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操作的车门行李箱盖共用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224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方便操作的车门行李箱盖共用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特别是用于汽车生产线上方便工人操作的车门行李箱 盖共用输送装置,属汽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已经加工成型的汽车车门和行李箱盖车门等工件输送 到包边模设备对其相应部位进行包边处理。现有技术汽车车门或行李箱盖输送装置的主要 构成为两个用于输送车门的输送带,两个用于导向及防止车门倾斜的挡料板,和支撑上述 机构的框架。这种输送装置所存在的问题如下1.由于汽车车门和行李箱盖两者外形具有 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输送时分别需要采用不同的输送装置,即一种工件需对应一台专用输 送设备,当切换加工工件时需要对输送设备进行切换,作业过程繁琐,影响生产效率,增加 企业工装成本,而且还占用较大的生产场地;2.包边模设备的作业高度在1400mm至1600mm 之间,而由于现有的汽车车门输送装置的工作高度是固定的与包边模设备的作业高度相匹 配,因此需要操作工人在1400mm至1600mm的高度将工件置放到输送装置,这样增加了工人 的劳动强度,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工件输送高度可变、且适用范围 宽的方便操作的车门行李箱盖共用输送装置。本发明所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方便操作的车门行李箱盖共用输送装置,构成包括底架和固定在底架上的支撑 架,支撑架上设有输送带和挡料板,特别之处是所述底架上设有举升气缸,举升气缸杆固 接支撑架,所述输送带包括固定输送带和升降输送带,支撑架处设有输送带升降气缸,输送 带升降气缸杆固接升降输送带。上述方便操作的车门行李箱盖共用输送装置,所述支撑架由分体的左支撑架、右 支撑架组成,左支撑架上依次设置第一挡料板、左固定输送带、第二挡料座、左升降输送带; 右支撑架上依次设置右升降输送带、右固定输送带、第三挡料座、第四挡料板,所述输送带 升降气缸为两个,其中位于左支撑架的输送带升降气缸杆与左升降输送带固接,位于右支 撑架的输送带升降气缸杆与右升降输送带固接;所述举升气缸对称设置两个,各举升气缸 杆分别与左、右支撑架固接,所述第二挡料座上设有可拆卸第二挡料板,第三挡料座上设有 可拆卸第三挡料板。上述方便操作的车门行李箱盖共用输送装置,所述底架上设有举升限位架和缓冲 块,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限位架。上述方便操作的车门行李箱盖共用输送装置,第二挡料板、第三挡料板、第四挡料 板上均设有导向轮。本发明针对现有输送装置不便于人工操作且一种输送装置只对应一种工件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增设支撑架举升气缸和输送带升降气缸。改进后,既可以将工件输送到包边 模设备所要求的工作高度,又可以将工人取放工件的操作高度降低,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 动强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切换输送带升降气缸,可以实现一台输送设备适用于车 门和行李箱盖两种工件的输送,克服了频繁更换输送设备所造成的工时浪费和生产效率低 下,同时可以节省生产场地占用空间,降低工装成本。


图1是本发明输送行李箱盖且支撑架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图3是本发明输送行李箱盖且支撑架落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输送车门且支撑架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输送车门且支撑架落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如下1.底架,2.举升气缸,3.左支撑架,4.第一挡料板,5.左固 定输送带,6.第二挡料座,7.第二挡料板,8.左升降输送带,9.右升降输送带,10.右固 定输送带,11.第三挡料座,12.第三挡料板,13.第四挡料板,14.右支撑架,15.缓冲块, 16.限位架,17.限位座,18.输送带升降气缸,19.导向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看图1、图2,本发明构成包括底架1,在底架处对称置两个举升气缸2,底架上部 对称设置左支撑架3和右支撑架14,在左、右支撑架上设有输送带和挡料板。本发明采用两 个支撑架、两个举升气缸,实现输送装置的升降动作,原因是若用一个支撑架、一个气缸顶 升,整个上部支撑架结构会造成举升和下降时不稳定;若采用一个支撑架、两个气缸顶升会 出现不同步问题,使装置整体结构受力不均,并对气缸造成过度磨损。本发明将支撑架设计 为左、右分体结构,各支撑架分别由一个举升气缸举升,两个气缸上均安装调速阀,实现工 件同步举升和下降。支撑架落下时由工人向输送带放置工件,随后举升气缸升起动作,将两 支撑架同步起升到位,输送带转动将工件输送至包边模设备中,然后举升气缸反向动作,支 撑架下落到初始状态。