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钢丝传送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723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扁钢丝传送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带,特别是具有可变间隔的钢丝链环的扁钢丝传送带,更特 别地,涉及一种具有设计成通过双齿链轮接合的可变间隔钢丝链环的扁钢丝传送带系统。
背景技术
扁钢丝传送带已经面市许多年了。扁钢丝传送带一般维护费用低,而且当由链轮 正确地驱动时很少会发生侧移。参考图1,美国专利序号No. 2619306公开了一种扁钢丝传 送带10,其包括多个支柱16,有时也称作立柱(wickets),以及多个互连杆18,该支柱16绕 互连杆18铰接。带10上的支柱16支撑待被传送的产品,而且杆18被用来将带10的各组 件保持在一起。在笔直运行中,当链轮齿布置在由支柱中的链环限定的开口内时,链轮齿减缓相 邻的支柱中的张紧力而将其集中于一个位置,从而导致杆18在链轮齿处偏移。这又导致环 绕链轮齿的支柱中的链环的负载变得更高。因此,在环绕链轮齿且杆18接触支柱16的一 个或多个链接区域中可能发生疲劳和断裂。在扁钢丝传送带的一个或多个支柱区域处的疲劳断裂与弯曲特殊区域的周期的 数量相关。当传送带在重量上变轻同时更加打开时,这个问题变得甚至更加显著。美国专利No. 5950807是一种轻负荷传送带,其由圆形钢丝元件构成,该圆形钢丝 元件只部分地铰接,因而其也由于钢丝元件之间的干涉而弯曲。该美国专利试图通过使用 传送带中大小交替的开口来增加传送带的负荷载运能力而不增加重量。虽然这可以在较小 范围内改进传送带的强度,但是传送带仍然要经历由于钢丝元件对真正的自由铰接的失效 而引起的快速疲劳,而且传送带仍然具有在被链轮驱动时偏移的趋势,其中链轮将疲劳负 载施加于钢丝元件,结果导致钢丝断裂。因而,市场上存在对扁钢丝传送带的需求,所述扁钢丝传送带具有较轻的重量并 且所需材料的数量减少;因此降低了成本,同时仍然保持了其强度以避免疲劳故障。

发明内容
—种可变间隔的传送带系统满足了上述以及其它目的,该可变间隔的传送带包括 多个间隔开的牵引杆和多行支柱,所述支柱相对于行进方向横向布置并且互连多个间隔开 的牵引杆。每行支柱包括多个第一链环和多个第二链环,所述多个第一链环具有第一间隔 而所述多个第二链环具有第二间隔。该系统还包括链轮,其中多个第一链环被构造成接合 链轮的链轮齿。


结合附图阅读以下的详细说明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其中图1是一段传统扁钢丝传送带的俯视图。
4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扁钢丝传送带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扁钢丝传送带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扁钢丝传送带的俯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双齿链轮的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的双齿链轮和扁钢丝传送带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带概括地在图2中示出,附图标记为100。传送带100优选包括 扁钢丝传送带,该扁钢丝传送带包括多个间隔开的牵引杆180,所述多个间隔开的牵引杆连 续布置并且相对于行进方向T横向布置,该行进方向由带100的箭头T表示,每个杆180具 有两个端部200和210。带100包括多行支柱160,所述多行支柱160相对于行进方向T横向布置,并且互 连杆180的系列。每行支柱160由多个链环300组成,每个链环将杆180与系列中的下一 个杆连接。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支柱160包括多个链环300 ;但是,不是所有处于 单一支柱内的链环300都是相同的。更特别地,为了增强传送带的外边缘,支柱的边缘120、 130设有链环310,该链环310具有第一间隔或网眼尺寸,并且其间传送带的中间部分设有 链环320,该链环320具有第二间隔或网眼尺寸。支柱每端上的链环310或网眼开口的具 体数字可以根据带的重量和其它条件而改变。举例来说,图2中示出的支柱160包括链环 310,其在支柱的每端上限定一个敞开的网眼区域,而图3和图4中示出的支柱160’和160” 分别包括两个链环310,该链环310在支柱的每端上限定四个敞开的网眼区域以用于和双 齿链轮协作,下面还将进一步就此讨论。在优选实施例中,链环310的间隔小于链环320的间隔,从而传送带的边缘通过变 得更厚、更重和更强而被加固。如图2中所示,链环310优选形成为具有传统的IX 1间隔, 即由链环310限定的网眼开口在侧向上是1英寸,在纵向上也是1英寸。另一方面,链环 320以3X 1、4X 1或类似模式间隔得更开一些,即由链环320限定的开口在侧向上是3英寸 或4英寸而在纵向上是1英寸。通过在中间部分使链环间隔得更开一些,支柱的重量得以 减轻,因此,传送带的整体重量和所需材料减少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3X 1和4X1 的链环间隔仅仅是示例,也可以采用其它的间隔模式以进一步减轻带的重量。类似地,虽然 1X1模式被用来举例说明链环310,但是也可以根据疲劳条件使用传统的1/2X1模式,或 者更进一步,可以根据链轮齿的所需尺寸使用1/2X1和1X1之间的任意网眼开口,以下将 更进一步讨论。图3公开了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支柱160’具有多个链环310,该多个链环310 布置在每个边缘120、130上以便限定张力承载元件,而且一个或多个链环310布置在支柱 中间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通过在边缘上和支柱的中间区域提供一个或多个,优选两 个更密集、间隔更紧凑的链环310,整个传送带的重量并没有明显增加,而且当与链轮齿接 合时,更密集的链环310能够帮助将负载分散到带的更宽的区域上并且通过平衡由相邻的 齿施加的力而减少偏移。图4也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支柱160”在每个边缘120、130和中间部分包括链环310,其还包括宽度比链环310和320都更宽的链环330。更特别地,带 最靠近链轮位置的部分,即链环310,比带的剩余部分更窄以便降低带的易疲劳区域中的偏移。