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夹持传递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805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瓶子夹持传递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机中的瓶子传递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集瓶子的消毒、清洗、灌装为一体的瓶子灌装机中,瓶子的传递和输送是 通过将瓶子从一个星轮转盘传递到另一个星轮转盘的方式进行,瓶子被夹在设置 在星轮转盘上的夹钳上随星轮转盘而做圆弧运动,在结束一个在转盘上的圆弧运 动后再被交接给下一个星轮转盘上的夹钳,并在传递输送过程中,进行消毒和清 洗,进而灌装。由于当瓶子进入第一级星轮转盘时,其瓶口朝上,但消毒和清洗 往往需要瓶子处于瓶口朝下的状态,因此,需要将瓶子进行翻转。目前夹钳的瓶 子卡位处于夹钳翻转轴的外侧,夹钳从瓶子的侧面夹住瓶子,因而在翻转后,瓶 子处于星轮转盘内,使得在交接给下一个星轮转盘的夹钳时必须再度翻转,使瓶 子重新处于星轮转盘外侧,如此,使瓶子在被输送过程中,很多时候处于翻上翻 下的状态中,但瓶子在翻转时是不便于消毒和清洗的,因此,这种输送装置,其 效率不高,为了取得合乎要求的清洗和消毒效果,势必增加星轮转盘级数或增长 星轮转盘的直径,从而增加设备的体积和场地占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瓶子传递输送装置,它能 够使被输送的瓶子在输送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处于被清洗、消毒等处理状 态,以提高设备空间利用率。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依次 排列的三级或三级以上的多级星轮转盘,所述星轮转盘上沿转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瓶夹,所述多级星轮转盘中的第一级星轮转盘上所设的瓶夹为可翻转的瓶夹, 开始夹瓶时,瓶夹的翻转轴处于瓶夹的钳口的上方,所述传递输送装置设有使瓶 夹翻转的机构,该机构为使瓶夹从接纳瓶子至与次级星轮转盘的瓶夹交接移出瓶 子时使瓶夹翻转180度,待瓶子交接移出后再使瓶夹翻转180度的机构;
所述多级星轮转盘中的末级星轮转盘上所设的瓶夹为可翻转的瓶夹,开始 夹瓶时,瓶夹的翻转轴处于瓶夹的钳口的下方,所述传递输送装置设有使第二瓶 夹翻转的机构,该机构为使瓶夹从与前级星轮转盘的瓶夹接纳瓶子至将瓶子交接
移出时使瓶夹翻转180度,待瓶子交接移出后再使瓶夹翻转180度的机构。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第一级星轮转盘上所设的瓶夹 从瓶子的上方夹瓶,翻转后,瓶子的瓶口朝下,处于翻转轴之上而不是翻转轴之 侧,使得瓶子能处于星轮转盘的外侧,为后续的传送建立了良好的起始状态,本 实用新型的末级星轮转盘上所设的瓶夹从瓶子的下方夹瓶,翻转后,瓶子的瓶口 朝上,处于翻转轴之下而不是翻转轴之侧,通过上述方法和装置,使得在传递输 送过程不必频繁地将瓶子翻上翻下,能够充分利用其圆弧运动的距离及其所占用 的输送时间,对瓶子进行消毒、清洗等处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空间利用率, 提高瓶子的处理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瓶子传递输送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瓶子传递输送装置实施例的俯视简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翻瓶瓶夹的侧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翻瓶瓶夹的局剖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级星轮转盘上的瓶夹实施例的侧视图。