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粉容器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6747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粉容器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地连接于成像装置主体从而供给用于成像 过程中的墨粉的墨粉容器,以及包括该墨粉容器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子照相系统的传统成像装置中,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 或具有这些功能的多功能产品,用于向显影装置供给墨粉的圓柱形墨粉容器
已公知(参见,例如,专利文件l、专利文件2和专利文件3)。
在专利文件1等中,墨粉容器(墨粉瓶、试剂存储容器)主要包括容器 体和受持部分(盖部分,盖子),该容器可更换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主体的墨 粉容器支架(瓶支座、连接部分)中。螺旋形的凸起延容器体的内圆周表面 进行设置,容纳在容器体中的墨粉通过容器体的转动而被朝向开口传递。受 持部分与容器体的开口连通,并且被墨粉容器支架不可转动地保持,即,其
不随着容器体转动。从容器体的开口输出的墨粉从设置在受持部分中的墨粉 出口排出。随后,从受持部分的墨粉出口排出的墨粉被供给至显影装置。
采用上述方式构造的墨粉容器与每个不具有受持部分并且直接从容器 体开口向显影装置供给墨粉的墨粉容器(参见,例如,专利文件5和专利文 件6)相比可在更换墨粉容器时減小墨粉污点。更具体地说,因为受持部分 的墨粉出口与墨粉容器的连接/拆卸操作(转动操作)的部分同步开启或关闭, 所以可抑制用户的手触:J笑墨粉开口而导致的手部被墨粉沾染这种麻烦。此 外,墨粉出口沿垂直方向在墨粉容器的下部中向下形成,并且当墨粉容器变 空时,墨粉出口附近的墨粉量可由于其自身重量而被减小。因此,在更换墨 粉容器时在墨粉出口中的墨粉粘污被减小。
更具体地说,在专利文件l等中,当墨粉容器将要被连接至该装置主体 中的墨粉容器支架时,首先,主体盖(堆叠部分)被向上开启并且墨粉容器 支架被露出。然后,墨粉容器从上侧放置于墨粉容器支架上。此后,整体设 置于受持部分的把手被保持住,使得该受持部分转动(转动操作)。采用这
一操作,墨粉容器的位置被最终固定在墨粉容器支架中。而且,设置在该受 持部分中的墨粉出口响应于该受持部分的转动而被移动至下部, 一活门向下 开启墨粉出口从而克服弹簧的偏置力。
另 一方面,专利文件4等公开了 一种具有袋容器和盖部件的墨粉存储容 器。盖部件的墨粉出口与墨粉存储容器的连接/拆卸操作的部分操作(开启/ 关闭折叠器的转动操作)同步地开启/关闭,为了减小在连接/拆卸操作时产 生的墨粉粘污(墨粉散落)。
更具体地说,当墨粉存储容器连接于装置体时,首先开启/关闭支架(开 启/关闭折叠器)围绕一铰接件转动,开启/关闭支架的上侧被露出。然后, 墨粉存储容器被设定在开启/关闭支座中。此后,具有设定在其中的墨粉存储 容器的开启/关闭支座围绕铰接件转动(转动操作)。采用这种操作,墨粉存 储容器的位置最终被固定在装置体中。此外,插销件(活门件)响应于开启 /关闭支座的转动被喷嘴(墨粉传送管)推动,从而克服弹簧的偏压力,从而 开启由填料(G密封)的墨粉出口 。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未审公开No. 2004-287404 专利文件2:日本专利申请未审^Hf No. 2001-5286 专利文件3:日本专利申请未审公开No. 2000-310901 专利文件4:曰本专利申请未审公开No. 2004-161371 专利文件5:日本专利申请未审公开No. 2000-338758 专利文件6:日本专利申请未审公开No. 2003-233248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与专利文件5或6相比,公开于专利文件1至3中的每种墨粉容器在墨 粉出口具有较少的墨粉沾染,因此,可预期获得防止用户的手通过接触墨粉 出口而被墨粉沾染这种麻烦。但是,专利文件1至3中的墨粉容器的缺点在 于在其连接/拆卸(更换)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
第一个缺点在于,与/自墨粉容器支架的连接/拆卸操作通过多个操作实 现。更具体地说,墨粉容器的连接/拆卸操作包括多个操作,诸如开启/关闭 主体壳的操作,将墨粉容器放置/拆卸于墨粉容器支架的操作,以及旋转受持 部分的操作。
第二个缺点在于,用户难于检查操作是否正确的执行,直到接近连接操 作的完成才可。更具体地说,用户不能在开启主体壳的操作和将墨粉容器放 置在墨粉容器支架上的操作完成之时确定地感觉到在这一点的操作是否正 确。此后,通过旋转受持部分从而固定受持部分的位置,用户获得受持部分 的。卡哒感觉,并且确定地感觉到没有错误的操作出现。
第三个缺点在于,墨粉容器支架的上侧的布局受到限制。更具体地说, 为了将墨粉容器从上侧放置到墨粉容器支架上,需要沿垂直方向进行开启/ 关闭主体壳的操作。因此,有必要确保布局所需的空间从而开启/关闭主体壳 和放置/移去墨粉容器。这导致当扫描仪(文件读取器)等设置在墨粉容器支 架上时墨粉容器的连接和拆卸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的下降。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件4等描述的墨粉存储容器中,插销部件响应于开 启/关闭支座的开启操作而被喷嘴推动,从而开启由填料密封的墨粉出口。因
此,可预期获得减小墨粉粘污的效果。但是,根据专利文件4等的墨粉存储
容器具有一些连接/拆卸时出现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的缺点。
第一个缺点使得墨粉存储容器的墨粉量不能增加,因此更换墨粉存储容 器的频率增加。墨粉存储容器具有纵向的包式容器,用于容纳墨粉。包式容 器布置成垂直站立。因此,如果包式容器的容量增加,那么墨粉存储容器的 高度需要增加。这会增加开启/关闭支座的高度,由此影响整个成像设备的高 度的布局。因此,墨粉存储容器的墨粉量不能增加得这么多,更换的频率由 此与根据专利文件1等的墨粉容器(其中的水平方向设定为纵向方向)相比 有所增加。
第二个缺点使得用户难于确定地感觉到没有错误的操作出现。更具体地
口,所以用户难于感觉到墨粉出口是否真正开启或关闭,因为用户无法在操 作期间接触墨粉存储容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至少这些传统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 一种在更换期间具有高可操作性/可工作性的墨粉容器并且能够可靠地减小 墨粉沾染的出现,以及包括该墨粉容器的成像设备。
解决问题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且获得上述目标,根据权利要求l公开的发明,一
种可拆卸地连接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墨粉容器支架的墨粉容器,包括容器
体,该容器体包含墨粉并且具有用于排出墨粉的开口;以及受持部分,该受 持部分具有用于将从所述开口排出的墨粉排出的墨粉出口 ,并且该受持部分
将从所述开口排出的墨粉从所述墨粉出口排出,并且以非旋转的方式由所述 墨粉容器支架保持,其中,所述受持部分包括和所述受持部分与/自所述墨粉 容器支架的连接/拆卸操作同步地开启/关闭所述墨粉出口的开启/关闭部件。
根据权利要求2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墨粉容器中,所 述开启/关闭部件包括插销部件,该部件和其连接至所述墨粉容器支架的操作 同步地由设置在所述墨粉容器支架中的喷嘴推动从而开启所述墨粉出口 ,并
述墨粉出口。
根据权利要求3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 所述偏压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墨粉容器支架中的卡爪部件,该卡爪部件与所
述墨粉容器的连接揭:作同步地缩回至不会妨碍所述受持部分的连接的位置,
然后凸出至其与所述插销部件接合的位置,同时,与所述墨粉容器的拆卸操 作同步地偏压所述插销部件,并且然后缩回至不会妨碍所述受持部分的拆卸 的位置。
根据权利要求4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粉容器中,所 述卡爪部件通过接合所述插销部件将所述插销部件的位置与所述喷嘴共同 固定在所述墨粉容器支架中,以及所述受持部分还在所述插销部件的位置固 定的情况下沿着连接/拆卸方向移动,从而开启/关闭所述墨粉出口 。
根据权利要求5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粉容器中,所 述卡爪部件由第二偏压部件从所述缩回位置偏压至所述接合位置,以及所述 第二偏压部件形成为,所述卡爪部件偏压所述插销部件所使用的力大于所述 插销部件的滑动阻力。
根据权利要求6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粉容器中,所 述插销部件构造成当所述墨粉出口被开启/关闭时的行程大于通过手工操作 可移动的行程。
根据权利要求7公开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粉容器通过所述 喷嘴连接于所述传送器管(71),该管连接于泵,用于自/向内部输送或引入 气体,从而传送从所述墨粉出口排出的墨粉以及气体。
根据权利要求8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容器中,所
述受持部分包括和与/自所述墨粉容器支架的连接/拆卸操作同步地沿所述墨 粉容器支架滑动的滑动部分,以及所述开启/关闭部件设置在由所述滑动部分 环绕的位置。
根据权利要求9公开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容器沿着所述 容器体的纵向方向进行连接/拆卸。
根据权利要求10公开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粉容器在所述
容器体设定为水平方向的纵向方向的基础上连接于所述墨粉容器支架。
根据权利要求11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粉容器中, 所述受持部分连接于所述墨粉容器支架,使得所述受持部分设定为容器体的 头部。
根据权利要求12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容器中, 所述容器体可旋转地设置并且在旋转之后将其中包含的墨粉朝向所述开口 传送。
根据权利要求13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粉容器中, 所述容器体包括设置在其圓周表面上以及所述开口的侧部上的齿轮,并且该 齿轮将旋转驱动力传送至所述容器体。
根据权利要求14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粉容器中, 所述容器体包括沿其内圓周表面的螺旋形凸起。
根据权利要求15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粉容器中, 所迷容器体包括传送器部件,该部件将包含在其中的墨粉朝向所迷开口传 送。
根据权利要求16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粉容器中, 所迷传送器部件是可旋转地设置的线圈或螺旋件。
根据权利要求17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容器中, 所述受持部分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容器体连通。
根据权利要求18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容器中, 所述容器体在其内部包含墨粉。
根据权利要求19公开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墨粉容器中, 所迷容器体在其内部包含载体。
根据权利要求20公开的发明,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墨粉容器,该墨粉容器可拆卸地连接于设置在所述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墨
粉容器支架。 发明效果
本发明优化设定在墨粉容器支架中墨粉容器的构造。因此,本发明可提 供在更换期间具有高可操作性/可工作性的墨粉容器并且能够可靠地减少墨 粉沾染的出现,以及包括该墨粉容器的成像设备。


图l是作为成像设备的打印机的总体示意图2是成像设备的成像单元的放大视图3是成像设备的墨粉供给路径的示意图4是墨粉容器支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5是墨粉容器的透视图6是墨粉容器的头部侧的剖视图7是从图6的M方向观看时的墨粉容器的示意图8A是搅动部件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8B是从图6的M方向观看的搅动部件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8C是搅动部件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9是墨粉容器的头部侧的另 一 实例的剖视图IO是墨粉容器支架的示意图ll是喷嘴的示意图12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黄色墨粉容器如何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的示 意图13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墨粉容器的连接如何前进的示意图; 图14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的墨粉容器的示意图; 图15是从支座观看时墨粉容器如何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的示意图; 图16是从支座观看时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的墨粉容器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头部侧的剖视图; 图18A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黄色墨粉容器如何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的 示意图18B是从上侧观看时当黄色墨粉容器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时围绕受 持部分的支座的部分的剖视图19A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的墨粉容器的示意图; 图19B是从上侧观看时当墨粉容器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时围绕支座的 部分的剖视图20是根据笫三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透视闺;
图21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中的臂部对的透视图22是臂部对的分解透视图23是从上侧观看时当黄色墨粉容器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时臂部对与 受持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24是从上侧观看时当墨粉容器的连接前进时臂部对与受持部分之间 的关系的示意图25是从上侧观看时当墨粉容器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时臂部对与受持 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26是当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墨粉容器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时的臂部对 的示意图27A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黄色墨粉容器如何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的 示意图27B是从上側观看时当黄色墨粉容器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时围绕支
座的部分的示意图28A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墨粉容器的连接如何前进的示意图28B是从上侧观看时当墨粉容器的连接前进时围绕受持部分的支座
的部分的示意图29A是从纵向方向观看的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的墨粉容器的示意图; 图29B是从上侧观看的当墨粉容器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时围绕支座的 部分的示意图30A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墨粉容器如何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的示意
30B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墨粉容器如何连接亍墨粉容器支架的示意
图3〗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透视图; 图32是根掩第九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剖视图; 图33是根据第十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剖祝图34是板部件的示意图; 图35是成像设备的墨粉供给路径的示意图; 图36是墨粉容器的透视图; 图37是墨粉容器的头部侧的剖视图; 图38是从图37的M方向观看时的墨粉容器的示意图; 图39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黄色墨粉容器如何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的示 意图40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墨粉容器的连接如何前进的示意图41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的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的墨粉容器的示意图42是在墨粉容器的连接操作期间受持部分的移动位置与从臂部对施
加于受持部分的负载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43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可拆卸地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的墨粉容器
的透视图44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剖视图; 图45是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中的基板的透视图; 图46是其上设定有墨粉容器的基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Y、 1M、 1C、 1K 感光鼓 2Y 清洁单元 2a 清洁叶片 4Y 充电器 5Y 显影装置 6Y、 6M、 6C、 6K
