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盒机四头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0802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装盒机四头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装盒机上的四头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全自动装盒机中,需要将物料如纸盒放入料仓中,进行装盒。目前将纸盒放入料仓中一般靠人工完成,这样的方式效率低下,不适合大规模现代化生产。而现阶段也有一些机构能实现放料动作,但存在着效率不高、动作不可靠的问题, 通常会造成不必要的误操作,需要人工辅助。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包装运行可靠性,工作效率高的下料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动作可靠、效率高的装盒机四头下料机构,以解决现有人工和机构下料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盒机四头下料机构,其中,包括一机座,竖直安装在装盒机机架上,所述机座上部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中安装有气阀驱动部件;一主轴,支撑于所述机座中心,在所述主轴中设置有一轴向抽气孔并在所述主轴上设置有一与所述轴向抽气孔的一端贯通的环状抽气槽,所述轴向抽气孔的另一端通过一安装在主轴上的气咀部件与真空源连接;凸轮,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座上,在该第一凸轮的相离机座的那一面上开设有闭合的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在所述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内分别设置有依靠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驱动按照一定运动轨迹动作的第一凸轮销和第二凸轮销;主圆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轴上并由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由一可转动地套在所述主轴上的转动轴套,一链传动机构,一用以张紧链传动机构中的链条的张紧链轮组成,所述链传动机构中的主动链轮通过装盒机的动力驱动,从动链轮固定于所述转动轴套的一端上,所述主圆盘与所述转动轴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由从动链轮带动实现同步转动的主圆盘,所述张紧链轮通过轴承设置在一链轮轴上,所述链轮轴可调整地安装在所述机座上。若干气阀组件,均布于所述主圆盘的第一直径圆周上,所述每一气阀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吸料抽气口、第二吸料抽气口以及放料进气口 ;所述气阀组件具有吸料工位和放料工位,在所述吸料工位时,所述第一吸料抽气口与第二吸料抽气口贯通,而在放料工位时, 第二吸料抽气口与放料进气口贯通;所述第一吸料抽气口通过设置于主圆盘中的吸料第一气道与所述主轴上的轴向抽气孔连通;若干气咀接头,均布于所述主圆盘的第四直径圆周上的;每一气咀接头通过设置于主圆盘内的吸料第三气道与对应的气阀组件上的第二吸料抽气口连通;[0013]若干第一连杆轴,均布于所述主圆盘的第二直径上的,所述每一根第一连杆轴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凸轮销铰接;若干第二连杆轴,均布于所述主圆盘的第五直径上的,所述每一根第二连杆轴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凸轮销铰接;安装在所述每一第一连杆轴另一端和对应的每一第二连杆轴另一端上的四连杆机构;吸盘机构,通过一支撑臂安装在每一四连杆机构上,所述吸盘机构中的吸盘通过气管与所述气咀接头连接;固定地设置于主轴上的复位臂,在该复位臂上设置有气阀组件复位撞块,所述气阀组件复位撞块和气阀驱动部件共同作用,驱动气阀组件在吸料工位与放料工位之间进行转换。上述的装盒机四头下料机构,其中,所述气阀驱动部件包括一可调节安装于机座上的固定盘;一通过气缸座安装在所述固定盘上的气缸;一安装在气缸座上的滑轨;一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气缸的活塞推杆连接;一与所述滑块连接的撞块,所述撞块穿过所述凸轮而撞击所述气阀组件。上述的装盒机四头下料机构,其中,所述的气阀组件包括一个气阀套和安装在气阀套中并能在所述气阀套的套孔中轴向窜动的阀轴,在所述气阀套的外圆周上开设有两条吸料环形气道,其中一条吸料环形气道为第一吸料抽气口,另一条吸料环形气道为第二吸料抽气口 ;两条吸料环形气道分别通过开设在气阀套套壁上的气孔与气阀套的套孔相贯通;所述阀轴的轴壁上设置有用以沟通气阀套上的两吸料环形气道的第一吸料环形气槽和用以进气的第二吸料环形气槽以及将第二吸料环形气槽与外界沟通的轴向进气槽,该轴向进气槽为吸料进气口,在所述吸料工位时,所述第一吸料环形气槽将两条吸料环形气道沟通,而在放料工位时,第二吸料环形气槽将作为第二吸料抽气口的一条吸料环形气道与轴向进气槽贯通。上述的装盒机四头下料机构,其中,在阀轴的两端各轴设有一个撞击轴承。上述的装盒机四头下料机构,其中,还包括均布于所述主圆盘的第三直径圆周上的若干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通过设置于主圆盘内的第二吸料气道与所述对应的气阀组件上的第二吸料抽气口连通,每一气咀接头通过设置于主圆盘内的吸料第三气道与对应的过滤器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地将物料如纸盒储盒架上吸下来,放入到装盒机的料仓中, 无需人工操作,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动作可靠、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优点。

