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7799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锁夹装配设备,特别是一种发动机气门锁夹自动
分拣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气门锁夹的装配过程中,由于该零件安装精度要求较高,零件又比较小, 具有一定的装配难度。专利号为"ZL200420061208. 6",名称为"弹簧座与气门锁片自动组 合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门锁夹自动组合机,该装置由振动送料机 将气门锁夹送入下料管,由机械手完成与弹簧座的组合。但该装置由振动送料机将气门锁 夹直接送入下料管,使得气门锁夹在装配过程中可能处于不受控的随机性姿态,降低了发 动机气门锁片装配的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气门锁夹自动分拣装配装置, 避免在装配送料过程中气门锁夹可能处于的随机性姿态,保证气门锁夹以正确的姿态进入 装配位置,提高装配精度及成品率,实现发动机气门锁夹的自动化装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包括 振动送料机构、与所述振动送料机构顺序连接的分拣输送机构及夹钳机构,其中,所述的分 拣输送机构为多点分拣送料防错机构。 上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中,所述的多点分拣送料防错机构包括 顺序连接的分拣输送机构和送料防错机构,所述分拣输送机构与所述振动送料机构连接, 所述送料防错机构与所述夹钳机构连接。 上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中,所述的分拣输送机构,包括分拣部 件、与分拣部件连接的输送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的分拣部件包括设置有凸轮槽的转筒、分 料器和外筒,所述转筒套装在所述外筒内,所述转筒与所述外筒可相对转动,所述外筒上设 置有与所述凸轮槽适配的开口 ,所述分料器安装在所述开口处。 上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中,所述输送部件为设置有前滑道或后
滑道的板件连接件,所述设置有前滑道的板件与所述设置有后滑道的板件间隔排列。 上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中,所述分料器包括舌型分料器和铲型
分料器,所述舌型分料器对应于所述后滑道设置且所述铲型分料器对应于所述前滑道设
置,或所述铲型分料器对应于所述后滑道设置且所述舌型分料器对应于所述前滑道设置。 上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中,还包括与所述分拣部件连接的阻挡
部件,所述阻挡部件包括阻挡气缸、连接所述阻挡气缸与所述分拣部件的阻挡气缸座,以及
与所述阻挡气缸连接的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位于所述分拣部件的进料口处。 上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中,所述的送料防错机构包括顺序连接
的旋转导管、擒纵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旋转导管与所述输送部件连接,所述送料机构与所述夹钳机构连接。 上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中,所述旋转导管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 底座上的左导套及右导套、分别套装在所述左导套及右导套中的左导管芯及右导管芯,所 述左导管芯及右导管芯为螺旋凸面结构,所述左导套及右导套分别与所述左导管芯及右导 管芯形成封闭的旋转料道。 上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中,所述的擒纵机构包括基座、安装在所 述基座上的擒纵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擒纵部件连接,所述擒纵部件包括 设置有滑道的擒纵底座、安装在所述擒纵底座上的擒纵轴和擒纵簧片,所述擒纵簧片与所 述滑道对应设置,所述擒纵轴为具有锥面过渡的多段阶梯轴结构,所述擒纵轴每段阶梯轴 直径较小部分对应一个擒纵簧片。 上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中,所述的夹钳机构为柔性夹钳压头,包 括压头体、顺序安装在所述压头体上的杠杆式驱动部件、储料器及与所述杠杆式驱动部件 连接的夹钳部件。 上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中,所述的杠杆式驱动部件包括 —推杆; —位于所述推杆末端的滑块; 两摆板,所述两摆板上分别设置有压板; 两连杆,所述推杆末端分别与所述两连杆一端连接,所述两连杆另一端分别与所 述两摆板连接; 两支板,所述支板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摆板连接,所述两支板为前后对称设置,所述 两摆板夹在所述两支板之间。 上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中,所述的储料器包括顶杆、与所述顶杆 连接的底板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推块,所述顶杆、底板与推块共同围成一与气门锁夹适 配的容腔。 