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898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面打印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双面打印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通常包括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例如纸的片材上形成图像;反转机构,用于反转从图像形成单元排出的片材;以及再输送单元,用于将由反转机构反转的片材输送到图像形成单元的入口。已知的再输送单元包括沿片材输送方向布置的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绕第一输送辊的旋转轴和第二输送辊的旋转轴张紧的带,用于将驱动力从第一输送辊传递到第二输送辊。在图像形成设备具有双面打印能力的情况下,需要设置有再输送单元。因此,图像形成设备的高度变大。

发明内容
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双面打印机构且减小高度的图像形成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体;图像形成单元,设置于设备体,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该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引导单元,设置于设备体;再输送单元,通过由引导单元引导以能卸下的方式插入并安装到设备体。该再输送单元包括输送辊,用于对在再输送路径中输送的片材施加输送力;输入部,位于沿与再输送单元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输送辊偏移的位置。该输入部用于接收设备体提供的驱动力的输入。该再输送单元还包括驱动轴,沿与插入方向平行的方向从输入部向输送辊延伸。该驱动轴用于通过绕其轴线旋转来将驱动力从输入部向输送辊传递。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体,还包括图像形成单元,位于设备体中,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该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驱动机构,位于设备体中; 再输送单元,位于设备体中。该再输送单元具有再输送路径,沿着该再输送路径将从图像形成单元排出的片材向图像形成单元的入口输送。该再输送单元包括输送辊,用于对在再输送路径中输送的片材进行输送,还包括输入部,位于沿再输送单元再输送片材的再输送方向输送辊的上游位置。该输入部用于接收从驱动机构传递的驱动力。该再输送单元还包括驱动轴,沿再输送方向延伸。该驱动轴用于通过绕沿着再输送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来将从输入部传递的驱动力向输送辊传递。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满足的要求以及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现在参考以下说明及其附图,其中图1是沿图像形成设备中央取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再输送单元的安装和卸下状态的4
图3是再输送单元的立体图;图4是从安装口侧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从再输送单元移去从动侧斜给送辊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再输送单元中的第一驱动轴部分的放大主视图;图7是沿图3中的A-A线取的剖视图;以及图8是示出输入齿轮和驱动齿轮之间的啮合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参考图1 8,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特征和优点。在各图中,对于相似的对应部分使用相似的附图标记。在下面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应用于具有双面打印机构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激光打印机),以下将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图像形成单元2、供纸装置10和再输送单元(双面(DX)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2是用于在纸或OHP片材(以下统称为“纸张”)上形成 (打印)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供纸装置10是用于向图像形成单元2供给纸张的供纸单元; 再输送单元20是用于将从图像形成单元2排出的纸张向图像形成单元2的入口进行再输送的再输送单元。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2配置为包括处理盒3、曝光单元4和定影单元5 的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单元。在处理盒3中容纳感光鼓3A,用于承载显影剂图像;以及充电器3B,用于对感光鼓3A充电。这样,从供纸装置10向图像形成单元2输送的纸张被输送到一对定位辊6,在由该一对定位辊6校正了歪斜后被输送到感光鼓3A。另一方面,由曝光单元4对充电后的感光鼓3A进行曝光。