通过阅读参照如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头下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示图;CN 202030052 U
说明书
3/5页图3为图1的B向示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视图;图6为图4的左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主圆盘的机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A- A剖视图;图9为图7的B- B剖视图;图10为图7的C-C剖视图;图11为图7的D-D剖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凸轮与第一连杆轴、第二连杆轴以及四连杆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左视图;图14为图12的右视图;以及图15为本实用新型气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看图1、图2和图3,装盒机四头下料机构的机座100安装在装盒机的机架上。结合参看图9和图10,在机座100的中心开设有主轴孔110,下部开有一个腰形长孔120,上部开设有用以安装气阀驱动部件200的弧形孔130,在机座100的一个侧面设置有用以安装凸轮300的凸肩140。在主轴孔110内嵌入钢套150,为了能防止主轴400轴向串动,在机座100和钢套150上开设有紧定螺栓孔160。参看图1,主轴400的一端插入到机座100的主轴孔110内的钢套150中并通过一安装在主轴400上的固定环460限制其位置,在主轴400与机座100连接的这一端开设有一定位槽410,用一紧定螺栓420旋过机座100和钢套150上的紧定螺栓孔160后,嵌入到该定位槽410中,即可防止主轴400轴向串动。在主轴400的一端中设置有一轴向抽气孔430并在主轴400的中部用以安装主圆盘800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与轴向抽气孔430的一端贯通的环状抽气槽440 ;轴向抽气孔430 的另一端通过一安装在主轴400上的气咀部件450与真空源,如真空泵连接。参看图1,链轮传动机构600中的张紧链轮610通过轴承620及链轮轴630和紧固件安装在机座100的腰形长孔120中。这样可以调节张紧链轮610的位置,实现对链条 640的张紧。链条640将从动链轮650连接到装盒机机架上的主动链轮上。从动链轮650通过螺栓安装在转动轴套660的一端,转动轴套660通过轴承670 可转动地安装在主轴400上。从动链轮650带动转动轴套660绕主轴400转动。该转动轴套660、从动链轮650与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640构成一驱动整个装盒机四头下料机构工作的传动机构。参看图1和图2,气阀驱动部件200包括一气缸210 (当然也可以是电磁铁),气缸 210通过气缸座220安装在一固定盘230上,固定盘230上均布有三条腰形孔231,用螺栓穿过这三条腰形孔231,旋接在机座100上,即可将固定盘230固定在机座100上。设置腰形孔231的目的主要是用以调整气缸210的位置。在气缸座220上还固定有一穿过机座100 上的弧形孔130的滑轨M0,在滑轨240上滑动地设置有一滑块250,滑块250与气缸210 的活塞推杆连接,同时还与撞块260连接,这样气缸210就能通过滑块250驱动撞块260穿过凸轮300而撞击气阀组件700。参看图1、图12、图13、图14,凸轮300卡在机座100的凸肩140中并用螺栓与机座100固定连接。在该凸轮300的相离机座100的那一面上开设有闭合的第一凸轮槽310 和第二凸轮槽320 ;在第一凸轮槽310和第二凸轮槽320内分别安装有四个第一凸轮销311 和四个第二凸轮销321。四个第一凸轮销311和四个第二凸轮销321分别依靠第一凸轮槽 310和第二凸轮槽320驱动按照一定运动轨迹动作。参看图1,在主轴400的中部用以安装主圆盘800的位置上安装有主圆盘800,主圆盘800随从动链轮650绕主轴400同步转动。参看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在主圆盘800的中心开设有用以将主圆盘800 安装在主轴400上的中心孔810,在主圆盘400的第一直径圆周820上均布有四个气阀孔 821,第二直径圆周830上均布有四个第一连杆轴孔831,第三直径圆周840上均布有四个过滤器孔841,第四直径圆周850上均布有四个气咀孔851,第五直径圆周860上均布有四个第二连杆轴孔861。在主圆盘800内开设有四条成幅射状的吸料第一气道822和四条成幅射状的吸料第二气道832,其中每一条吸料第一气道822将主轴400上的环状抽气槽440与每一个气阀孔521沟通,每一条吸料第二气道832将每一个气阀孔821与对应的过滤器孔841沟通。