7 曝光装置
8 中间转印带
9Y、 9M、 9C、 9K
10 中间转印清洁单元
12 副转印备用辊
13 清洁备用辊
14 张力辊 19 副转印辊
成像单元
主转印偏压辊
20 定影单元
26 送纸单元
27 送纸辊
28 对齐辊对
29 排纸辊对
30 堆叠部分
31 墨粉容器支架
31a、 31b 滑动面(导向轨)
31c 定位部件 31cl、 34gl 锥部
31d、 31e 装配部件
31g 驱动齿轮
32Y、 32M、 32C、 32K 墨粉容器
33Y 容器主体
33a 前端
33b 凸起
33c 齿轮(瓶部齿轮)
33d 抓器
33f、 33h 搅动部件
33gl 板部件
33g2 环部件
34Y 受持部分(盖)
34a 盖主部分
34al 突出部分
34a2 承载部分
34b 盖壳
34bl 卡爪
34c、 340c、 134m 支座
34cl、 34c2 滑动部分
34d 插销部件(开启/闭合部件,活门)
34e 填料 34f 压缩弹簧
34g 接合部分(凹槽部分)
34h 凹口部分
34k 平部
34m 凹入部分
34n 凸体部分
340m 角部
35 ID芯片
37 密封部件(密封)
43Y 墨粉传送管
51Y 显影辊
52Y 刮刀
53Y、 54Y 显影剂存储单元 55Y 传送器螺钉 56Y 密度检测传感器
59 墨粉供给装置
60 螺旋泵(粉末泵)
61 转子
62 定子
63 吸入口
64 万向节
66 马达
67 供给口
70 喷嘴(墨粉传送管,接合部件) 70a 墨粉供给口 (接纳口 )
70b 定位销
71 管(传送器管(71))
73 保持部分
74 通信电路(端子)
75 控制器
76 卡爪部件
76a 转动心轴
77 板簧(第二偏压部件)
80Y 转动轴
81Y 线圈(传送器部件)
83Y 螺紋杆
83Ya 外螺紋部件
84Y 板部件(传送器部件)
84Ya 内螺紋部件
85Y 导向部分
90 臂部对(偏压单元)
91 第一臂(第二偏压元件)
92 第二臂(偏压元件)
93 心轴
94 扭转弹簧
100 成像设备的主体(设备体) A 开口
B 墨粉出口 (供给口 )
G 显影剂
L 激光
P 被转印材料
310a 基板
31all 导向凹槽
31al2 导向缘
340n 喷嘴孔
340k 定位孔
340bl 卡爪(卡爪部分)
340c2 开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将在下文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图中,相 同的等同部分使用相同的参考字母或数字进行标记,如果没有必要,将简化
或省略重叠部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至16在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参照图1至图4说明整体成像装置的结构和操作。
图l是作为成像设备的打印机的总体示意图,图2是成像设备的成像单 元的放大视图,图3是成像设备的墨粉供给路径的示意图,图4是墨粉容器 支架的一部分的透^L图。
如图1所示,四个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对应于多个颜色(黄、 品红、青和黑色)并且可拆卸地(可更换地)布置在墨粉容器支架31中, 该支架设置在成像设备100的主体的上侧。
中间转印单元15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31的的下侧。对应于多种颜色 (黄、品红、青和黑色)成像单元6Y、 6M、 6C、 6K以串联方式进行布置, 从而面对中间转印单元15的中间转印带8。
参照图2,对应于黄色的成像单元6Y包括感光鼓1Y,也包括充电器4Y、 显影装置5Y(显影单元)、清洁单元2Y和放电器(未示出),它们围绕感光 鼓1Y布置。成像过程(充电过程、曝光过程、显影过程、转印过程和清洁 过程)在感光鼓1Y上执行,黄色图像形成在感光鼓1Y上。
其他三个成像单元6M、6C和6K具有几乎与对应于黄色的成像单元6Y 相同的结构,除了所使用的墨粉颜色不同,并且形成与各个墨粉颜色相对应 的图像。在下文中,省略对其他三个成像单元6M、 6C和6K的说明,只对 与黄色相应的成像单元6Y进行说明。
参照图2,感光鼓1Y通过驱动马达(未示出)在图2中以顺时针转动。 感光鼓1Y的表面在充电器4Y的位置处均匀充电(充电过程)。
此后,感光鼓1Y的表面达到辐射激光L的位置,该激光由曝光装置7 发出(参见图1),其中对曝光光线进行扫描从而形成相应于黄色的静电潜像 (曝光过程)。
此后,感光鼓1Y的表面达到面对显影装置5Y的位置,在此处,使静 电潜像显影并且形成黄色没风图像(显影过程)。
然后,感光鼓1Y的表面达到面对中间转印带8和主转印偏压辊9Y的 位置,其中感光鼓1Y上的墨粉图像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8 (主转印过程)。 此时,少量未被转印的墨粉留在感光鼓1Y上。
此后,感光鼓1Y的表面达到面对清洁单元2Y的位置,其中留在感光 鼓1Y上的未被转印的墨粉被清洁刀片2a以机械方式收集(清洁过程)。
感光鼓1Y的表面最终达到面对放电器(未示出)的位置,其中感光鼓 1Y上的残留电势^1移去。
一成像过程以与黄色成像单元6Y相同的方式执行于其他成像单元6M、 6C和6K上。换句话说,基于图像信息的激光L从设置在成像单元下侧的曝 光装置7朝向成像单元6M、 6C和6K的每个感光鼓辐射。更具体地说,曝 光装置7从其光源发出激光L,将激光L通过多个光学元件辐射到感光鼓上, 同时通过转动的多边形镜扫描激光L。
然后,通过显影过程形成在感光鼓上的各个彩色墨粉图像被叠置地转印 到中间转印带8上。采用这种方式,彩色图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8上。
参照图1,中间转印单元15包括中间转印带8、四个主转印偏压辊9Y、 9M、 9C和9K、副转印备用辊12、清洁备用辊13、张力辊14和中间转印清 洁单元10。中间转印带8被三个辊12至14拉伸和支承,并且通过辊12的 转动沿图l箭头的方向(即,由箭头cx所示的方向)循环地移动。
四个主转印偏压辊9Y、 9M、 9C和9K与感光鼓1Y和感光鼓1M、 1C 和1K将中间转印带8夹在中间,从而形成每个主转印压辊间隙。与墨粉极 性相反的转印偏压施加于主转印偏压辊9Y、 9M、 9C和9K。
然后,中间转印带8沿着箭头方向(oc方向)移动并且顺序地穿过主转 印偏压辊9Y、 9M、 9C和9K的主转印压辊间隙。采用这种方式,相应于感 光鼓1Y、 1M、 1C和1K上的颜色的墨粉图像被顺序地叠加在中间转印带8 上从而纟丸行主转印。
此后,具有相应于叠置转印的颜色的墨粉图像的中间转印带8达到面对 副转印辊19的位置。在该位置处,副转印备用辊12与副转印备用辊19将 中间转印带8夹在中间,从而形成副转印压辊间隙。形成在中间转印带8上 的四色墨粉图像被转印至转印材料P,诸如传送至副转印压辊间隙位置处的 转印纸。此时,没有被转印至转印材料P的未转印墨粉仍然留在中间转印带 8上。
此后,中间转印带8达到中间转印清洁单元10的位置,其中中间转印 带8上的未转印墨粉被收集。
采用这种方式,在中间转印带8上执行的一系列转印过程得以完成。
传送至副转印压辊间隙位置的转印材料P从设置在设备体100下侧的送
纸单元26通过送纸辊27和对齐辊对28传送至此。
更具体地说,诸如转印纸的转印材料P大量地存储在送纸单元26中。 当使送纸辊27沿图1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最上面的转印材料P被供给至 对齐辊对28的辊处。
传送至对齐辊对28的转印材料P —次停止在使其转动停止的对齐辊对 28之间的转印压辊间隙的位置处,该辊对停止其转动。然后,对齐辊对28 与中间转印带8上的彩色图像同步转动,并且转印材料P被朝向副转印压辊 间隙传送。采用这种方式,理想的彩色图像被转印至转印材料P。
具有在副转印压辊间隙的位置处转印的彩色图像的转印材料P被传送 至定影单元20的位置,在此处,4皮转印至转印材料P表面的彩色图像在热 和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定影辊和推动辊定影到转印材料P上。
此后,转印材料P通过排纸辊对29的辊被排出到该设备外部。通过排 纸辊对29被排出到该设备外部的转印材料P顺序地堆叠在堆叠部分30上, 作为输出图像。
采用这种方式,在成像设备中的 一 系列成像过程得以完成。 下面将参照图2进一步详细说明成像单元中的显影装置的结构和操作。 显影装置5Y包括面对感光鼓1Y的显影辊51Y、面对显影辊51Y的刮 刀52Y、设置在显影剂存储单元53Y和54Y中的两个传送器螺旋件55Y、 以及用于检测显影剂中墨粉密度的密度检测传感器56Y。显影辊51Y包括固 定在其内部的磁体和围绕该磁体转动的套筒。包含载体和墨粉的双成分显影 剂G存储在显影剂存储单元53Y和54Y中。显影剂存储单元54Y通过形成 在显影剂存储单元54Y上侧的开口与墨粉传送管43Y连通。 按照上述方式构造的显影装置5Y的操作如下。
显影辊51Y的套筒沿图2的箭头方向(逆时针)转动。通过由磁体形成 的^f兹场承载在显影辊51Y上的显影剂G与套筒的转动相关联地沿显影辊51Y 移动。
显影装置5Y中的显影剂G被控制为使得显影剂中的墨粉的比例(墨粉 浓度)处于预定的范围中。更具体地说,包含在墨粉容器32Y中的墨粉根据 显影装置5Y中墨粉的消耗通过墨粉供给装置59 (参见图3 )被供给至显影 剂存储单元54Y。应该指出,墨粉供给装置59和墨粉容器32Y的每个构造
和操作将在下文进行详细地说明。
然后,供给至显影剂存储单元54Y的墨粉在两个显影剂存储单元53Y 和54Y中循环(在图2的纸上沿垂直方向移动),同时与显影剂G混合并且 搅动。显影剂G中的墨粉通过与载体的摩擦电荷被吸引至载体,并且通过形 成在显影辊51Y上的^f兹力与载体共同地承载在显影辊51Y上。
承载在显影辊51Y上的显影剂G沿图2的箭头方向(逆时针)传送, 从而到达刮刀52Y的位置。在该位置处,显影剂的量被调节适当,然后显影 辊51Y上的显影剂G被传送到面对感光鼓1Y的位置(显影区域)。墨粉通 过形成在显影区域中的电场被吸引至形成在感光鼓1Y上的潜像。然后,保 留在显影辊51Y上的显影剂G与套筒转动相关联地达到显影剂存储单元53Y 的上侧,此处,显影剂G与显影辊51Y分离。
墨粉供给装置59将在下文参照图3进行详细说明,该装置将包含在墨 粉容器32Y (试剂存储容器)中的墨粉引导至显影装置5Y。
为了便于理解,图3示出墨粉容器32Y、墨粉供给路径43Y、 60、 70 和71以及显影装置5Y的变化的布置结构。实际上,在图3中,墨粉容器 32Y的纵向方向和部分墨粉供给路径布置在纸的垂直方向上(参见图1)。
参照图4,布置在装置体100的墨粉容器支架31中的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中的墨粉(粉末试剂)在需要的情况下根据对应于各个颜 色的显影装置的每种墨粉消耗通过为每种墨粉颜色设置的墨粉供给路径被 供给至每个显影装置。四条墨粉供给路径相互之间几乎具有相同的结构,除 了用于每个成像过程的墨粉颜色不同。
更具体地说,墨粉容器32Y设定在装置体100的墨粉容器支架31中, 墨粉容器支架31的喷嘴70 (墨粉传送管)连接至墨粉容器32Y的受持部分 34Y (盖)。墨粉容器32Y的插销部件34d (开启/关闭部件)夹置在喷嘴70 和卡爪部件76之间,并且在这一状态下开启受持部分34Y的墨粉出口 (供 给口 )。这允许包含在墨粉容器32Y的容器体33Y中的墨粉通过墨粉出口传 送入喷嘴70。
另一方面,喷嘴70的另一端连接至作为传送器管(71)的管71的一端。 管71由抗墨性极好的柔性材料制成,其另一端连接于墨粉供给装置59的螺 旋泵60 ( Mohno泵,粉末泵)。
作为传送器管(71)的管71形成为其内径为4至10mm。管71的材料
允许使用橡胶材料,诸如聚亚安酯、腈、EPDM和硅酮,以及树脂,诸如聚 乙烯和尼龙。这种柔性管71用于增强墨粉供给路径布局的灵活性,因此减
小了成像设备的尺寸。
螺旋泵60是吸入式非共轴离心螺旋泵,并且包括转子61、定子62、吸 入口 63、万向节64和马达66。转子61、定子62和万向节64容纳在壳体(未 示出)中。定子62是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内螺紋部件,具有双节 距的螺旋形凹槽沿定子62的内部形成。转子61是外螺紋部件,其中的由诸 如金属的刚性材料制成的轴螺旋地形成,并且转子可转动地插入定子62中。 转子61的一端通过万向节64可旋转地连接于马达66。
在第一实施例中,转子61的螺旋方向(转动方向)和旋转方向被设定 为匹配形成在墨粉容器32Y的容器体33Y中的凸起33b的螺旋方向(转动 方向)和S走转方向。
采用上述方式构成的螺旋泵60通过由马达66沿预定方向(从墨粉传送 方向的上游侧观看的逆时针)转动定子62的转子61而在吸入口 63处产生 吸入力(管71中的空气被排出以在管71中产生负压)。这允许墨粉容器32Y 中的墨粉随着空气通过管71吸入至该吸入口 63。吸入至该吸入口 63的墨粉 被送到定子62与转子61之间的间隙并且随着转子61的旋转被供给至另一 端侧。所供给的墨粉从螺旋泵60的供给口 67排出,将通过墨粉传送管43Y 被供给至显影装置5Y (沿图3中的点线指示的箭头方向的移动)。
在第一实施例中,使螺旋泵60的转子61沿从墨粉传送方向的上游侧观 看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转子61的螺旋方向(转动方向)被设定为向右的方 向。转子61的这一设定和旋转致使在螺旋泵60中产生顺时针螺旋的螺旋气 流。
下面将参照图5至图9说明墨粉容器。
参照图1和图4进行说明,四个基本上圓柱形的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 (墨粉瓶)可拆卸地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31中。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在用尽时(当几乎所有包含的墨粉都被消耗掉并且容器变 空时)可更换新的墨粉容器。包含在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中的 每种颜色的墨粉通过参照图3说明的每条墨粉供给路径按照需要被供给至成 像单元6Y、 6M、 6C和6K的每个显影装置。
图5是墨粉容器32Y的透视图。图6是墨粉容器32Y的头部侧(设置
有受持部分34Y的侧部)的剖视图。图7是从图6的M方向观看时的图6 的墨粉容器的示意图。图8A是搅动部件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图8B是从 图6的M方向观看的搅动部件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以及图8C是搅动部件 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图9是墨粉容器32Y的头部侧的另一实例的剖视图。
其他三个墨粉容器32M、 32C和32K与包含黄色墨粉的墨粉容器32Y 具有几乎相同的结构,除了所包含的不同墨粉颜色以及凹入部分34m和凸起 部分34n的位置。下文省略了其他三个墨粉容器32M、 32C和32K的说明, 只在下文说明包含黄色墨粉的墨粉容器32Y。
如图5所示,墨粉容器32Y主要包括容器体33Y和设置在其头部的受 持部分34Y (瓶盖)。
容器体33Y的头部包括与容器体33Y整体旋转的齿轮33C,以及开口 A (参见图6)。开口 A设置在容器体33Y的头部中(当其连接时的前端位置), 并且用于将包含在容器体33Y中的墨粉排出进入受持部分34Y的空间(空 腔)。
齿轮33c与设置在设备体100的墨粉容器支架31中的驱动单元的驱动 齿轮31g啮合,从而围绕(图6的点划线所示的)旋转轴转动容器体33Y。 更具体地说,齿轮33c从形成在受持部分34Y中的凹口部分34h露出并且在 图6和图7所示的接合位置D与设备体100的驱动齿轮31g接合。驱动力从 驱动齿轮31g传送至齿轮33c,并且使容器体33Y沿图7的逆时针转动。在 第一实施例中,驱动齿轮31g和齿轮33c是正齿轮。
在第一实施例中,墨粉容器32Y和设备体100设置成使得当驱动齿轮 31g沿图7的箭头方向(顺时针)转动时(主要在墨粉供给期间)通过从驱 动齿轮31g供给至齿轮33c的力使受持部分34Y (或者容器体33Y)向下偏 置。
更具体地说,参照图7,齿轮33c与驱动齿轮31g之间的接合位置D设 置在从齿轮33c的最上部分到其转动1/4转的下游侧的范围X中(该范围不 包括齿轮33c的最上部分和转动1/4转的位置)。
根据这一结构,沿垂直方向向下作用的分量力通过驱动齿轮31g有效地 产生,其垂直地作用在齿轮33c的齿轮表面上。因此,与墨粉出口B连通的 喷嘴70的密封能力在受持部分34Y没有大的垂直波动的情况下得以保持, 因此防止墨粉从墨粉出口 B附近散布。参照图5,抓器33d设置在容器体33Y的后端部(底部),从而使用户 能够抓住该抓器以连接/拆卸墨粉容器32Y。
螺旋形凸起33b沿着容器体33Y的内圆周表面设置(从外圓周侧观看时 的螺旋形凹槽)。螺旋形凸起33b用于通过沿预定方向旋转容器体33Y而从 开口 A排除墨粉。采用这种方式构造的容器体33Y和沿其圆周表面设置的 齿轮33c可通过吹塑生产。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32Y具有与设置在开口 A中的容器体33Y 共同旋转的搅动部件33f(参见图6)。搅动部件33f是杆形部件或者板部件, 该部件从受持部分34Y中的空间起朝向容器体33Y延伸并且与旋转轴线(由 图6中的点划线示出)设置成一角度。搅动部件33f与容器体33Y的共同转 动可改善离开开口 A的墨粉排出能力。特定地,如图8A、图8B和图8C所 示,具有一对板部件33gl的环部件33g2,它们各自的斜面相互相反,该环 部件设置的位置为相对于旋转中心对称的点。当这一环部件33g2固定入开 口 A以形成搅动部件时,墨粉可被连续地舀起并且由其旋转动作排出,进一 步改善排出能力。如图9所示,如果搅动部件向上延伸至形成为臼形(搅动 部件33h)的垂直墨粉排出路径,墨粉排出能力预定被进一步改善。
在第一实施例中,使墨粉容器32Y的容器体33Y沿从墨粉传送方向的 上游侧观看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且,容器体33Y的凸起33b的螺旋方向(转 动方向)被/没定为朝向右侧方向。
参照图5和图6,受持部分34Y包括盖主部分34a、盖壳34b、支座34c、 作为开启/关闭部件的插销部件34d、填料34c和ID芯片35。参照图5和图 7,与墨粉容器支架31的定位部件31c相接合的接合部分34g (凹槽部分) 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两侧上。凹入部分34m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端面 上,墨粉容器支架31的装配部分31d装配入该凹入部分。装配入墨粉容器 支架31的另一装配部件(未示出)的凸体部分34n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 圓周表面上。此外,凹口部分34h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上侧上,齿轮33c 的一部分,人该凹口部分露出。
受持部分34Y通过开口 A连通于容器体33Y,并且从墨粉出口 B排出 由开口 A排出的墨粉(沿图6的虚线所示的箭头方向移动)。
在第一实施例中,形成在受持部分34Y内部的空腔(空间)几乎是圆柱 形的。从形成在受持部分34Y内部的几乎圓柱形空腔向上到墨粉出口 B的
墨粉排出路径(垂直路径)形成为臼形。采用这种形状,通过容器体33Y的 旋转传送的墨粉被暂时堆积在臼形体中,在设备体100侧部上的螺旋泵60 的吸入力被传送到高效堆积的墨粉。因此,从墨粉出口 B排出并且沿管71 的内部移动的墨粉的墨粉传送能力得以改善。
受持部分34Y不会跟随容器体33Y的旋转,但是通过墨粉容器支架31 的保持部分73 (参见图4和图10)以非旋转方式进行保持并且同时接合部 分34g与定位部分31c接合。
受持部分34Y的盖壳34b粘和于盖主部分34a的圓周表面。卡爪34bl 设置在盖壳34b的前部处。卡爪34bl与形成在容器体33Y的头部中的接合 部件相接合,由此,容器体33Y被保持相对于受持部分34Y可相对地旋转。 为了顺利地旋转容器体33Y,受持部分34Y的卡爪34bl和容器体33Y的接 合部件通过保持其间的适当间隙而相互接合。
密封部件37粘附于受持部分34Y的表面,该表面面对围绕容器体33Y 的开口 A的前端33a。密封部件37用于密封围绕开口 A并且处于相互彼此 面对的容器体33Y与受持部分34Y的表面之间的间隙,并且该密封部件由 诸如聚氨酯泡沫体的弹性材料制成。
