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处理装置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316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材处理装置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材处理装置和成像装置。更加特别地,本发明涉及裁切由片材堆垛和折叠而形成的片材摞的开口端部的片材处理装置以及包括该片材处理装置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常规的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和激光打印机)包括片材处理装置。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后,通过接受待排出的片材并沿片材的中间折叠,或者通过接受片材、在片材的大体上中间部分执行装订处理并且然后在片材的中央对折,片材处理装置执行骑马订装订。传统地,当片材摞被折叠并装订形成骑马订的书(下文称为小册子)时,已经知道的是,在与小册子订钉部相对的一侧上作为端部(开口端)的边缘成形为在小册子厚度方向中央为尖的三角形。该三角形是骑马订装订形成的小册子所特有的,而平订装订、精装装订或胶带装订形成的小册子具有矩形边缘。当翻开具有这种三角形边缘的小册子的书页时,在从封面到小册子中央顶点的各书页中,下一页从当前页突出,使得能够用手指拾起下一页并翻页。然而,在从小册子的顶点到封底的各页中,下一页从当前页缩回,因而不能用手指拾起下一页,从而导致难以翻页。另一方面,当边缘具有矩形形状时,能够在翻页时没有差别的情况下稳定翻页。因此,出现的情形是,为了消除骑马订装订特有的三角形边缘,通过裁切处理裁切 (剪切)小册子的边缘部分。现有技术已知用于这种裁切处理的裁切装置(修边机)。例如, 日本专利特开No. 2008-238394描述了一种裁切装置,包括能够上下移动的可动刀片(上刀片)和固定在可动刀片下方位置的固定刀片(下刀片),从而通过向下移动可动刀片而将小册子的边缘部分夹在可动刀片和固定刀片之间并进行裁切。因此,对小册子边缘部分的裁切能够将边缘的形状从三角形改变成矩形,从而增强作为产品的小册子的外观并提供翻页稳定性。在这种传统的片材处理装置中,当小册子的边缘部分夹在已经向下移动的可动刀片和固定刀片之间并被裁切时,裁切边缘部分而产生的废屑(下文称为裁切屑)在与可动刀片接触的状态下被沿着固定刀片的侧表面下推。随后,裁切屑落入布置在固定刀片下方的废屑盒中。然而,例如,当小册子包括从利用电子照相法(例如静电)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输出的片材时,由于片材带电,裁切屑会附着在可动刀片上。当这种裁切屑附着在可动刀片上时,裁切屑随着可动刀片的向上运动也向上移动,而不落入废屑盒中,从而使裁切废屑附着并保留在固定刀片的上表面上。由于固定刀片的上表面用作输送片材的输送表面,因此附着在固定刀片上表面上的裁切屑随着后续片材一起被输送到下游侧。因此,出现的情况是当用于检测片材的传感器检测到这种被输送的裁切屑时,裁切装置紧急停止。此外,随片材一起输送的裁切屑与小册子堆积和保持在一起,从而可能导致小册子品质恶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出现裁切屑附着在固定刀片上的片材处理装置和成像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执行裁切片材摞的裁切处理的片材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刀片;能够上下移动的可动刀片,布置在固定刀片上方且与固定刀片一起裁切可动刀片和固定刀片之间的片材摞;以及附着防止部件,它在可动刀片裁切片材摞后沿固定刀片的一侧向下移动到可动刀片的刀刃下方的位置。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当片材摞被可动刀片裁切时,附着防止部件向下移动到可动刀片刀刃下方的位置,从而减少出现裁切屑附着在布置于可动刀片下方的固定刀片上。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图1示出了作为成像装置实例的复印机的剖视图,该复印机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片材处理装置;图2是示出了用作片材处理装置的后处理器的结构的视图;图3是示出了布置在后处理器中的修边单元的结构的视图;图4A和4B是示出了修边单元的结构的另外两个视图;图5是布置在修边单元中的修边部的结构的视图;图6A和6B是示出了修边部的结构的另外两个视图;图7是示出了复印机的控制方框图;图8是示出了修边单元的操作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了修边单元的操作的视图;图10A、IOB和IOC是示出了布置在修边部的裁切单元上的辅助板的视图;图11A、IlBUlC和IlD是示出了辅助板和振动板的操作的视图;图12A和12B是示出了修边单元的操作的另外两个视图;图13是示出了裁切单元到达下死点的状态的视图;图14是示出了用作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片材处理装置的后处理器的修边单元的视图;图15是示出了布置在修边单元的修边部中的裁切单元的刮削单元的结构的视图;图16A和16B是示出了裁切单元的视图;图17A和17B是示出了裁切单元的操作的视图;图18A和18B是示出了裁切单元的操作的另外两个视图;图19是示出了刮削单元的结构的视图;图20是示出了刮削单元的结构的另一个视图;图21是示出了修边单元的操作的流程图;图22A和22B是示出了修边单元的操作的视图;图23A和2 是示出了修边单元的操作的另外两个视图;和图M是示出了裁切单元到达下死点的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示出了作为成像装置实例的复印机1000 的剖视图,该复印机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片材处理装置。