在主圆盘800内还开设有四条吸料第三气道823,其中每一条吸料第三气道823将每一个过滤器孔841与对应的气咀孔851连通。参见图1,在每一个气阀孔821中安装有一气阀组件700。参见图15,气阀组件包括一个气阀套710和安装在气阀套710中并能在气阀套710的套孔711中轴向窜动的阀轴720,在气阀套710的外圆周上开设有两条吸料环形气道712、713,其中一条吸料环形气道712为第一吸料抽气口,另一条吸料环形气道713为第二吸料抽气口 ;两条吸料环形气道712、713分别通过开设在气阀套710套壁上的气孔714、715与气阀套710的套孔711相贯通。阀轴720通过两道卡簧721、722安装在气阀套710的套孔711内,在阀轴720的轴壁上设置有用以沟通气阀套710上的两吸料环形气道712、713的第一吸料环形气槽723和用以进气的第二吸料环形气槽724以及将第二吸料环形气槽7M与外界沟通的轴向进气槽 725,该轴向进气槽725为吸盒进气口。为了缓冲的撞击阀轴720,在阀轴720的两端各轴设有一个撞击轴承725、727。在吸料工位时,如图15所示,第一吸料环形气槽723将两条吸料环形气道712、713 沟通,而在放料工位时(阀轴720向箭头方向运动),第二吸料环形气槽7M将作为第二吸料抽气口的一条吸料环形气道713与轴向进气槽725贯通。外界的空气将由轴向进气槽725 进入,解除真空。具体安装时,将气阀套710上的吸料环形气道712对准吸料第一气道822, 而吸料环形气道713对准吸料第二气道832即可。参见图1,在每一个气咀孔851中都安装有一个气咀接头870。在每一个过滤器孔 840中安装有一个过滤器880,过滤器880过滤掉放气时空气中的杂质,使气咀接头870不易堵塞。参见图1,在主轴400上通过健及紧定螺栓安装有一复位臂730,在该复位臂730 上设置有气阀组件复位撞块740,气阀组件复位撞块740和气阀驱动部件200中的撞块260 共同作用,驱动气阀组件700中的阀轴720在吸料工位与放料工位之间进行转换,实现抽气和放气两种状态参见图1、图3、图12、图13和图14,四根第一连杆轴910通过轴承911分别支撑在主圆盘800的四个第一连杆轴孔831中,每一根第一连杆轴910通过第一滚轮座 912与第一凸轮销311铰链。四根第二连杆轴920通过轴承921分别支撑在主圆盘800的四个第二连杆轴孔861中,每一根第二连杆轴920通过第二滚轮座922与第二凸轮销321 铰链。在第一连杆轴910和第二连杆轴920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套四连杆机构930,在每一套四连杆机构930上通过支撑臂940安装有一套吸盘机构950,吸盘机构950中的吸盘951 通过气管与气咀接头870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传动机构600的从动链轮650通过转动轴套660带动主圆盘800同步转动,主圆盘800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安装在其上的4套气阀组件700、4套过滤器880、4个气咀接头870、4套四连杆机构930、吸盘机构950等转动。四连杆机构930为吸料机构,吸盘机构950通过支撑臂9如固定在四连杆机构930 的一根连杆上,吸料机构的运动轨迹由凸轮300上的第一凸轮槽310和第一凸轮销311、 第二凸轮槽320和第二凸轮销321控制,吸料机构在储料架处沿直径方向有一个间歇伸缩运动以方便吸下物料,在底部沿直径方向有一个微量的间歇伸缩运动以方便将物料放入料仓。如图所示,当需要取料并且任一吸料机构旋转到储料架位置时,通过固定盘230安装在机座100上的气缸驱动部件200中的气缸210得气动作,驱动装在滑块250上的撞块260 沿着滑轨MO向前运动,将气阀组件700中的阀轴720推到吸料工位,使阀轴720上的第一吸料环形气槽723将气阀套710上的两条吸料环形气道712、713沟通,使吸盒机构950的吸盘951产生真空,同时吸料机构产生伸缩运动将储料架上的物料吸下;主圆盘800逆时针旋转,吸料机构吸住物料快速转动,当到达料仓位置时,随主圆盘800同步转动的气阀组件 700中的阀轴312被复位臂730上的气阀组件复位撞块740撞击,阀轴720将自动放料状态, 阀轴720上的第二吸料环形气槽7M将作为第二吸料抽气口的一条吸料环形气道713与轴向进气槽725贯通,外界的空气将由轴向进气槽725进入,解除吸盒机构950的吸盘951的真空。同时吸料机构沿直径方向有一个微量的间歇伸缩运动,将物料放入料仓内。然后主圆盘800继续转动,吸料机构跟随复位,当到达储盒架位置时,继续下一次的吸料动作。当不需要吸料时任一吸料机构旋转到储料架位置时,安装在机座100上的气缸驱动部件200中的气缸210得气动作没有得气从而不进行动作,不驱动撞块沈0向前运动,没有将气阀组件700中的阀轴720推到推到吸料工位,吸盒机构950的吸盘951不会产生真空,吸盒机构950的吸盘951就不会将储盒架上的物料吸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装盒机四头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座,竖直安装在装盒机机架上,所述机座上部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中安装有气阀驱动部件;一主轴,支撑于所述机座中心,在所述主轴中设置有一轴向抽气孔并在所述主轴上设置有一与所述轴向抽气孔的一端贯通的环状抽气槽,所述轴向抽气孔的另一端通过一安装在主轴上的气咀部件与真空源连接;凸轮,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座上,在该第一凸轮的相离机座的那一面上开设有闭合的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在所述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