上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自动分拣装配装置,其中,所述的夹钳部件为钢丝摆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气门锁夹自动分拣装 配装置,可避免在装配送料过程中气门锁夹可能处于的随机性姿态,保证气门锁夹以正确 的姿态进入装配位置,提高了装配精度及成品率,实现了发动机气门锁夹的自动化装配。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多点分拣送料防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多点分拣送料防错机构左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分拣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图4所示分拣输送机构左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分料器结构示意图; 图7分拣输送机构的转筒结构示意图;[0031]图8图7所示的转筒俯视图;图9本实用新型送料防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0图9所示送料防错机构左视图;图11送料防错机构的旋转导管结构示意图;图12图11所示的旋转导管A向视图;图13送料防错机构的擒纵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4送料防错机构的擒纵轴结构示意图;图15送料防错机构的擒纵簧片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6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夹钳压头结构示意图;图17图16所示柔性夹钳压头左视图;图18柔性夹钳压头的杠杆式驱动部件结构示意图图19柔性夹钳压头的储料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振动送料机构11料仓12振动料斗13直线振动输料器14料道2多点分拣送料防错机构21分拣输送机构211分拣部件2111转筒21111凸轮槽2112外筒2113挡块2114左边板2115右边板2116分料器21161铲型分料器21162舌型分料器21163舌头21165簧片212输送部件2121板件2122螺钉2123前滑道2124后滑道213驱动部件2131摆动缸[0070]2132转轴2133缸支架214阻挡部件2141阻挡气缸2142阻挡气缸座2143阻挡块22送料防错机构221旋转导管2211底座2212导套2213导套固定板2214左导管芯2215右导管芯222擒纵机构2220基座2221擒纵底座22210滑道2222擒纵轴2223擒纵簧片2224弹簧2225气缸2226夹具223送料机构2231气缸2232底板2233导轨2234滑板3夹钳机构23柔性夹钳压头231压头体232驱动部件2321推杆2322连杆2323压板2324支板2325摆板233储料器2331顶杆2332容腔[0109] 2333底板 2334推块 234夹钳部件 2341钢丝摆杆 2342定位挡板 100气门锁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参见图1、图2及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点分拣 送料防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多点分拣送料防错机构左视图。本 实用新型包括振动送料机构1、与所述振动送料机构1顺序连接的分拣输送机构及夹钳机 构3,所述的分拣输送机构为多点分拣送料防错机构2,该多点分拣送料防错机构2包括顺 序连接的分拣输送机构21和送料防错机构22,所述分拣输送机构21与所述振动送料机构 1连接,所述送料防错机构22与所述夹钳机构3连接。 参见图4、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分拣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
自动分拣输送机构左视图。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气门锁夹自动分拣输送机构,包括分拣部 件211、与分拣部件211连接的输送部件212和驱动部件213,还包括与分拣部件211连接 的阻挡部件214。 输送部件212为有前滑道2123或后滑道2124的板件2121间隔排列连接而成,其 滑道上方连接形成的槽正对外筒2112的筒壁开口,经分拣的气门锁夹100分别落入前滑 道2123或后滑道2124,在气门锁夹100的自重作用下,沿滑道滑落到预定位置;驱动部件 213包括摆动缸2131 、缸支架2133及转轴2132,缸支架2133连接摆动缸2131与分拣部件 211,转轴2132与转筒2111连接,摆动缸2131与转轴2132 —端连接,摆动缸2131通过转 轴2132控制转筒2111的旋转,实现转筒2111带动气门锁夹100旋转180° ,以及转筒2111 的复位;阻挡部件214包括阻挡气缸2141、连接阻挡气缸2141与分拣部件211的阻挡气缸 座2142,以及与阻挡气缸2141连接的阻挡块2143,阻挡块2143位于分拣部件211的进料 口处,当凸轮槽21111内的气门锁夹100达到预定数目(本实施例为8个)时,为了避免后 续气门锁夹对凸轮槽21111内的气门锁夹100的推挤造成凸轮槽21111内的气门锁夹100 卡紧,不利于气门锁夹100的顺利分拣,所以当凸轮槽21111内的气门锁夹100达到预定数 目时,阻挡气缸2141启动,推动阻挡块2143向下压住后续气门锁夹IOO,使后续气门锁夹 100无法再进入凸轮槽21111,从而保证凸轮槽21111内的气门锁夹100处于相对松动、利 于分拣的状态。 