支座34c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下侧。设置在支座34c中的是作为开启 /关闭部件的插销部件34d (活门),用于与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拆卸操作同 步地开启/关闭该墨粉出口 B。更具体地说,插销部件34d在支座34c中可沿 图6的水平方向移动, >火而#^滑动部分34cl和34c2包围。 一空间(凹入部 分)设置在支座34c的底面,使得装置体100的卡爪部件76与插销部件34d 接合,插销部件34d在该空间中相对移动。诸如G密封的填料34e设置在插 销部件34d的两侧上从而防止墨粉从插销部件34d附近泄漏。此外,诸如O 形环的填料设置在支座34c与盖主部分34a之间的接合部分中,从而防止墨 粉从两个间隙泄漏。
墨粉容器32Y设定在墨粉容器支架31中,然后卡爪部件76 (参见图5 和14)与插销部件34d的右侧接合,卡爪部件76是偏压部件,用于将插销 部件34d沿关闭墨粉出口 B的方向偏压。卡爪部件76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说 明。
受持部分34Y的ID芯片35被构造成面对墨粉容器支架31的通信电路 74 (终端)并且其间具有预定的距离,并与将墨粉容器32Y连接至墨粉容器
支架31的连接操作同步。更具体地说,ID芯片35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 突出部分34al上,该部分的突出方向(即,如图5的箭头P所示的方向) 为受持部分34Y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的方向,并且该突出部分设置在正 交于连接方向的平面。ID芯片35执行与设备体的通信电路74非接触式通 信(无线电通信),同时,受持部分34Y被保持在墨粉容器支架31中。
ID芯片3 5预先存储与墨粉容器32Y相关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另 一方面, 墨粉容器支架31的通信电路74通过无线电与ID芯片35交换信息,同时将 墨粉容器32Y设定在墨粉容器支架31中。更具体地说,存储在ID芯片35 中的信息通过通信电路74传送至设备体100的控制器75 (参见图5 ),或者 由控制器75获取的用于设备体100的信息被传送至ID芯片35并且存储在 其中。
ID芯片35存储关于墨粉的信息,诸如墨粉颜色、墨粉序列号(生产批 号)以及墨粉生产日期,以及关于墨粉容器32Y循环利用的信息,诸如循环 次数、循环日期以及循环利用厂家。当墨粉容器32Y设定在墨粉容器支架 31中时,存储在ID芯片35中的信息通过电路74传送到设备体100的控制 器75。设备体IOO根据这些信息进行优化控制。例如,如果墨粉颜色与应该 在墨粉容器支架中设定的墨粉颜色不同,那么墨粉供给装置59的搡作可被 停止,或者成像条件可根据序列号或者循环厂商进行改变。
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支座34c中的是滑动部分34cl和34c2,用于跟 随其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的操作沿墨粉容器支架3i滑动。
更具体地说,第一滑动部分34cl是平部,形成为与墨粉容器支架31的 滑动面31a (该平面具有朝上形成的平表面,参见图10,以及后文将进行说 明的图45和图46)平行,该平部设置在通过其进行连接/拆卸操作的受持部 分34Y的底部。此外,第二滑动部分34c2是形成为与墨粉容器支架31的滑 动面31b (该平面具有朝侧向形成的平表面,参见图10,以及后文将进行说 明的图45和图46)平行的平部,该平部设置在通过其进行连接/拆卸操作的 该受持部分34Y的侧部。
参照图5和图7,与墨粉容器支架31的装配部件31d配合的凹入部分 34m设置在作为受持部分34Y的端面以及接近突出部分34al的部分中。凹 入部分34m形成为当与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操作正确时(当墨粉容器支 架31连接于正常位置时)与对应的装配部件31d配合。
更具体地说,如图7所示,凹入部分34m的各位置根据包含在墨粉容器 (容器体)中的墨粉的每种颜色相互不同地进行布置。墨粉容器的对应于青 色的凹入部分34m (C)和墨粉容器支架的对应装配部件(未示出)布置在 最上侧,墨粉容器的对应于品红色的凹入部分34m (M)和墨粉容器支架的 对应装配部件(未示出)布置在中间阶段的上侧。墨粉容器的对应于黄色的 凹入部分34m (Y)和墨粉容器支架的对应装配部件31d布置在中间阶段的 下侧,墨粉容器的对应于黑色的凹入部分34m (K)和墨粉容器支架的对应 装配部件(未示出)布置在最下侧。
该结构可防止下述故障,即用于不适合颜色的墨粉容器(例如,用于黄 色的墨粉容器)设定在用于预定颜色的墨粉容器支架(例如,青色墨粉容器 支架)中,并且这将导致无法形成理想颜色的图像。
同样,参照图5和图7,装配有另一装配部件(未示出)的凸体部分34n 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圓周表面上。与凹入部分34m类似,当墨粉容器正 确地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时,凸体部分34n装配入对应的装配部件。根 据容纳在墨粉容器(容器体)中的每种墨粉颜色,凸体部分34n的位置相互 不同地进行布置。
上述这种结构可防止墨粉容器在墨粉容器支架中的错误设定,与凹入部 分34m类似。
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容纳在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中的墨 粉,墨粉形成为可使用下述关系,其中Dv 是体积平均颗粒尺寸,Dn
(tai)是数量平均颗粒尺寸
3《Dv《8 (1) 1.00《dv/dn《1.40 (2) 因此,墨粉颗粒根据显影过程中的图像模式进行选择,优秀的图像质量 得以保持,即使墨粉在显影装置中被长时间搅动,也可保持令人满意的显影 能力。而且,墨粉可被高效地并且可靠地传送,而不会堵塞诸如管71的墨 粉供给路径。
墨粉的体积平均颗粒尺寸和数量平均颗粒尺寸可通过使用典型的装置 进行测量,诸如Coulter Counter式颗粒尺寸分布测量装置Coulter Counter-TA-II (由Coulter Electronics Limited制造)以及Coulter Multisizer II (由Coulter Electronics Limited制造)。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包含在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 中的墨粉,使用基本上球形的墨粉,墨粉形成为形状因数SF-1处于100至 180的范围内,形状因数SF-2处于IOO至180的范围内。这可抑制清洁性 能的降低同时保持高的传送效率。而且,墨粉可被高效地并且可靠地传送, 而不会堵塞诸如管71的墨粉供给路径。
这里,形状因数SF-1表示墨粉颗粒的球度,其根据下述方程确定。
SF - 1 = (M2/S) x (励兀/4)
在该方程中,M是在墨粉颗粒的投影平面上最大颗粒尺寸(不均匀的颗 粒尺寸中的最大颗粒尺寸),S是墨粉颗粒的投影面积。因此,其形状因数 SF - 1为100的墨粉颗粒理想情况下为球形,并且随着该形状因数变得大于 100,球度降低。
形状因数SF - 2表示墨粉颗粒的不规则度,其由下述方程确定。 SF-2= (N2/S) x ( 100/4兀)
在该方程中,N是墨粉颗粒的投影平面上的圓周长度,S是墨粉颗粒的 投影面积。因此,其形状因数SF-2为IOO的墨粉颗粒具有不规则度,并且 随着该形状因数变得大于100,不规则度也变大。
形状因数SF - 1和形状因数SF - 2通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 - 800" (由Hitachi, Ltd.制造)拍摄墨粉颗粒而获得,并且采用图像分析器 "LUSEX3"(由NirecoCorp.制造)分析所获得的墨粉颗粒的照片。 墨粉容器支架31的结构将在下文参照图10和图11进行说明。 图IO是墨粉容器支架的示意图,图ll是喷嘴的示意图。 参照图10,墨粉容器支架31包括滑动面31a和31b,四个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的每个受持部分中的滑动部分沿着所述滑动面滑动;用于 固定受持部分的支座34c的位置的保持部分73;喷嘴70;用于将旋转驱动 力传送至容器体33Y的驱动单元(其中设置有驱动齿轮31g);通信电路74; 用于与墨粉容器32Y的连接同步地朝向保持部分73偏压受持部分34Y的臂 部对90(偏压单元);以及用于沿墨粉容器32Y的墨粉出口 B被关闭的方向 偏压插销部件34d的卡爪部件(偏压部件)76。
保持部分73以非旋转的方式对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的每 个的受持部分进行保持。保持部分73包括接触支座34c的滑动面,和接触 盖壳34b的一部分的接触面。设置在保持部分73的滑动面(侧面)中的是
定位部件31c,用于与受持部分34Y的连接操作同步地进行定位(参见图5 )。 定位部件31c是沿着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拆卸方向延伸的凸体部分。
设置在保持部分73的滑动面(底部)中的是作为偏压部件的卡爪部件 76,该部件用于沿墨粉出口 B与受持部分34Y的拆卸同步地关闭的方向偏 压插销部件34d(参见图5,以及图12至图14)。卡爪部件76由墨粉容器支 架31沿图5的双点箭头的方向(R方向)围绕旋转心轴76a枢转地保持。 更具体地说,卡爪部件76由固定于图3和图5中的卡爪部件76的下侧的板 簧77 (第二偏压部件)偏压,其方向为卡爪部件76从缩回位置凸出至接合 插销部件34d的位置(沿图13的箭头R2的方向偏压),该缩回位置不会阻 碍受持部分34Y的连接/拆卸。
此外,通信电路74和装配部件31d在其后侧设置在保持部分73的表面上。
如图11所示的喷嘴70布置在对应于每个墨粉颜色的保持部分73中。 设置在喷嘴70中的是与墨粉出口 B连通的墨粉供给口 70a,该出口形成在 墨粉容器32Y的受持部分34Y中。
墨粉容器32Y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连接/拆卸的操作将在下文参照图 12至图16进行说明。
图12是从纵向方向(沿箭头Q的方向移动)观看时黄色墨粉容器32Y 如何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的示意图。图13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墨粉容器 32Y的连接如何前进(当墨粉出口 B开始被开启时)的示意图。图14是从 纵向方向观看时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的墨粉容器32Y的示意图(当墨粉 出口 B的开启完成时)。图15是从支座34c侧观看时墨粉容器32Y如何连 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的示意图。图16是从支座34c侧观看时连接于墨粉容 器支架31的墨粉容器32Y的示意图。
当墨粉容器32Y连接于设备体100的墨粉容器支架31时,首先,设置 在成像设备100的主体的前表面(图1的纸的近侧)上的主体壳(未示出) 被开启以将墨粉容器支架31向前侧露出。
然后,参照图12,墨粉容器32Y纟皮推入墨粉容器支架31 (沿箭头Q的 方向移动)。更具体地说,墨粉容器32Y沿着容器体33Y(或者墨粉容器32Y) 的纵向方向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使得受持部分34Y变为容器体33Y的 头部。
此时,第一滑动部分34cl沿着墨粉容器支架31在墨粉容器32Y的头部 侧的滑动面31a滑动,第二滑动部分34c2沿墨粉容器支架31的滑动面31b 滑动,在滑动的同时,墨粉容器32Y由用户握住墨粉容器32Y后侧上的抓 器33d以良好的平衡被推入墨粉容器支架31。
此后,当墨粉容器32Y的支座34c到达墨粉容器支架31的保持部分73 时,受持部分34Y开始定位。更具体地说,受持部分34Y的接合部分34g 和墨粉容器支架31的定位部件31c开始相互接合。在这段时间内,臂部对 90将墨粉容器32Y的受持部分34Y朝向保持部分73偏压(沿箭头Q的方 向偏压)。
而且,在这段时间内,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31的保持部分73中的卡爪 部件76缩回到不会阻碍受持部分34Y连接的位置(其是围绕旋转心轴76a 沿箭头R1的方向进行的旋转)。更具体地说,卡爪部件76由滑动部分34cl 沿克服作为第二偏压部件的板簧77的偏压力的方向向下推动。
此后,当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进一步前进时,插销部件34d开始开 启墨粉出口 B,同时接合部分34g和定位部件31c相互接合(如图13所示 的状态)。更具体地说,插销部件34d与喷嘴70前端插入支座34c的孔中同 步地被喷嘴70推动。
此时,卡爪部件76从图12中的缩回位置凸出至正好在喷嘴70的前端 接触插销部件34d之前、与插销部件34d接合的位置(其是围绕旋转心轴76a 沿箭头R2的方向进行的旋转)。更具体地说,卡爪部件76从由滑动部分34cl 进行的推动释放并且通过作为第二偏压部件的板簧的偏压力被向上推至其 默认位置。
在该默认位置处,卡爪部件76朝向一空间凸出,该空间在插销部件34d 的容器体33Y侧上、与喷嘴70分离,并且设置在从插销部件34d的表面突 出的(插销部件34d的)接合部分与容器体33Y的侧部之间,它们都设置在 水平方向的空间中的两侧上。
理想情况下,从防止墨粉散落的观点出发,优选地,当卡爪部件76被 向上推动时,卡爪部件76接合插销部件34d的接合部分,但是卡爪部件76 优选地构造为被向上推动至与接合面分离大约0.5至3mm的位置处,从而 保持机械公差。这一结构允许卡爪部件76在用户将墨粉容器推入墨粉容器 支架时容易地等待其与插销部件34的接合部分进行接合。
如果喷嘴70的前端接触插销部件34d的前端从而在卡爪部件76被向上 推动至默认位置之前开始插销部件34d的移动,那么卡爪部件76根据机械 公差的设定将不与插销部件34d的接合部分接合,在此之后,当用户感觉到 异样并且再次拉出该墨粉容器时,会预感到墨粉可能会从墨粉出口泄漏出来 这一故障。
如图13所示的状态是插销部件34d由喷嘴70和卡爪部件76保持,其 位置固定在墨粉容器支架31 (保持部分73)中。如果墨粉容器32Y从图13 的状态进一步分沿连接方向(箭头Q的方向)移动,那么墨粉出口 B被开 启同时插销部件34d的位置固定在保持部分73中(插销部件34d相对地移 动)。
然后,参照图14,受持部分34Y的位置被固定在支座34c邻靠保持部 分73的位置(邻接的基准位置)处,同时,插销部件34d完全关闭墨粉出 口 B并且墨粉容器32Y的齿轮33c与墨粉容器支架31的驱动单元的驱动齿 轮31g接合。作为电子基板的ID芯片35在能够进行无线电通信的位置处面 对通信电路74。而且,用于保证墨粉容器非兼容性的凹入部分34m和凸体 部分34n装配在设备体的装配部件31d和31e中。墨粉容器32Y的墨粉出口 B与喷嘴70的墨粉供给口 70a连通,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得以完成。
另 一方面,当墨粉容器32Y从设备体100的墨粉容器支架31拉出(移 出)时,该操作以与连接相反的方式执行。
首先,在保持部分73中的插销部件34d的位置由喷嘴70和卡爪部件76 固定的同时,与墨粉容器32Y从保持部分73的分离(拆卸操作)同步地, 插销部件34d由卡爪部件76偏压,从而关闭墨粉出口 B (从图14的状态到 图13的状态的移动)。此时,插销部件34d的端面(图13的右手侧端面) 装配于形成在受持部分34Y中的装配部分中,墨粉出口 B的关闭由插销部 件34d完成。此后,当墨粉容器32Y进一步从图13的状态沿分离方向(与 箭头Q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时,卡爪部件76移动至受持部分34Y的分离 没有被阻碍(图12的状态)的位置处。在受持部分34Y被完全分离时,卡 爪部件76从滑动部分34cl的推动释放,从而通过作为第二偏压部件的板簧 的偏压力返回至默认位置。
这里,板簧77是用于将卡爪部件76从缩回位置偏压至接合位置的第二 偏压部件。这种板簧77形成为使得卡爪部件76偏压插销部件34d所施加的
力变得大于插销部件34d的滑动阻力(该阻力与开启/关闭操作相关联地由O 形环的填料产生)。这可防止下述故障出现,即卡爪部件76由插销部件34d 推动从而在墨粉容器32Y的拆卸操作时移动至缩回位置,从而使墨粉出口 B 没有被完全关闭。换句话说,插销部件34d肯定会在墨粉容器32Y的拆卸操 作时关闭墨粉出口 B。
在第一实施例中,因为插销部件34d的位置由喷嘴70和卡爪部件76保 持,从而稳定地固定在墨粉容器支架31中,所以插销部件34d即使在设备 体100在操作时也没有被移位。因此,可防止墨粉在墨粉出口 B附近散落。
在第一实施例中,当墨粉出口 B被开启/关闭时,插销部件34d的行程 被设定为长于可由手工操作移动的行程(例如,使用手指推动的插销部件的 操作)。换句话说,即使用户错误地接触墨粉容器32Y的插销部件34d,插 销部件34d的行程被设定得充分长从而不开启墨粉开口 B。更具体地说,插 销部件34d形成为使得其长度足够长(特别地,从喷嘴与墨粉出口接合处的 端面开始的长度),并且插销部件34d的孔形成为与用户手指的尺寸相比充 分地小。因此,即使用于沿关闭墨粉出口 B的方向偏压该插销部件34d的偏 压部件(卡爪部件76)没有设置在墨粉容器32Y中,也可防止由于用户的 错误操作导致的在墨粉出口 B附近发生墨粉散落,如第一实施例所述。在第 一实施例中,但是,因为用于偏压插销部件34d的偏压部件(卡爪部件76) 设置在设备体100中,所以在墨粉容器32Y中的部件的数量可被减小,因此 减小部件成本和运行成本。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6、图15和图16所示,插销部件34d设置在由 滑动部分34cl和34c2环绕的位置。也就是,插销部件34d设置在受持部分 34Y中。该结构允许滑动部分34cl和34c2的滑动操作(连接/拆卸操作)确 定地执行,而不被插销部件34d阻碍墨粉出口 B的开启/关闭操作。换句话 说,滑动部分34cl和34c2用做对应于插销部件34d的保护壁。而且,插销 部件34d的缸部由受持部分34Y的支座34c覆盖,从而不管插销的开启/关 闭都不会露出。因此,可不考虑插销的开启/关闭而保持气密密封。而且,插 销部件34d具有两片板,作为与卡爪部件76的接合部分,沿缸部的轴向方 向以及沿其垂直方向对称地突出。虽然两片板被露出以与卡爪部件76接合, 但是它们通过支座34c的厚度位于高位置处。因此,即使当墨粉容器32Y与 /自成像设备100的主体连接/拆卸时,也没有可能由于墨粉容器与墨粉容器
支架31的滑动面31a的滑动而不小心地开启插销,因此,其构造为防止墨 粉散落。
如上文所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 作和拆卸操作由一个动作完成(除了主体门的开启/关闭操作),使得墨粉容
器32Y的滑动部分34cl沿滑动面31a滑动。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32Y包括具有沿垂直方向朝下设置的墨粉 出口 B的受持部分34Y。墨粉开口 B设置在沿垂直方向比开口 A更低的侧, 在插销部件34d确定地与连接操作同步地定位之后,插销部件34d由喷嘴70 推动从而开启由填料34e密封的墨粉出口 B。因此,在墨粉出口 B中具有较 少的墨粉粘污,并且可避免用户的手通过触摸墨粉出口 B而被墨粉粘污带来 的不便。
因为墨粉容器32Y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操作与滑动部分 34dl的滑动相关联地由一次动作执行,所以可改善更换墨粉容器32Y时的 可操作性/可工作性。特别地,通过将滑动部分34cl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 底部,滑动部分34cl沿滑动面31a进行滑动同时支撑墨粉容器32Y。