复印机1000包括复印机本体300和布置在复印机本体300的上表面上的扫描装置200。用于读取文件的扫描装置200包括文件给送部100、扫描仪单元104、透镜108和图像传感器109。当文件D由扫描装置200读取时,文件D首先被置于文件给送部100的托盘1001上。这里,假定文件D以从用户方向来看是竖立的状态并且以面朝上的状态(形成有图像的表面朝上)放置在托盘1001上。假定文件D的订书位置位于其左端部。接着,文件D由文件给送部100从片材的首页一张一张地向左侧方向(图中的箭头方向)输送,也就是说,每一页的订书位置作为前端输送。接着,每张片材从左向右地在平板玻璃102上输送通过弯曲路径并排出到排出托盘112上。这里,当使用被称为流动读取的读取处理来读取文件时,扫描仪单元104保持在预定位置,同时文件D的每张片材从左向右地在扫描仪单元104上通过。在这种读取处理中,当文件D的每张片材在平板玻璃102上通过时,扫描仪单元 104的灯103用光照射片材,使得反射光通过镜子105、106和107以及透镜108引导到图像传感器109。由图像传感器109读取的文件D的图像数据受到预定的图像处理,并传送给曝光控制部110。另一方面,当使用被称为固定读取的读取处理时,从文件给送部100输送的文件D 的每张片材一旦停止在平板玻璃102上,则扫描仪单元104从左向右移动以读取文件D。此外,当在不使用文件给送部100的情况下读取文件时,用户可升起文件给送部100并将文件放置在平板玻璃102上。复印机本体300包括片材给送部1002,用于供给储存在片材盒114或115中的片材P ;和成像部1003,用于在片材给送部1002供给的片材P上形成图像。成像部1003包括感光鼓111、显影装置113和转印充电装置116。成像时,曝光控制部110用激光束照射感光鼓111以在感光鼓111上形成潜像,然后该潜像由显影装置113 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定影部117和排出辊对118布置在成像部1003的片材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现在描述复印机本体300的成像操作。在如上所述使用扫描装置200进行的处理 (例如流动读取和固定读取)中,图像传感器109读取的文件D的图像数据在经过预定的图像处理后传送给曝光控制部110。曝光控制部110输出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激光束,该激光束在由多面镜IlOa扫描的同时被照射到感光鼓111上,使得在感光鼓111上形成相应于扫描激光束的静电潜像。随后,形成在感光鼓111上的静电潜像由显影装置113显影和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另一方面,片材P从任一片材盒114、115、手动给送部125以及双面输送路径IM 输送到包括感光鼓111和转印充电装置116的转印部。在感光鼓111上可视化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部被转印到片材P上,具有转印图像的片材P在定影部117中进行定影处理。随后,已经通过定影部117的片材P由切换部件(未示出)再次引导到路径122。当片材P在输送方向的尾端通过切换部件时,片材P被切换部件转回和输送到排出辊对118。
6然后从复印机本体300排出片材P。这样就能在片材的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一面朝下(面向下)的状态从复印机本体300排出片材P。例如,通过这种反转排出方式使片材P在面向下的状态排出就能够在从首页顺序执行成像处理时相对于来自计算机的图像数据来校对页顺序。此外,当对于硬片材P例如从手动给送部125输送的高射投影仪(OHP)片材执行成像处理时,在具有调色剂图像的一面朝上(面向上)的状态下由排出辊对118将片材P从复印机本体300排出,而不将片材 P引导到路径122。当在片材P的两面执行成像处理时,直接从定影部117引导片材P到排出辊对 118。片材P在输送方向的尾端一通过切换部件后,就马上通过切换部件转回片材P以便将其引导到双面输送路径124。复印机本体300包括折叠处理部400,用于折叠从其排出的片材;和与折叠处理部相连的后处理器500。折叠处理部400折叠已经进行成像处理的片材,后处理器500对片材执行订书处理或装订处理。后处理器500与订钉部500A、骑马订装订部800、修边单元 600 一起构成该实施例的片材处理装置。下面描述订钉部500A、骑马订装订部800和修边单元600。折叠处理部400包括输送路径131,用于接收从复印机本体300排出的片材并引导该片材到后处理器500侧。输送辊对130和排出辊对133布置在输送路径131中。切换部件135布置在排出辊对133附近,使得输送辊对130输送的片材由切换部件135引导到折叠路径136或后处理器500侧。当在折叠处理部400中执行片材折叠处理时,先使切换部件135切换,并引导片材到折叠路径136。随后,沿输送方向引导到折叠路径136的片材前端抵接止挡137以形成环部,并且折叠辊140和141把该环部折叠成折叠部。接着,折叠部抵接上止挡143以形成环部,并由折叠辊141和另一折叠辊142进一步折叠,从而把片材折叠成ζ形折。该折叠成Z形折的片材通过输送路径145输送到输送路径131,并由排出辊对133排出到布置在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后处理器500。由于选择性地执行使用折叠处理部400进行的折叠处理,因此在不执行折叠处理时,切换部件135被转换到后处理器500侧,使得从复印机本体300排出的片材通过输送路径131直接输送到后处理器500中。具有图像的片材P经过折叠处理部400输送到后处理器500,后处理器500接受来自复印机本体300的片材,以执行将多个接受的片材对齐成一个片材摞的堆摞处理、分类处理和非分类处理。