图8为图7中切除安装架后的俯视局剖图。 图9为图7的A-A剖视图。 图10为图8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排列的三级或三级以上的星轮转盘,所述 星轮转盘上沿转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瓶夹,本实施例以三级星轮转盘为例,分别 为第一级星轮转盘A、第二级星轮转盘B、末级星轮转盘C。实际生产时,根据 需要,在第二级星轮转盘B和末级星轮C转盘之间还可以设置一级或多级星轮 转盘。图中星轮转盘D为进入本装置前的输送机构,D2为其上的瓶夹,星轮转 盘E为进入本装置前的输送机构,E2为其上的瓶夹。附图标号Al为第一级星 轮转盘A的回转轴线,附图标号B1为第二级星轮转盘B的回转轴线,附图标号 Cl为星轮转盘C的回转轴线、附图标号Dl为第二级星轮转盘D的回转轴线, 附图标号El为星轮转盘E的回转轴线。
第一级星轮转盘A上所设的瓶夹100为可翻转的瓶夹,在初始态下,也即 图1左侧所示的开始夹瓶时的状态,瓶夹100的翻转轴117设于瓶夹100的钳口 的正上方;所述多级星轮转盘中的末级星轮转盘C上所设的瓶夹C2也为可翻转 的瓶夹,在初始态下,也即开始夹瓶时的状态,瓶夹的翻转轴设于瓶夹的夹瓶位 的正下方。附图标号300为瓶子,附图标号301为瓶口外侧,即瓶口外表面的圆 柱段,该瓶口外表面段可将与盖配合的瓶口螺纹也包括在内。
瓶夹100设有可转动的左钳臂101和可转动的右钳臂102,所述瓶夹100 还设有可滑动的推杆104,左钳臂和右钳臂设置在推杆的两侧,所述左钳臂和右 钳臂的位置相对于推杆对称,所述推杆与左钳臂和右钳臂之间分别通过可转动的 连杆105、 106连接;所述左钳臂和右钳臂具有与瓶口外侧配合的夹持位101a和 102a,钳口形状由左钳臂端头的夹持位101a形状和右钳臂端头的夹持位101a形状构成,钳口的中心线120与推杆的滑动方向一致;在初始态下,其翻转轴117 处于钳口的正上方或接近瓶夹钳口的正上方;末级星轮转盘上的瓶夹的结构与瓶 夹100相仿,只是在初始态下,末级星轮转盘上的瓶夹的翻转轴处于钳口的正下 方或接近瓶夹钳口的正下方。
所述传递输送装置对应于第一级星轮转盘设有控制瓶夹100翻转的机构, 该机构为使瓶夹100从接纳瓶子至与第二级星轮转盘的瓶夹交接瓶子时使瓶夹 IOO翻转180度的机构;本实施例中,该机构为环形导轨113,所述瓶夹100设 有与环形导轨113配合的滚动或滑动件114,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滑动件。末级星 轮转盘及其瓶夹也具有相同结构。
所述瓶夹100设有翻转体103,所述滑动件114连接有滑动轴1—21,滑动轴 121可滑动地插入连接在翻转体中,所述翻瓶瓶夹设有将滑动件或滚动件顶紧在 所述轨道上的弹簧119。环形导轨113的横截面呈圆形,滑动件具有与其配合圆 弧槽114a。
所述瓶子传递输送装置对应于第一级星轮转盘A设有控制瓶夹100打开和 关闭的凸轮112,该凸轮控制推杆的进退以实现瓶夹钳臂进行摆动,该凸轮设置 两个,分处于第一级星轮转盘接纳和移出瓶子的两个转接位。所述推杆连接与凸 轮112配合的滑动或滚动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滚动件109,滚动件采用滚轮。
瓶夹100设有驱使推杆后退的推杆复位机构,翻转体设有供推杆插入的滑 动导向孔115,所述推杆复位机构为设于滑动导向孔115中的压簧116。
所述左钳臂和右钳臂分别设有供翻转体或/和翻转轴穿过的孔133、 134。在 图中,附图标号118为将瓶夹100安装在星轮转盘上的安装支架,翻转轴117铰 接在支架118上。这样,通过推杆的直线进退、连杆传动,使左钳臂和右钳臂同 时转动,张开钳口或闭合钳口,开合稳定协调,夹紧后不易发生意外松动,并更 能实现本机构在灌装机械中长时间运转时的安装位置稳定,并且瓶夹的翻转机构 和开合机构通过翻转体而被结合在一起,结构更为紧凑而可靠,进一步确保翻转和开合的可靠。