在感光鼓3A的外周面上形成了静电潜像后,向感光鼓3A提供显影剂(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粉状调色剂),使得感光鼓3A的外周面承载(形成)显影剂图像。将与显影剂极性相反的电荷施加至相对于所输送的纸张位于感光鼓3A的相反侧的转印辊8,由转印辊8将感光鼓3A上承载的显影剂图像转印至纸张。定影单元5通过对转印了显影剂图像后的纸张进行加热将转印到纸张上的显影剂定影到纸张上。从定影单元5排出的、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在输送路径Ll中输送的同时, 输送方向被向上重新定向,然后排出到设置于图像形成设备1的上端面侧的排纸托盘9。排出辊9A用于通过以与定影单元5所排出的纸张相接触的状态进行旋转,来对纸张施加输送力。当在纸张的正反两面形成图像的双面打印时,排出辊9A反转在纸张的正面完成了图像形成的纸张,向再输送路径L2输送纸张。压紧辊9B用于使纸张压着排出辊9A, 与排出辊9A —起压紧纸张。供纸装置10包括供纸托盘11,要输送到图像形成单元2的纸张以堆叠的方式放置在该供纸托盘11上;拾取辊12,用于与放置在供纸托盘11上的纸张中沿堆叠方向位于最上面位置的纸张接触,并向图像形成单元2供给该最上面的纸张;以及分离机构13,包括分离垫13A和分离辊13B。
分离机构13是这样的机构,它通过利用与拾取辊12所供给的多张纸张中一侧的纸张相接触的分离垫13A施加输送阻力,同时利用与另一侧的纸张相接触的分离辊1 施加输送力,来分离所排出的多张纸张,并将分离后的纸张逐张供给到图像形成单元2。后盖IB是打开和关闭单元,用于打开输送路径L 1的一部分,再输送单元20从设置在后盖IB和供纸托盘11之间的安装口 IC插入并安装在设备体IA中。2、再输送单元的结构 再输送单元20包括再输送路径L2,用于如上所述将从图像形成单元2排出的纸张向图像形成单元2的入口(定位辊6)再输送。再输送路径L2是输送路径,用于当进行双面打印时,将正面完成了图像形成的纸张向图像形成单元2的入口再输送。如图2所示,再输送单元20从安装口 IC以可卸下的方式插入并安装在设备体IA 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再输送单元20的安装方向(例如插入方向)和卸下方向(例如抽出方向)与在再输送路径L2(再输送单元20)中输送的纸张的输送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前后方向)相一致。设备体IA例如是外壳或机架等,在其中容纳图像形成单元2。以下,将再输送单元 20插入并安装到设备体IA中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的向前方向)称为插入方向。如图3所示,再输送单元20包括输送辊21,用于对在再输送路径L2中(在再输送单元20上)输送的纸张施加输送力;输入齿轮22 (输入部的一个例子),用于与设置在设备体IA上的驱动齿轮ID (驱动机构的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相啮合;以及第一驱动轴23,用于将设备体IA所提供的驱动力经由输入齿轮22向输送辊21传递。在设备体IA 中与输送辊2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压紧辊21B (如图1所示),用于使纸张压着输送辊21。在图4中,为了容易理解驱动齿轮ID和输入齿轮22之间的关系,示出了输入齿轮 22。然而,由于输入齿轮22设置在再输送单元20中,因而在图4所示的状态(再输送单元 20被移去的状态),输入齿轮22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如图3所示,再输送单元20的单元体M形成有多个沿纸张输送方向延伸的带状凸脊24A,由该多个凸脊24A引导纸张的输送。输送辊21装配到单元体24 (再输送单元20)沿插入方向的前侧(图3中的前端侧)。另一方面,输入齿轮22装配到单元体M相对于输送辊21沿插入方向向后侧(图3 中的后端侧)偏移的位置。换句话说,输入齿轮22位于沿输送片材的再输送方向输送辊21 的上游位置。第一驱动轴23形成为沿与插入方向平行的方向从输入齿轮22向输送辊21延伸的轴状,用来通过绕轴线旋转来将驱动力从输入齿轮22向输送辊21传递。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通过锥齿轮(bevel gear) 25A 25D实现驱动力从输入齿轮22到第一驱动轴23的传递,以及驱动力从第一驱动轴23到输送辊21的驱动轴 2IA的传递。换句话说,锥齿轮25A与输入齿轮22 —体(如图6所示),锥齿轮25B和25C分别与第一驱动轴23的各轴端一体,锥齿轮25D与驱动轴21A的轴端一体。因此,当在驱动齿轮ID与输入齿轮22相啮合的状态下从驱动齿轮ID提供驱动力时,该驱动力经由锥齿轮25A和25B传递至第一驱动轴23,传递至第一驱动轴23的驱动力经由锥齿轮25C和25D传递至驱动轴21A,从而输送辊21旋转。
6
如图3所示,输送辊21位于构成再输送路径L2的区域沿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另一方面,输入齿轮22和第一驱动轴23位于从构成再输送路径L2的区域沿宽度方向偏移的位置。宽度方向对应于与纸张输送方向和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横向一致。如图5所示,沿纸张输送方向延伸的斜给送引导部沈装配到单元体M沿宽度方向再输送路径L2的一端侧,跨越将驱动力传递给驱动侧斜给送辊27A的第二驱动轴观而延伸,如图7所示,斜给送引导部沈形成为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在再输送路径L2 侧开口的有角的C形。