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1057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袋,具体涉及一种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是在该气体包装袋中设置连结热封组,充气后形成圆柱形的内部空间,恰可用于置放酒瓶或罐装容器等圆柱形容器,以方便瓶罐类容器的搬运及输送,并且避免其于运送途中破裂。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缓冲包装物品的方式,是以一塑料片上突设复数个凸起小气囊泡,将这种塑料膜片包覆于物品外周,借由该小气囊泡吸震缓冲作用,以避免物品于运送途中破裂或损坏。但是,该小气囊泡的吸震能力有限,对于较小的冲击勉强可以产生缓冲作用,而对于较大的振动或冲击负荷就无法达到缓冲吸震目的,容易造成物品的破裂损坏。
另外,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363600号所公开的缓冲包装袋具有一内侧壁及反向弯折的外侧壁,而于内、外侧壁间形成一气密室,当充填气体于气密室中,借由内侧壁紧密地包覆贴靠于欲收容物品上,使气密室内的气体可对欲收容物品形成缓冲包覆的效果;又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128326号所公开的缓冲用包装材料是由具备空气给排口部的止回阀,并以塑料薄膜制成为方形的气密袋,又将该包装材料的本体对折折弯,使其重迭成为两个空气的充填收容部,其中,在该两空气的充填收容部的内面,至少有一处成线状黏接,充填空气时,借该线状黏接以限制该面空气的充填收容部的鼓膨状态。前述的两个已知专利,虽然以气密室或充填收容部充填空气,以保护收容物,达到缓冲包覆效果,但是,其对于酒瓶或罐装容器等类的圆柱形容器,却无法达到包装收容的目的。另外,现今有关气体柱袋等的技术,对于酒瓶或罐装等类的容器,受限于形状,仍是无法收容包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前述的缺点所作的创新改进。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它借由连结热封组的设置,使气体包装袋于充气后可以形成复数个独立的圆柱形内部空间,以收容复数个瓶罐容器,以达保护的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提供优化方案,第一个改进的目的是所述的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可以依需要选择设置成连续复数个,例如两个或两个以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独立的圆柱形内部空间,以方便对于瓶罐类容器的搬运及输送。第二个改进的目的是该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中的任一气柱组的气柱破裂,气体泄漏时,并不影响其它气柱组仍维持气密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的方案是一种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由复数气柱组连续设置所组成,气柱组与气柱组之间以没有连通口的热封线加以分隔,各自独立,使气体无法在气柱组之间互通,因此当任一气柱组的气柱破裂,气体泄漏时,并不影响其它气柱组仍维持气密状态;在该气体包装袋一侧适当处设有一进气口,连接该进气口设有一进气道,该进气道有气路与各个主、辅助气柱连通,因此当气体由气体包装袋的进气口进入后,即可循着进气道对每一气柱组的各个气柱进行充气操作;而该气体包装袋由断面观察,则包含上膜及下膜两层薄膜;其特征为在该气体包装袋中预定的一组气柱的两端,分别设置一连结热封组;该连结热封组包括二条直向热封线及一条横向热封线,该直向、横向热封线是将上、下膜热封,使其黏结在一起,并且使这些直向、横向热封线形成一H状,将该H状向外侧的自由端的部份切除,使该切除部份形成一U状的缺口,并且使该缺口朝向气体包装袋的外侧。