此外,后处理器500执行诸如订钉处理(订书处理)和装订处理等处理,所述订钉处理用于对片材摞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尾端侧订钉。如图2所示,后处理器500包括用于对片材订钉的订钉部500A,和用于通过对折片材摞将片材摞装订的骑马订装订部800。后处理器500还包括输送路径520,用于把输送通过折叠处理部400的片材输送到装置内部。输送路径520设有多个输送辊对。打孔单元530布置在输送路径520的中途, 以执行打孔处理,用于在沿输送方向的输送片材尾端部上打孔。打孔单元530根据需要进行操作。此外,输送路径520的末端设置有切换部件513。该切换部件513在连接于输送方向下游的上排出路径521和下排出路径522之间切换。上排出路径521允许片材排出到上堆叠托盘701中,而下排出路径522允许片材排出到处理托盘550中。由下排出路径522排出到处理托盘550的片材以摞的形式保持,同时顺次对齐,以便根据图7所示的操作部1的设定(后面描述)进行分类处理或订钉处理。当执行订钉处理时,由能够在片材宽度方向移动的订书机560在片材上可选择的位置订钉。在分类处理或订钉处理后,片材由摞排出辊对551排出到上堆叠托盘701或下堆叠托盘700。然后,排出到上堆叠托盘701或下堆叠托盘700的片材尾端被在竖直方向延伸的后端引导部710管控,从而对齐片材。上堆叠托盘710和下堆叠托盘700在竖直方向是可动的。上堆叠托盘701接收来自上排出路径521和处理托盘550的片材,而下堆叠托盘700接收来自处理托盘550的片材。上堆叠托盘701和下堆叠托盘700的竖直移动能够使得在其上装载大量的片材。在图2中,后处理器500包括布置在其上部的插入装置900。插入装置900将不同于普通片材的片材(插入片材)插入到片材摞的第一页、片材摞的最后一页或者插入到由复印机本体300形成有图像的片材之间。当把插入片材插入时,插入装置900允许用户在期望的定时将设置在插入托盘 901或902上的插入片材插入到输送路径520中。然后,插入到输送路径520中的插入片材被输送到上堆叠托盘701、处理托盘550以及骑马订装订部800中的任何一个上。另一方面,当对片材进行骑马订装订时,通过布置在下排出路径522中途的切换部件514切换片材以使其通过鞍形排出路径523,使得片材被输送到骑马订装订部800。这里,已经通过鞍形排出路径523的片材首先被输送到鞍形入口辊对801,输送到选择了传输入口的切换部件802,然后输送到骑马订装订部800的储存引导部803。切换部件802由螺线管根据片材尺寸进行操作。随后,片材由滑动辊804输送,直到片材在输送方向的前端接触可动的片材定位部件805。鞍形入口辊对801和滑动辊804由电机Ml驱动。订书机820布置在储存引导部 803中途的位置,订书机820包括驱动器820a,用于喷出订书钉(未示出);和砧台820b, 该砧台与驱动器820a相对地布置,储存引导部803处于砧台与驱动器之间,砧台用于弯曲喷出的订书钉。片材定位部件805在由电机M2驱动时可在竖直方向移动。片材定位部件805能够根据片材尺寸改变位置,并且能够在片材传输过程中停止,停止的位置是使得在片材沿输送方向的中央部处于订书机820的订书位置。在订书机820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折叠辊对810a和810b,并且突出部件 830布置在与折叠辊对810a、810b相对的位置。该突出部件830定位在作为原始位置的从储存引导部803缩回的位置,以便通过电机M3的驱动而朝储存的片材摞突出。突出部件830朝片材摞的突出导致了通过推动片材摞进入折叠辊对810a和810b 之间的夹持部中来进行用于折叠片材摞的折叠处理。还布置了对齐板对815。该对齐板对 815具有朝储存引导部803突出的表面,并可在围绕折叠辊对810a和810b的外周移动的同时对齐储存在储存引导部803中的片材。在电机M5的驱动下,对齐板对815相对于片材沿夹持方向移动,从而在宽度方向定位片材。这里,通过弹簧(未示出)在折叠辊对810a和810b之间施加足以使片材摞产生折痕的压力F1。一旦推动片材摞进入折叠辊对810a和810b之间的夹持部,突出部件830 就返回到原始位置。产生了折痕的片材摞被输送到第一折叠输送辊对811a和811b以及第二折叠输送辊对812a和812b。第一折叠输送辊对811a和811b以及第二折叠输送辊对812a和812b 被施加有足以停止和输送产生了折痕的片材摞的压力F2和F3。折叠辊对810a和810b、第一折叠输送辊对811a和811b以及第二折叠输送辊对81 和812b由同一电机M4以恒定的速度旋转。当折叠用订书机820订好的片材摞时,片材定位部件805从订书处理过程中的位置向下移动预定的距离,使得在完成订书处理后片材摞的订钉位置定位在折叠辊对810之间的夹持部中。因此,片材摞能够以订钉位置为中央进行折叠,从而形成小册子的折叠片材摞。随后,通过第一折叠输送辊对811a和811b以及第二折叠输送辊对81 和81 折叠的片材摞被输送到折痕挤压单元860,其包括用于夹紧片材摞的折痕部的挤压辊对861。 在片材摞的折痕部被夹持在挤压辊对861之间的状态下,折痕挤压单元860沿着与片材摞输送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形成明显的折痕。这样,形成了书状片材摞T。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修边单元600在输送方向上布置在骑马订装订部800 的下游,修边单元600裁切通过骑马订装订形成的片材摞(小册子)的开口端侧并排出片材摞。修边单元600包括第一输送部610、第二输送部620、修边部630、第三输送部640、第四输送部650以及排出部660,它们从片材摞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下文称为上游侧)依次布置。第二、第三和第四输送部620、640和650分别包括输送带对621和622、645和646以及655和656。输送部620、640、650的上下输送带621和622、645和646以及655和656 都由同一个电机驱动,从而以相同的输送速度被驱动。第一输送部610包括布置在下侧用于从骑马订装订部800接收片材摞的下输送带 611,和布置在下输送带611两侧的侧引导部612。