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包裹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733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处理包裹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处理包裹的装置。
本发明在香烟的包装中可以具有优势,以下以香烟的包装纯粹作为示例来进行说明。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的用于处理包裹的装置包括用于传送包裹队列的传送组件。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传送组件将包裹供应到中间工位。所述装置还包括输送单元;以及位于中间工位的支撑组件,以支撑脱离传送组件的包裹。
背景技术
实际使用中,在中间工位上,通过在传送组件上行进的包裹队列,使得脱离传送组件的包裹被推向输送单元;并且输送单元将从传送组件脱离的包裹从中间工位上的提取位置输送到输出传送装置。
上述类型的公知装置不十分通用,不容易适应生产要求的变化,特别是包裹大小的变化。
上述类型的公知装置还时常遭受包裹的破损,这是由于传送组件和输送单元协调不良造成阻塞的结果。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传送组件以给定的行进速度在第一方向上传送包裹队列。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将一连串包裹供应给传送组件的供应单元;实际使用中,一旦被供应给传送组件,则进入的包裹就组成包裹队列的一部分;并且通过传送组件传送组成包裹队列的一部分的所述包裹。
上述类型的公知装置的缺点是,在从输入工位向前移动的包裹队列中的连续包裹之间有可能形成间隙。因此,由于容许包裹太多的移动自由,所述包裹容易受到破损,并且/或者由于不同的压力施加到包裹壁上,致使所述包裹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装置,其设计为至少部分地消除上述缺点,同时又价格便宜易于生产。
按照本发明,其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包裹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送组件,用于以给定的行进速度将至少一个包裹队列传送到中间工位;至少一个输送单元;以及至少一个位于中间工位上、传送组件和输送单元之间的支撑组件,并且所述支撑组件支撑至少一个脱离传送组件的包裹;实际使用中,所述包裹通过由传送组件传送的包裹队列,在中间工位上被推向输送单元;输送单元将所述包裹从中间工位上的提取位置输送到输出传送装置;并且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感测中间工位上的所述包裹的位置的检测器;以及连接了传送组件、检测器以及输送单元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传送组件的运行,以将包裹队列到中间工位的行进速度作为输送单元的机角和检测器测定结果的函数来进行调节。


参看附图,通过示例说明本发明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的示意性的透视图,其中为清楚起见除去了一些部件;图2~7显示图1装置在不同运行位置上的细部侧视图;图8显示在图3运行位置上图2~7的细部俯视图,其中为清楚起见除去了一些部件;图9显示图1装置的另一细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10和图11显示图9的细部俯视图,其中为清楚起见除去了一些部件;图12显示图1的细部,其中突出了某些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中的数字1总体上表示用于处理包裹2、特别是香烟(未图示)的装置。
装置1包括两个干燥梁3、3’,用于稳固包裹并将其从输入工位4传送到中间工位5,在所述中间工位5,分别用于每个干燥梁3、3’的两个输送单元6、6’拾起包裹2并将其供应到一个单独的输出传送装置7。
每个包裹2基本上为具有两个平行主侧壁8(图1中仅显示了其中一个)的平行六面体形。
更具体地,每个干燥梁3、3’将热量传到包裹2的胶水上,以烘干胶水并稳固包裹2,所述干燥梁包括相应的传送组件9、9’以及多块加热板(未图示)。
传送组件9、9’沿各自的路径P1、P2在方向A上传送包裹2的队列10,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相应的一对平行相向的带传送装置11以及相应的驱动装置(未图示)。路径P1、P2基本上是水平的,并且布置为基本上平行,且一路径位于另一路径之上。
实际使用中,包裹2彼此平行地沿路径P1、P2供应,其中壁8基本上垂直于方向A;队列10中的连续包裹2通常布置为相互接触。
装置1还包括供应单元12,用于在输入工位4将包裹2连续地供应到干燥梁3、3’。供应单元12包括公知的升降机(未图示),用于将包裹2的单一队列(未图示)的端部包裹2,逐个地且交替地带到传送组件9、9’所在的高度上,其中所述包裹2从高于传送组件9’、低于传送组件9的输入工位4,水平地向上游延伸。
