缘部或槽纵壁或下侧槽壁的任一者上,设置有凹部或者凸部或者孔部,在支承板上设置有嵌入到所述凹部或者凸部或者孔部的凸部或者凹部,轮组装体通过将支承板的所述凸部或者凹部嵌入到设于框架部件的第一槽形部的所述凹部或者凸部或者孔部而被定位;将支承板插入到了框架部件的第一槽形部中的轮组装体,通过将该支承板的所述凸部或者凹部嵌入到第一槽形部的所述凹部或者凸部或者孔部的任一者,而定位在希望位置上,并对轮式输送机的振动周期进行调整及控制。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框架部件的底部槽形部以及连结部的某一者或者两者上,形成有凹条部或者凸条部,而对轮式输送机的振动周期进行调整及控制。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轮组装体的支承板由弹性率低到具有减振功能的程度的塑料材料制作。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轮组装体的支承板在下部具备具有减振功能的弹性体或者塑料构成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轮子的构成部分中包括弹性率低到具有减振功能的程度的材料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轮组装体的轮子和支承板是用导电性或者防带电性质的塑料材料制作的。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框架部件的底壁面上,铺设有具有到达左右的底部槽形部内的宽度尺寸的捕尘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式输送机,其通过将轮组装体装入到框架部件的槽内而构成,易于分解/清扫,并且具备减振功能和捕尘功能,所述轮组装体包括轮子、和配置在其两侧且旋转自如地支承轮子的轮轴的支承板。轮子(5)具有轮轴销(6),在支承板(7)上设置有销孔(8),通过将轮轴销(6)插入到销孔(8)中而旋转自如地加以支承,来构成轮组装体(2)。框架部件(4)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与唇缘部(4a)连续地形成的第一槽形部(4b)对支承板(7)进行支承,使其能够向纵长方向移动,与底壁(4c)连续地形成的底部槽形部(4d)形成为比唇缘部(4a)的口缘更向外侧胀出的形状,两个槽形部(4b、4d)由连结部(4e)连续地连结。沿着框架部件(4)的第一槽形部(4b)插入多个轮组装体(2)的支承板(7),将多个轮子(5)排成列状而构成轮式输送机。
文档编号B65G13/11GK1910098SQ20058000294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23日
发明者矢崎敦彦, 水尻寿嗣, 安藤亮, 菊地弘利, 植松文生 申请人:矢崎化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