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362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菌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有食品、饮料的罐头等待杀菌物料需要进行杀菌处理后才能打包出厂。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密封有食品、饮料的罐头装入框中,再将该框放入高温蒸煮杀菌室中后才能进行杀菌处理。杀菌处理完毕后将该框取出,将在该框中经过杀菌的罐头排列后打包。将罐头装入框中,再将该框放入高温蒸煮杀菌室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低,且在搬运过程中很难避免一些罐头由于撞击而变形或损坏。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以对现有技术的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在作业时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导致作业效率低下的缺陷进行改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一侧的进料筒、设置在所述传送带另一侧的导向挡板;所述进料筒设置在杀菌罐的上方。较佳地,所述进料筒还与升降工作缸动力连接。较佳地,所述导向挡板还与挡板工作缸动力连接。较佳地,所述进料筒为一弧状长方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由于增设了传送带、进料筒的结构,实现了将待杀菌物料输送入杀菌罐的自动化,避免了在作业中人工的大量参与,在提高了作业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同时避免了在人工操作时由于不小心磕碰到待杀菌物料而导致待杀菌物料的变形、损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一具体实施例,一种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62、设置在传送带62 —侧的进料筒60、设置在传送带62另一侧的导向挡板64。进料筒60还与升降工作缸67动力连接。进料筒60为一弧状长方体。进料筒60 设置在杀菌罐的上方。导向挡板64还与挡板工作缸63动力连接。该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进料时,首先杀菌罐的上盖盖体打开,其后进料筒60降下,最后导向挡板64闭合。物料由于导向挡板64的导向通过进料筒60进入杀菌罐。当满料时,首先导向挡板64打开,其后进料筒60上升,最后杀菌罐的上盖盖体闭合。物料在传送带62上被送至后方。本发明的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由于增设了传送带62、进料筒60的结构,实现了将待杀菌物料输送入杀菌罐的自动化,避免了在作业中人工的大量参与,在提高了作业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同时避免了在人工操作时由于不小心磕碰到待杀菌物料而导致待杀菌物料的变形、损坏。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一侧的进料筒、设置在所述传送带另一侧的导向挡板;所述进料筒设置在杀菌罐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还与升降工作缸动力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挡板还与挡板工作缸动力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为一弧状长方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设置在该传送带一侧的进料筒、设置在该传送带另一侧的导向挡板;该进料筒设置在杀菌罐的上方。本发明的待杀菌物料的输送装置由于增设了传送带、进料筒的结构,实现了将待杀菌物料输送入杀菌罐的自动化,避免了在作业中人工的大量参与,在提高了作业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同时避免了在人工操作时由于不小心磕碰到待杀菌物料而导致待杀菌物料的变形、损坏。
文档编号B65G47/04GK102390695SQ201110326079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4日
发明者章方雨 申请人:上海伊本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