传送组件9、9’和装置1在输入工位4处的其它部分,以及传送组件9、9’上游、下游的中间工位5,基本上按相同的方式运行,且结构上基本相同。因此,为了简单,以下仅说明传送组件9、输入工位4处装置1的部分以及传送组件9的上游和下游的中间工位5的结构和运行;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有说明,相同的说明也适用于传送组件9’、输入工位4处装置1的部分以及传送组件9’的上游和下游的中间工位5。
参看图2~8,供应单元12包括位于传送组件9的上游的推动器13,所述推动器将包裹2在方向A上连续地水平推动到传送装置11。
供应单元12还包括支撑构件14,使用中包裹2在其上滑动。更具体地,包裹2的队列15在支撑构件14上形成,并通过推动器13在方向A上的来回运动而步进地向前供应所述包裹。当队列15中的端部包裹2a到达或经过给定位置D(图2)时,传送装置11夹紧包裹2a,从而使其成为队列10的一部分。换言之,在包裹2a到达或经过给定位置D时,其通过传送装置11在方向A上向前供应。
装置1还包括用于抛弃有缺陷的包裹2的抛弃单元16,所述抛弃单元包括推动器17,其用于通过在与方向A交叉的水平方向B上推动有缺陷的包裹2,以从输入工位4将有缺陷的包裹2去除到输出斜道18中。抛弃单元16还包括位于输入工位4的检测器9,以检测包裹2中的任何缺陷。在未显示的另外实施例中,检测器19可布置在其它位置,例如输入工位4的上游。
装置1还包括控制单元20,其连接了输送单元6和6’、传送组件9和9’、检测器19以及推动器17,并以检测器9的测定结果为函数启动推动器17。控制单元20还调节传送组件9、9’的运行,以调整方向A上队列10的行进速度V1。更具体地,控制单元20调节相互独立的传送组件9、9’的驱动装置(未图示)。
具体参看图2~7,当包裹2(具体是进入的包裹2b)被抛弃时,通过包裹2(具体是包括2a和2c)的队列10在方向A上向前移动而使包裹2(具体是进入的包裹2d)的队列15停顿,产生间隙21(图3)。在该点上,控制单元20降低行进速度V1,通过推动器13在方向A上向前推动另外的包裹2(具体使进入的包裹2e)来使间隙21闭合(图4~7)。换言之,当有缺陷的进入包裹2b被抛弃时,进入包裹2d和2e在方向A上向前供应的速度高于队列10的速度。
因此获得了连续队列10,其具有以下优点降低了包裹2之间发生任何相对运动的风险,从而减少了包裹的不正确定位和阻塞的风险;降低了间隙21在传送组件9下游连续产生的风险;更好地跟踪产品(亦即,识别在处理和/或销售阶段的每个包裹2);所有包裹2的壁8上施加了基本上相等的压力,因此降低了包裹2发生变形的风险。
具体参看图9,装置1还包括位于中间工位5、传送组件9和输送单元6之间的支撑组件22,其用于对脱离传送组件9的包裹2的有序包裹组23进行支撑。更具体地,支撑组件22具有滑动面,使用中,有序包裹组23在所述滑动面上沿方向A行进到输送单元6。
有序包裹组23包括布置成一列的多个包裹2,其在传送组件9和输送单元6之间延伸;有序包裹组23中的连续包裹2布置为相互接触;并且在实际使用中,有序包裹组23在中间工位上通过在传送组件9上行进的队列10,沿方向A被推到输送单元6。
装置1还包括位于中间工位5的检测器24,其与控制单元20连接,用于确定有序包裹组23中端部包裹2’的位置。更具体地,检测器24确定中间工位5的给定位置L上是否出现包裹2’。位置L紧接提取位置E的上游,输送单元6从所述提取位置E除去包裹2’。
控制单元20调节传送组件9的运行,其将行进速度V1作为输送单元6的机角和检测器24的测定结果的函数来进行调节。实际使用中,当检测到包裹2’的位置L先于输送单元6的参考机角时,控制单元20降低行进速度V1;反之,当在输送单元6的参考机角之后的位置L检测到包裹2’时,控制单元20提高行进速度V1。
更具体地,控制单元20确定在位置L和参考机角处出现包裹2’的时差,并将其与时差阈值进行比较。
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单元20调节的行进速度V1的变化在数量上独立于时差;行进速度V1的变化在数量上取决于时差;行进速度V1的变化遍及多个运行周期(亦即,遍及包裹2’到达提取位置E的多个输送运行)。
另一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时差基本上恒定时,控制单元可以进行自学习,并对诸如参考机角的参数进行调节。
应该指出,与阻塞相反,包裹2从传送组件9上的脱离(例如为了质量控制)通常只会造成有序包裹组23的向前运动的停顿,在存在间隙时,其不会被队列10向前推动。
装置1还包括与控制单元20相连的指示器单元25(图1),用以向操作员指示时差。更具体地,所述指示器单元包括两个绿色发光元件(LED)26,其在出现较小时差时亮起;两个黄色发光元件,其在出现中等时差时亮起;以及两个红色发光元件28,其在出现较大时差时亮起。
输送单元6包括一体地装配在带30上的多个排出桨29(图1,10,11),所述带30围绕两个惰轮31和主动带轮32运转。在每个运行周期,每个桨29在与方向A交叉的方向C上从中间工位5除去相应的包裹2’,并沿给定路径P3将包裹2’从中间工位5推到输出传送装置7。
输送单元6还包括沿路径P3延伸、用于沿路径P3引导包裹2’的通道(未图示)。
同样,输送单元6’包括一体地装配在带30’上的多个排出桨29’,所述带30’围绕两个惰轮31’和主动带轮32运转。在每个运行周期,每个桨29’在方向C上从中间工位5除去相应的包裹2’,并沿给定路径P4将包裹2’从中间工位5推到输出传送装置7。
输送单元6’还包括沿路径P4延伸、用于沿路径P4引导包裹2’的通道(未图示)。
输出传送装置7包括多个一体地装配在带34上的多个推动桨33,所述带34围绕惰轮(未图示)和主动带轮32运转。
