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及纱线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29344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及纱线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及纱线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的一个例子,公开了一种用于监视纱线品质的纱线清纱器。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7214号公报记载有装备于由多个纺纱单元构成的机体系统且监视各纺纱单元的纱线品质的纱线清纱器以及各纱线清纱器的检测头的污染检测方法。在日本特开2008-7214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根据基于从特定的纺纱单元的纱线清纱器输出的纱线不均信号而得到的纱线粗细数据等,来对检测头的污染进行检测。纱线清纱器的传感器部(检测部)具备发光元件(发光部)和受光元件(受光部),在传感器部与发光元件之间(传感器部与纱线通道之间,以及发光元件与纱线通道之间)设置有透明的窗。该窗设置为例如灰尘和/或线头等不会侵入到传感器部的内部。然而,因灰尘和/或线头等附着于该透明的窗,可能导致窗受到污染。在窗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对纱线的行进速度的计算和/或纱线的缺陷进行检测。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难以准确地检测窗受到污染等这样的检测部的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检测部的异常的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及纱线处理装置。本发明的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具备:检测部,其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发光部向纱线行进的纱线通道照射光,受光部接受从发光部照射的光;修正处理部,其基于纱线未配置于纱线通道的状态下的受光部的受光量,来调整用于使发光部发光的控制值;控制值获取部,其获取表示发光部的控制值的控制值信息;以及判断部,其基于由控制值获取部获取的控制值信息,来判断在检测部是否正发生异常。根据该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利用修正处理部基于纱线未配置于纱线通道的状态下的受光部的受光量,而调整用于使发光部发光的控制值。发光部的发光特性随时间变化。另外,若在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设置有透明的窗,则由于窗受到污染而导致受光部的受光量减少。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利用修正处理部调整驱动电压,使得受光部的受光量保持恒定。进而,基于控制值信息,判断在检测部是否正发生异常。如上所述,控制值信息与发光部的发光特性的时间变化和/或检测部的窗受污等相关。因此,通过这样的判断处理,能够准确地检测检测部的异常。上述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将控制值的规定值作为正常时控制值来进行存储,判断部基于发光部的当前的控制值以及正常时控制值,来判断在发光部是否正发生异常。根据该构成,由于基于正常时控制值来判断检测部(发光部)是否发生异常,所以能够更准确地检测检测部(发光部)的异常。正常时控制值是所述发光部的初始的控制值与寿命控制值之间的值,所述寿命控制值是与所述发光部的寿命对应的值。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初始的控制值与寿命控制值之间适当地决定正常时控制值,从而能够适当地设定异常判断电平。例如,能够根据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的使用用途和/或纱线的种类等来设定异常判断电平,从而提高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的通用性。正常时控制值为发光部的初始的控制值。在该情况下,即使在开始使用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的初始阶段中,也能够更准确地检测检测部的异常。另外,正常时控制值为检测部的清扫完成时的控制值。由于在检测部的清扫完成时去除污染,所以根据该结构,能够准确地检测检测部的异常。上述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还具备更新处理部,该更新处理部更新存储于存储部的正常时控制值。发光部具有寿命特性,虽然该寿命特性与时间特性相比时间性要素相当长,但是发光部的亮度会逐渐减少。通过更新正常时控制值,能够检测出考虑到了发光部的寿命特性的更切合实际的异常。发光部具有第一发光部以及第二发光部,判断部基于第一发光部中的控制值与正常时控制值的差、和第二发光部中的控制值与正常时控制值之差,来判断在检测部是否正发生异常。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具备多个发光部的检测部中,也能够准确地检测异常。判断部基于发光部的当前的控制值与发光部的初始的控制值之差,来判断发光部是否达到了寿命。根据该结构,能够准确地检测发光部到达寿命的情况。判断部基于发光部的当前的控制值与寿命控制值之差来判断所述发光部是否达到了寿命,寿命控制值是与所述发光部的寿命对应的值。根据该结构,能够准确地检测发光部到达寿命的情况。上述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还具备报告部,该报告部在利用判断部判断出在检测部正发生着异常的情况下,报告该异常。根据该结构,例如能够迅速向操作人员等报告异常。纱线处理装置具备上述的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对纱线进行处理的纱线处理部;以及控制部,其基于由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获取的纱线的行进信息,来控制纱线处理部进行的处理。