分拣部件211包括设置有凸轮槽21111的转筒2111、分料器2116和外筒2112,转 筒2111套装在外筒2112内,转筒2111与外筒2112可相对转动,参见图6、图7和图8,图 6为本实用新型分料器结构示意图,图7为自动分拣输送机构的转筒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 7所示的转筒俯视图。本实施例中该转筒2111上设置有8个均匀分布的凸轮槽,总宽度略 大于8个气门锁夹的长度,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也可根据需要增减,外筒2112的 筒壁上有与凸轮槽21111适配的开口,该开口设置在外筒2112的正下方,与输送部件212上对应的槽相对接,以使经分拣的气门锁夹100进入输送部件212相应的前滑道2123或后 滑道2124,外筒2112的外圆周面与输送部件212连接处为平面。分料器2116安装在外筒 2112筒壁开口处,分料器2116包括舌型分料器21162和铲型分料器21161,每种分料器上 部都有形状相同的矩形凸起状舌头21163,对应舌头21163下方为矩形结构的为铲型分料 器21161,对应舌头21163下方为楔形结构的为舌型分料器21162,铲型分料器21161和舌 型分料器21162通过圆柱销固定在分料部件211和输送部件212连接处的板件2121上,且 能自由摆动,舌型分料器21162对应于后滑道2124设置,铲型分料器21161对应于前滑道 2123设置;或者可以采用相反的设置,即舌型分料器21162对应于前滑道2123设置,铲型 分料器21161对应于后滑道2124设置。分料器2116下方还设置有簧片2H65,簧片21165 一端用螺钉固定在输送部件212的板件上端,另一端抵在分料器2116下面,分料器2116用 圆柱销连接在外筒2112与板件的连接处。舌型分料器21162和铲型分料器21161的作用是 将并排在一起的气门锁夹100向两侧分开,分料器2116的舌头21163与转筒2111的凸轮槽 21111配合,当转筒2111转到气门锁夹100分料位置时,分料器2116的舌头21163在簧片 21165的作用下滑入转筒2111各个凸轮槽21111,并上升到被分料的气门锁夹100中部,为 气门锁夹100坠落导向使其滑入预定的料道。分拣部件211还包括安装在凸轮槽21111两 端的挡块2113,在转筒2111两侧螺纹孔处安装有单向挡块2113,其作用为一侧挡块2113 为"锁片到位传感器"(图未示)留出安装空间,另一侧挡块2113可以在转筒2111回转时 将输送料道中探出头的气门锁夹100扶正。分拣部件211还包括安装在外筒2112两端起 连接和支撑作用的左边板2114和右边板2115。 不同于以往汽车发动机气门锁夹自动装配中一个或两个气门锁夹装配位置就需 要一套振动送料系统供料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使用一套振动送料系统可以同时为八个气 门锁夹装配位置供料,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扩展到为十六或者二十四个气门锁夹装配位置供 料。八个凸轮槽21111均匀分布,总宽度略大于八个气门锁夹100的长度,当转筒2111带 动气门锁夹100旋转180°时,气门锁夹IOO在自重的作用下,会由进料时的相互挤紧的状 态变为相互疏松的状态,以便于以后分料。 参见图9及图10,图9为本实用新型送料防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 送料防错机构左视图。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气门锁夹送料防错机构,包括顺序连接的旋转 导管221、擒纵机构222和送料机构223,旋转导管221包括底座2211、安装在底座2211上 的左、右导套2212、分别套装在所述左、右导套2212中的左导管芯2214、右导管芯2215,所 述左导管芯2214、右导管芯2215截面形状为有矩形凸台的截圆,参见图11、图12,图11为 本实用新型送料防错机构的旋转导管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的旋转导管A向视图。 所述左导管芯2214、右导管芯2215分别为左、右螺旋结构,左导管芯2214向左旋转90° , 右导管芯2215向右旋转90° ,左、右导套2212分别与左导管芯2214、右导管芯2215形成 封闭的旋转料道,气门锁夹100坠落时,在旋转料道中沿螺旋凸面旋转到装配预定的角度, 落入擒纵机构222的滑道22210中。 参见图13,图13为本实用新型送料防错机构的擒纵机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在 发动机气门锁夹的安装输送过程中,气门锁夹容易处于随机性姿态,因气门锁夹的大小头 结构特点,在其输送下落过程中容易出现大头朝下的情况,从而导致无法正确安装气门锁 夹,降低了发动机气门锁夹装配的成品率,而要保证其以大头朝上的正确姿态进入安装位置,需在其输送过程中对其进行位置姿态检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擒纵机构即为检测气门 锁夹输送过程中的姿态,保证其以正确的姿态进入安装位置而设计,即本实用新型的擒纵 部件具有检测防错功能。下面以一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擒纵机构的结构及功用。 擒纵机构222包括基座2222、安装在基座2222上的擒纵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擒纵部件包 括设置有滑道22210的擒纵底座2221、安装在所述擒纵底座2221上的擒纵轴2222和擒纵 簧片2223,所述擒纵簧片2223与所述滑道22210对应设置,擒纵簧片2223的下端位于气 门锁夹100落入时的中间位置,即当第二个气门锁夹100落入滑道22210,并落在位于滑道 22210底部的第一个气门锁夹上时,擒纵簧片2223正好位于气门锁夹的中间位置(参见图 15)。