末级星轮转盘C及其瓶夹也具有以上相同结构。
参照附图7、 8、 9、 10。第二级星轮转盘B上的瓶夹200可采用以下结构。 包括可转动的左夹臂1和可转动的右夹臂2,定位体3、可滑动的推杆4。
左夹臂的中部和右夹臂的中部分别与定位体铰接,附图标号13、 14分别为实现
它们铰接的销轴。
左夹臂1和右夹臂2设置在推杆4的两侧,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位置相对 于推杆对称,所述推杆与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分别通过可转动的连杆5、 6连接。
所述定位体设置在左夹臂1、右夹臂2的夹瓶点a、 b的对称面上,实现三 点夹持,夹持点分布均匀。此结构夹持稳定可靠,在一定范围内能有效补偿瓶口 尺寸的变化。
定位体上设有推杆滑动和左夹臂、右夹臂摆动的导向块7。导向块7具有推 杆滑动的导向轨71和在垂直方向压住左夹臂、右夹臂确保其在摆动时姿态稳定 的压板72。
本实用新型设有安装架8,所述推杆通过摇臂机构17连接在安装架上。所 述安装架8处于在左夹臂、右夹臂、推杆的上方。
所述瓶子传递输送装置对应于星轮转盘B上设有凸轮12,凸轮12控制推 杆的进退以实现夹臂进行不同方向的转动,打开或闭合瓶夹200,该凸轮设置两 个,分处于第二级星轮转盘接纳和移出瓶子的两个转接位。所述推杆还连接有与 凸轮12配合的滑动或滚动件,本实施例采用滚动件,即图中的滚轮9。
所述摇臂机构17与所述滑动或滚动件9位于推杆的下方,所述夹瓶机构在 摇臂机构17、所述滑动或滚动件9、推杆的连接处还设有摇臂机构和推杆的定位 件ll,在垂直方向进一步定位摇臂机构和推杆。
所述推杆还连接有驱使推杆后退的推杆复位机构。所述推杆复位机构为压簧10,推杆带动连杆机构使左夹臂和右夹臂呈夹持状态。所述压簧10设于推杆 的末端,所述压簧的作用力方向与推杆的滑动方向一致。
第二级星轮转盘B上的瓶夹200从瓶子的侧面夹住瓶子,如在第二级星轮 转盘B和末级星轮转盘C之间还设置一级或多级星轮转盘,这些增设的星轮转 盘及其上的瓶夹均可采用第二级星轮转盘B及其上的瓶夹的结构。
在生产中,利用星轮转盘作为转动输送机构。第一级星轮转盘A上的瓶夹 100接受自输送机构D输送而来瓶口朝上的瓶子,瓶夹100从瓶子上方伸下将瓶 口外侧夹住,随星轮转盘A的转动,滑动件114在环形导轨113滑动,使瓶夹 100绕翻转轴117逐渐翻转而将瓶子翻转180度,使瓶子呈瓶口朝下的倒置状态 并处于第一级星轮转盘A外侧,然后在与第二级星轮转盘交接处,在瓶夹200 将瓶子夹住后,凸轮112控制瓶夹100打开,完成交接,瓶夹100随星轮转盘A 转动继续做圆弧运动,并通过滑动件114与环形导轨113的配合,再逐渐翻转 180度,以再次接纳自输送机构C输送而来的瓶口朝上的瓶子。
瓶夹200将瓶子夹住后,在之后的输送传递过程中,不论第二级星轮转盘 B和末级星轮转盘之间有几级星轮转盘,瓶夹始终不再翻转,保持瓶子的倒置状 态,在星轮转盘外侧外被输送和传递,这种状态直至瓶子被清洗和消毒完毕;
然后,再利用末级星轮转盘的从瓶子下方伸上的瓶夹将瓶口外侧夹住,再 按照第一级星轮转盘A上瓶夹翻转方法,使末级星轮转盘的瓶夹绕瓶子下方的 翻转轴线逐渐翻转而将瓶子翻转180度,使瓶子呈瓶口朝上的状态,在之后的将 瓶子输入灌装工位的过程中,保持瓶子的瓶口朝上状态。
权利要求1、瓶子夹持传递输送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三级或三级以上的多级星轮转盘,所述星轮转盘上沿转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瓶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星轮转盘中的第一级星轮转盘(A)上所设的瓶夹(100)为可翻转的瓶夹,开始夹瓶时,瓶夹(100)的翻转轴处于瓶夹(100)的钳口的上方,所述传递输送装置设有使瓶夹(100)翻转的机构,该机构为使瓶夹(100)从接纳瓶子至与次级星轮转盘的瓶夹交接移出瓶子时使瓶夹(100)翻转180度,待瓶子交接移出后再使瓶夹翻转180度的机构;所述多级星轮转盘中的末级星轮转盘上所设的瓶夹为可翻转的瓶夹,开始夹瓶时,瓶夹的翻转轴处于瓶夹的钳口的下方,所述传递输送装置设有使瓶夹翻转的机构,该机构为使瓶夹从与前级星轮转盘的瓶夹接纳瓶子至将瓶子交接移出时使瓶夹翻转180度,待瓶子交接移出后再使瓶夹翻转180度的机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夹持传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瓶夹翻转的 