根据该纱线处理装置,能够利用由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获取的高精度的纱线的行进信息来控制纱线处理部。根据本发明,能够准确地检测检测部的异常。附图说明图1是络纱单元的侧面图。图2是络纱单元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纱器的构成的框图。图4是表示分析器的受到污染判断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5(图5A~图5D)是表示受到污染的条件表达式所包含的各条件的图。图6是表示受到污染的条件表达式的图。图7(图7A和图7B)是表示发光部的亮度的时间变化的图。图8(图8A和图8B)是表示发光部的驱动电压的时间变化的图。图9(图9A和图9B)是表示受到污染的条件表达式的另一例子的图。图10是表示分析器的寿命判断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清纱器的构成的框图。图12(图12A和图12B)是表示受到污染的条件表达式的再一例子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以及图2所示的络纱单元10使从供纱筒管21退绕的纺纱20一边横动一边卷取于卷取轴22,从而以规定长度形成规定形状的卷装30。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纱线卷取机、纱线处理装置)具备并排配置的多个络纱单元10和在其并排方向的一端配置的省略图示的机体控制装置。各个络纱单元10具备从正面观察时设置在左右一侧的单元框11(图1)、和设置在该单元框11的侧方的卷取单元主体16。卷取单元主体16具备纡库(magazine)式供给装置60、卷取部31以及供纱筒管保持部71。如图1所示,纡库式供给装置60具备从络纱单元10的下部向正面向上方倾斜延伸而出的纡库保持部61、和安装在该纡库保持部61的前端的纱轴收纳装置62。该纱轴收纳装置62具备纡库转盘(magazinecan)63,该纡库转盘63形成有能够设置供纱筒管70的多个收纳孔。纡库转盘63通过省略图示的电机而间歇地传递旋转而驱动,通过该间歇驱动和纡库转盘63所具备的省略图示的控制阀,使供纱筒管70一个一个地落到纡库保持部61所具有的省略图示的纱轴供给路上。由此,供纱筒管70被导向供纱筒管保持部71。代替如图1所示那样的纡库式供给装置60,还可以采用通过设置在自动络纱机下部的省略图示的搬运输送机来将供纱筒管21从省略图示的供纱筒管供给部供给到各络纱单元10的供纱筒管保持部71的方式。卷取部31将从供纱筒管21退绕的纺纱20卷取到卷取筒管22的周围而形成卷装30。具体而言,卷取部31具备以能够把持卷取筒管22的方式而构成的摇架23;以及使纺纱20往复移动,并且用于驱动卷取筒管22的卷取滚筒24。摇架23构成为能够向与卷取滚筒24接近或者分离的方向摆动。由此,卷装30与卷取滚筒24接触或者分离。如图2所示,在卷取滚筒24的外周面形成螺旋状的往复槽27,通过该往复槽27使纺纱20横动。卷取筒管22通过与该卷取筒管22对置配置的卷取滚筒24进行旋转驱动而从动旋转。纺纱20通过横动槽27而横动,并且被卷取在旋转的卷取筒管22的周围。如图2所示,该卷取滚筒24与滚筒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连结。滚筒驱动电机53的工作被电机控制部54控制。电机控制部54接收来自单元控制部(控制部)50的控制信号来进行使滚筒驱动电机53运转及停止的控制。卷取滚筒24上安装有旋转传感器42。旋转传感器42与后述的清纱器15所具备的分析器52等电连接。旋转传感器42例如作为旋转式编码器而构成,以卷取滚筒24旋转规定角度为单位,将脉冲状的信号发送到分析器52。将旋转传感器42输出的脉冲状的信号称为旋转脉冲信号。卷取单元主体16被构成为:在供纱筒管21与卷取滚筒24之间的纱线行进路径中,从供纱筒管21侧起依次配置有退绕辅助装置12、张力赋予装置13、接头装置14以及清纱器(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15所具备的清纱器头(检测部)49。纱线处理部至少包含例如纡库式供给装置60、卷取部31、退绕辅助装置12、张力赋予装置13以及接头装置14等中的任意部件。退绕辅助装置12通过使覆盖于供纱筒管21的芯管的限制构件40与来自供纱筒管21的纺纱20的退绕连动地下降,从而辅助来自供纱筒管21的纺纱20的退绕。限制构件40通过从供纱筒管21退绕的纺纱20被摆动而与形成于供纱筒管21上部的气圈接触,通过对该气圈赋予适当的张力来辅助纺纱20的退绕。张力赋予装置13对行进的纺纱20赋予规定的张力。能够通过张力赋予装置13对纺纱20赋予一定的张力,来提高卷装30的品质。清纱器15通过用适当的传感器检测纺纱20的粗细不均,从而检测缺陷。具体而言,该清纱器15具备清纱器头49和分析器52(图2)。清纱器头49上设置有2个纱线不均传感器43以及44。通过由分析器52处理来自纱线不均传感器43以及44的信号,能够检测粗节(slub)等纱疵。在清纱器头49的附近设有用于在清纱器15检测出纱疵时立即切断纺纱20的省略图示的切断装置(cutter)。清纱器15还能够作为获取纺纱20的行进信息的纱线行进信息获取装置而发挥功能。纺纱20的行进信息是表示行进中的纺纱20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的信息。关于通过清纱器15获取纺纱20的行进信息的构成将在后述。在清纱器15检测到纱疵而进行剪纱时、或者从供纱筒管21的退绕过程中断纱时等,接头装置14对供纱筒管21侧的下纱线与卷装30侧的上纱线进行接头。作为接头装置14,能够使用机械式的装置、或者利用压缩空气等流体的装置等。在接头装置14的下侧以及上侧分别设置有捕捉并引导供纱筒管21侧的下纱线的下纱线引导管25、和捕捉并引导卷装30侧的上纱线的上纱线引导管26。在下纱线引导管25的前端形成有吸引口32。在上纱线引导管26的前端具备吸嘴34。下纱线引导管25以及上纱线引导管26分别连接适当的负压源(省略图示),能够使吸引流作用于吸引口32以及吸嘴34。在断纱时或者剪纱时,下纱线引导管25的吸引口32在图1以及图2所示的位置处捕捉下纱线,然后,通过以轴33为中心向上方转动来将下纱线引导至接头装置1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