具体地,斜给送引导部沈包括下侧引导面^A(第一引导部的一个例子),其面对在再输送路径L2中输送的纸张的下表面侧;侧边缘引导面^B(第二引导部的一个例子),其设置在再输送路径L2沿宽度方向的端部,沿纸张输送方向延伸;以及上侧引导面 26C (第三引导部的一个例子),其面对在再输送路径L2中输送的纸张的上表面侧。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再输送路径L2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位置由侧边缘弓I导面26B确定,第一驱动轴23位于相对于侧边缘引导面26B再输送路径L2的相反侧。如图1所示,驱动侧斜给送辊27A布置在输送辊21沿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从动侧斜给送辊27B位于对着驱动侧斜给送辊27A的位置。这样,对由驱动侧斜给送辊27A 和从动侧斜给送辊27B的协作而输送的纸张施加使该纸张沿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压着侧边缘引导面^B的输送力。因此,在保持所输送的纸张沿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与侧边缘引导面26B接触的同时,该纸张向着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移动。因此,如果纸张相对于输送方向歪斜,则该歪斜被校正。从动侧斜给送辊27B的旋转轴的中心线如图3所示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通过弹性构件例如弹簧27C将轴端压向驱动侧斜给送辊27A。因此,从动侧斜给送辊27B在随着纸张的移动而旋转的同时,使纸张压着驱动侧斜给送辊27A。此外,设备体IA设置有导轨1E(引导单元的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在插入再输送单元20时,该导轨IE与再输送单元20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侧相接触,以引导再输送单元 20的移动。导轨IE设置在沿插入再输送单元20的方向驱动齿轮ID的向前侧(设备体IA 的前侧)。一对导轨IE用来引导再输送单元20的移动,以从上下夹持再输送单元20沿宽度方向的端部,导轨IE在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有角的C形剖面。在再输送单元20安装在设备体IA且驱动齿轮ID和输入齿轮22相啮合的状态下,由于输入齿轮22设置在再输送单元20沿宽度方向的端部,因此如图7所示,输入齿轮 22位于相对于第一驱动轴23再输送路径L2的相反侧。图7是示出与第一驱动轴23垂直的剖面(沿图3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因此,图7中所示的状态是如下状态,在该状态中,再输送路径L2、输入齿轮22和第一驱动轴 23投影在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假想平面上。当沿着与在再输送单元20上输送的纸张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的竖直方向)看再输送单元20时,再输送单元20具有这样的形状,即,如图6所示,再输送单元20中与输入齿轮22相对应的外边缘部IF比再输送单元20中与第一驱动轴23相对应的外边缘部IG向外凸出。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再输送单元20在第一驱动轴23侧的形状呈肩状(台阶状),就像对应于第一驱动轴23的外边缘部IG被切口(notch) —样。措辞“再输送单元 20的外侧”是指从再输送单元20沿宽度方向向设备体IA偏移的一侧,是图6中再输送单元20的左侧。在输入齿轮22和驱动齿轮ID相啮合从而驱动力从驱动齿轮ID提供给输入齿轮 22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的啮合力作用于输入齿轮22。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输入齿轮22和驱动齿轮ID的位置和旋转方向,以使在啮合力中产生指向沿插入方向向前侧的分力Fl。3、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特征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驱动轴23将驱动力传递给输送辊21。因此,传递驱动力所需的组成部分的高度是第一驱动轴23的直径尺寸,与使用带传递同样的驱动力的情况相比,该直径尺寸显著减小。因此,与使用带将驱动力传递至输送辊21的再输送单元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减小了再输送单元20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了用于引导再输送单元20的移动的导轨1E,再输送单元20与导轨IE之间的接触部分随着再输送单元20的插入而增加,因此,再输送单元20更加稳定。然而,在插入的初始阶段,再输送单元20与导轨IE之间的接触部分小,因而再输送单元20容易不稳定。因此,假设输入齿轮22设置在再输送单元20相对于输送辊21沿再输送单元20 的插入方向向前侧偏移的位置,则输入齿轮22在再输送单元20仍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插入初始阶段进入设备体1A。因此,输入齿轮22与设备体IA碰撞,因此输入齿轮22或设备体 IA可能损坏。相反,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输入齿轮22设置在再输送单元20相对于输送辊21 沿再输送单元20的插入方向向后侧偏移的位置,因此当再输送单元20的插入进行到输入齿轮22进入设备体IA的程度时,再输送单元20变稳定,因而几乎不可能发生输入齿轮22 和设备体IA的碰撞。