参考图5,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链轮200被示出。链轮200是双齿链轮,其 中每个外周边缘包括一行链轮齿210,链轮齿之间布置有平滑的支撑表面220。使用双齿链 轮的能力允许带在整个宽度上的负载更加均勻,并且窄链环310使得驱动接合点处的偏移 减少。虽然优选使用双齿链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明白,也可以使用具有单行齿的两个 窄链轮以接合带100的窄链环310。如图6中所示,链轮齿210接合第二和第四个敞开区 域(在图例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该第二和第四个敞开区域由传送带100的链环310限 定,而支撑表面220支撑布置在其间的敞开区域。在传送带的每个边缘上由链环310限定的 第一敞开区域优选不用来接合链轮齿,因为传送带的边缘已经是最容易损坏和疲劳的。根 据本发明,链轮接合点的数量和间隔能够根据应用和所期望的产品负载而改变。上述实施例图示了支柱内链环之间的优选关系,所述支柱构造成与双齿链轮一起 使用。上述说明不限于图示的线性间距,当然可以被用于任何所需的间距。类似地,支柱 和传送带能够根据所需的应用被制造成任何优选的宽度。在制造传送带100的过程中,每 个支柱将具有在支柱中的固定开口(即偶数开口),和可变开口(即奇数开口),该可变 开口可以稍微调节以便满足客户的需求。更特别地,所有链环310的开口都是1X1,而奇 数链环310实际上可以是0. 75X1或1. 2X1,以便使最终的传送带具有所期望的宽度。因 此,为了本发明的目的,链环310可以理解为在间隔上基本相同,尽管制造上的局限可能要 求对规定的宽度进行轻微的改变。这当然也适用于链环320和330。虽然本发明已经相对于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这只是出于公开的 目的而做出的示例,而不是将本发明限制为任何指定的布置,因为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 权利要求的情况下,对所述特定实施例中所示出和说明的内容进行各种变化、修改、改变、 删减、替换、省略和差异化处理。
权利要求
一种可变间隔的扁钢丝传送带系统,包括多个间隔开的牵引杆;多行扁钢丝立柱,所述多行扁钢丝立柱相对于行进方向横向布置并且互连所述多个间隔开的牵引杆,每个所述立柱在所述传送带的整个宽度上具有均一的厚度尺寸;所述多行立柱中的每一个限定多个第一链环和多个第二链环,所述链环的每一个具有纵向高度和横向间隔;以及至少一个链轮,其具有多个链轮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链环具有第一高度和第一横向间隔,并且所述多个第二链环具有第二高度和第二横向间隔,所述第一高度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间隔小于所述第二间隔;以及其中,所述传送带包括相对的第一外边缘和第二外边缘,并且所述多个第一链环被布置在至少所述扁钢丝传送带的所述第一外边缘和所述第二外边缘上,所述第一链环的尺寸设计为在其内接收所述链轮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链环被布置在所述第一 外边缘和所述第二外边缘上的所述第一链环之间,以便减少所述传送带的整体重量并且增 加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链轮包括单个链轮,所述 单个链轮具有内周边边缘和外周边边缘以及在内周边边缘和外周边边缘之间延伸的平滑 的支撑表面,每个所述周边边缘具有围绕周边边缘的单行链轮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链轮包括至少两个链轮, 所述至少两个链轮具有限定单行链轮齿的周边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链环也被布置在每个所 述立柱的中间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由1X1的网眼限定,所述 第二链环由3X1的网眼限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由1/2X1*1X1之间的 网眼限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隔由3X1和4X 1之间的网 眼限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行立柱的每一个还包括多个第 三链环,所述链环的每一个具有纵向高度和横向间隔;所述多个第三链环具有第三高度和 第三横向间隔,所述第三高度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所述第三间隔大于所 述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环紧邻所述第一链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链环被布置在相邻的所述 第二链环中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链环也被布置在每个所 述立柱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二链环紧邻所述第一链环并且所述第三链环被布置在相邻的所 述第二链环之间。
13. 一种用在扁钢丝传送带系统中的链轮,包括双齿链轮,其具有内周边边缘、外周边边缘以及平滑的支撑表面,所述内周边边缘限定 单行链轮齿,所述外周边边缘限定单行链轮齿,所述平滑的支撑表面在所述内周边边缘和 所述外周边边缘之间延伸。
全文摘要
一种扁钢丝传送带系统,包括多个间隔开的牵引杆和多行支柱,所述多行支柱相对于行进方向横向布置而且互连所述多个间隔开的牵引杆,每行支柱包括多个第一链环和多个第二链环,所述多个第一链环具有第一间隔而所述多个第二链环具有第二间隔,所述第一间隔小于所述第二间隔。该系统还包括链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链环构造为接合所述链轮的链轮齿。
文档编号B65G23/06GK101855151SQ200880115850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1日
发明者小乔治·霍华德·梅西克, 小罗伯特·E·梅因 申请人:剑桥国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