侧引导部612在片材摞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能够校正片材的偏斜给送。侧引导部612包括用于防止片材摞打开的挤压引导部614,使得片材摞被平稳地传输到第二输送部620。在挤压引导部614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布置有用于检测有无片材摞的第一输送部入口传感器615和第一输送部出口传感器616。此外,输送突出部613布置在下输送带 611的两侧。输送突出部613可在片材摞输送方向上移动,并以大体上与下输送带611相同的速度移动,以传输片材摞到第二输送部620。当在下输送带611和片材摞之间发生打滑的情形时,输送突出部613接触片材摞的尾端,以便在推动尾端的同时输送片材摞。第二输送部入口传感器623布置在第二输送部620的夹持部J的下游,用于检测片材摞向第二输送部620的传输。在第三输送部640中,布置有不仅能够伸出而且能够沿输送方向移动的止挡641。如图3所示,通过凸轮642和648,止挡641能够以部分K作为旋转中心缩回和伸出。止挡641安装在滑块643上,并在电机(未示出)驱动下沿滑动引导部644被驱动,以便根据片材摞的尺寸沿输送方向移动或者根据片材摞的停止位置移动。第四输送部650把由修边部630裁切的片材摞朝上输送(在下面描述)。排出部 660上堆叠由第四输送部650输送来的片材摞。在该实施例中,第四输送部650向上延伸并且其上端部包括布置的排出部660,从而增强了用户对片材摞的移除性。
如图3所示,修边部630包括裁切单元631,该裁切单元布置在第二输送部620和第三输送部640之间并且布置在与第二输送部620和第三输送部640之间的输送路径相垂直的方向。裁切单元631包括挤压部件632和用作能够上下移动的可动刀片的上刀片633。 裁切单元631由裁切电机(未示出)驱动,并通过图4A所示的连杆637(637a、637b)而相对于输送表面沿竖直方向移动。如图3所示,修边部630包括下刀片634,用作固定在上刀片633移动方向的下游侧(下部)的固定刀片;以及储存箱635,用于储存用上刀片633和下刀片634裁切的片材裁切屑(裁切废屑)。第二和第三输送部620和640具有将待裁切片材输送到上刀片633 和下刀片634之间区域的输送部。当在修边部630中裁切片材摞时,裁切单元631向下移动。裁切单元631的向下移动使挤压部件632能够在上刀片633抵接片材摞T前抵接片材摞T。这里,由于用弹簧 (未示出)向挤压部件632施加有向下方向的力,因此裁切单元631的向下移动能够使挤压部件632与输送表面一起夹持片材摞。在这种状态下,当裁切单元631进一步向下移动时,上刀片633与下刀片634 —起裁切片材摞。在如图3所示的第二输送部620的下游侧,使用支点Q作为中心以可开闭的方式布置闸板625,用于打开和关闭裁切屑落到储存箱635中所经过的裁切屑下落路径。此外, 如图4A所示,凸轮636(636a、636b)布置在裁切单元631下端输送路径之外的区域中。当裁切单元631向下移动时,闸板625受凸轮636挤压,从而打开下落路径。当闸板625不受凸轮636挤压时,闸板625由扭转盘簧(未示出)施加力,以用作从输送带622下刀片634 的输送引导部,使得裁切屑到储存箱635的下落路径被关闭。图4A示出了闸板625不受凸轮636挤压的状态。图5是示出了修边部630的上刀片633附近的放大视图。上刀片633具有相对于上刀片633的移动方向倾斜的侧表面670,其具有锐角刃以便裁切片材(片材摞)。如图4B 所示,上刀片633具有从装置后部向前部以向上的方式直线布置的刀刃6331,下刀片634具有相对于输送路径而言的水平形状。因此,当向下移动时,上刀片633以点接触的方式抵接下刀片634上的片材摞,然后在沿下刀片634的侧表面向下移动的同时从后侧向前侧连续地裁切片材摞。如图5所示,上刀片633上固定有板簧671,该板簧671上连有用作附着防止部件的辅助板672。辅助板672包括挤压部6721,用于将裁切屑下压到一端。如图4B所示,辅助板672由弹性部件形成,并连接成使得挤压部6721定位在比上刀片633的刀刃6331低预定量L的位置处。辅助板672的这种布置能够允许在裁切片材时在上刀片633接触片材摞T前使辅助板672的挤压部6721抵接片材摞T。此外,与上刀片633 —起向下移动允许辅助板672 挤压片材摞T,并在向上弹性变形的同时向片材摞T施加力。因此,在裁切片材摞时,在辅助板672发生变形的同时向片材施力的状态下,上刀片633裁切片材摞。如图9所示,一旦片材摞T在被辅助板672施力的状态下进行了裁切,辅助板672就在释放变形的同时弹性地向下移动,使得片材摞T的裁切屑被辅助板672的挤压部6721下压到上刀片633的刀刃下方的位置(在下文描述)。
此外,如图4B所示,多个辅助板672彼此间隔地沿上刀片633的前端布置。具体地,沿上刀片633的纵向方向布置多个辅助板672 (这里,在五个位置)。这种布置能够使片材摞的裁切屑在多个点被挤压,从而与在单个点挤压裁切屑的情形相比,减小了裁切屑附着在下刀片634的端部上的可能性。这里,辅助板672布置在与输送到修边部630的片材摞T的各种尺寸对应的位置。因而,能够可靠地下压从任何尺寸的片材摞T产生的裁切屑。与辅助板672的连接位置相关的预定量L随着辅助板672的厚度或材料而改变。 然而根据经验,当辅助板672由厚度为0. 5mm的PET板形成且以大约5mm的预定量L连接时,裁切屑能够合适地落下。如果预定量L比必要的量更大,片材摞在被裁切前发生弯折, 并且不能挤压片材摞。如图5所示,辅助板672具有与上刀片633的侧表面670相对布置的相对表面 6722。辅助板672布置成使得在侧表面670和相对表面6722之间具有间隙。这里,间隙的宽度优选较小,以便即使裁切屑的裁切宽度很短,辅助板672也能够使裁切屑合适地落下。可能出现的情形是裁切屑夹在侧表面670和相对表面6722之间的间隙中。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如下文所描述的使辅助板672振动来使裁切屑落下。此外,辅助板672布置成与下刀片634的侧表面相对,使得在它们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M。