应该指出,路径P3和P4朝输出传送装置7会聚,并且输送单元6、6’和输出传送装置7同步地运转(带30、30’和34都围绕着相同的带轮32)。
监测器24相对于输送单元6、6’布置(图9),致使在使用中,检测器24检测到紧接上游、且处于中间工位5的桨29、29’的高度处的包裹2’的出现。
在此使用的术语“机角”用于表示运行周期中的一个给定点,其中输送单元6假设在该点具有典型的给定运行构造(具体是桨29的位置)。当输送单元6以恒速运行时,连续运行周期的相同机角彼此相隔持续时间与运行周期一样的恒定时间间隔。
装置1还包括用于调节传送组件9、9’的输出端36和相关的提取位置E之间距离的调节单元35。调节单元35包括框架T,输出传送装置7和输送单元6、6’(具体是带轮31、31’和32)一体地装配在该框架上;并且框架T安装为通过铰链38绕轴37摆动。
实际使用中,操作员(未图示),通过绕轴37转动框架T并利用锁紧装置将其固定在理想的位置上,可以调节传送组件9、9’的输出端36和相关的提取位置E之间的距离。
装置1还包括与控制单元20相连的检测器(编码器,未图示),用以确保框架T的转动在实际上符合输出端36和相关的提取位置E之间所需的调整距离。
更具体地,为转换到具体类型的包裹2,控制单元20通过接口39(例如屏幕和键盘和/或按钮操作板和/或点击设备)指示操作员进行调节,并检查已完成的校正调节。所述调节取决于具体类型的包裹2的特征(例如大小和/或包装材料的类型)。
调节单元35还包括用于向相应的提取位置E延伸相应的传送装置11的延伸装置40。作为示例,图12显示了两个传送装置11的各自端部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其中调节单元35包括用其延伸相应的传送装置11的一部分41的蜗杆和销(未图示)。每个传送装置11还包括装配在各自的回转台43上的两个带轮42;并且各自的带4围绕带轮2运转。实际使用中,当缩短或延伸部分41时,回转台43进行旋转,以保持带44的张力基本恒定。
装置1还包括用于确定桨29’位置的传感器45,并且控制单元20用该传感器确定输送单元6、6’的机角,特别是当启动装置1时。
因此,由于容易适应不同类型的包裹2,装置1极其通用,并且极其重要的是,降低了由于包裹2’在中间工位5的不正确的定位、从而引起输送单元6、6’和传送组件9、9’协调不良,造成在中间工位5处阻塞的风险。
尽管上述说明涉及包括两个干燥梁3、3’的装置1,本发明所教导的显然也适用于包括只有一个或者多于两个干燥梁的装置。
本发明的教义显然也适用于香烟盒的制造,并且适用于除了香烟之外的包装,例如食品、糖果或化妆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处理包裹的装置,所述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传送组件(9;9’),用于以给定的行进速度(V1)将至少一个包裹(2)的队列(10)传送到中间工位(5);至少一个输送单元(6;6’);以及至少一个位于中间工位(5)上、处于传送组件(9;9’)和输送单元(6;6’)之间的支撑组件(22),并且所述支撑组件(22)支撑至少一个脱离传送组件(9;9’)的包裹(2’);实际使用中,所述包裹(2’)通过由传送组件(9;9’)传送的包裹(2)的队列(10),在中间工位(5)上被推向输送单元(6;6’);输送单元(6;6’)将所述包裹(2’)从中间工位(5)上的提取位置(E)输送到输出传送装置(7);并且所述装置(1)的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感测中间工位(5)上的所述包裹(2’)的位置的检测器(24);以及连接了传送组件(9;9’)、检测器(24)以及输送单元(6;6’)的控制单元(20),用于控制传送组件(9;9’)的运行,以将包裹(2)的队列(10)到中间工位(5)的行进速度(V1)作为输送单元(6;6’)的机角和检测器(24)测定结果的函数来进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检测器(24)检测紧接提取位置(E)上游的给定位置(D)上是否出现所述包裹(2’);当检测到包裹(2’)在给定位置(D)上的出现相对于输送单元(6;6’)的参考机角有延迟时,控制单元(20)提高行进速度(V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检测器(24)检测紧接提取位置(E)上游的给定位置(D)上是否出现所述包裹(2’);当检测到包裹(2’)在给定位置(D)上的出现相对于输送单元(6;6’)的参考机角有提前时,控制单元(20)降低行进速度(V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支撑组件(22)具有滑动面,在使用中,所述包裹(2’)在所述滑动面上行进到输送单元(6;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输送单元(6;6’)沿第一方向(C)从中间工位(5)除去所述包裹(2’);包裹(2’)沿与第一方向(C)交叉的第二方向(A)在中间工位(5)上行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传送组件(9;9’)在所述第二方向(A)上将所述包裹(2)的所述队列(10)供应到中间工位(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输送单元(6;6’)包括运送带(30;30’),以及至少一个一体地装配在运送带(30;30’)上的桨(29;29