所述擒纵轴2222为具有锥面过渡的多段阶梯轴结构(参见图14),即擒纵轴2222由 大小两种直径的轴间隔组成,其中每段大直径与小直径轴之间一端有圆锥面过渡,所述擒 纵轴2222每段阶梯轴直径较小部分对应一个擒纵簧片2223,也即擒纵轴2222的每段阶梯 轴直径较小的部分与滑道22210对应设置,位于擒纵簧片2223和滑道22210之间(参见图 15)。擒纵底座2221上并列设置有两个所述擒纵轴2222,每个擒纵轴2222 —端设置有用于 擒纵轴2222复位的弹簧2224,每个擒纵轴2222另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驱动 部件为气缸2225。所述基座2220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底座和右底座,所述擒纵底座2221设 置在所述左底座和右底座之间,所述底座还包括挡板和/或托板(图未示)。工作时,当滑 板2234离开时,该擒纵机构222利用气门锁夹100大小头特征,将正确安装姿态(小头朝 下)的气门锁夹100留住,而将不正确安装姿态(大头朝下)的气门锁夹100放掉,即当气 门锁夹100大头朝下落入滑道22210时,因其上部直径较小,不能被擒纵簧片2223挡住,直 接从滑道22210中滑出;当气门锁夹100大头朝上落入滑道22210时,因其上部直径较大, 被擒纵簧片2223挡住,然后气缸2231推动擒纵轴2222移动,其由直径较小的轴颈处经圆 锥面逐渐过渡到直径较大的轴颈处,此时,擒纵轴2222推开擒纵簧片2223,将姿态正确的 气门锁夹100经送料机构223送入柔性夹钳压头。 送料机构223包括底板2232、安装在所述底板2232上的用于送料的驱动部件,本 实施例为气缸2231 、导轨2233和滑板2234,所述滑板2234设置在所述导轨2233上,可沿 导轨2233相对滑动,气缸2231与滑板2234 —端连接,滑板2234上设置有对应于擒纵底座 2221上的滑道22210的孔,气门锁夹100经滑道落入该孔中,然后气缸2231带动滑板2234 在导轨2233上滑动到相应位置,设置在底板2232上的挡块将滑板2234底部的挡板(图未 示)推开,气门锁夹100落入柔性夹钳压头的压头体231的相应滑道中。 综上,旋转导管221将沿螺旋凸面旋转到装配的预定角度的气门锁夹100送入擒 纵机构222的滑道22210,气门锁夹100在擒纵机构222中经检测是否以大头朝上的正确装 配位置落下,经检测合格的气门锁夹100经送料机构223送往下一工序,利用本实用新型的 气门锁夹送料防错机构,在气门锁夹100的送料过程中对气门锁夹100的姿态进行调整和 检测,可以保证气门锁夹100以正确的姿态进入装配位置。 参见图16及图17,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夹钳压头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 所示柔性夹钳压头左视图。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气门锁夹装配的柔性夹钳压头,包括 压头体231、安装在压头体231上的驱动部件232和储料器233、与驱动部件232连接的夹 钳部件234,该驱动部件232为杠杆式驱动部件,储料器233位于驱动部件232下方。 参见图18,图18为柔性夹钳压头的杠杆式驱动部件结构示意图。杠杆式驱动部件包括一推杆2321、位于推杆2321末端的滑块2326、两个摆板2325,每个摆板2325上分 别设置有压板2323、两连杆2322和两支板2324,两连杆2322 —端与推杆2321末端连接, 其另一端与摆板2325连接,每一支板2324两端分别与两摆板2325连接,即每一支板2324 位于两摆板2325之间,所述两支板2324为前后对称设置,所述两摆板2325夹在所述两支 板2324之间。采用杠杆式驱动部件可进行方向转换,位移放大,驱动摆杆摆动,使结构更紧 凑。 参见图19,图19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夹钳压头的储料器结构示意图。储料器233包 括顶杆2331、与顶杆2331连接的底板2333及设置于底板2333上的推块2334,顶杆2331、 底板2333与推块2334共同围成一与气门锁夹100适配的容腔2332。当气门锁夹100坠落 到该容腔2332后,除上方外,气门锁夹100前后左右及下方均被限制,且有一定冗余度,顶 杆2331比发动机气门杆直径大,使得气门杆进入柔性夹钳压头时,将顶杆2331上推,占据 原来顶杆2331的位置时,不至于碰到气门锁夹100,即使气门杆与柔性夹钳压头存在少量 位置偏差,也不影响气门锁夹100的装配。采用这种方式,可完全消除气门锁夹100在准备 装配时的位置不确定性或随机性,保证气门锁夹100的装配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夹钳部件234为钢丝摆杆,采用弹性适当的钢丝作为摆杆驱动推块 2334,能够把气门锁夹100可靠地夹紧在气门杆上,即使气门杆与柔性夹钳压头的相对位 置有一定的偏差,也可被克服。为了更好地保证钢丝摆杆2341的位置精度,该夹钳部件234 还在底板2333上设置一定位挡板2342。同时为了保证推块2334在工作过程中的运动准确 性,还在推块上方设置了一挡块2335,挡块2335连接在压头体231上。