形成预定间隙M能够减小在上刀片633向下移动而裁切片材时由于在下刀片634 上移动辅助板672而导致辅助板672被裁切的可能性。预定间隙M越小,越容易挤压薄的废屑。然而,当预定间隙M过于小时,侧表面670和相对表面6722之间的间隙也很小,从而导致裁切屑夹在它们之间。因此,预定间隙M可以根据经验设定为大约1.5mm,使得裁切屑能够合适地落下。预定量L和预定间隙M的这些值只是例子,并不限于此。如图6A所示,裁切单元631上连接有上刀片盖674,该上刀片盖674上连有用作振动部件的振动板673。振动板673由弹性部件形成,并具有抵接表面673a至67 ,每个抵接表面如图6B所示被垂直地弯曲。如下文所描述地,当上刀片633向上移动时,这些抵接表面673a至67 抵接相应的辅助板67 至67 并使辅助板变形。当辅助板67 至 672e发生预定量的变形时,释放抵接表面673a至673e,以使辅助板67 至67 振动。图 4A、4B和6B示出了一种示例结构,其中,为了简便起见去除了图6A示出的上刀片盖674。图7示出了复印机1000的控制方框图。中央处理单元(CPU)回路部150包括 CPU (未示出)。根据在只读存储器(ROM)中存储的控制程序和操作部1的设定,该CPU回路部150控制文件给送控制部101、图像读取器控制部201、图像信号控制部202、打印机控制部301、折叠处理控制部401、后处理器控制部501和外部接口(I/F)203。文件给送控制部101、图像读取器控制部201、打印机控制部301、折叠处理控制部401分别控制文件给送部100、扫描装置200、成像部1003以及折叠处理部400。后处理器控制部501控制后处理器500、修边单元600、骑马订装订部800和插入装置900。操作部1包括多个用于设定与成像相关的各种功能的按键,和用于显示设定状态的显示部。操作部1把与用户操作的每个按键相应的键信号输出给CPU回路部150,并允许在显示部上显示与来自CPU回路部150的信号相应的信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152用作暂时保持控制数据的区域,或者用作与控制相关的计算的工作区。外部接口 203用作复印机1000和外部计算机204之间的接口。外部接口 203将来自计算机204的打印数据扩展成位像,并将作为图像数据的该图像输出给图像信号控制部202。此外,图像传感器109读取的文件图像从图像读取器控制部201输出给图像信号控制部202。打印机控制部301允许图像信号控制部202输出图像数据给曝光控制部110。接着,参考图8的流程图描述该实施例的修边单元600的操作。如上所述地当通过折痕挤压单元860在片材摞上形成明显的折痕时,继续输送片材摞将其传输到修边单元 600的第一输送部610。随后,使第一输送部610的下输送带611旋转以输送片材摞。当第一输送部出口传感器616检测到片材摞时,立即停止输送片材摞。然后,布置在输送路径两侧的侧引导部612对齐片材摞,并且由下输送带611和布置在第一输送部610上游的输送突出部613继续片材摞的输送。接着,启动第二、第三和第四输送部620、640和650的驱动(Si),第二输送部620 从第一输送部610接收片材摞。当布置在第二输送带对621和622之间的夹持部J中的第二输送部入口传感器623检测到片材摞并启动时(S2中是),输送突出部613向输送方向的上游缩回。然后,片材摞穿过第二输送部620和修边部630,并被输送到第三输送部640。此时,在第三输送部640中,正如上面参考图3和4A所描述地,止挡641已根据片材摞T的尺寸而在输送路径上合适的位置提前伸出。这使得片材摞T能够在其从第二输送部入口传感器623输送了预定距离的位置处抵接止挡641。在片材摞T抵接止挡641后,关闭第二、第三和第四输送部620、640和650的驱动(S!3),并且停止输送片材摞T。随后,启动裁切电机的驱动,以用于驱动修边部630的裁切单元631 (S4)。裁切电机的驱动能够使裁切单元631向下移动以及使上刀片633和辅助板672朝下死点移动 (S5)。在这些移动的过程中,辅助板672的挤压部6721抵接片材摞(S6),然后,在辅助板 672向片材摞T施力的状态下,根据上刀片633的刃形状从后侧裁切片材摞T的尾端部。如图9所示,当上刀片633随着裁切单元631的向下移动而向下移动时,用作弹性部件的辅助板672的挤压部6721接触裁切屑G而发生变形。这使辅助板672移动到初始位置上方的位置。然后,当上刀片633到达下死点并裁切片材摞T的尾端部时,辅助板672 从变形状态迅速释放并向下移动,从而将裁切屑G下压到上刀片633的刀刃6331下方的位置(S7)。因而,即使在片材带电时,裁切废屑(裁切屑)G也能够落下,而不会附着在上刀片 633和下刀片634上。图10AU0B和IOC示出了辅助板672在这种情形下的操作。如图IOA所示,当上刀片633向下移动时,辅助板672的挤压部6721接触片材摞T。如图IOB所示,当上刀片633 进一步向下移动时,辅助板672进一步挤压片材摞T并向上弹性地变形。随后,如图IOC所示,当上刀片633到达下死点并裁切片材摞T的尾端部时,辅助板672的变形通过弹性回复力被迅速释放。因此,辅助板672在挤压裁切屑G的同时向下移动,并且挤压部6721移动到上刀片633的刀刃6331下方的位置。从而,裁切屑G被下压到上刀片633的刀刃6331 下方的位置。接着,上刀片633向上移动。如图6B所示,上刀片633的向上移动可使连接到上刀片盖674的振动板673的抵接表面673a至67 抵接各个辅助板67 至67 (S8)。图IlA至IlD示出了振动板673和辅助板672在这种情形下的状态。也就是说,如图IlA和IlB所示当上刀片633向上移动时,用作振动部件的振动板673和辅助板672彼此抵靠。当上刀片633进一步向上移动时,振动板673和辅助板672均产生变形。当振动