完成第二个改进的目的的优化方案是一种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由复数气柱组连续设置所组成,每一气柱组包含一宽度较大的主气柱,及一宽度较小的辅助气柱;主、辅助气柱之间,以设有连通口的热封线加以分隔,而气柱组与气柱组之间则以没有连通口的热封线加以分隔,各自独立,使气体无法在气柱组之间互通,因此当任一气柱组的主、辅助气柱破裂,气体泄漏时,并不影响其它气柱组仍维持气密状态;在该气体包装袋一侧适当处设有一进气口,连接该进气口设有一进气道,该进气道有气路与各个主、辅助气柱连通,因此当气体由气体包装袋的进气口进入后,即可循着进气道对每一气柱组的各个主、辅助气柱进行充气操作;而该气体包装袋由断面观察,则包含上膜及下膜两层薄膜;其特征为在该气体包装袋中预定的一组主、辅助气柱的两端,分别设置一连结热封组;该连结热封组包括二条直向热封线及一条横向热封线,该直向、横向热封线是将上、下膜热封,使其黏结在一起,并且使这些直向、横向热封线形成一H状,将该H状向外侧的自由端的部份切除,使该切除部份形成一U状的缺口,并且使该缺口朝向气体包装袋的外侧。
其中,当该气体包装袋充气后,于连结热封组一侧的各气柱组,环绕形成一圆柱体;而连结热封组另一侧的各气柱组则形成另一圆柱体,该圆柱体所围成的圆柱形内部空间,即形成一收容物置放处,恰可用于置放圆柱形容器。
即,本优化方案与基本方案的区别特征是所述的每一气柱组包含一宽度较大的主气柱,及一宽度较小的辅助气柱;主、辅助气柱之间,以设有连通口的热封线加以分隔,而气柱组与气柱组之间则以没有连通口的热封线加以分隔。
完成第一个改进的目的的优化方案是于该气体包装袋上设置二对或二对以上的连结热封组,间隔设立在预定的气柱组的主、辅助气柱的两端,充气后则可形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独立圆柱形内部空间,以收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圆柱形容器。
为了详细说明,特举下述之实施例加以说明如下,但是,这些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未充气时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未充气时的背面示意图;图3是图1A-A处的断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充气时的示意图;图5是图3B-B处,充气时,单一主、辅助气柱的断面示意图;图6是图3B-B处,结束充气时,单一主、辅助气柱的上、下气阀膜压贴于上膜的断面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于结束充气,膨胀成型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未充气时的正面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气体包装袋于结束充气,膨胀成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1,请参阅图1,该气体包装袋未充气时的正面示意图。该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1是由复数气柱组10连续设置所组成,每一气柱组10包含一宽度较大的主气柱11,及一宽度较小的辅助气柱12。主气柱11与辅助气柱12之间,以热封线31加以分隔,在该热封线31上,每间隔10~15公分即开设一连通口30,使主气柱11与辅助气柱12内的气体可以互通。而气柱组10与气柱组10之间则以没有连通口的热封线32加以分隔,各自独立,使气体无法在气柱组10之间互通。因此任一气柱组10的主、辅助气柱11、12破裂,气体泄漏时,并不影响其它气柱组10仍维持气密状态。在该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1一侧适当处设有一进气口2,连接该进气口2设有一进气道14,该进气道14有气路与各个主、辅助气柱11、12连通。因此当气体由气体包装袋的进气口2进入后,即可循着进气道14对每一气柱组10的各个主、辅助气柱11、12进行充气操作。
请同时参阅图2,是气体包装袋未充气时的背面示意图,及图3,为该气体包装袋包括正面和背面,由图1A-A处所绘制的断面示意图。该使用于瓶罐之气体包装袋1是由两层薄膜组成,分别为上膜21及下膜22,该两层膜是由塑料之类的材质所制成的薄膜。将该等薄膜的外围分别以铜模加以热压印形成热封线35,使该气体包装袋1能密封,气体不会外泄。接着热压印气柱组10与气柱组10之间的热封线32,主、辅助气柱11、12之间的热封线31,前述热封线31、32、35是将上、下膜21、22及其之间所夹置的上、下气阀膜25、26热压印,使其黏结在一起。前述之上、下气阀膜25、26所组成的气阀,是以适当的长度夹置于该上、下膜21、22之间。并且于上、下气阀膜25、26之间设置一耐热印刷33,其位置恰位于进气道14处附近,该耐热印刷33与上、下膜21、22相同,也是以横跨整个气体包装袋的方式加以设置。