而且,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通过开始滑动该滑动部分34cl而执行, 同时用户直接地抓住该抓器33d,开始受持部分34Y的定位同时由臂部对90 偏压,开始喷嘴70的插入,结束受持部分34Y的定位,喷嘴70的插入,并 且在滑动一结束时就连接于驱动单元。因此,当受持部分34Y的滑动(通过 一次动作的连接操作)前进的同时受持部分34Y被定位时,用户获得呻哒声 的感觉,感觉到在连接操作中肯定没有出现错误的操作。
此外,墨粉容器32Y没有从其上侧设定在墨粉容器支架31(设备体100 ) 中,但是,连接/拆卸从墨粉容器支架31(设备体100)的前表面执行,因此, 可增强对应于墨粉容器支架31的上侧的布局的灵活性。例如,即使扫描器 (文件读取器)正设置在墨粉供给装置59上方,当通过墨粉容器32Y的连 接/拆卸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不会变差。而且,也可增强相应于墨粉容器 32Y的齿轮33c与设备体100的驱动齿轮31g之间的接合位置D的布局的灵 活性。
墨粉容器32Y通过将其纵向方向设定为水平方向而安装在设备体100 中,因此,墨粉容器32Y的墨粉容量被增加,而不会影响整个成像装置100 的高度方向的布局,这也会降低更换的频率。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受持部分34Y的插销部件 34d在墨粉容器32Y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操作时通过一次动作 与连接/拆卸操作同步地开启/关闭墨粉出口 B,,这允许墨粉出口 B的可靠和 顺利的开启/关闭。因此,可改善墨粉容器32Y更换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
并且肯定可减小墨粉粘污的出现。
在第一实施例中,只有墨粉包含在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的 每个容器体中,但是在将包含墨粉和载体的双成分显影剂供给至每个显影装 置的情况下,双成分显影剂也可包含在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的 每个容器体中。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例中,凸起33b整体地形成在容器体33Y的内圆周表面上, 并且使容器体33Y旋转。同时,线圈或螺旋件被可转动地保持在容器体33Y 内部,并且容器体33Y没有被旋转,但是线圈或螺旋件可被齿轮33c旋转。 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持部分34Y的插销部件34d通过一次动作与墨粉 容器32Y的连接/拆卸操作同步地开启/关闭墨粉出口 B,那么可获得与第一 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将空气送入至管71内部的吸入式螺旋泵60设置 在墨粉供给装置59中。同时,用于将空气送入至管71的内部的排出式螺旋 泵也可设置在墨粉供给装置59中。此外,隔膜式空气泵也可用做连接于管 71的泵。即使在这些情况下,如果受持部分34Y的插销部件34d通过一次 动作与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拆卸操作同步地开启/关闭墨粉出口 B,那么可 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将在下文参照图17至图19进行详细说明。
图1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头部侧的剖视图,其对应于根据 第一实施例的图6中所示的内容。
参照图17,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粉容器32Y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在于,压缩弹簧34f设置为将偏压力施加于受持部分34Y的部件。更具体地 说,用于沿关闭墨粉出口 B的方向偏压插销部件34d的压缩弹簧34f设置在 插销部件34d的右手侧。
墨粉容器32Y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操作将在下文参照图 18和图19进行说明。图18A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黄色墨粉容器32Y如何连接于墨粉容器支 架31 (沿箭头方向移动)的示意图,图18B是从上侧观看时处于该状态下 的围绕受持部分34Y的支座34c的一部分的剖^L图。图19A是^^人纵向方向 观看时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的墨粉容器32Y (连接已完成)的示意图, 图19B是从上侧观看时处于该状态下的围绕支座34c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墨粉容器支架31包括四个对应于四个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 的墨粉容器支架。这四个墨粉容器支架的每个包括滑动面31a和31b,受持 部分34Y的滑动部分34cl和34c2沿着所述面滑动;用于固定受持部分34Y 的支座34c的位置的保持部分73;喷嘴(墨粉传送管)70;和驱动单元(未 示出),用于将旋转驱动力传送至容器体33Y。保持部分73包括接触支座34c 的滑动面31a和31b,以及接触盖壳34b的一部分的接触面(未示出)。
当墨粉容器32Y连接于设备体100的墨粉容器支架31时,首先,设置 在成像装置IOO的主体的前表面(图1的纸的近侧)上的主体壳(未示出) 被开启以向前侧露出墨粉容器支架31 。
然后,参照图18A,墨粉容器32Y被推入墨粉容器支架31 (沿箭头方 向移动)。更具体地说,墨粉容器32Y沿容器体33Y (或墨粉容器32Y)的 纵向方向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使得受持部分34Y变为容器体33Y的头 部。
此时,在墨粉容器32Y的头部侧处的第一滑动部分34cl沿着墨粉容器 支架31的滑动面31a滑动,第二滑动部分34c2沿着墨粉容器支架31的滑 动面31b滑动,在滑动的同时,通过用户握抓墨粉容器32Y的后侧上的抓器 33d以良好的平衡将墨粉容器32Y推入墨粉容器支架31。
然后,当墨粉容器32Y的支座34c达到墨粉容器支架31的保持部分73 时,受持部分34Y开始定位。
此后,插销部件34d响应于喷嘴70的前端插入支座34c的孔而被喷嘴 70推动。受持部分34Y的位置被固定在支座34c邻靠保持部分73的位置处, 同时,插销部件34d完全开启墨粉出口 B。如图19A和19B所示,这一开 启允许墨粉容器32Y的墨粉出口 B与喷嘴70的墨粉供给口 70a连通,并且 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得以完成。
喷嘴70朝向支座34c的内部或者外部移动以及插销部件34d朝向支座 34c的内部或者外部移动在这两个部件可滑动地接触支座34c的填料34e的 凸缘(即形成图17中的O形环的孔的部分,并且对应于五边形的前端,诸
如用于才奉球的本垒(a home base used for a base ball)),与图17所示的O形 环的横截面类似的时进行。因此,可防止由于喷嘴70的插入或拆卸而导致 墨粉从支座34c泄漏的故障。
在第二实施例中,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由一次动作完成(除了主体 门的开启/关闭操作),使得墨粉容器32Y的滑动部分34cl沿着滑动面31a 滑动。换句话说,受持部分34Y (墨粉容器32Y)的定位操作和喷嘴70的 插入操作顺序地与滑动操作同步地执行,使得墨粉容器32Y的滑动部分34cl 沿滑动面31a滑动。
当墨粉容器32Y从设备体100的墨粉容器支架31取出(拆卸)时,该 操作与连接相反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喷嘴70也与该操作同步地与支座 34c分离,使得墨粉容器32Y与保持部分73分离,并且插销部件34d通过 压缩弹簧34f的偏压力移动至关闭墨粉出口 B的位置。
墨粉容器32Y连接/拆卸的成像设备可使用根据第 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 包括如图3所示的卡爪部件76,其与随后所述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不 同。在这种情况下,参照图12至图14所述的卡爪部件76的动作可叠加至 压缩弹簧34f的动作上。因此,为了增强墨粉出口 B的密封能力,插销部件 34d与填料34e之间的气密密封可进一步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在插销部件 34d的移动期间的滑动负载也增加,但是弹簧34f与卡爪部件76的压缩可增 加插销部件34d的移动力,使得墨粉出口可顺利地开启/关闭。
采用这种方式,墨粉容器32Y的拆卸操作由一次动作完成(除了主体门 的开启/关闭操作),使得墨粉容器32Y的滑动部分34cl沿着滑动面31a滑 动。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粉容器32Y包括受持部分34Y,并带有沿重力方向 设置在下侧的墨粉出口 B,并且插销部件34d与连接操作同步地由喷嘴70 推动,从而开启由填料34e密封的墨粉出口 B。因此,在墨粉出口B中的墨 粉粘污较少,可防止用户的手通过触摸墨粉出口 B而被粘污这种麻烦。
墨粉容器32Y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操作与滑动部分34cl 的滑动相关联地通过一次动作执行,因此,可改善更换墨粉容器32Y时的可 操作性/可工作性。特别地,通过将滑动部分34cl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底 部,滑动部分34cl沿着滑动面31a滑动,同时支撑墨粉容器32Y。
而且,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通过下述操作执行用户直接握持抓器 33d同时开始滑动该滑动部分34cl,滑动的同时开始定位受持部分34Y,开 始插入喷嘴70,并且在滑动完成之后立即完成受持部分34Y的定位和喷嘴 70的插入。因此,当受持部分34Y的滑动(由一次动作进行的连接操作) 前进时并且同时当受持部分34Y定位时,用户感觉到啼哒的感受,并且确定 在连接操作中没有出现错误操作。
而且,墨粉容器32Y并非从上侧设定在墨粉容器支架31 (设备体100) 中,但是从墨粉容器支架31 (设备体100)的前表面执行连接/拆卸,因此, 增强相应于墨粉容器支架31的上侧的布局的灵活性。例如,即使扫描仪(文 件读取器)正好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上方,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拆卸时的 可操作性/可工作性也不会变差。
墨粉容器32Y通过将其纵向方向设定为水平方向而安装在设备体中,因 此,墨粉容器32Y的墨粉容量将增加,同时不会影响到沿整个成像设备100 的高度方向的布局,这可减小更换的频率。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中,滑动部分34cl和34c2设置在受持部分34Y 中,该滑动部分沿墨粉容器支架31和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操 作同步地滑动。因此,可改善更换墨粉容器32Y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 并且确定地减少墨粉粘污的出现。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将在下文参照图20进行详细说明。 图20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透视图,其对应于根据第一实施 例的图5。在第三实施例中,形成在受持部分34Y中的滑动部分34cl的形 状与其他实施例不同。
如图20所示,在才艮据第三实施例的墨粉容器32Y中,受持部分34Y的 第一滑动部分34cl是两个凸体部分(肋部),其朝向墨粉容器支架31的滑 动面31a凸出,与其他实施例中形成有平部的滑动部分不同。更具体地说, 作为滑动部分的两个凸体部分34cl形成为具有可与滑动面31a接触的高度 (它们形成为沿垂直方向的高度等同于滑动面31a),并且沿纵向方向(连接 /拆卸方向)延伸。因此,当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拆卸操作进行时,两个凸 体部分34cl (滑动部分)沿滑动面31a滑动,同时受持部分34Y (或者墨粉 容器32Y)的姿态。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拆卸操作也通过一次动作完成 (除了主体门的开启/关闭操作),使得墨粉容器32Y的滑动部分34cl沿着 滑动面31a滑动,类似于其他实施例。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例中,与其他实施例类似,安装在墨粉容器支架 中的墨粉容器的构造通过将其纵向方向设定为水平方向而进行优化。因此, 更换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得以改善,并且可肯定地减小墨粉粘污的出现。
在墨粉容器32Y中的滑动部分34cl的形状并不局限于第三实施例或其 他实施例的情况。因此,如果任何滑动部分沿着滑动面31a滑动同时维持受 持部分34Y的姿态,那么可获得与其他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21至图25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图21是根据第四实施例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31中的臂部对90的透视 图。图22是臂部对卯的分解透视图。在下面的说明中,在必要的情况下将 使用附图描述实施例。
参照图4和图10,墨粉容器支架31包括滑动面31a,四个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的受持部分中的每个滑动部分沿着该滑动面滑动;保持部 分73用于固定受持部分的支座34c的每个位置;喷嘴70;将旋转驱动力传 送至每个容器体33Y的驱动单元;通信电路74;用做偏压单元的臂部对90。
保持部分73将每个将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的受持部分的 每个以非旋转的方式保持。保持部分73包括接触支座34c的滑动面以及接 触盖壳34b的一部分的接触面。设置在保持部分73中的滑动面(侧表面) 是用于与受持部分34Y的连接同步地定位的定位部件31c(参见图5)。定位 部件31c是沿着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拆卸方向延伸的凸体部分。
图11所示的喷嘴70相应于保持部分73中的每种墨粉颜色而设置。喷 嘴70具有墨粉供给口 70a,用于与形成在墨粉容器32Y的受持部分34Y中 的墨粉出口 B连通。
参照图10和图21,臂部对90相应于墨粉容器支架31的保持部分73 中的每种墨粉颜色进行设置。如图21所示,臂部对90设置在将墨粉容器的
受持部分夹置其间的两侧上。
参照图22,臂部对90包括第一臂91 (第二偏压元件)、第二臂92(偏 压元件)、心轴93和扭转弹簧94。臂部对90经由心轴93整体地设置,并且
通过扭转弹簧94沿围绕心轴93的旋转方向作用两个方向上的力。更具体地 说,第一臂91和第二臂92沿围绕心轴93的旋转方向作用两个方向上的力。 随着第一臂91与第二臂92之间形成的角度增加,该力增加更多。
采用上述方式构造的臂部对90用做偏压单元,将受持部分34Y朝向保 持部分73偏压(将其朝向箭头Q的方向偏压),同时墨粉容器32Y设定在 墨粉容器支架31中。更具体地说,臂部对卯在墨粉容器32Y设定在墨粉容 器支架31中的情况下偏压平部34k,该平部作为受持部分34Y的偏压部分。 此外,臂部对90构造成使得受持部分34Y的滑动部分34c2 (设置在受持部 分34Y的两侧部分中的第二滑动部分)与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拆卸操作同 步地接触臂部对90,从而滑动。在第四实施例中,作为由臂部对90偏压的
并且与第四实施例的连接/拆卸方向正交),交叉于形成有滑动部分34c2的受 持部分34Y的两个侧部的端部中的侧部。
才艮据上述构造,墨粉容器32Y设定在保持部分73中,同时由两个臂部 对90保持的两个滑动部分34c2以充分的平衡滑动,受持部分34Y在保持部 分73中的姿态由臂部对90保持(受持部分被偏压至喷嘴70侧并且其位置 得以固定)。因此,可改善墨粉容器32Y更换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并且 能够可靠地减少与更换工作相关联的墨粉粘污的出现。
墨粉容器32Y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操作将在下文参照图 23至图25和图12至图14进行说明。
图12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黄色墨粉容器32Y如何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 31 (沿箭头Q方向的移动)的示意图,图23是从上侧观看时在该状态下的 臂部对90与受持部分34Y (支座34c)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13是从纵 向方向观看时墨粉容器32Y的连接如何前进(墨粉出口 B开始被开启)的 示意图,图24是从上侧观看时在该状态下的臂部对90与受持部分34Y (支 座34c)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14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连接于墨粉容器支 架31的墨粉容器(完成墨粉出口 B的开启)的示意图,图25是从上侧观看 时在该状态下臂部对卯与受持部分34Y (支座34c)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当墨粉容器32Y将要连接于设备体100的墨粉容器支架31时,首先设 置在成像设备100的主体的前表面(图1的纸上的近侧)上的主体盖(未示 出)被开启从而将墨粉容器支架31暴露于前侧。
然后,参照图12,墨粉容器32Y被推入墨粉容器支架31 (沿箭头Q方 向移动)。更具体地说,墨粉容器32Y沿着容器体33Y (或者墨粉容器32Y) 的纵向方向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使得受持部分34Y变为容器体33Y的 头部。
此时,滑动部分34cl在墨粉容器32Y的头侧处沿着墨粉容器支架31 的滑动面31a滑动,并且墨粉容器32Y通过用户握持墨粉容器32Y的后侧 上的抓器33d以充分的平衡被推入墨粉容器支架31。
此后,参照图23,当墨粉容器32Y的支座34c (受持部分34Y)达到墨 粉容器支架31中的臂部对90时,第一臂91与支座34c (受持部分34Y)的 前缘接触,第二臂92与支座34c(受持部分34Y)的侧表面(滑动部分34c2 ) 接触,臂部对90由此沿图23的黑色箭头方向(y方向)加宽。然后,通过 沿黑色箭头方向(y方向)加宽臂部对90,在扭转弹簧94的弹性力下,第 一臂91沿箭头Sl的方向向支座34c施加作用力,第二臂92沿箭头S2的方 向向其上施加作用力。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臂92在支座34c的两个侧表面 上相互面对,并且来自由箭头S2表示的两个方向的力被抵消。因此,从第 二臂92作用到滑动部分34c2上的力变为树脂之间的少量滑动阻力,因此, 通过第一臂91沿箭头Sl方向的力主要作用在受持部分34Y上。这些力是沿 墨粉容器32Y从保持部分73拆卸的方向的力。
此后,墨粉容器32Y克服拆卸方向的力被进一步推入,并且当墨粉容器 32Y的支座34c达到墨粉容器支架31的保持部分73时,除了第一滑动部分 34cl沿滑动面31a的滑动,受持部分34Y开始定位,同时第二滑动部分34c2 沿臂部对90滑动。更具体地说,受持部分34Y的接合部分34g和墨粉容器 支架31的定位部件31c开始相互接合。