机构包括控制瓶夹翻转的环形导轨,第一级星轮转盘(A)及末级星轮转盘上的瓶 夹分别设有与环形导轨配合的滚动或滑动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子夹持传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级星轮转 盘(A)和末级星轮转盘上的瓶夹分别设有可摆动的左钳臂和可摆动的右钳臂,所 述瓶夹还设有可滑动的推杆,左钳臂和右钳臂设置在推杆的两侧,所述推杆与左 钳臂和右钳臂之间分别通过连杆机构连接;所述瓶夹的钳口与瓶口外侧形状配 合,钳口的中心线与推杆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翻瓶瓶夹还设有连接翻转轴的翻 转体,所述推杆可滑动地与翻转体连接,所述左钳臂和右钳臂分别设有供翻转体 或/和翻转轴穿过的孔。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子夹持传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子传递 输送装置对应于第一级星轮转盘和末级星轮转盘分别设有控制第一级星轮转盘 和末级星轮转盘上的瓶夹打开和关闭的凸轮,瓶夹上的推杆还连接与凸轮配合的滑动或滚动件。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子夹持传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瓶夹翻转的 机构包括控制瓶夹翻转的环形导轨,瓶夹设有与环形导轨配合的滚动或滑动件; 所述滚动或滑动件连接有与翻转体滑动连接的滑动轴,瓶夹设有将滑动件或滚动 件顶紧在所述轨道上的弹簧。
6、 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瓶子夹持传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导轨 的截面呈圆形,所述瓶夹所设的与环形导轨配合的为滑动件,滑动件具有与环形 导轨配合的圆弧槽。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子夹持传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翻转体设有推 杆滑动的导向孔,所述推杆复位机构为设于导向孔中的压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子传递输送装置,它包括依次排列的三级或三级以上的多级星轮转盘,星轮转盘上沿转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瓶夹,多级星轮转盘中的第一级星轮转盘上所设的瓶夹为可翻转的瓶夹,开始夹瓶时,瓶夹的翻转轴处于瓶夹的钳口的上方,传递输送装置设有使瓶夹翻转的机构,本实用新型使得在传递输送过程不必频繁地将瓶子翻上翻下,能够充分利用其圆弧运动的距离及其所占用的输送时间,对瓶子进行消毒、清洗等处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空间利用率,提高瓶子的处理效果。
文档编号B67C3/24GK201372189SQ200920115199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2日
发明者侯高强, 正 史, 周强华, 李振华 申请人:杭州中亚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