’);桨(29;29’)沿给定路径(P3;P4)推动所述包裹(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支撑组件(22)在中间工位(5)对脱离传送组件(9;9’)的包裹(2)的有序包裹组(23)进行支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包裹(2)的所述有序包裹组(23)包括布置成一列的多个包裹(2),其在传送组件(9;9’)和输送单元(6;6’)之间延伸;有序包裹组(23)中的连续包裹(2)布置为相互接触;并且输送单元(6;6’)从中间工位(5)逐个地除去包裹(2)的有序包裹组(23)中的所述包裹(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具有输出端(36)的传送组件(9;9’)通过输出端(36)至少将包裹(2)的队列(10)供应到中间工位(5);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调节单元(35),用于调节输出端(36)和提取位置(E)之间的距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调节单元(35)包括框架(T),输送单元(6;6’)一体地装配在所述框架(T)上;框架(T)安装为绕给定轴(37)摆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包括用于确定框架(T)绕给定轴(37)转动的角度检测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控制单元(20)将框架(T)的转动与作为包裹(2)的特征函数的参考值进行比较。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传送组件(9;9’)包括给定长度的带传送装置(11;11’);并且调节单元(35)包括用于向提取位置(E)延伸带传输装置(11;11’)的延长装置(40)。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调节单元(35)包括蜗杆和销,其相互配合以向提取位置(E)延伸带传输装置(11;11’)。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包括至少另一传送组件(9’),其基本上按照与所述传送组件(9)相同的方式定义;并包括至少另一输送单元(6’),其基本上按照与所述输送单元(6)相同的方式定义的;输送单元(6)和输送单元(6’)同步地相互连接;以及通过控制单元(20)相互独立地调节传送组件(9)和另一传送组件(9’)的运行。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输送单元(6)和另一输送单元(6’)每个都沿相关的给定路径(P3,P4),将相应的所述包裹(2’)从提取位置(E)输送到输出传送装置(7);给定路径(P3,P4)相互会聚。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传送组件(9)和另一传送组件(9’)每个都沿相关的供应路径(P1,P2)供应相应的包裹(2)的队列(10);所述供应路径(P1,P2)基本上相互平行。
19.一种用于处理包裹的装置,所述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传送组件(9;9’),其具有输出端(36),并通过所述输出端(36)将至少一个包裹(2)的队列(10)供应到中间工位(5);至少一个输送单元(6;6’);以及至少一个位于中间工位(5)上、处于传送组件(9;9’)和输送单元(6;6’)之间的支撑组件(22),并且所述支撑组件(22)支撑至少一个脱离传送组件(9;9’)的包裹(2’);实际使用中,当所述包裹(2’)行进到输送单元(6;6’)时,其由支撑组件(22)支撑,并且通过由传送组件(9;9’)传送的包裹(2)的队列(10)推动;输送单元(6;6’)将所述包裹(2’)从中间工位(5)上的提取位置(E)输送到输出传送装置(7);并且所述装置(1)的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调节输出端(36)和提取位置(E)之间距离的调节单元(35)。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调节单元(35)包括框架(T),输送单元(6;6’)一体地装配在所述框架(T)上;框架(T)安装为绕给定轴(37)摆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包括用于确定框架(T)绕给定轴(37)转动的角度检测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包括控制单元(20),用于将框架(T)的转动与作为包裹(2)的特征函数的参考值进行比较。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传送组件(9;9’)包括给定长度的带传送装置(11;11’);并且调节单元(35)包括用于向提取位置(E)延伸带传送装置(11;11’)的延长装置(40)。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调节单元(35)包括蜗杆和销,其相互配合以向提取位置(E)延伸带传送装置(11;11’)。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支撑组件(22)具有滑动面,在使用中,所述包裹(2’)在所述滑动面上行进到输送单元(6;6’)。