然后,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进一步前进,拆卸部件34d开始开启墨 粉出口 B,同时接合部分34g和定位部件31c被接合(图13所示的状态)。 也就是,喷嘴70的前端被插入支座34c的孔中,同时,插销部件34d由喷 嘴70相对地推动。
此时,除了第二滑动部分34c2沿第一臂91的滑动,第二臂92将受持 部分34Y朝向保持部分73偏压(沿箭头Q的方向偏压)。
更具体地说,参照图24,第一臂91被支座34c (受持部分34Y)的前 缘加宽,从而与第二滑动部分34c2接触。同时,第二臂92接触支座34c(平
部34k)的后端。此时,由第一臂91从箭头S2的两个方向施加的力被抵消。 因此,从第一臂91作用在滑动部分34c2上的力达到树脂之间的大约少量的 滑动阻力,因此,由第二臂92从箭头S3方向作用的力主要作用在受持部分 34Y上。这些力是沿墨粉容器32Y朝向保持部分73被偏压的方向(箭头Q 的方向)的力。
参照图14,受持部分34Y的位置固定在支座34c邻靠保持部分73的位 置处(相应于邻接的参考位置),同时,插销部件34d完全开启墨粉出口 B, 墨粉容器32Y的齿轮33c与墨粉容器支架31中的驱动单元的驱动齿轮接合。 此外,ID芯片35固定在可与通信电路74通信的位置。墨粉容器32Y的墨 粉出口 B和墨粉供给口 70a由此相互连通,并且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 得以完成。
此时,参照图25,第一臂91与第二滑动部分34c2接触,第二臂92作 为偏压部分的平部34k (支座34c的后端)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第二 臂92沿箭头S4方向的力作用在受持部分34Y上。这些力是用于将墨粉容器 的受持部分34Y保持在保持部分73中的力(定位力)。在第四实施例中,两 个臂对90与平部34k的两个部分(两端)接触,因此以充分的平衡朝向连 接方向偏压受持部分34Y。
在受持部分34Y的接合部分34g从墨粉容器支架31的定位部件31c脱 离之前或之后,即使当墨粉容器32Y由用户手动拆卸,第一臂91和第二臂 92也会处于如图23所示的位置。此时,第一臂91也沿墨粉容器32Y从保 持部分73拆卸的Sl方向将力作用到受持部分34Y上,这些力支持用户进行 拉出操作,从而有利于拆卸。
此外,在有利于拆卸的力由第一臂91产生时,该操作经过如图25和图 24所示的状态。但是,此时,由箭头S3和S4所示的将墨粉容器32Y朝向 保持部分73偏压的力产生在第二臂92中,这些力用于将墨粉容器32Y推回 至保持部分73,从而关闭墨粉出口,以抑止用户在执行緩慢和轻微的拆卸操 作时墨粉的散落,并且因此拉出操作需要力,所以这些力可促使用户完成这 种快速的拉出操作,使墨粉散落得较少。
在第四实施例中,参照图6,作为偏压部分的滑动部分34c2形成为使得 它们的高度(垂直方向的位置)达到几乎等于墨粉出口 B(或者插销部件34d) 的高度。因此,当滑动部分34c2沿着臂部对90滑动时,即使围绕喷嘴中心轴线沿纵向方向的扭矩(扰动)作用在受持部分34Y上,也可防止从第一臂 91和第二臂92作用到滑动部分34c2上的力变为促使扭矩的力。结果,墨粉 出口 B (或者插销部件34d)与喷嘴70相互离开的这种故障可被防止。
在第四实施例中,墨粉容器32Y与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操作构造成 使得在滑动部分34c2开始沿着臂部对90滑动之后,喷嘴70开始推动插销 部分34d, —旦滑动部分34c2结束沿着臂部对90的滑动,那么臂部对90 偏压(定位)平部34k (偏压部分)。换句话说,如图6所示,滑动部分34c2 沿它们连接/拆卸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足够长。这允许可靠的操作,使得在受 持部分34Y开始顺利地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之后,喷嘴70推动插销部件 34d,并且保持部分73定位受持部分34Y。
第四实施例构造成使得移动距离,和墨粉容器32Y与/自墨粉容器支架 31的连接/拆卸操作相关联地沿插销部件34d的连接/拆卸方向,短于沿连接 /拆卸操作从墨粉出口 B到平部34k(偏压部分)的距离。根据这一构造,喷 嘴70和插销部件34d在受持部分34Y开始顺利地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 之后可确定地接合。
在第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受持部分34Y的接合部分34g设置在沿 它们垂直方向的滑动部分34c2 (第二滑动部分)的上侧和墨粉出口 B (或者 插销部件34d)。因此,即使墨粉从墨粉出口 B中泄漏出,大部分泄漏的墨 粉也会沿重力方向掉落,因此减小墨粉附着于接合部分34g从而导致与定位 部件31c较差接合这一故障。
如上所述,在第四实施例中,与其他实施例类似,安装于墨粉容器支架 中的墨粉容器的构造根据设定为水平方向的纵向方向进行优化。因此,更换 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得以改善,墨粉粘污也肯定会减少。
此外,在第四实施例中,墨粉容器32Y设定在保持部分73中,同时由 两个臂部对90保持的两个滑动部分34c2顺利地滑动,受持部分34Y在臂部 对90的偏压力下由保持部分73保持。因此,更换墨粉容器32Y时的可操作 性/可工作性得以进一步改善,与更换工作相关联的墨粉粘污可确定被减少。
第五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将参照图26在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图26是当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墨粉容器32Y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时的 臂部对90的示意图,并且对应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25。在第五实施例中,
角部340m用做墨粉容器32Y中的受持部分34Y的偏压部分,这一点与第四 实施例中的平部34k用做受持部分34Y的偏压部分有所不同。
参照图26,在第五实施例中,同样,臂部对90用做偏压单元,从而朝 向保持部分73偏压该受持部分34Y,同时墨粉容器32Y设定在墨粉容器支 架31中。更具体地说,臂部对90将作为受持部分34Y的偏压部分的角部 340m(弯曲部分)进行偏压,同时墨粉容器32Y设定在墨粉容器支架31中。 此外,臂部对90构造成使得受持部分34Y的第二滑动部分34c2接触臂部对 90从而与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拆卸操作同步地滑动。这里,角部340m是 形成有滑动部分34c2的受持部分34Y的两个侧部的相应端部中的角(两个 角部),该角部作为由臂部对90偏压的受持部分34Y的偏压部分。
根据上述构造,墨粉容器32Y设定在保持部分73中,同时由两个臂部 对卯保持的两个滑动部分34c2顺利地滑动,保持部分73中的受持部分34Y 的姿态由臂部对90保持。在第五实施例中,两个臂部对90接触两个角部 340m,由此沿连接部分以良好的平衡偏压受持部分34Y。
在第五实施例中,对受持部分34Y的角部340m进行圆整(圆形切角)。 角部340m的圓形形状形成为使得其小于于角部340m接触的臂部对90的接 触部分(第二臂92的接触部分92a)的圆形。因此,顺利地执行从该操作的 转换,使得滑动部分34c2沿臂部对90滑动至该操作,使得臂部对90偏压 受持部分34Y (角部340m)。
如上所述,在第五实施例中,与其他实施例类似,安装于墨粉容器支架 中的墨粉容器的构造根据设定为水平方向的纵向方向进行优化。因此,更换 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得以改善,可确保减少墨粉粘污的出现。
此外,在第五实施例中,与第四实施例类似,墨粉容器32Y设定在保持 部分73中,同时由两个臂部对90保持的两个滑动部分34c2顺利地滑动, 并且受持部分34Y在臂部对90的偏压力的作用下被保持部分73保持。因此, 更换墨粉容器32Y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得以进一步地改善,与更换工作 相关的墨粉粘污可确定地被减少。
第六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将在下文参照图27至图29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墨粉容器32Y也包括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支座34c 中的滑动部分34cl和34c2,和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操作同步
地沿墨粉容器支架31进行滑动的滑动部分。
更具体地说,第一滑动部分34cl是平部,形成为与墨粉容器支架31的 滑动面31a (作为上表面,参见图27A)平行,平部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 底部,由该部分进行连接/拆卸。此外,第二滑动部分34c2是平部,形成为 与墨粉容器支架31的滑动面31b(侧表面;参见图27B)平行,平部设置在 受持部分34Y的侧部中,由该部分进行连接/拆卸。
墨粉容器32Y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将参照图27和图29 在下文进行说明。
图27A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黄色墨粉容器32Y如何连接于墨粉容器支 架31的示意图(沿箭头方向移动),图27B是从上侧观看时在该状态下围绕 受持部分34Y中的支座34c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28A是从纵向方向观看 时墨粉容器32Y的连接如何前进(开始定位受持部分34Y)的示意图,图 28B是从上侧观看时在该状态下围绕受持部分34Y的支座32c的一部分的示 意图。图29A是从纵向方向观看的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的墨粉容器32Y (连接已完成)的示意图,图29B是从上侧观看的在该状态下围绕支座34c 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31中的是分别对应于四个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的四个墨粉容器支架。四个墨粉容器的每个包括滑动面31a和 31b,受持部分34Y的滑动部分34cl和34c2沿着该滑动面滑动;保持部分 73,用于固定受持部分34Y的支座34c的位置;喷嘴70;以及驱动单元(未 示出),用于将旋转驱动力传送至容器体33Y。保持部分73包括接触支座34c 的滑动面31a和31b,以及接触盖壳34b的一部分的接触面(未示出)。设置 在保持部分73的滑动面31b(侧面)的是定位部件31c,用于与受持部分34Y 的连接操作同步地进行定位。定位部件31c是沿着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拆 卸方向延伸的凸体部分。
当墨粉容器32Y连接于设备体100的墨粉容器支架31时,首先,设置 在成像设备100的主体的前表面(图1的纸上的附近侧)上的主体壳(未示 出)被开启从而将墨粉容器支架31露出于前侧。
然后,参照图27A,墨粉容器32Y被推入墨粉容器支架31 (沿箭头方 向的移动)。更具体地说,墨粉容器32Y沿着容器体33Y(或者墨粉容器32Y) 的纵向方向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使得受持部分34Y达到容器体33Y的
头部。
此时,第一滑动部分34cl在墨粉容器32Y的头侧处沿墨粉容器支架31 的滑动面31a滑动,并且在滑动的同时,墨粉容器32Y通过用户握持墨粉容 器32Y近侧上的抓器33d而以充分的平衡被推入墨粉容器支架31。
参照图28A,当墨粉容器32Y的支座34c达到墨粉容器支架31的保持 部分73时,受持部分34Y开始定位,同时除了第一滑动部分34cl沿着滑动 面31a的滑动,第二滑动部分34c2也沿着滑动面31b进行滑动。更具体地 说,受持部分34Y的接合部分34g和墨粉容器支架31的定位部件31c开始 相互接合。
此后,当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进一步前进时,插销部件34d开始开 启墨粉出口B,同时接合部分34g和定位部件31c相互接合。更具体地说, 插销部件34d与喷嘴70的前端插入支座34c的孔相关联地由喷嘴70推动。 然后,如图29A所示,受持部分34Y的位置固定在支座34邻靠保持部分73 的位置(相应于邻接的参考位置),同时,插销部件34d完全开启墨粉出口 B。 墨粉容器32Y的墨粉出口 B和喷嘴70的墨粉供给口 70a由此相互连通,墨 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得以完成。
如上所述,在第六实施例中,墨粉容器32Y与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 操作构造成使得插销部件34d在受持部分34Y开始定位之后开始开启墨粉出 口 B。更具体地说,定位部件31c的前端形成为使得其相对于沿连接方向(即, 沿图27A所示的箭头的方向)移动的受持部分34Y比喷嘴70的前端更接近 受持部分34Y的侧部。换句话说,参照图27B,定位部件31c形成为从保持 部分73中的相应于邻接的参考位置向左以预定长度H长于喷嘴70。
更具体地说,在第六实施例中,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通过一次动作 完成(除了主体门的开启/关闭操作)使得墨粉容器32Y的滑动部分34cl沿 着滑动面31a滑动。换句话说,墨粉容器32Y的滑动部分34cl被致使沿着 滑动面31a滑动,并且与该操作同步地,开始受持部分34Y的定位操作,然 后,开始喷嘴70的插入操作。
因此,喷嘴70确定地与受持部分34Y的插销部件34d (孔)接触,其 通过定位部件31c精确地定位。这可防止对喷嘴70 (或者受持部分34Y)造 成损坏,所述损坏可能由于喷嘴70没有对准插销部件34d但是撞上受持部 分34Y而出现。换句话说,如果喷嘴70的插入操作在受持部分34Y精确地
定位之前开始,那么喷嘴70可能对不准插销部件34d但是撞上受持部分 34Y,这导致超过许用应力的应力作用在喷嘴70 (或者受持部分34Y)上, 喷嘴70 (或者受持部分34Y)由此会发生变形。
在第六实施例中,参照图27B,定位部件31c具有锥形部分31cl (或斜 面),其形成在连接有受持部分34Y的侧部的前端处。此外,受持部分34Y 的接合部分34g也具有形成在接合有定位部件31c的侧部的前端处的锥形部 分34gl (或者斜面)。这允许在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拆卸操作期间在受持部 分34Y的接合部分34g与墨粉容器支架31的定位部件3lc之间的顺利接合。
此外,在这两个部件可滑动地接触支座34c的填料34e的凸缘时,喷嘴 70向支座34c内侧或外侧移动,并且插销部件34d向支座34c的内部或外部 移动。因此,可防止由于喷嘴70的插入或拆卸导致的墨粉从支座34c泄漏 出来这一故障的出现。
当墨粉容器32Y从设备体100的墨粉容器支架31中取出(卸下)时, 执行与连接相反的操作。此时,喷嘴70也与墨粉容器32Y从保持部分73 分离的操作同步地从支座34c分离,并且插销部件34d通过压缩弹簧34f的 偏压力移动至关闭墨粉出口 B的位置。
采用这种方式,墨粉容器32Y的拆卸操作由一次动作完成(除了主体门 的开启/关闭操作),使得墨粉容器32Y的滑动部分34cl沿着滑动面31a滑 动。
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墨粉容器32Y包括受持部分34Y,并且出口 B设置 在沿重力方向的下侧,在插销部件34d确定地与连接操作同步地定位之后, 插销部件34d由喷嘴70推动,从而开启由填料34e密封的出口 B。因此, 在墨粉出口 B会有较少的墨粉粘污,可防止用户的手触摸墨粉出口 B而被 墨粉粘污这一麻烦。
墨粉容器32Y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操作与滑动部分34cl 的滑动相关联地由一次动作执行,因此,更换墨粉容器32Y时的可操作性/ 可工作性得以改善。特别地,通过将滑动部分34cl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 底部,滑动部分34cl沿着滑动面31a滑动,同时支撑墨粉容器32Y。
而且,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通过用户直接地握持该抓器33d同时开 始滑动该滑动部分34cl而执行,与滑动相关联地开始受持部分34Y的定位, 开始插入喷嘴70,并且一旦滑动完成,即可完成受持部分34Y的定位和喷
嘴70的插入。因此,当受持部分34Y的滑动(通过一次动作的连接操作) 前进同时受持部分34Y定位时,用户获得^哒的感觉,并且感觉肯定在连接 操作中没有出现错误操作。
此外,墨粉容器32Y没有从上侧设定在墨粉容器支架31 (设备体100 ) 中,但是连接/拆卸从墨粉容器支架31 (设备体IOO)的前表面执行,因此, 增强墨粉容器支架31的上侧的布局的灵活性。例如,即使扫描仪(文件读 取器)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正上方,更换墨粉容器32Y时的可操作性/可工 作性也不会变差。
墨粉容器32Y通过将其纵向方向设定为水平方向而安装在设备体100 中,因此,墨粉容器32Y的墨粉容量增加而不会影响到整个成像设备100 的高度方向上的布局,这可减小更换的频率。
如上所述,在第六实施例中,当墨粉容器32Y将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 31时,受持部分34Y的定位与连接操作同步地开始,然后,插销部件34d 开始开启墨粉出口B。因此,墨粉出口 B将成功地并且顺利地开启。由此可 改善更换墨粉容器32Y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并且确定地减少墨粉粘污 的出现。
第七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30A和图30B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
图30A和图30B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墨粉容器32Y如何连接于墨粉容 器支架31的示意图,对应于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图27A和图27B。第七实施 例不同于第六实施例之处主要在于墨粉容器32Y的受持部分34Y的形状。
根据笫七实施例的墨粉容器32Y也包括容器体33Y和受持部分34Y(瓶 盖),与第六实施例类似。作为开启/关闭部件的插销部件34d设置在墨粉容 器32Y的受持部分34Y中,与墨粉容器支架31的定位部件31c进行接合的 接合部分34g设置在其中。
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受持部分34Y不同于第六实施例的地方如下。与定位 部件接合的接合部分34g的前端形成为使得当受持部分34Y沿连接方向(即, 图30A中箭头示出的方向)相对于墨粉容器支架31移动时,前端离墨粉容 器支架31侧(纸上的右手侧)的距离比由喷嘴70推动的插销部件34d的前 端近。换句话说,接合部分34g形成为在保持部分73侧比插销部件34d长 预定的长度H。在墨粉容器支架31中,定位部件31c和喷嘴70形成为从保
持部分73中的相应于邻接的参考位置起的长度几乎彼此相等。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七实施例中,类似于第六实施例,在墨粉容器32Y 与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操作期间,受持部分34Y开始定位,然后,插销 部件34d开始开启墨粉出口 B。因此,可防止下述情况的出现,即由喷嘴70 未对准插销部件34d而撞击受持部分34Y造成的对喷嘴70 (或者受持部分 34Y)的损害。