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 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包括振动送料机构、与所述振动送料机构顺序连接的分拣输送机构及夹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拣输送机构为多点分拣送料防错机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点分拣 送料防错机构包括顺序连接的分拣输送机构和送料防错机构,所述分拣输送机构与所述振 动送料机构连接,所述送料防错机构与所述夹钳机构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拣输送 机构,包括分拣部件、与分拣部件连接的输送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的分拣部件包括设置 有凸轮槽的转筒、分料器和外筒,所述转筒套装在所述外筒内,所述转筒与所述外筒可相对 转动,所述外筒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轮槽适配的开口 ,所述分料器安装在所述开口处。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件为 设置有前滑道或后滑道的板件连接件,所述设置有前滑道的板件与所述设置有后滑道的板 件间隔排列。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器包括 舌型分料器和铲型分料器,所述舌型分料器对应于所述后滑道设置且所述铲型分料器对应 于所述前滑道设置,或所述铲型分料器对应于所述后滑道设置且所述舌型分料器对应于所 述前滑道设置。
6. 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 述分拣部件连接的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包括阻挡气缸、连接所述阻挡气缸与所述分拣 部件的阻挡气缸座,以及与所述阻挡气缸连接的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位于所述分拣部件的 进料口处。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防错 机构包括顺序连接的旋转导管、擒纵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旋转导管与所述输送部件连接, 所述送料机构与所述夹钳机构连接。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导管包 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左导套及右导套、分别套装在所述左导套及右导套中的左导 管芯及右导管芯,所述左导管芯及右导管芯为螺旋凸面结构,所述左导套及右导套分别与 所述左导管芯及右导管芯形成封闭的旋转料道。
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擒纵机 构包括基座、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擒纵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擒纵部件连 接,所述擒纵部件包括设置有滑道的擒纵底座、安装在所述擒纵底座上的擒纵轴和擒纵簧 片,所述擒纵簧片与所述滑道对应设置,所述擒纵轴为具有锥面过渡的多段阶梯轴结构,所 述擒纵轴每段阶梯轴直径较小部分对应一个擒纵簧片。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钳机构 为柔性夹钳压头,包括压头体、顺序安装在所述压头体上的杠杆式驱动部件、储料器及与所 述杠杆式驱动部件连接的夹钳部件。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式驱动部件包括 一推杆;一位于所述推杆末端的滑块; 两摆板,所述两摆板上分别设置有压板;两连杆,所述推杆末端分别与所述两连杆一端连接,所述两连杆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两 摆板连接;两支板,所述支板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摆板连接,所述两支板为前后对称设置,所述两摆 板夹在所述两支板之间。
12. 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 料器包括顶杆、与所述顶杆连接的底板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推块,所述顶杆、底板与推块 共同围成一与气门锁夹适配的容腔。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钳部 件为钢丝摆杆。
专利摘要一种发动机气门锁夹分拣装配装置,包括振动送料机构、分拣输送机构及夹钳机构。分拣输送机构为多点分拣送料防错机构,包括顺序连接的分拣输送机构和送料防错机构。该分拣输送机构,包括分拣部件、与分拣部件连接的输送部件和驱动部件,该分拣部件包括设置有凸轮槽的转筒、分料器和外筒。该送料防错机构包括旋转导管、擒纵机构和送料机构。夹钳机构为柔性夹钳压头,包括压头体、杠杆式驱动部件、储料器及夹钳部件。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避免在装配送料过程中气门锁夹可能处于的随机性姿态,保证气门锁夹以正确的姿态进入装配位置,提高了装配可靠性及成品率,实现了发动机气门锁夹的自动化装配。
文档编号B65G47/24GK201437197SQ200920109949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8日
发明者苏锡年 申请人: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