内分别设置有依靠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驱动按照一定运动轨迹动作的第一凸轮销和第二凸轮销;主圆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轴上并由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由一可转动地套在所述主轴上的转动轴套,一链传动机构,一用以张紧链传动机构中的链条的张紧链轮组成,所述链传动机构中的主动链轮通过装盒机的动力驱动,从动链轮固定于所述转动轴套的一端上,所述主圆盘与所述转动轴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由从动链轮带动实现同步转动的主圆盘,所述张紧链轮通过轴承设置在一链轮轴上,所述链轮轴可调整地安装在所述机座上若干气阀组件,均布于所述主圆盘的第一直径圆周上,所述每一气阀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吸料抽气口、第二吸料抽气口以及放料进气口 ;所述气阀组件具有吸料工位和放料工位,在所述吸料工位时,所述第一吸料抽气口与第二吸料抽气口贯通,而在放料工位时, 第二吸料抽气口与放料进气口贯通;所述第一吸料抽气口通过设置于主圆盘中的吸料第一气道与所述主轴上的轴向抽气孔连通;若干气咀接头,均布于所述主圆盘的第四直径圆周上的;每一气咀接头通过设置于主圆盘内的吸料第三气道与对应的气阀组件上的第二吸料抽气口连通;若干第一连杆轴,均布于所述主圆盘的第二直径上的,所述每一根第一连杆轴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凸轮销铰接;若干第二连杆轴,均布于所述主圆盘的第五直径上的,所述每一根第二连杆轴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凸轮销铰接;安装在所述每一第一连杆轴另一端和对应的每一第二连杆轴另一端上的四连杆机构;吸盘机构,通过一支撑臂安装在每一四连杆机构上,所述吸盘机构中的吸盘通过气管与所述气咀接头连接;固定地设置于主轴上的复位臂,在该复位臂上设置有气阀组件复位撞块,所述气阀组件复位撞块和气阀驱动部件共同作用,驱动气阀组件在吸料工位与放料工位之间进行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头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驱动部件包括 一可调节安装于机座上的固定盘;一通过气缸座安装在所述固定盘上的气缸; 一安装在气缸座上的滑轨;一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气缸的活塞推杆连接; 一与所述滑块连接的撞块,所述撞块穿过所述凸轮而撞击所述气阀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头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阀组件包括一个气阀套和安装在气阀套中并能在所述气阀套的套孔中轴向窜动的阀轴,在所述气阀套的外圆周上开设有两条吸料环形气道,其中一条吸料环形气道为第一吸料抽气口,另一条吸料环形气道为第二吸料抽气口 ;两条吸料环形气道分别通过开设在气阀套套壁上的气孔与气阀套的套孔相贯通;所述阀轴的轴壁上设置有用以沟通气阀套上的两吸料环形气道的第一吸料环形气槽和用以进气的第二吸料环形气槽以及将第二吸料环形气槽与外界沟通的轴向进气槽,该轴向进气槽为吸料进气口,在所述吸料工位时,所述第一吸料环形气槽将两条吸料环形气道沟通,而在放料工位时,第二吸料环形气槽将作为第二吸料抽气口的一条吸料环形气道与轴向进气槽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头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阀轴的两端各轴设有一个撞击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头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布于所述主圆盘的第三直径圆周上的若干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通过设置于主圆盘内的第二吸料气道与所述对应的气阀组件上的第二吸料抽气口连通,每一气咀接头通过设置于主圆盘内的吸料第三气道与对应的过滤器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盒机四头下料机构,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的主圆盘转动,主圆盘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安装在其上的4套气阀组件、4套过滤器、4个气咀接头、4套四连杆机构、吸盘机构等转动,自动地将物料如纸盒储盒架上吸下来,放入到装盒机的料仓中,无需人工操作,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动作可靠、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B43/50GK202030052SQ201120113728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8日
发明者乔英, 乔野龙, 乔龙官 申请人:上海龙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