如上所述,在第七实施例中,类似于第六实施例,当墨粉容器32Y将连 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时,在受持部分34Y与连接操作同步地开始定位之后, 插销部件34d开始开启墨粉出口 B。因此,墨粉出口 B可成功地并且顺利地 开启。更换墨粉容器32Y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由此可改善,并且可确定 地减少墨粉粘污的出现。
第八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3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
图31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透视图,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图 5。第八实施例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中的定位 部件31c的形状。
参照图31,根据第八实施例的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中的定位部件31c 与喷嘴70共同地从墨粉容器支架的保持部分的后侧向受持部分34Y的侧面 凸出,与定位部件31c整体形成在墨粉容器支架的壁面(侧面)上的第一实 施例不同。类似于第六实施例,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定位部件31c也形成为从 保持部分中的相应于邻接的参考位置到受持部分34Y的侧部比喷嘴70长预 定的长度。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八实施例中,同样,类似于第六实施例,在墨粉容 器32Y与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操作期间,开始受持部分34d的定位,然 后,插销部件34d开始开启墨粉出口 B。因此,可防止下述情况的发生,即 由喷嘴70未对准插销部件34d而撞击受持部分34Y造成的对喷嘴70 (或者 受持部分34Y)的损害。
如上所述,在第八实施例中,类似于第六实施例,当墨粉容器32Y将连 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时,在受持部分34Y与连接操作同步地开始定位之后, 插销部件34d开始开启墨粉出口 B。因此,墨粉出口 B可成功地并且顺利地 开启。更换墨粉容器32Y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由此可改善,并且可确定
地减少墨粉粘污的出现。 第九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3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
图32是根据第九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剖视图。根据第九实施例的墨粉 容器32Y具有一些点,容器体33Y与受持部分34Y共同由墨粉容器支架31 以不可旋转的方向保持,作为传送器部件的线圏81Y设置在容器体33Y中, 这些点与容器体33Y旋转以将含在其中的墨粉传送至开口 A的实施例不同。
如图32所示,墨粉容器32Y主要包括容器体33Y和受持部分34Y。
开口 A设置在容器体33Y的头部,齿轮33c可旋转地围绕开口 A的外 周设置。齿轮33c与设备体100的驱动齿轮接合从而旋转线圈81Y。
旋转轴81Y与齿轮33c整体形成,螺旋形状线圏81Y连接于旋转轴80Y。 旋转轴80Y的一端由受持部分34Y的支承部分34a2支撑。线圏81Y从开口 A延伸至容器体33Y中的后端(底部)。齿轮33c围绕容器体33Y旋转从而 旋转该旋转轴80Y和线圈81Y。
因此,容器体33Y中包含的墨粉通过线圈81Y的墨粉传送力朝向开口 A传送。
因为线圈81Y的外直径小于容器体33Y的内直径,所以墨粉传送力可 施加在接近旋转中心轴线附近的墨粉上,远离容器体33Y的内周表面。此外, 线圈81Y的形状比较柔韧,并且只由其一端支撑,因此,在旋转期间其位置 会摇摆。这可将墨粉传送力完全从容器体33Y的内周表面施加到旋转中心轴 上。因此,即使由于环境变化或者"遗留时间过长"导致大量的墨粉包含在 容器体33Y中并且出现墨粉聚集时,聚集状态也会由于线圈81Y通过墨粉 传送力而被削弱,并由此可防止将要排放的墨粉量的减少。
在第九实施例中,与其他实施例类似,当墨粉容器32Y与/自墨粉容器 支架31连接/拆卸时,受持部分34Y的插销部件34d通过一次动作与连接/ 拆卸操作同步地开启/关闭墨粉出口 B。在这种情况下,受持部分34Y开始 定位,然后,插销部件34d开始开启墨粉出口 B。此外,滑动部分34cl和 34c2设置在受持部分34Y中从而和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操作 同步地沿墨粉容器支架31滑动。
如上所述,在第九实施例中,与其他实施例类似,安装在墨粉容器支架 中的墨粉容器的构造根据设定为水平方向的纵向方向得以优化。因此,可改
善更换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并且可确定地减少墨粉粘污的出现。
线圈81Y用做第九实施例中的传送器部件,但是螺旋件也可用做传送器
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可获得与第四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十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33和图34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
图33是根据第十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剖视图,对应于根据第九实施例
的图32。图34是板部件84Y的示意图。根据第九实施例的墨粉容器与第九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板部件84Y用做传送器部件。
如图33所示,墨粉容器32Y主要包括容器体33Y和受持部分34Y。 开口 A设置在容器体33Y的头部,齿轮33c可旋转地围绕开口 A的外
周设置。齿轮33c与设备体100的驱动齿轮接合,从而被旋转,与第九实施
例类似。
螺紋杆83Y与齿轮33c整体形成,板部件84Y设置在螺紋杆83Y上。 更具体地说,螺紋杆83Y的凸螺紋部分83Ya与板部件84Y中的凹螺紋部分 84Ya螺旋配合(参见图34 )。参照图34,凹口部分形成在板部件84Y上, 该凹口部分与导向部分85Y接合,该导向部分沿着容器体33Y的内周表面 凸起。
参照图33,螺紋杆83Y通过受持部分34Y的支承部分34a2支撑在其一 端,并且通过设置在容器体33Y的后侧中的支承部分支撑在另一端。使齿轮 33c围绕容器体33Y旋转,螺紋杆83Y也整体地旋转。因此,与螺紋杆83Y 接合的板部件84Y沿着螺旋供给方向移动(沿着箭头方向朝向开口 A移动), 同时由导向部分85Y导向(在不跟随螺紋杆83Y进行旋转的情况下)。板部 件84Y的移动速度根据容器体33Y的墨粉消耗速度设定得比较的緩慢。
采用这种方式,包含在容器体33Y中的墨粉通过板部件84Y的墨粉传 送力^f皮传送至开口 A侧。
这里,板部件84Y的外直径形成为稍微小于容器体33Y的内直径,并 且墨粉传送力可在接近远离容器体33Y的内周表面的旋转中心轴A附近的 墨粉上施加。因此,即使由于环境的改善或者"遗留时间过长"而导致大量 墨粉包含在容器体33Y中并且墨粉在其中聚集,聚集状态由于板部件84Y 由墨粉传送力削弱,由此可防止将要被排出的墨粉量的减少。
在第十实施例中,类似于其他实施例,当墨粉容器32Y与/自墨粉容器
支架31连接/拆卸时,受持部分34Y的插销部件34d通过一次动作与连接/ 拆卸操作同步地开启/关闭墨粉出口 B。在这种情况下,受持部分34Y开始 定位,然后,插销部件34d开始开启墨粉出口 B。此外,滑动部分34cl和 34c2设置在受持部分34Y中从而和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操作 同步地沿墨粉容器支架31滑动。
如上所述,在第十实施例中,与其他实施例类似,安装在墨粉容器支架 中的墨粉容器的构造根据设定为水平方向的纵向方向得以优化。因此,可改 善更换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并且可确定地减少墨粉粘污的出现。
第十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35至图4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在传统技术 中,在墨粉容器的墨粉出口处几乎不存在墨粉粘污,因此有望抑制用户的手 通过接触墨粉出口而被墨粉粘污这种麻烦。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即更换墨 粉容器时的可操作性(设定)不够,因为当墨粉容器安装时受持部分的位置 没有固定,以及更换墨粉容器时墨粉可能从墨粉出口附近散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下述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粉容器支架和成像设备,该 设备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可靠地减少墨粉容器更换时的墨粉散落。
下面首先说明整个成像设备的构造和操作。
图35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墨粉供给路径的示意图。根据 第十 一 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整体构造与根据第 一 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整体 构造相同,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但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 的墨粉供给装置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粉供给装置59还存在一些不同点。 也就是,如图35所示,插销部件34d不包括图3所示的卡爪部件76,墨粉 容器32Y的ID芯片35直接地设置在其前端的平部上,而不在受持部分34Y 的头部上设置凸起部分34al。其他部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部件 相同。
下面将参照图36至图38说明墨粉容器。
与参照图1和图4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类似,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四个基 本上圓柱形的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 (墨粉瓶)可拆卸地设置在 墨粉容器支架31中。当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到达使用寿命时
即几乎所有所包含的墨粉都被消耗掉并且容器变空,需要更换新的墨粉容 器。包含在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中的每种颜色的墨粉按照需要
通过墨粉供给路径被供给至成像单元6Y、 6M、 6C和6K的每个显影装置, 如图35所示。
图36是墨粉容器32Y的透视图。图37是墨粉容器32Y的头部侧(设 置有受持部分34Y的侧部)的剖视图。图38是从箭头M方向观看的图37 的墨粉容器32Y的示意图。
其他三种墨粉容器32M、 32C和32K具有与包含黄色墨粉的墨粉容器 32Y几乎相同的构造,除了所包含的墨粉颜色不同。在下文中,将省略对其 他三种墨粉容器32M、 32C和32K的说明,只说明包含黄色墨粉的墨粉容器 32Y。
参照根据图36至图38所示的第十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与笫一实施例 的墨粉容器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如图5至图7所示,在此不再 赘述。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不包括搅动部件33f、卡爪部件76、旋 转心轴76a、凸出部分34al、凹入部分34m、装配部件31d以及凸体部分34n, 它们设置在第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中。此外,图5的驱动齿轮31g没有在图 36中示出。
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包括作为偏压单元的压缩弹簧34f。压缩 弹簧34f设置在图37的插销部件34d的右侧,从而沿关闭墨粉出口 B的方 向偏压插销部件34d。第十一实施例的ID芯片35设置的位置处于受持部分 34Y在与相对于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方向(即,沿图36的箭头所示 的方向)垂直的平面中并且在连接/拆卸操作期间面对通信电路74。
滑动部分34cl和34c2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支座34c中,从而和与/ 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操作同步地沿墨粉容器支架31滑动。
更具体地说,第一滑动部分34cl是平部,形成为与设置在墨粉容器支 架31中的基板310a (其为具有向上形成的平表面的平面;参见图10)的滑 动面(导向轨)31a平行,平部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底部中,通过其进行 连接/拆卸。此外,第二滑动部分34c2是平部,形成为与墨粉容器支架31 的滑动面31b (其为具有向侧部形成的平表面的平面;参见图10)平行,该 平部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侧部,通过其进行连接/拆卸。
如图37所示,墨粉容器32Y具有墨粉出口 B (或插销部件34d ),在墨 粉容器32Y设定在墨粉容器支架31中时,其沿垂直方向设置得比容器体33Y 的开口 A低的侧部(图37中的下侧)。
这允许墨粉容器32Y中的墨粉沿着图37的虚线所示的方向移动并且从 与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同步开启的墨粉出口 B排出。换句话说,容器 体33Y中的墨粉从开口 A排出,并且从设置在垂直方向下侧中的墨粉出口 B 排出。
相对于连接至墨粉容器支架31的方向,墨粉出口 B设置在比容器体33Y (或者开口 A)更后的后侧(图37的左侧)。
这允许墨粉出口 B与墨粉容器32Y沿纵向方向(轴向方向)的连接/拆 卸操作同步地顺利地并且成功地开启/关闭。换句话说,当墨粉容器32Y将
要连接时,受持部分34Y开始定位,然后喷嘴70和插销部件34d优选地相 互接触。此外,因为包括喷嘴70的墨粉容器支架31的保持部分73可设置 在沿连接方向的后侧(图37的左侧),所以可简化设备体100的布局。
此外,墨粉出口 B沿连接至墨粉容器支架31的方向设置在比较向后的 侧部(图37的左侧),比设置在容器体33Y的外周上的齿轮33c更向后,并 且接近开口 A。
这允许墨粉出口 B与墨粉容器32Y沿纵向方向的连接/拆卸操作同步地 顺利地并且可靠地关闭/开启。换句话说,当墨粉容器32Y将被连接时,受 持部分34Y开始定位,然后,喷嘴70和插销部件34d优选地相互接触,此 后,齿轮33c和驱动齿轮31g相互接合。
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支架31将在下文进行说明。根据第十一 实施例的墨粉容器支架31将参照第一实施例中的图10和图11以及第四实 施例中的图21和图22进行说明。
如图IO所示,墨粉容器支架31包括滑动面31a,四个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的每个受持部分中的滑动部分沿着该滑动面进行滑动;保 持部分73,用于固定受持部分的支座34c的位置;作为接合部件的喷嘴70; 驱动单元,用于将旋转驱动力传送至容器体33Y;通信电路74;以及臂部对 90,用做偏压部件和第二偏压部件。
保持部分73以非旋转的方式保持每个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 的受持部分。保持部分73包括接触支座34c的滑动面以及接触盖壳34b的 接触面。设置在保持部分73中的滑动面(侧表面)的是定位部件31c,用于 与受持部分34Y的连接操作同步地进行定位(参见图36)。定位部件31c是 沿着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拆卸方向延伸的凸体部分。
如图11所示的喷嘴70对应于每种墨粉颜色设置在保持部分73中。设 置在喷嘴70中的是墨粉供给口 70a,该口连通于形成在墨粉容器32Y的受 持部分34Y中的墨粉出口 B。
参照图10和图21,臂部对90在墨粉容器支架31的保持部分73的附近 相应于每种墨粉颜色进行设置(正好在将墨粉容器的受持部分插入受持部分 之前的位置)。如图21所示,臂部对90设置在夹置墨粉容器的受持部分的 两侧上。
参照图22,臂部对90包括第一臂91、第二臂92、心轴93以及扭转弹 簧94。臂部对90经由心轴93整体地设置,并且通过扭转弹簧94沿围绕心 轴93的旋转方向将力作用在两个方向上。更具体地说,第一臂91和第二臂 92将力沿围绕心轴93的旋转方向作用在两个方向上。该力随着形成在第一 臂91与第二臂92之间的角度的增加而增大。
采用上述方式构造的臂部对90用做偏压单元,将受持部分34Y (墨粉 容器32Y)与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同步地朝向保持部分73偏压(朝向 图4的箭头方向Q对其偏压)。此外,臂部对90也用做第二偏压部件,用于 与墨粉容器32Y的拆卸操作同步地沿受持部分34Y (墨粉容器32Y)与保持 部分73分离的方向(与图4的箭头相对的方向)偏压受持部分34Y (墨粉 容器32Y)。
图39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黄色墨粉容器32Y如何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 (沿箭头Q方向的移动)的示意图。图40是从纵向方向观看时墨粉容器32Y 的连接如何前进(当墨粉出口 B开始开启时)的示意图。图41是从纵向方 向观看时连接于墨粉容器支架31的墨粉容器32Y (当墨粉出口 B被完全开 启时)的示意图。
墨粉容器32Y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操作与参照图12至图 14以及图23至图25所述的第四实施例相同。
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受持部分34Y相对于保持部分73的移动以及墨粉 容器32Y的墨粉出口 B的开启通过臂部对卯的偏压力进行。
图42是在墨粉容器的连接操作期间受持部分34Y (墨粉容器32Y)的 移动位置与从臂部对90施加于受持部分34Y的负载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如图42所示,当受持部分34Y移动至Wl的位置(图39和图23的位 置)时,受持部分34Y经受与连接方向(箭头Q的方向)相反方向的力。
换句话说,沿墨粉容器32Y与保持部分73分离的方向的力正好在由臂部对 90朝向保持部分73偏压之前施加于墨粉容器32Y。这致使用户将墨粉容器 32Y推动进入保持部分73的侧部,其强度克服该力。因此,用户的推动强 度被加入臂部对90应用于受持部分34Y的偏压力,并且墨粉出口 B由此被 沖开。