12板673和辅助板672发生预定量的变形时,如图IlD所示地解除抵接,且辅助板672振动。当如上所述地裁切屑G由辅助板672下压时,可能出现的情形是裁切屑G夹在图5 所示的上刀片633的侧表面670和辅助板672的相对表面6722之间,而不是被辅助板672 下压。例如,如图12A所示,出现的情形是裁切屑G夹在辅助板67 和上刀片633的侧表面670之间。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2B所示,使辅助板67 至67 依次振动就能够使夹在上刀片633的侧表面670和辅助板67 之间的裁切屑落下。当裁切单元631向下移动时,闸板625受凸轮636挤压而向下转动,从而在裁切片材摞前打开裁切屑G的下落路径。这里,下落路径从包括上刀片633和下刀片634的裁切部通到储存箱635。因而,裁切屑G能够可靠地储存在储存箱635中,而不残留在输送路径中。接着,裁切单元631 —旦到达图13所示连杆637的可动区域中最低点附近的下死点K就停止。然后,当裁切单元631回到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连杆637的可动区域中最高点附近的上死点U)时(S9中是),停止裁切电机的驱动(SlO)。裁切单元631在下死点K的停止时间设定成比骑马订装订部800准备片材摞中最少数量片材所需的堆摞时间更长。裁切单元631在下死点K的停止能够确保闸板625打开的裁切屑下落路径的打开时间,从而如上所述地使裁切屑G可靠地落下到储存箱635中。由于当裁切单元631回到初始位置(上死点U)时凸轮636与闸板625分离,因此闸板625利用扭转盘簧来关闭裁切屑下落路径。随后,止挡641缩回(S11),启动第二、第三和第四输送部620、640和650的驱动以继续输送片材(Si》。片材摞在修边部630中进行裁切处理,并由第三输送部640输送到布置在第三输送部640下游的第四输送部650。片材摞由第四输送部650进一步向上输送,并排出到排出部660 (SU)。各片材摞顺序排出并以叠瓦状的方式堆叠在排出部660上。当相继输送各片材摞时,重复相似的操作并在排出部660上堆叠期望数量的片材摞。因此,根据该实施例,辅助板672随上刀片633—起向下移动能够弹性地下压片材的裁切屑G,从而使裁切屑G从输送路径落下到储存箱635中。此外,当裁切屑G夹在辅助板672的相对表面6722和上刀片633的侧表面670之间时,使辅助板672振动,使得裁切屑G可靠地落下到储存箱635中。因此,根据该实施例,当片材摞由上刀片633的向下移动进行裁切时,辅助板672 向下移动到上刀片633的刀刃下方的位置,从而减少裁切屑附着在下刀片634上的发生。因此,裁切屑G不会残留在输送路径中。这样能够减少由于与片材摞堆叠并保持在一起的裁切屑导致的品质恶化,以及能够减小布置在输送路径中的传感器的故障。此外,由于辅助板 672与上刀片633 —体地移动,因此不必布置附加的驱动机构,因而能实现简单的结构。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14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用作片材处理装置的后处理器的修边单元600的结构。由于图14的修边单元600与图3的相似,因此图14 和图3中所用的相同参考数字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4中,刮削单元691布置在裁切单元631中,用以从上刀片633和下刀片6;34 上刮除裁切屑。如图15所示,刮削单元691包括用于刮除裁切屑的刮削板692、与刮削板 692相连的滑动板6730以及连接到滑动板6730的臂6740。臂6740由弹簧675施加向下的力。
如图15和16A所示,与作为附着防止部件的刮削板692相连的滑动板6730包括用于刮削操作的滑动轴6731至6733。通过沿着在图16B所示的上刀片盖680上形成的长圆孔6801和6802移动,滑动轴6731至6733在竖直方向滑动。如图15所示,滑动板6730还具有长圆孔6734。通过将布置在臂6740的一端的轴67 插入长圆孔6734中,把滑动板6730和臂6740连接起来。臂6740围绕与上刀片盖 680相连的轴6803旋转,并包括抵接表面6741,用于抵接连杆637a以便旋转。通过如图16A所示的旋转凸轮690的旋转,连杆637a的端部6371a抵接臂6740 的抵接表面6741。连杆637a、臂6740和旋转凸轮690构成联动部,其随着上刀片633的上下移动而联动地使刮削板692上下移动。由连杆637a的端部6371a挤压的臂6740围绕轴 6803沿箭头A指示的方向旋转。该旋转被传递给滑动板6730,从而使滑动板6730向下移动。如图16B所示,弹簧675的一个端部与臂6740相连,并且另一端部与连接到裁切单元631上的盖676相连。因此,臂6740总是被施加有与箭头A相反方向的力,并且与图 16A中臂6740相连的滑动板6730和刮削板692也被施加向上的力。图17A、17B、18A和18B示出了布置在修边部630中的裁切单元631的操作。图 17A示出了上刀片633相对于下刀片634定位在上死点(缩回)的初始状态。这里,与上刀片633 —起移动的挤压部件632也定位在上死点,并且下刀片634和挤压部件632之间形成片材摞能够穿过的空隙R。由于刮削板692定位在空隙R的上方,因此不会妨碍片材摞的通过。当旋转凸轮690从图17A的初始位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时,如图17B所示借助连杆637a和637b使上刀片633到达下死点。这样,片材摞被裁切。当旋转凸轮690进一步旋转时,连杆637a和臂6740的抵接表面6741彼此抵接,使得臂6740围绕轴6803逆时针地旋转。然后,如图18A所示,滑动板6730和刮削板692开始向下移动。如图18B所示,当凸轮690旋转了大约270度时,刮削板692到达下死点,此时上刀片633被重叠,也就是说,在上刀片633定位在下刀片634的侧面的状态下,刮削板692 到达与下刀片634的侧表面相接触的下死点。因此,刮削板692在到达下死点前从上刀片 633和下刀片634刮除了裁切屑。然后,旋转凸轮690的进一步旋转使得利用弹簧675施加的力使臂6740围绕轴680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滑动板6730和刮削板692返回到初始位置。通过旋转凸轮690的旋转,上刀片633到达图17A示出的用作初始位置的上死点。刮削板692连接成使得其角度H比如图19所示由裁切方向B和上刀片633的侧表面670形成的角度(倾角)C更大且更尖锐。