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489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钩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料袋的钩挂装置,具体讲涉及松散或颗粒状物料的装料袋的钩挂装置。
背景技术
松散或粉粒状物料在转运时常采用装料袋盛装。松散或粉粒状物料从下料仓向装料袋内分装时,是将装料袋的袋口维系在下料仓的下料口处。在未装料前,装料袋为折叠状,这是为了装料袋自身储运的方便,在装料袋收集物料的过程中,通常的做法是人为将袋体拉扯开,维系在下料口的周围,而在袋体规格较大时,需要多人同时拉扯袋体,才能将袋完全张开,且此种做法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更为不利的是这种做法只适用于收集小重量的物料,收集大吨位的物料时,靠人工很难将装料袋完全张开,从而导致部分袋体仍成干瘪状,造成装料不彻底,且装料时人工不能支撑起物料的重量,而且收集物料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灰尘等,这时人工已无法完成此项工作了。例如,大型混泥土原料厂是将干混状态的·水泥和砂等成分按比例混合好,再用料袋盛装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搅拌后实施浇注,此类装料袋容积较大,可装一吨物料,所以装料袋自身袋体就较大,其折叠程度更甚,装料时将其展开就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钩挂装置,通过动力机构的驱动而钩挂起装料袋,使袋体展开,完成装料工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钩挂装置包括包括杆体,杆体中部与机架铰接,杆体上靠近料仓下料口的一端为钩头形,远离钩头的一端与动力机构相连,动力机构驱动杆体绕铰接轴转动。采用上述装置装料时,将装料袋的系带钩挂在杆体钩头上,由于杆体的尾端与中部分别与动力机构及机架铰接,当开启动力机构时,动力机构将驱动杆体绕铰接轴转动,从而实现杆体将系带向袋体周部拉扯开,使袋体呈挺阔状态,便于物料的顺利下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钩挂装置,如图I 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钩挂装置包括杆体10,杆体10中部与机架30铰接,杆体10上靠近料仓下料口 50的一端为钩头形,远离钩头11的一端与动力机构20相连,动力机构20提供动力,驱动杆体10绕铰接轴转动。装料时,钩头11用于钩挂装料袋的系带,当开启动力机构20时,动力机构20将驱动杆体10绕铰接轴转动,从而实现杆体10将系带向袋体周部拉扯开,系带带动袋体向周部展开。进一步的讲,机架30包括竖杆31与横板32,横板32上设有螺孔,通过螺孔将横板32固定在竖杆31上,竖杆31靠近钩头11的一端与杆体10中部铰接,横板32的尾端与动力机构20相连。竖杆31和横板32用于固定动力机构20,同时竖杆31也起到了加强杆体10承重的作用。所述杆体10靠近料仓下料口 50的一端为钩头形 ,该钩头11与装料袋40的系带连接,这样可使装料袋的系带牢固地钩挂在杆体10上,下料时不易脱落杆体。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钩头11的形状可以选择简易形状,即无需常规的开口环状的钩头,图1、2所示的钩挂装置,其杆体10的下端为折板或折杆状,其折弯处具有挂钩作用。所述的动力机构20为气缸,气缸20的活塞杆的杆端与杆体10铰接,而缸体一端与横板32相连。下料时,气缸20提供功力,驱动杆体10围绕铰接轴转动,实现了杆体10的钩头部分将装料袋的系带向袋体周端拉扯开。将气缸作为动力机构20的优选方案是由于整个装置所需要的动力不大,气动机构满足动力需要,且响应迅捷。
权利要求1.一种钩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0),杆体(10)中部与机架(30)铰接,杆体(10)上靠近料仓下料ロ(50)的一端为钩头形,远离钩头(11)的一端与动カ机构(20)相连,动カ机构(20)驱动杆体(10)绕铰接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钩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30)包括竖杆(31)与横板(32),横板(32)上设有螺孔,通过螺孔将横板(32)固定在竖杆(31)上,竖杆(31)靠近钩头(11)的一端与杆体(10)中部铰接,横板(32)与动カ机构(2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钩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0)靠近料仓下料ロ(50)的一端为钩头形,该钩头(11)与装料袋(40)的系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钩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カ机构(20)为气缸,气缸(20)的活塞杆的杆端与杆体(10)铰接,而缸体一端与横板(32)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散或颗粒状物料的装料袋的钩挂装置。钩挂装置包括杆体,杆体中部与机架铰接,杆体上靠近料仓下料口的一端为钩头形,远离钩头的一端与动力机构相连,动力机构提供动力,驱动杆体绕铰接轴转动。装料时,杆体钩头用于钩挂装料袋的系带,当开启动力机构时,动力机构将驱动杆体绕铰接轴转动,从而实现杆体将系带向袋体周部拉扯开,使袋体呈挺阔状态。
文档编号B65B43/26GK202557858SQ20122019935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5日
发明者夏振华, 王建, 张强, 陈小超, 王娇 申请人:安徽万诚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