受持部分34Y还移动至图1中的W2位置(图40和图24中的位置), 受持部分34Y经受沿连接方向(箭头Q的方向)的力(由臂部对90作用的 偏压力)。同时,将由受持部分34Y的填料34e密封的物体从插销部件34d 转换至喷嘴70。转换速度由臂部对90加速,这能够减少由于待密封物体之 间的转换造成的密封能力下降的时间。
受持部分34Y的位置固定在图42的位置W3(图41和图25中的位置)。 采用这种方式,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墨粉容器32Y的墨粉出口 B的开 启速度由臂部对90以机械的方式确定,而并非根据用户的操作速度(推动 墨粉容器的速度)确定。因此,受持部分34Y的密封能力降低的时间不会极 端地长,但是在任何时间几乎不变地变短,从墨粉出口 B附近散落的墨粉由 jt匕/^少、。
在第十一实施例中,由臂部对90的偏压操作和受持部分34Y的定位操 作与一个动作同步地开始(除了主体门的开启/关闭操作),使得墨粉容器32Y 的滑动部分34cl沿着滑动面31a滑动,然后,开始喷嘴70的插入操作,并 且最终,完成齿轮33c与驱动齿轮的连接。这允许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 的操作性的改善。
当墨粉容器32Y将要从设备体100的墨粉容器支架31取出(拆卸)时, 该操作与连接操作相反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喷嘴70也与该操作同步地 与支座34c分离,使得墨粉容器32Y从保持部分73分离,插销部件34d通 过压缩弹簧34f的偏压力被移动至关闭关闭墨粉出口 B的位置。
采用这种方式,墨粉容器32Y的拆卸操作由一次动作完成(除了主体门 的开启/关闭操作)使得墨粉容器32Y的滑动部分34cl沿着滑动面31a滑动。
此时,臂部对90用做第二偏压部件,用于与墨粉容器32Y的拆卸操作 同步地将受持部分34Y (墨粉容器32Y)沿着受持部分34Y与保持部分73 分离的方向偏压。这允许关闭墨粉容器32Y的墨粉出口 B的速度由臂部对 90机械地确定,而并非根据用户的操作速度(拉出墨粉容器的速度)确定。
因此,受持部分34Y的密封能力降低的时间不会极端地长,但是在任何时间 几乎不变地变短,从墨粉出口 B附近散落的墨粉由此减少。
第十一实施例中的效果将根据背景技术进行分类。
在专利文件1至4中记载的技术中,如果用户手工连接/拆卸墨粉容器的 操作速度变慢,那么墨粉可能会从墨粉出口附近散落。
更具体地说,在专利文件1和专利文件2中记载的技术中,用户手工地 旋转墨粉容器支架上的墨粉容器的受持部分,从而导致活门移动并且开启墨 粉出口 。换句话说,开启墨粉容器的墨粉出口的速度才艮据用户的操作速度(旋 转受持部分的速度)进行确定。如果开启墨粉容器的墨粉出口的速度极端地 慢,那么墨粉出口附近的墨粉很可能散落在墨粉容器外部,并且设备体可能 会由墨粉污染。这是因为与墨粉出口开启(静态状态)之前和之后相比,在 墨粉出口的开启操作期间(动态状态)的墨粉出口附近的密封能力下降。因 此,如果墨粉容器的墨粉出口的开启速度极度减小,那么密封能力下降的时 间增加,墨粉由此从墨粉出口附近散落。
同样,在记载在专利文件4中的技术中,用户手工旋转其中设置有墨粉 存储容器(墨粉容器)的开启/关闭支座,从而导致墨粉传送管(喷嘴)推动 插销部件并且开启由填料密封的墨粉出口。换句话说,开启墨粉存储容器的 墨粉出口的速度根据用户的操作速度(旋转开启/关闭支座的速度)确定。因 此,与专利文件1和专利文件2中的技术类似,如果墨粉存储容器的墨粉出 口的开启速度被极度地减小,那么由于填料的密封能力的下降相应的时间增 加,由此,墨粉从墨粉出口附近散落。
这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一些问题。也就是,使墨粉出口的 开启区域变小或者增强在墨粉出口附近设置的密封件的粘着性。但是,前一 种措施会限制从墨粉容器排出的墨粉量,后一种措施由于具有增强粘着性的 密封件的作用会减小墨粉容器的连接/拆卸的操作性。
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墨粉容器支架31设置成与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 作同步地将墨粉容器32Y朝向墨粉容器支架31的保持部分73偏压。这能够 可靠地减少墨粉散落的发生,不管用户如何操作更换墨粉容器32Y,同时不 会减小从墨粉容器32Y排出的墨粉量以及更换时的操作性。
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32Y包括受持部分34Y,墨粉出口 B沿 垂直方向朝下地设置。墨粉出口 B设置在垂直方向上低于开口 A的一侧,
插销部件34d与连接操作同步地确定地定位,然后由喷嘴70推动以开启由 填料34e密封的墨粉出口 B。因此,在墨粉出口 B中几乎不存在墨粉沾染, 可避免用户的手接触墨粉出口 B而被沾染这一麻烦。
因为墨粉容器32Y与/自墨粉容器支架31的连接/拆卸操作与滑动部分 34cl的滑动相关联地通过一次动作执行,所以更换墨粉容器32Y时的可操 作性/可工作性得以改善。特别地,通过将滑动部分34cl设置在受持部分34Y 的底部,滑动部分34cl沿着滑动面31a滑动同时支撑墨粉容器32Y。
而且,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通过用户直接手握抓器33d的同时开始 滑动部分34cl的滑动而执行,与由臂部对90的偏压共同开始定位受持部分 34Y以及开始插入喷嘴70,并且完成受持部分34Y的定位,插入喷嘴70, 并且一旦滑动完成之后即连接于驱动单元。因此,用户在受持部分34Y的滑 动(通过一次动作的连接操作)前进、同时受持部分34Y定位时获得^f哒的 感觉,并且感觉确定在连接操作中没有出现错误操作。
此外,墨粉容器32Y没有从上侧设定在墨粉容器支架31 (设备体100 ) 中,但是连接/拆卸操作从墨粉容器支架31 (设备体100)的前表面执行,因 此增强相应于墨粉容器支架31的上侧的布局的灵活性。例如,即使扫描仪 (文件读取器)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31正上方,在墨粉容器32Y的连接/ 拆卸时的可操作性/可工作性不会变差。而且,也增强墨粉容器32Y的齿轮 33c与设备体100的驱动齿轮之间接合位置D的布局的灵活性。
墨粉容器32Y通过将其纵向方向设定为水平方向安装在设备体100中, 因此,墨粉容器32Y的墨粉容量被增加,而不会影响沿整体成像设备100 的高度方向的布局,这可减小更换频率。
如上所述,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当墨粉容器32Y被更换时,更换的操作 比较简单,可确定地减小墨粉的散落。
此外,墨粉容器支架31构造成与墨粉容器32Y的连接操作同步地将墨 粉容器32Y偏压向墨粉容器支架31的保持部分73。这允许不管用户如何操 作更换墨粉容器32Y,都可使墨粉散落的可靠地减小,而不会减小从墨粉容 器32Y排出的墨粉量以及更换时的操作性。
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只有墨粉包含在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 的每个容器体中,但是包含载体和墨粉的双成分显影剂也可存储在成像设备 100的墨粉容器32Y、 32M、 32C和32K的每个容器体中,其将双成分显影
剂按照需要供给至每个显影装置。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与墨粉容器32Y
的连接操作同步地设置用于将墨粉容器32Y朝向墨粉容器支架31的保持部 分73偏压的臂部对90,可成功地减小墨粉的散落。 第十二实施例
下文将参照图43至图46说明第十二实施例。
图43是可拆卸地设置在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墨粉容器支架31中的墨粉 容器32Y的透视图,对应于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图36。图44是根据第十二 实施例的墨粉容器32Y的剖视图。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墨粉容器支架31与 第十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与墨粉容器32Y的定位孔340k接合的定位销 70b设置在喷嘴70中。
与第十一实施例类似,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包括作为设置 在叠放部分(排出部分)30与中间转印单元(中间转印元件)15之间的连 接部分的墨粉容器支架31 (设定部分)。在连接部分中,作为试剂储存容器 的墨粉容器(墨粉瓶)32Y、 32M、 32C和32K可拆卸地连接,每个墨粉容 器存储将供给至成像单元6Y、 6M、 6C和6K的每个显影装置的墨粉。
如图43和图44所示,设定在设备体(打印机)100中的墨粉容器(墨 粉瓶)32Y包括圆柱形容器体(墨粉瓶)33Y,开口A形成在在其一端,以 及受持部分(盖)34Y,该部分相对于具有开口 A的容器体33Y是相对可转 动的。围绕容器体33Y外周形成的是凸起33b (螺旋形的,并且朝向容器内 部凸起),作为将包含的墨粉通过旋转传送至开口 A侧的传送器部分。开口 A是圆柱形,其围绕容器体33Y的轴线(旋转轴)形成,并且其直径小于容 器体33Y的直径。为了从具有较小直径的开口 A排出墨粉,第二螺旋(第 二凸起)和用于朝向第二螺旋吸收墨粉的吸收部分设置在凸起33b与开口 A 之间(虽然它们二者都没有示出,但是它们设置在支座134m后面的位置)。
受持部分(盖)34Y通过支座134m连接于容器体33Y。如图44所示, 卡爪(卡爪部分)340bl设置在受持部分34Y的圆柱的外圆周上。卡爪340bl 接合在形成于容器体33Y的圆周凹槽33e中,这允许受持部分34Y和容器 体33Y的相对旋转。容器体33Y与受持部分34Y之间的连接部分形成有密 封部件(密封件)37,从而防止墨粉从连接部分泄漏。齿轮(瓶齿轮)33c 在连接容器体33Y的受持部分34Y的位置附近与容器体33Y整体地设置。 齿轮33c用作使容器体33Y旋转的输入部分。
墨粉出口(供给口 )B形成在受持部分34Y的外周的下部。更具体地说, 墨粉出口 B整体地设置有漏斗形状开口 340c2,该开口设置在支座(输出部 件)340c中。作为接合部件的喷嘴70 (墨粉传送管)被插入设置在支座340c 中的喷嘴孔340n,墨粉出口 B和喷嘴70由此通过墨粉供给口 70a相互连通。 插销部件(活门)34d装配在喷嘴孔340n中,当墨粉容器32Y没有与喷嘴 70接合时, 一系列墨粉供给路径被挡住。虽然在第十二实施例中没有示出, 但是偏压单元没有设定在墨粉容器32Y侧中,而是设定在墨粉容器支架31 侧,偏压单元沿阻止其被喷嘴70推动的方向的方向偏压插销部件34d。
如图43所示,定位销70b布置在设备体100的侧部上的喷嘴体的两侧 上,喷嘴70设置在其中。定位销70b插入设置在受持部分34Y中的定位孔 340k。喷嘴70的供给侧与吸入式螺旋泵60的吸入口连通,与第十一 实施例 类似。作为螺旋泵,可使用能够连续地供给具有高固/气比率的固定量的非轴 向离心螺旋泵(Mohno泵)。
在采用上述方式构造的墨粉容器32Y中,当从图43的箭头M的方向观 看,具有固定于其的支座(输出部件)340c的受持部分34Y从容器体33Y 的外圓周表面向外凸出。换句话说,支座340c形成在受持部分34Y中从而 无法沿容器体33Y的连接/拆卸方向(箭头M和Q的方向)覆盖凸起平面, 该支座是沿着连接/拆卸操作凸出的凸出部分。
当墨粉容器32Y沿箭头Q的方向设定在墨粉容器支架(设定部分)31 中时,定位销70b插入在定位孔340k中,喷嘴70插入喷嘴孔340n中。更 具体地说,通过沿着轴向方向(纵向方向)移动墨粉容器32Y并且将受持部 分34Y作为前端,喷嘴70插入喷嘴孔340n。然后,当喷嘴70插入喷嘴孔 340n时,插销部件34d从喷嘴孔340n朝向后侧推出,喷嘴70的墨粉供给口 (接纳孔)70a连通墨粉出口 B (开口 340c2)从而能够供给墨粉。
在根据第十二实施例中的墨粉容器支架中,同样,墨粉供给操作以与第 十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执行。换句话说,所包含的墨粉通过容器体33Y的 旋转供给至受持部分34Y侧,并且墨粉出口 B填充有墨粉。如果作为吸入 侧的墨粉出口 B填充有墨粉,那么吸入式螺旋泵肯定会传送墨粉。因此,根 据操作时间的墨粉量可供给至显影装置。
墨粉供给采用这一方式执行,同时用户将墨粉容器32Y设定在墨粉容器 支架31中。因此,如果墨粉容器32Y没有被正确地设定其中或者如果存在
设置的故障,那么喷嘴70不会被正确地插入喷嘴孔340n,这导致墨粉供给 的故障。
图45是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设定部分)31中的基板310a的透视图, 图46是其上设置有墨粉容器32Y的基板310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参照图45 (同样参照图10),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31中的基板310a具 有空间,在该空间中,相应于四种颜色的墨粉容器32Y可被连接,并且滑动 面31a和31b形成在墨粉容器32Y的每个连接位置中。四个墨粉容器32Y 设定在第十二实施例中的一件基板310a中,但是基板310a也可根据墨粉容 器32Y的数量相应于每个墨粉容器32Y独立地设置。
如图46所示,形成在基一反310a中的滑动面31a和滑动面31b形成导向 凹槽31al1,其中装配有受持部分34Y。导向凹槽31all的滑动面31b和基 板310a的上表面形成作为弯折件的导向边缘31a12,其支撑容器体33Y。导 向凹槽31all构造成当沿图46的纸的垂直方向观看时,导向从容器体33Y 的外圆周凸出的支座340c (凸出部分)。换句话说,导向凹槽31all形成为 使得受持部分34Y的凸出部分34c装配在导向凹槽3lal 1中。导向边缘3lal2 沿着导向凹槽31a11的开始点和结束点之间的边缘形成,并且形成斜面从而 容易地支撑旋转容器体33Y。
因此,采用上述方式构成的墨粉容器支架31包括形成导向凹槽31all 的滑动面31a和31b,所以当受持部分34Y装配在导向凹槽31a11中时,围 绕受持部分34Y的中心轴的旋转被限制。因此,如果墨粉容器32Y设置在 滑动面31a上同时受持部分34Y装配在导向凹槽31all中从而沿着箭头Q 方向移动,那么墨粉容器32Y可简单地、可靠地和正确地设定。更具体地说, 通过将受持部分34Y设定在导向凹槽31a11中,在喷嘴340n和定位孔340k 中不会出现位移。因此,当墨粉容器32Y沿箭头Q方向设定在其中时,定 位销70b确定地插入定位孔340k,并且喷嘴70可靠地插入喷嘴孔340n。
在第十二实施例中,墨粉容器32Y从开始到完成连接操作与轴线平行地 沿着滑动面31a滑动。同时,该方法可改变为在连接操作的开始、沿垂直于 箭头Q的方向、以受持部分34Y作为头部滑动墨粉容器32Y,然后将其沿 箭头Q方向连接。该方法也可改变为下述方法,即在连接操作的开始、从上 侧将墨粉容器32Y设定在滑动面31a上,然后沿箭头Q的方向对其进行滑 动/人而进^亍连才矣。 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构造成将墨粉排放机构设置在从操作者
(用户)观看的后侧中,并且将墨粉容器32Y的喷孔340n与设备体100的 后侧中的设备体100侧的喷嘴70对接。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墨粉在对接部 分中散落,该位置也远离操作者。因此,与墨粉排出机构(对接结构)处于 设备体IOO的附近侧中的情况相比,操作者的手不会容易地被墨粉粘污。此 外,因为对接结构设置在设备体100的后侧中,所以操作者在进行连接时保 持该受持部分34Y的同时几乎不进行操作。通过操作的实验证明,操作者通 常保持容器体33Y以将其推入。如果操作者保持容器体33Y,那么该受持部 分34Y侧可在操作期间旋转,这可能会导致操作性变差,但是在第十二实施 例中,因为受持部分34Y的旋转被滑动面31a限制,所以操作性得以改善。 因此,即使墨粉排出机构(对接结构)设置在设备体100的后侧中,更换墨 粉容器32Y时的操作性得以改善。
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墨粉容器支架31的构造和效果的关系将在下文进 行总结。下述大多数构造和效果对于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支架来说 也都具有。
在第十二实施例中,墨粉容器32Y的排出侧上的受持部分(盖)34Y的 主部分是基本上圆柱形的,该圆柱的一部分具有朝向包括墨粉活门机构的空 间伸出的支座340c (伸出部分,凸出部分)。在支座340c的基础上,墨粉容 器32Y装配在形成于设备体100的侧部上的导向凹槽31all中,以进行连接, 可精确地确定与吸入墨粉的喷嘴70的位置关系。
墨粉容器32Y沿着滑动面31a移动,墨粉出口 B与喷嘴70接合从而防 止墨粉容器32Y的设置故障或者错误设置。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构造,与需 要多个动作以进行墨粉容器32Y的拆卸操作的专利文件1至4相比,墨粉容 器32Y的拆卸操作通过一次动作而完成(除了主体门的开启/关闭操作),使 得墨粉容器32Y沿滑动面31a移动。
设置用于滑动面31a的导向边缘31a12,这有助于在连接之后可旋转地、 确定地支撑墨粉容器32Y。
设置用于滑动面31a的导向凹槽31a11,这有助于在连接时消除墨粉容 器32Y的移动,因此成功地防止墨粉容器32Y的设置故障或者错误设置。
如果用户只保持容器体33Y并且尝试将其设置在设备体中,那么受持部 分34Y旋转,除非旋转受到限制。此时,力矩力产生在受持部分34Y的旋
转中心周围,并且支座(伸出部分)340c面向下方。因此,在第十二实施例
中,导向凹槽31a11形成在垂直方向的下侧。采用这种形状,即使用户只保 持容器体33Y,支座340c也本身装配在导向凹槽31a11中,墨粉容器32Y 的错误设置防止性能得以改善。
在第十二实施例中,因为用于对接喷嘴79 (墨粉供给口 70a)的墨粉出 口 B形成在支座(伸出部分)340c中,墨粉出口 B沿着滑动面31a移动, 并且这可防止墨粉容器B的旋转移动。因此,用户可容易地并且确定地对接 墨粉出口 B与喷嘴70,而不明显意识到。与专利文件5和专利文件6中的 套筒卡紧系统的墨粉出口的开启操作不同,第十二实施例具有与连接操作同 步地通过喷嘴70推动插销部件34d的机构,从而开启墨粉出口B,而不使 用杠杆等。这防止墨粉在更换墨粉容器32Y时散落。
因为用户可容易地通过只保持容器体33Y而执行墨粉容器32Y的连接/ 拆卸操作,所以墨粉排出机构(喷嘴70与墨粉出口 B之间的对接部分)可 设置在设备体100的后侧。
如上所述,第十二实施例构造成允许简单的操作,也允许在墨粉容器 32Y更换时确定地减少墨粉的散落。
明显地,本发明不受实施例的局限,除了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容,这些实 施例可按照需要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改变。此外,各个部件的 每个数字、位置和形状并不受到实施例的限制,因此,可对其进行改变以适 于实现本发明。
根据另 一 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墨粉容器与墨粉容器支架 的连接操作,在开始定位之后,开启/关闭部件开始开启墨粉出口。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墨粉容器的基础上,墨 粉容器支架具有与墨粉出口连通的喷嘴,并且开启/关闭部件设定为插销部 件,其与墨粉容器支架的连接操作同步地由喷嘴推动,从而开始开启墨粉出 口,并且其与自墨粉容器支架的拆卸操作同步地由偏压部件偏压,从而开始 关闭墨粉出口。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墨粉容器的基础上,墨 粉容器支架具有定位部件,用于与受持部分接合从而定位该受持部分,并且 在与墨粉容器支架的连接操作期间、受持部分开始与定位部件接合之后,喷 嘴开始推动插销部件。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墨粉容器的基础上,定 位部件的前端形成为相对于沿着连接方向的受持部分比喷嘴的前端更接近 受持部分侧。