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限制当将再输送单元20安装入设备体IA时,输入齿轮22或设备体IA损坏的可能性的同时,减小了再输送单元20的厚度,因而实现了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减小。假设第一驱动轴23设置在再输送单元20与构成再输送路径L2的区域相对应的部分上,则需要将第一驱动轴23布置在沿竖直方向从再输送路径L2偏移的位置,以避免第一驱动轴23与在再输送路径L2中输送的纸张之间的干扰。因此,难以进一步减小再输送单元20的厚度。相反,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第一驱动轴23位于再输送单元20从构成再输送路径L2的区域偏移的位置。因此,进一步减小了再输送单元20的厚度。本实施方式的特征还在于,当再输送路径L2、输入齿轮22和第一驱动轴23如图 7所示投影在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假想平面上时,投影的输入齿轮22相对于投影的第一驱动轴23位于投影的再输送路径L2的相反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再输送单元20插入并安装入设备体IA时,如图6所示,驱动齿轮ID相对于再输送单元20沿插入方向向后侧向输入齿轮22移动。然而,如图7所示,由于投影的输入齿轮22相对于投影的第一驱动轴23位于投影的再输送路径L2的相反侧,因此,当驱动齿轮ID相对于再输送单元20移动时,防止了驱动齿轮ID与第一驱动轴23之间的干扰。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当沿着与在再输送单元20上输送的纸张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看再输送单元20时,再输送单元20与输入齿轮22相对应的外边缘部IF比再输送单元20与第一驱动轴23相对应的外边缘部IG向外凸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驱动齿轮ID相对于再输送单元20移动时,驱动齿轮ID 的至少一部分能相对于再输送单元20的外边缘部的外侧移动。因此,能防止驱动齿轮ID 与再输送单元20之间的干扰。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当将驱动力从设备体IA提供给输入齿轮22时,如图8所示,指向沿插入方向向前侧的力F 1经由输入齿轮22作用于再输送单元2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驱动力传递给输送辊21时,防止了再输送单元20沿插入方向向后侧(脱离方向)的移动,因此无需将再输送单元20牢固地固定在设备体IA 上。因此,改善了再输送单元20相对于设备体IA的安装和卸下操作性。其它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黑白图像形成设备。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可应用于彩色图像形成设备。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驱动力从输入齿轮22到第一驱动轴23的传递和驱动力从第一驱动轴23到输送辊21的驱动轴21A的传递是经由锥齿轮25A 25D实现的。然而, 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冠齿轮(crowngear)、端面齿轮(face gear)或万向节 (universal joint)。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再输送单元20在第一驱动轴23侧的形状呈肩状(台阶状), 就像对应于第一驱动轴23的外边缘部IG被切口一样。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再输送单元20可沿再输送方向插入。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再输送单元20可变化为沿与再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插入。本发明仅依照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发明范围,而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申请要求2010年3月23日提交的2010-066693号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该日本专利申请记载的内容全部包含入本申请。