该耐热印刷33的设置,可以避免上、下气阀膜25、26在压制热封线36的制造过程中热封在一起。热封线36是位于气柱组10的入气口45处,它是将上、下膜21、22及其之间所夹置的上、下气阀膜25、26热压印在一起,耐热印刷33可避免上、下气阀膜25、26于热压印时黏结在一起,而可提供一入气口45于各个主、辅助气柱11、12上,使气体包装袋1在充气时,气体能进入到每一个主、辅助气柱11、12。请再参阅图1,于上、下气阀膜25、26处设置进气导引热封线34,该进气导引热封线34是将上膜21、上气阀膜25、下气阀膜26三层热封在一起,当气体由进气道14进入时,该进气导引热封线34得以引导气体顺利进入各个主、辅助气柱11、12内。该上、下气阀膜25、26,耐热印刷33,进气导引热封线34等即组成一止回阀装置,当气体充入各气柱组10时,可以封闭入气口45,使各气柱组10保持气密状态。
另外,于气柱组10的各主、辅助气柱11、12的适当位置处设有折迭线41、42、43、44,当气柱组10充气时,该折迭线41、42、43、44恰可提供气柱组10作为弯折之用,使该气体包装袋1可成为一具立体形状的袋体。当由气柱组10进气道14处的热封线35处出发,经由下部折迭线41,绕经背面(参阅图2),背面也设折迭线42、43,再经由正面的上部折迭线44,抵达开口50处的热封线35,形成左右相互连接的封闭气柱组10。
请再同时参阅图1、2,本发明一种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1,是在该气体包装袋1中所预定的一组主、辅助气柱11、12,该主、辅助气柱11、12的两端,分别设置一连结热封组60,该连结热封组60包括二条直向热封线61及一条横向热封线62,该直向、横向热封线61、62是将上、下膜21、22热封,使其黏结在一起,并且使这些直向、横向热封线61、62形成一H形,将该H形向外侧的自由端的部份切除,使该切除部份形成一U形的缺口63,即组成一连结热封组60。也就是该连结热封组60是由二条直向热封线61及一条横向热封线62形成一H形,并具有U形的缺口63,并且使该缺口63皆朝向气体包装袋1的外侧。
请参阅图4,当气体由该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1的进气口2充入,气体会沿着进气道14进入各气柱组10的主、辅助气柱11、12,而该进气导引热封线34则形成气路,导引气体顺利进入主、辅助气柱11、12。接着请参阅图5、图6,是取图3B-B处的断面示意图,气体进入主、辅助气柱11、12时,主、辅助气柱11、12膨胀成型,充气完成结束进气操作时,则主、辅助气柱11、12内部的高压气体将推压上气阀膜25及下气阀膜26两层膜片偏向上膜21一侧,并使上、下气阀膜25、26紧密贴压于上膜21上。因为进气导引热封线34是将上膜21、上气阀膜25、下气阀膜26热封在一起,因此上、下气阀膜25、26受压时会偏向上膜21,而不是下膜22。又因为上、下气阀膜25、26、及上膜21等都是由塑料制成的薄膜,当主、辅助气柱11、12内的气体压力推压上、下气阀膜25、26紧贴于上膜21时,将封闭主、辅助气柱11、12的入气口45,而形成气密,防止主、辅助气柱11、12内的气体逃逸。
请参阅图7,当该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1完成充气操作,各气柱组10的主、辅助气柱11、12已经充满气体而膨胀成型,沿着折迭线41、42、43、44弯折,即可将该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1弯折形成一立体的袋体。于连结热封组60一侧的各气柱组10因受到该连结热封组60充气膨胀的挤压,环绕形成一圆柱体;而连结热封组60的另一侧的各气柱组10则形成另一圆柱体。各气柱组10组成的圆柱体所围成的圆柱形内部空间,即形成一收容物置放处,恰可用于置放瓶罐之类的圆柱形容器,例如酒瓶或玻璃制罐装容器等,以防止其于运送途中受到撞击而破裂。各气柱组10的进气道14因为并未充气膨胀,所以仍呈薄膜状态,因此可配合开口50将欲收容保护的瓶罐由该开口50置入气体包装袋的内部收容空间,而该仍呈薄膜状的进气道14,恰可当作封盖封住该开口50。而该连结热封组60充气膨胀后除了可以挤压气柱组10形象一圆柱体,该连结热封组60所在的主、辅助气柱11、12也可将左右由各气柱组10所组成的圆柱体连结在一起,以方便运送时的搬运。另外,每一组气柱组10之间是以没有连通口的热封线32加以分隔,因此即使有任一气柱组10破裂,气体外泄,其余的气柱组10仍维持气密状态,使该气体包装袋1仍可以提供保护的功能。