根据另 一 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当上述墨粉容器沿着连接方向 移动至墨粉容器支架时,与定位部件接合的受持部分的前端形成为比由喷嘴 推动的插销部件的前端更接近墨粉容器支架侧。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墨粉容器的基础上,在 连接受持部分的侧部上的定位部件的前端形成锥形或者切面。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墨粉容器的基础上,在 接合定位部件的侧部上的受持部分的前端形成锥形或者切面。
根据另 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墨粉容器可拆卸地连接于 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墨粉容器支架,该墨粉容器包括容器体,其将包含在墨粉 容器内部的墨粉从开口排出;以及受持部分,该部分从容器体出口排出的墨 粉从墨粉出口排出,并且以非旋转的方式由墨粉容器支架进行,并且受持部 分包括与墨粉容器支架接触并且滑动的滑动部分。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墨粉容器的滑动部分和与 /自墨粉容器支架的连接/拆卸才乘作同步地沿着墨粉容器支架滑动。
根据另 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墨粉容器的滑动部分是平部。
根据另 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墨粉容器的平部形成为与 墨粉容器支架的滑动面平行。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墨粉容器的滑动部分是多 个凸体部分,这些部分的高度可与预定平面接触。
根据另 一 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墨粉容器的预定平面设定 为墨粉容器支架的滑动面。
根据另 一 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墨粉容器的滑动部分设置 在受持部分的底部中。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当进行与/自墨粉容器支架的连 接/拆卸操作时,上述墨粉容器的受持部分的底部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的滑动 面上并且沿滑动面滑动。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墨粉容器的滑动部分设置
在受持部分的侧部中。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当进行与/自墨粉容器支架的连 接/拆卸操作时,上述墨粉容器的受持部分沿着用作侧表面的墨粉容器支座的 滑动面滑动。
根据另 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墨粉容器的受持部分包括 偏压部分,该部分沿连接方向由墨粉容器支架的偏压单元偏压,同时受持部 分设置在墨粉容器支架中,并且滑动部分和与/自墨粉容器支架的连接/拆卸 操作同步地与偏压单元接触并且滑动。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墨粉容器的基础上,偏 压单元是通过心轴整体地设置的臂部对,并且通过扭转弹簧沿围绕心轴的两 个旋转方向施加力。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墨粉容器,滑动部分设 置在受持部分的两侧部分中,并且偏压部分是处于两侧部分的端部处的角 部。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墨粉容器中,角部形成 为使得角部的曲率小于与角部接触的偏压单元的接触部分的曲率。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墨粉容器中,滑动部分 设置在受持部分的两侧部分中,偏压部分是在两侧部分处的与侧部交叉的平 面。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墨粉容器中,滑动部分 形成为使得其高度等于墨粉出口的高度。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墨粉容器的基础上,墨 粉容器支架包括与墨粉出口连通的喷嘴,并且受持部分包括插销部件,该部 件和与墨粉容器支架的连接操作同步地由喷嘴推动从而开启墨粉出口 ,并且 和自墨粉容器支架的拆卸操作同步地由偏压部件偏压从而关闭墨粉出口 ,在 墨粉容器支架的连接操作期间,在滑动部分开始朝向偏压单元滑动之后,墨 粉传送管开始推动插销部件,并且一旦滑动部分结束其滑动至偏压单元,偏 压单元将偏压该偏压部分。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墨粉容器中,插销部件 沿与/自墨粉容器支架的连接/拆卸操作相关联的连接/拆卸方向的的移动距 离设定为短于从墨粉出口沿连接/拆卸方向至偏压部分的距离。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墨粉容器中,受持部分 包括和与墨粉容器支架的连接操作同步地与墨粉容器支架的定位部件接合 的接合部分,该接合部分设置在沿滑动部分的垂直方向的上侧以及墨粉出口 中。
根据另 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成像设备包括可拆卸地设 置在其中的墨粉容器,该容器包括将包含在墨粉容器中的墨粉从开口排出的 容器体,以及受持部分,该受持部分将从容器体的开口排出的墨粉从墨粉出
口排出;并且还包括保持部分,该部分以非旋转的方式保持该受持部分;以 及导向轨道,该轨道将受持部分朝向保持部分导向,同时在墨粉容器的连接 时限制受持部分的旋转。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导向轨道 包括用于支撑容器体的导向边缘。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导向轨道 包括用于导向保持的部分的一部分的导向凹槽。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受持部分 沿连接/拆卸方向伸出的伸出部分,从而不沿容器体的连接/拆卸方向覆盖该 伸出平面,该伸出部分沿导向凹槽导向。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该伸出部 分具有墨粉出口。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墨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导向凹槽 设置在相对于受持部分的垂直方向的下侧中。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上述成像设备包括墨粉供给装 置,墨粉容器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墨粉供给装置中,墨粉容器包括将容纳在墨 粉容器中的墨粉从开口排出的容器体,以及受持部分,该受持部分将从容器
体的开口排出的墨粉从墨粉出口排出;并且也包括保持部分,该部分以非旋
转的方式保持该受持部分;以及偏压元件,用于与墨粉容器的连接操作同步
地将墨粉容器朝向保持部分偏压。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该偏压元 件与墨粉容器的连接操作同步地朝向保持部分偏压受持部分。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墨粉容器 包括用于与连接/拆卸操作同步地开启/关闭墨粉出口的开启/关闭部件,在墨
粉容器的连接操作期间,在偏压元件开始偏压之后,开启/关闭部件开始开启 墨#分出口。
根据另 一 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上述成像设备构造成在由偏压 单元朝向保持部分偏压之前、沿将墨粉容器与保持部分分离的方向将力施加 在墨粉容器上。
根据另 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上述成像设备包括第二偏压元 件,该偏压元件用于与墨粉容器的拆卸操作同步地沿从保持部分分离墨粉容 器的方向偏压墨粉容器。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第二偏压 元件与墨粉容器的拆卸操作同步地沿将其与保持部分分离的方向偏压该受 持部分。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墨粉容器 包括开启/关闭部件,该部件用于与连接/拆卸操作同步地关闭/开启墨粉出 口,并且在墨粉容器的拆卸操作期间、在第二偏压元件开始偏压之后,开启 /关闭部件开始关闭墨粉出口 。
根据另 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上述成像设备构造成在沿从保 持部分分离墨粉容器的方向偏压第二偏压单元之前将力朝向保持部分作用
到墨粉容器上。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偏压元件 和第二偏压元件整体地通过心轴整体地设置并且形成为臂部对,其通过扭转
弹簧围绕心轴沿旋转方向的两个方向施加力。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导向轨道 包括滑动面,受持部分的滑动部分沿该滑动面与墨粉容器的连接/拆卸操作同 步地滑动,并且在墨粉容器的连接操作期间,在滑动部分的滑动开始之后, 偏压元件偏压该受持部分,同时,开始将受持部分定位至保持部分,并且一 旦滑动部分的滑动结束,受持部分定位至保持部分得以完成。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导向轨道 包括滑动面,受持部分的滑动部分与墨粉容器的连接/拆卸操作同步地沿该滑 动面滑动。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上述成像设备包括滑动面,受 持部分的滑动部分与墨粉容器的连接/拆卸操作同步地沿该滑动面滑动。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在墨粉容 器的连接操作期间,在滑动部分开始滑动之后,偏压部件偏压受持部分,同 时,受持部分开始定位至保持部分,并且一旦滑动部分的滑动完成,受持部 分定位至保持部分得以完成。
根据另 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上述成像设备包括墨粉容器, 该容器包括开启/关闭部件,用于开启/关闭受持部分的墨粉出口;并且也包 括墨粉传送管,该墨粉传送管与墨粉容器的连接操作同步地推动开启/关闭部 件从而开始开启墨粉出口 ,并且该墨粉传送管与墨粉出口连通。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墨粉容器 包括沿阻碍由墨粉传送管推动的方向的方向施加偏压开启/关闭部件的力的 部件。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墨粉容器 沿容器体的纵向方向进行连接/拆卸。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墨粉容器 在容器体的设定为水平方向的纵向方向的基础上进行连接。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受持部分 进行连接使得其变为容器体的头部。
根据另 一 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上述成像设备包括墨粉容器,
该容器包括设置在容器体的外周上和开口附近的齿轮;并且也包括与齿轮接 合从而将旋转驱动力传送至齿轮的驱动齿轮。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墨粉容器 将包含在容器体中的墨粉通过传送至齿轮的旋转驱动力与容器体的旋转同 步地朝向开口进行传送。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墨粉容器 具有沿容器体的内圆周表面的螺旋形状凸起。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墨粉容器 包含容器体中的墨粉。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墨粉容器 还包含容器体中的载体。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上述成像设备包括可拆卸地连 接于连接部分的墨粉容器,该墨粉容器包括容体体,该容器体具有用于将所
包含的墨粉通过旋转传送至开口侧的传送器部分;以及受持部分,该部分固 定于容器体的开口并且相对于容器体是相对可旋转的,其中,受持部分具有
墨粉出口 ,该出口形成用于将包含在容器体中的墨粉传送至成像设备的主体 的路径的一部分,该连接部分包括当墨粉容器沿轴向方向移动时与墨粉出口 接合的接合部件,以及用于在移动期间限制该受持部分的旋转的导向轨道。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导向轨道 包括用于支撑容器体的导向边缘以及用于导向受持部分的端表面的导向凹 槽。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受持部分 具有向外伸出的伸出部分,其伸出量超过容器体在垂直于墨粉容器的轴线的 剖面处的外直径,并且伸出部分由导向轨道的导向凹槽进行导向。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导向凹槽 形成在沿重力方向的下侧中。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墨粉出口 形成在伸出部分中。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像设备中,连接部分 位于从操作者观看时的主体的后侧。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拆卸地连接于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墨粉容器支架的墨粉容器,包括容器体,该容器体包含墨粉并且具有用于排出墨粉的开口;以及受持部分,该受持部分具有用于将从所述开口排出的墨粉排出的墨粉出口,并且该受持部分将从所述开口排出的墨粉从所述墨粉出口排出,并且以非旋转的方式由所述墨粉容器支架保持,其中,所述受持部分包括和所述受持部分与/自所述墨粉容器支架的连接/拆卸操作同步地开启/关闭所述墨粉出口的开启/关闭部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开启/关闭部件包括 插销部件,该部件和其连接至所述墨粉容器支架的操作同步地由设置在所述墨粉容器支架中的喷嘴推动从而开启所述墨粉出口 ,并且和其从所述墨 粉容器支架拆卸的操作同步地由偏压部件偏压从而关闭所述墨粉出口 。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偏压部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墨粉容器支架中的卡爪部件,该卡爪部件与所述墨粉容器的连接操作同步地缩回至不会妨碍所述受持部分的连接的位置,然后凸出至其 与所述插销部件接合的位置,同时,与所述墨粉容器的拆卸操作同步地偏压 所述插销部件,并且然后缩回至不会妨碍所述受持部分的拆卸的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卡爪部件通过接合所 述插销部件将所述插销部件的位置与所述喷嘴共同固定在所述墨粉容器支 架中,以及所述受持部分还在所述插销部件的位置固定的情况下沿着连接/拆卸方 向移动,从而开启/关闭所述墨粉出口。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卡爪部件由第二偏压 部件从所述缩回位置偏压至所述接合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偏压部件形成为,所述卡爪部件偏压所述插销部件所使用的力 大于所述插销部件的滑动阻力。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插销部件构造成当所 述墨粉出口被开启/关闭时的行程大于通过手工操作可移动的行程。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粉容器,其通过所述喷嘴连接于所述传送 器管(71),该管连接于泵,用于自/向内部输送或引入气体,从而传送从所 述墨粉出口排出的墨粉以及气体。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受持部分包括和与/自所述墨粉容器支架的连接/拆卸操作同步地沿所述墨粉容器支架滑动的滑动 部分,以及所述开启/关闭部件设置在由所述滑动部分环绕的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容器,其沿着所述容器体的纵向方向进 行连接/拆卸。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粉容器,其在所述容器体设定为水平方向 的纵向方向的基础上连接于所述墨粉容器支架。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受持部分连接于所述 墨粉容器支架,使得所述受持部分设定为容器体的头部。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容器体可旋转地设置 并且在旋转之后将其中包含的墨粉朝向所述开口传送。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容器体包括设置在 其圆周表面上以及所述开口的侧部上的齿轮,并且该齿轮将旋转驱动力传送 至所述容器体。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容器体包括沿其内 圆周表面的螺旋形凸起。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容器体包括传送器 部件,该部件将包含在其中的墨粉朝向所述开口传送。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传送器部件是可旋 转地设置的线圈或螺旋件。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受持部分通过所述开 口与所述容器体连通。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容器体在其内部包含 墨粉。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容器体在其内部包 含载体。
20、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容器,该墨粉容器可拆卸地连接于设置在所 述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墨粉容器支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墨粉容器(32Y),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墨粉容器存储部分。该墨粉容器设置有容器主体(33Y),该容器主体具有开口,并且该容器主体从开口排出包含在墨粉容器中的墨粉;以及受持部分(34Y),其设置有墨粉排出口,用于排出从该开口部分排出的墨粉,该部分将从该开口不发排出的墨粉从墨粉排出口排出,且以非旋转的方向由墨粉容器支架保持。受持部分(34Y)设置有开启/关闭部件(插销部件(34d)),用于通过将墨粉容器与墨粉容器存储部分连接和从墨粉容器存储部分拆卸操作同步地开启/关闭墨粉出口。
文档编号B65D83/06GK101103315SQ200680000340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7日
发明者吉泽秀男, 山根正行, 榑沼岳郎, 田口信幸, 胜山悟朗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