当刮削板692向下移动时,它以锐角的方式抵接上刀片633的侧表面670以及附着在下刀片634的侧表面63 上的裁切屑。因此,裁切屑能够被可靠地刮除,而不滑过刮削板692。此外,如图16A和20所示,沿上刀片633的纵向方向在上刀片633的前端布置彼此间隔的多个刮削板692。具体地,多个刮削板692布置在上刀片633的纵向方向(这里是 2个刮削板)。这使得能够在多个点刮除片材的裁切屑,从而与在单个点刮除裁切屑的情况相比,减小了裁切屑附着在下刀片634的端部的可能性。这里,刮削板692布置在与待输送到修边部630的片材摞T的各种尺寸相对应的位置,从而能够可靠地刮除从任何尺寸的片材摞产生的裁切屑。现在,参考图21的流程图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修边单元600的操作。当用如上所述的折痕挤压单元860在片材摞上产生明显的折痕时,继续输送片材摞以将片材摞传输到修边单元600的第一输送部610。然后,旋转第一输送部610的下输送带611以输送片材摞。当第一输送部出口传感器616检测到片材摞时,片材摞的输送立即停止。随后,布置在输送路径两侧的侧引导部612对齐片材摞,并由布置在第一输送部610下游的输送突出部 613和下输送带611继续输送片材摞。接着,启动第二、第三、第四输送部620、640和650的驱动(S21),第二输送部620 接收来自第一输送部610的片材摞。当布置在第二输送带对621和622之间的夹持部J中的第二输送部入口传感器623检测到片材摞并启动(S22中是)时,输送突出部613向输送方向的上游缩回。然后,片材摞通过第二输送部620和修边部630,并被输送到第三输送部 640。此时在第三输送部640中,如图20所示,根据片材摞T的尺寸,止挡641已预先在输送路径的合适位置伸出。这允许片材摞T在其从第二输送部入口传感器623被输送了预定距离的位置抵接止挡641。在片材摞T抵接止挡641后,关闭第二、第三、第四输送部620、 640和650的驱动(S23),停止输送片材摞T。随后,启动裁切电机的驱动,用于驱动修边部630的修边单元631(S24)。裁切电机的驱动允许裁切单元631向下移动以及使上刀片633朝下死点移动(S25)。在裁切单元 631和上刀片633的移动中,根据上刀片633的刃形状从后侧开始相继地裁切片材摞。也就是说,如图22A所示上刀片633开始从上死点位置向下移动,通过到达如图22B所示的下死点而裁切片材摞。这里,刮削单元691的刮削板692不移动。然而,由于刮削板692沿上刀片633的侧表面670弹性地变形,因此上刀片633的向下移动不受刮削板692的干扰。接着,如图23A所示在上刀片633转换成向上移动的同时刮削板692向下移动 (S26) 0由于刮削板692是弹性部件,因此沿上刀片633的侧表面670向下移动。在上刀片 633和下刀片634彼此重叠时的状态下,刮削板692到达下刀片634。也就是说,刮削板692 在掠过上刀片633和下刀片634的同时向下移动(S27)。然后,刮削板692朝死点移动并在把裁切屑G刮到上刀片633的刃下方的位置的同时到达死点。随后,如图22A所示,刮削板 692随上刀片633 —起向上移动(S^),刮削板692和上刀片633到达各自的上死点。当裁切单元631向下移动时,闸板625受凸轮636挤压而向下旋转,从而在裁切片材摞前打开用于裁切屑G的下落路径。这里,下落路径从包括上刀片633和下刀片634的裁切部通到储存箱635。因而,裁切屑G能够可靠地储存在储存箱635中,而不残留在输送路径中。接着,裁切单元631在到达图M中连杆637的可动区域的最低点附近的下死点E 时立即停止。然后,当裁切单元返回到如图13所示的初始位置(连杆637的可动区域中最高点附近的上死点U)时(S^中是),停止裁切电机的驱动(S30)。裁切单元631在下死点E的停止时间设定成比骑马订装订部800准备片材摞中最少数量片材所需的堆摞时间更长。裁切单元631在下死点E的停止能够确保闸板625打开的裁切屑下落路径的打开时间,从而如上所述地使裁切屑G可靠地落下到储存箱635中。由于当裁切单元631返回到初始位置(上死点U)时凸轮636与闸板625分离,因此闸板625利用扭转盘簧来关闭裁切屑下落路径。随后,使止挡641缩回(S31),并且启动第二、第三、第四输送部620、640和650各自的驱动以继续片材的输送(S32)。片材摞在修边部630中经过裁切处理,由第三输送部640输送到布置在第三输送部640下游的第四输送部650。片材摞由第四输送部650进一步向上输送,排出到排出部660(S33)。各片材摞顺序排出,并以叠瓦状的方式堆叠在排出部660上。当相继输送各片材摞时,重复相似的操作,在排出部660上堆叠期望数量的片材摞。因此,根据该实施例,在上刀片和下刀片彼此重叠的状态下,刮削板692在掠过上刀片633和下刀片634的同时向下移动,从而能够把裁切屑下压到上刀片刃下方的位置。也就是说,根据该实施例,当裁切片材摞时,在上刀片633向下移动并与下刀片634重叠的状态下,刮削板692在弹性地挤压上刀片633的侧表面的同时向下移动,然后在弹性地挤压下刀片634的侧表面的同时进一步向下移动。因此,这种结构能够减少出现裁切屑随着上刀片633向上移动的情况,以及减少出现裁切屑附着在下刀片634的端部的情况。这种结构还能够使裁切屑G可靠地储存在储存箱635中。此外,由于刮削板692的移动与上刀片633的移动联动,因此不需要布置附加的驱动机构,因而能够实现简单的结构。根据该实施例,当通过上刀片633的向下移动来裁切片材摞时,刮削板692向下移动到上刀片633的刀刃下方的位置,从而减少出现裁切屑附着在下刀片634上的情况。因此,裁切屑G不会残留在输送路径中。这样能够减小由于与片材摞堆叠并保持在一起的裁切屑导致的品质恶化,以及能够减小布置在输送路径中的传感器的故障,从而提供可靠的操作。在该实施例中,当上刀片633到达下死点时刮削板692开始向下移动,但也不限于此。刮削板692和上刀片633可以同时向下移动,使得在裁切片材摞后,刮削板692在掠过上刀片633和下刀片634的同时刮除裁切屑。此外,在上刀片633到达下死点然后开始向上移动后,在上刀片633和下刀片634彼此重叠的同时,裁切屑由掠过上刀片633和下刀片 634的刮削板692刮除,也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随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的解释,以涵盖所有修改、等同的结构和功能。本申请要求2010年10月1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10-231498以及2011 年9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11-201896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这两件申请全文引入。