实施例2,前述的实施例1是以一对连结热封组60,分别设立于预定的主、辅助气柱11、12的两端,连接左右两边的气柱组10,充气后形成左右两个独立的圆柱形内部空间,以收容两个瓶罐容器。同样的道理,若以二对或二对以上的连结热封组60,间隔设立于预定的主、辅助气柱11、12的两端,连接气柱组10,充气后则可形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独立圆柱形内部空间,以收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瓶罐容器。请参阅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气体包装袋未充气时的正面示意图,及图9,是该实施例的气体包装袋于结束充气,膨胀成型的立体示意图。是在该气体包装袋1上设置二对或二对以上的连结热封组60(图8、9是以二对的连结热封组60加以表示),间隔设立于预定的主、辅助气柱11、12的两端,连接气柱组10,充气后则可形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独立圆柱形内部空间,以收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瓶罐容器。
实施例3,本发明的实施例1、2中的气柱组10是由一主气柱11及一辅助气柱12所组成,但是,若使每一气柱组10仅有一气柱所组成的气体包装袋1,将其配合前述的连结热封组60,一样于充气后可以形成复数个独立的圆柱形内部空间,以收容复数个瓶罐容器。这种结构构成实施例3.
综上所述,本发明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借由连结热封组的设置,使气体包装袋于充气后可以形成复数个独立的圆柱形内部空间,以收容复数个瓶罐容器,以达保护的功效,符合工业生产的实用性。而该独立的圆柱形内部空间,可以依需要选择设置成连续复数个,以方便对于瓶罐类容器的搬运及输送,比已知技术的效果明显提高,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另外,本发明申请前并未见于刊物,具有新颖性。本发明符合专利法的规定,请求给予审查和批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由复数气柱组连续设置所组成,气柱组与气柱组之间以没有连通口的热封线加以分隔,各自独立,使气体无法在气柱组之间互通;在该气体包装袋一例适当处设有一进气口,连接该进气口设有一进气道,该进气道有气路与各个主、辅助气柱连通;而该气体包装袋由断面观察,则包含上膜及下膜两层薄膜;其特征为在该气体包装袋中预定的一组气柱的两端,分别设置一连结热封组;该连结热封组包括二条直向热封线及一条横向热封线,该直向、横向热封线是将上、下膜热封,使其黏结在一起,并且使这些直向、横向热封线形成一H状,将该H状向外侧的自由端的部份切除,使该切除部份形成一U状的缺口,并且使该缺口朝向气体包装袋的外侧。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气柱组包含一宽度较大的主气柱,及一宽度较小的辅助气柱;主、辅助气柱之间,以设有连通口的热封线加以分隔,而气柱组与气柱组之间则以没有连通口的热封线加以分隔。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其特征在于,于该气体包装袋上设置二对或二对以上的连结热封组,间隔设立在预定的气柱组的主、辅助气柱的两端,充气后则可形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独立圆柱形内部空间,以收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圆柱形容器。
全文摘要
使用于瓶罐的气体包装袋,由复数气柱组连续设置所组成,气柱组与气柱组之间以没有连通口的热封线加以分隔,各自独立,使气体无法在气柱组之间互通;在该气体包装袋一侧适当处设有一进气口,连接该进气口设有一进气道,该进气道有气路与各个主、辅助气柱连通;而该气体包装袋由断面观察,则包含上膜及下膜两层薄膜;其特征为在该气体包装袋中预定的一组气柱的两端,分别设置一连结热封组;该连结热封组包括二条直向热封线及一条横向热封线,该直向、横向热封线是将上、下膜热封,使其黏结在一起,并且使这些直向、横向热封线形成一H状,将该H状向外侧的自由端的部分切除,使该切除部分形成一U状的缺口,并且使该缺口朝向气体包装袋的外侧。
文档编号B65D85/30GK101020519SQ20071002066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0日
发明者赖宏斌 申请人:赖宏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