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输送单元(6;6’)沿第一方向(C)从中间工位(5)除去所述包裹(2’);包裹(2’)在沿第一方向(C)交叉的第二方向(A)在中间工位(5)上行进。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传送组件(9;9’)沿所述第二方向(A)将所述包裹(2)的所述队列(10)供应到中间工位(5)。
28.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输送单元(6;6’)包括运送带(30;30’),以及至少一个一体地装配在运送带(30;30’)上的桨(29;29’);桨(29;29’)沿给定路径(P3;P4)将所述包裹(2’)从提取位置(E)推动到输出传送装置(7)。
29.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支撑组件(22)在中间工位(5)对脱离传送组件(9;9’)的包裹(2)的有序包裹组(23)进行支撑。
3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包裹(2)的有序包裹组(23)包括布置成一列的多个包裹(2),其在传送组件(9;9’)和输出传送装置(7)之间延伸;有序包裹组(23)中的连续包裹(2)布置为相互接触;并且输送单元(6;6’)从包裹(2)的有序包裹组(23)中逐个地除去的所述包裹(2’)。
3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包括至少另一传送组件(9’),其基本上按照与所述传送组件(9)相同的方式定义;并包括至少另一输送单元(6’),其基本上按照与所述输送单元(6)相同的方式定义的;输送单元(6)和输送单元(6’)同相地相互连接;以及通过控制单元(20)相互独立地调节传送组件(9)和另一传送组件(9’)的运行。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输送单元(6)和另一输送单元(6’)每个都沿相关的给定路径(P3,P4),将相应的所述包裹(2’)从提取位置(E)输送到输出传送装置(7);给定路径(P3,P4)相互会聚。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传送组件(9)和另一传送组件(9’)每个都沿相关的供应路径(P1,P2)供应相应的包裹(2)的队列(10);给定路径(P1,P2)基本上相互平行。
34.一种用于处理包裹的装置,所述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传送组件(9;9’),用于在第一方向A上以给定的行进速度(V1)传送至少一个包裹(2)的队列(10);至少一个供应单元(12),用于在输入工位(4)在第一方向(A)上将连续的进入包裹(2d、2e、2b)供应到传送组件(9;9’);实际使用中,一旦进入包裹(2d、2e、2b)供应到传送组件(9;9’),其就形成包裹(2)的队列(10)的一部分;装置(1)的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输入工位(4)抛弃有缺陷的进入包裹(2b)的抛弃单元(16);以及与传送组件(9;9’)相连的控制单元(20),用以调节传送组件(9;9’)的运行,使得在使用中,如果发生抛弃有缺陷的进入包裹(2d;2e;2b)的情况,则降低行进速度(V1),而进入包裹(2d、2e、2b)在第一方向(A)上供应得比包裹(2)的队列(10)更快。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抛弃单元(16)在与第一方向(A)交叉的第二方向(B)上除去有缺陷的包裹(2b)。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抛弃单元(16)包括用于在与第一方向(A)交叉的第二方向(B)上推动有缺陷的包裹(2b)的第一推动器(17)。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供应单元(12)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A)上供应进入包裹(2d、2e、2b)的第二推动器(13)。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香烟包裹(2)的装置,包括两个干燥梁(3、3’),所述每个梁都用于将包裹(2)的队列(10)供应到中间工位(5);还包括两个输送单元(6、6’),所述每个输送单元都将来自相应的干燥梁(3,3’)的进入包裹(2)从中间工位(5)输送到单一的输出传送装置(7);所述输送单元(6、6’)和输出传送装置(7)都由相同马达提供动力,并且干燥梁(3、3’)的速度调节为使得供应到中间工位的包裹(2)的运动与输送单元(6,6’)的运动协调一致。
文档编号B65G19/02GK1915750SQ20061010352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9日
发明者斯特凡诺·博维纳, 卢卡·卡瓦扎, 亚历山德罗·米纳雷利 申请人:吉第联合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