仍参看图1、图2,本发明的另一项重要改进是在支撑架上设置了四条输送带、四 组挡料板,四条输送带中两条为固定输送带、两条为升降输送带,还设置了两个输送带升降 气缸18。由图可见,左支撑架上依次设置第一挡料板4、左固定输送带5、第二挡料座6、左 升降输送带8;右支撑架上依次设置右升降输送带9、右固定输送带10、第三挡料座11、第四 挡料板13。其中,位于左支撑架3的输送带升降气缸杆与左升降输送带8固接,位于右支撑 架14的输送带升降气缸杆与右升降输送带9固接。在第二挡料座上设有可拆卸结构的第 二挡料板7,第三挡料座上设有可拆卸结构的第三挡料板12。根据输送工件的需要,在第二 挡料板7、第三挡料板12、第四挡料板13上均设有导向轮19。上述各部件的作用如下各 挡料板为所输送的工件导向,防止工件在输送过程中滑出输送带而造成工件损坏,导向轮 起到辅助导向和减小摩擦的作用;各输送带的作用为向包边模设备输送行工件;两个输送 带升降气缸的作用是用于切换输送不同工件时为左升降输送带8、右升降输送带9提供起 升或落下的动力。
仍参看图1、图2,为限定支撑架举升高度,在底架上设有举升限位架17 ;为防止支 撑架下降到位后时对气缸造成冲击损坏,在底架两侧设有缓冲块15 ;支撑架上还设有限位 架16,限位架的作用是限制升降输送带的起升高度,保证车门与行李箱盖的输送高度与包 边模设备的工作高度匹配。参看图1-3,图中所示为左升降输送带8升起、右升降输送带9落下,由左升降输送 带8、右固定输送带10、第二挡料板7、第三挡料板12共同组成输送行李箱盖的输送单元。 图1、图3分别是输送行李箱盖时支撑架升起或落下的状态。参看图4、图5,图中所示为左升降输送带8落下、右升降输送带9升起,由左固定 输送带5、右升降输送带9、第一挡料板4、第四挡料板13共同组成输送车门的输送单元,输 送车门时第二挡料板7、第三挡料板12分别由第二挡料座6、第三挡料座11上卸下。图4、 图5分别是输送车门时支撑架升起或落下的状态。本发明各对气缸的动作切换可由PCL及电气元件协调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方便操作的车门行李箱盖共用输送装置,它包括底架和固定在底架上的支撑 架,支撑架上设有输送带和挡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设有举升气缸(2),举升气 缸杆固接支撑架,所述输送带包括固定输送带和升降输送带,支撑架处设有输送带升降气 缸(18),输送带升降气缸杆固接升降输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操作的车门行李箱盖共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支撑架由分体的左支撑架(3)、右支撑架组成(14),左支撑架上依次设置第一挡料板(4)、 左固定输送带(5)、第二挡料座(6)、左升降输送带(8);右支撑架(14)上依次设置右升降输 送带(9)、右固定输送带(10)、第三挡料座(11)、第四挡料板(13),所述输送带升降气缸为 两个,其中位于左支撑架的输送带升降气缸杆与左升降输送带固接,位于右支撑架的输送 带升降气缸杆与右升降输送带固接;所述举升气缸对称设置两个,各举升气缸杆分别与左、 右支撑架固接,所述第二挡料座(6 )上设有可拆卸第二挡料板(7 ),第三挡料座(11)上设有 可拆卸第三挡料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操作的车门行李箱盖共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底架上设有举升限位架(17)和缓冲块(15),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限位架(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便操作的车门行李箱盖共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 于第二挡料板(7)、第三挡料板(12)、第四挡料板(13)上均设有导向轮(19)。
全文摘要
一种方便操作的车门行李箱盖共用输送装置,用于解决输送装置不便于人工操作且一种输送装置只对应一种工件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底架和固定在底架上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输送带和挡料板,改进后底架上设有举升气缸,举升气缸杆固接支撑架,输送带包括固定输送带和升降输送带,支撑架处设有输送带升降气缸,输送带升降气缸杆固接升降输送带。本发明既可以将工人取放工件的操作高度降低,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切换输送带升降气缸,可以实现一台输送设备适用于车门和行李箱盖两种工件的输送,克服了频繁更换输送设备所造成的工时浪费和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可以节省生产场地占用空间,降低工装成本。
文档编号B65G15/20GK102092557SQ20101061641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刘超, 张彭, 张志坤, 张永红, 朱士超, 武万斌, 王晓阳, 胡燕杰, 陈建卫, 齐庆祝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