9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双面打印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设备体(IA);图像形成单元O),设置于所述设备体(IA),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引导单元(IE),设置于所述设备体;以及再输送单元(20),具有用于将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排出的所述片材向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入口进行再输送的再输送路径(L2),该再输送单元00)通过由所述引导单元(IE)引导以能卸下的方式插入并安装到所述设备体(IA),该再输送单元包括输送辊(21),用于对在所述再输送路径中输送的所述片材施加输送力;输入部(22),位于所述再输送单元的沿与所述再输送单元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所述输送辊偏移的位置,用于接收所述设备体(IA)提供的驱动力的输入;以及驱动轴(23),沿与所述插入方向平行的方向从所述输入部0 向所述输送辊延伸,用于通过绕该驱动轴的轴线旋转来将所述驱动力从所述输入部0 向所述输送辊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再输送单元的从构成所述再输送路径(U)的区域偏移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再输送单元00)还包括 第一引导部06A),其面对所输送的片材的下表面侧;以及第二引导部06B),其设置在所述再输送路径沿宽度方向的端部,具有沿着片材输送方向延伸的引导面,其中,所述驱动轴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二引导部( )所述再输送路径(L2)的相反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部Q6A)和所述第二引导部( )形成为剖面呈朝着所述再输送路径开口的有角的C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再输送单元OO)还包括斜给送辊07A),用于向所述片材施加输送力,使得所输送的片材的端部接触所述第二引导部 (26B)的所述引导面,且被配置为在经由第二驱动轴08)接收到来自所述输入部0 的所述驱动力时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部包括与设置于所述设备体(IA)的驱动齿轮(ID)相啮合的输入齿轮02),其中,当所述再输送路径(U)、所述输入齿轮0 和所述驱动轴(2 投影在与所述插入方向垂直的假想平面上时,投影的所述输入齿轮相对于投影的所述驱动轴位于投影的所述再输送路径(U)的相反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沿着与在所述再输送单元 (20)上输送的所述片材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看所述再输送单元OO)时,所述再输送单元与所述输入齿轮0 相对应的外边缘部(IF)比所述再输送单元与所述驱动轴03)相对应的外边缘部(IG)向外凸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经由锥齿轮05A 25D)传递从所述输入部0 到所述驱动轴的所述驱动力的传递,以及从所述驱动轴到所述输送辊的所述驱动力的传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体(IA)将指向所述插入方向的所述驱动力经由所述输入部0 施加到所述再输送单元00)。
10.一种具有双面打印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设备体(IA);图像形成单元O),位于所述设备体中,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驱动机构(ID),位于所述设备体中;以及再输送单元(20),位于所述设备体中,具有再输送路径(L2),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排出的所述片材沿着该再输送路径(U)向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入口输送,该再输送单元包括输送辊(21),用于对在所述再输送路径(U)中输送的所述片材进行输送;输入部(22),位于沿所述再输送单元再输送所述片材的再输送方向所述输送辊的上游位置,用于接收从所述驱动机构(ID)传递的驱动力;以及驱动轴03),沿所述再输送方向延伸,用于通过绕沿着所述再输送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来将从所述输入部0 传递的所述驱动力向所述输送辊传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再输送单元OO)能从所述设备体(IA)抽出和插入所述设备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再输送单元OO)能沿所述再输送方向插入所述设备体(IA)。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再输送单元OO)包括第一锥齿轮05C、25D),该第一锥齿轮将所述驱动力从所述驱动轴传递到所述输送辊 0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再输送单元OO)还包括第二锥齿轮05A、25B),该第二锥齿轮将所述驱动力从所述输入部0 传递到所述驱动轴 (23)。
全文摘要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体、图像形成单元和再输送单元。再输送单元包括输送辊,用于对片材施加输送力;输入部,位于沿再输送方向偏移到输送辊上游的位置。输入部用于接收从设备体输入的驱动力。再输送单元还包括沿再输送方向延伸的驱动轴。驱动轴用于通过绕其轴线旋转来将驱动力从输入部向输送辊传递。通过该结构,可以减小图像形成设备的高度。
文档编号B65H85/00GK102198899SQ20111006811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3日
发明者三轮笃史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