权利要求
1.一种片材处理装置,用于执行裁切片材摞的裁切处理,包括固定刀片;布置在固定刀片上方的可动刀片,该可动刀片能够上下移动并与固定刀片一起裁切处于可动刀片和固定刀片之间的片材摞;以及附着防止部件,该附着防止部件在可动刀片裁切片材摞后沿固定刀片向下移动到可动刀片的刀刃下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附着防止部件包括挤压部,该挤压部布置在可动刀片的刀刃下方的位置,并与可动刀片一体地移动且下压裁切屑,并且当可动刀片向下移动时,挤压部在可动刀片接触片材摞前接触片材摞并弹性地向上变形;在裁切了片材摞后,挤压部在挤压裁切屑的同时利用弹性回复力移动到可动刀片的刀刃下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挤压部布置成与固定刀片的侧表面之间成预定间隙地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包括振动部件,该振动部件抵接所述附着防止部件,用于在可动刀片裁切片材摞后向上移动时使附着防止部件振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振动部件是弹性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多个所述附着防止部件沿可动刀片的刀刃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还包括联动部,该联动部与可动刀片的移动联动地移动所述附着防止部件,其中,当可动刀片裁切片材摞并处于固定刀片的侧向位置时,联动部在弹性地挤压固定刀片侧表面的同时使附着防止部件向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还包括输送部,用于将片材摞输送到可动刀片和固定刀片之间的位置,其中,附着防止部件处于在可动刀片向下移动前不会妨碍输送部输送片材摞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多个所述附着防止部件沿可动刀片的刀刃布置。
10.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成像部,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和片材处理装置,用于执行裁切形成有图像的片材摞的裁切处理,该片材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刀片;可动刀片,该可动刀片布置在固定刀片上方,能够上下移动,并沿固定刀片的侧表面向下移动以裁切处于可动刀片和固定刀片之间的片材摞;以及附着防止部件,该附着防止部件在可动刀片裁切片材摞后沿固定刀片的一侧向下移动到可动刀片刀刃下方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附着防止部件包括挤压部,该挤压部布置在可动刀片刀刃下方的位置,与可动刀片一体地移动并下压裁切屑,当可动刀片向下移动时,挤压部在可动刀片接触片材摞前接触片材摞并弹性地向上变形;在裁切了片材摞后,挤压部在挤压裁切屑的同时利用弹性回复力移动到可动刀片刀刃下方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挤压部布置成与固定刀片的侧表面之间成预定间隙地相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包括振动部件,该振动部件抵接所述附着防止部件,用于在可动刀片裁切片材摞后向上移动时使附着防止部件振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振动部件是弹性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多个所述附着防止部件沿可动刀片的刀刃布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联动部,该联动部与可动刀片的移动联动地移动附着防止部件,其中,当可动刀片裁切片材摞并处于固定刀片侧向的位置时,联动部在弹性地挤压固定刀片侧表面的同时使附着防止部件向下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输送部,用于将片材摞输送到可动刀片和固定刀片之间的位置,其中,附着防止部件处于在可动刀片向下移动前不会妨碍输送部输送片材摞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多个所述附着防止部件沿可动刀片的刀刃布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片材处理装置和成像装置,包括下刀片和能够上下移动的上刀片,通过上刀片的向下移动来裁切上刀片和下刀片之间的片材摞。当通过上刀片的向下移动来裁切片材摞时,移动辅助板到上刀片刀刃下方的位置,使得裁切片材摞的裁切屑落下而不会附着在下刀片上。
文档编号B65H35/06GK102556748SQ2011103049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4日
发明者阿部英人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