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准确检测温度的辊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0656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准确检测温度的辊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准确检测温度的辊筒装置,其包括:具有辊筒封口部的辊筒;设于辊筒且对辊筒起支承作用的轴承组件,其包括轴承座、安装于轴承座且套设于辊筒的轴承;安装于辊筒的加热棒;所述辊筒封口部安装有热电偶,所述辊筒内部设置有供热电偶引出线通过的开孔结构,所述辊筒端部安装有与该开孔结构相通的绝缘隔热管,所述绝缘隔热管远辊筒端设置有旋转接头,所述热电偶引出线通过旋转接头而连接至温控仪。该辊筒装置直接检测辊筒封口部的温度,测量精确,是实现对辊筒封口部的温度准确控制的必要条件。
【专利说明】一种能准确检测温度的辊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准确检测温度的辊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辊筒,其在连续的立式包装机械中做旋转运动,以便对包装薄膜进行封口。
[0003]传统的辊筒结构(参见图1),其结构中包括:加热棒10、热电偶引出线11、热电偶12、轴承座13、辊筒14、加热棒固定支架15、加热棒固定螺栓16、加热棒引出线17以及辊筒端盖18,其中,头部带有螺纹的热电偶12安装在轴承座13的端盖上(拧入辊筒端盖18中),被检测的是轴承座端盖(辊筒端盖18)的温度,则温控仪控制的是端盖温度,而不是直接影响包装袋封口的辊筒封口部温度。考虑到温度的分布梯度以及由此引起的时间常数变大,导致端盖处与辊筒封口部的温度有较大差距,从而温控仪控制的温度不是辊筒封口部的真实温度,同时导致封口部的温度波动很大,这极不利于温控仪的温度控制。若欲控制好辊筒封口部的温度,准确测量辊筒封口部的温度是前提。
[0004]传统的加热棒10较粗,一端安装于轴承座端盖(辊筒端盖18)内,另一端通过加热棒固定螺栓16安装在加热棒固定支架15上(见图1,该图中,棍筒端盖18内孔比加热棒10通过的棍筒14中心孔稍小,但比加热棒10稍大)。随着加热棒制造工艺的改进,同样功率的加热棒可以做的更细更短,只要一端固定即可;同时随着现在旋转接头及新型热电偶等工厂自动化元件的出现,并逐渐性能提高、成本下降,为更准确的温度检测提供了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准确检测温度的辊筒装置,其有利于实现对辊筒封口部位温度的控制。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能准确检测温度的辊筒装置,其包括:
[0008]具有辊筒封口部的辊筒;
[0009]设于辊筒且对辊筒起支承作用的轴承组件,其包括轴承座、安装于轴承座且套设于辊筒的轴承;
[0010]安装于辊筒的加热棒;
[0011]所述辊筒封口部安装有热电偶,辊筒内部设置有供热电偶引出线通过的开孔结构,所述辊筒端部安装有与该开孔结构相通的绝缘隔热管,所述绝缘隔热管远辊筒端设置有旋转接头,所述热电偶引出线通过旋转接头而接于温控仪。
[0012]优选的是,所述绝缘隔热管为电胶木材料制成的部件。
[0013]优选的是,所述辊筒开孔结构与安装加热棒的加热棒开孔处于非贯通状布置。
[0014]优选的是,所述旋转接头与热电偶、温控仪通过插接方式进行连接。
[0015]优选的是,所述加热棒的一端被固定于棍筒端盖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I)该辊筒装置便于热电偶检测辊筒封口部的温度,更有利于对辊筒封口部温度的控制。
[0018](2)安装于封口部的热电偶与辊筒同步转动,该热电偶引出线通过旋转接头并将其与温控仪通过插接方式连接,维修和安装均较为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背景技术】中现有辊筒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热电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3]如图2?3所示,一种能准确检测温度的辊筒装置(以下简称“辊筒装置”),主要用在立式包装机械中对包装袋进行封口的辊筒上,可准确地检测封口部的温度,该辊筒装置包括:加热棒21、热电偶24、辊筒26、绝缘隔热管28以及旋转接头29。所述辊筒设置有对辊筒起支承作用的轴承组件,该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23以及安装于轴承座且套设于辊筒的轴承。
[0024]参见图2,所述辊筒26具有辊筒封口部25,该辊筒封口部包括左、右辊筒封口部,所述辊筒封口部25安装有热电偶24,该热电偶头部带环形端子,通过螺丝固定在辊筒封口部25上(在辊筒临近辊筒封口部开螺丝孔与之配套),通过该种结构设计而检测的是辊筒封口部25用来封口的温度,所述辊筒内部设置有供热电偶引出线27通过的开孔结构,所述开孔结构穿过辊筒右侧轴承座内的辊筒部分而向右延伸至辊筒的右端部,所述辊筒端部(图2中辊筒的右侧端部)安装有与该开孔结构相通的绝缘隔热管26,所述绝缘隔热管远辊筒端设置有旋转接头29,所述热电偶引出线通过旋转接头而接于温控仪。
[0025]因为辊筒26是旋转的,辊筒封口部25同样是旋转的,所以为了准确检测温度就需要热电偶24与辊筒一起旋转,而通过将热电偶固定于(左)辊筒封口部,并且热电偶引出线通过辊筒内部而接到安装于辊筒的旋转接头,为实现上述功能提供的保证。
[0026]所述辊筒内部安装有加热棒21,由于辊筒26内部要开孔通过热电偶24的热电偶引出线27,所以辊筒26的中心通过加热棒21的开孔也要做小,加热棒要做细做短,并通过螺栓22固定在辊筒端盖31上。与此同时,加热棒21的引出线20从辊筒左侧引出。
[0027]从结构的优化来讲,所述辊筒开孔结构与安装加热棒的加热棒开孔处于非贯通状布置,该结构有利于隔离加热棒与热电偶引出线,防止热电偶引出线受到加热棒的破坏。
[0028]其中,热电偶的引出线27通过辊筒26内部开孔结构插接到旋转接头29,为防止辊筒26的热量损坏旋转接头,才在辊筒26与旋转接头29之间安装绝缘隔热管26,该绝缘隔热管选择诸如电胶木材料制成的部件,优选胶木管,其耐高温、绝缘性能好。参见图2,该图右侧示出了自旋转接头引出的热电偶引出线30
[0029]所述旋转接头与热电偶、温控仪通过插接方式进行连接,以便于维护和更换。
[0030]通过前述结构的改变以及新型热电偶、旋转接头的应用,从而更精确的检测辊筒的温度。
[0031]本实用新型仅仅提供了纵封辊筒装置的实施例,对于横封辊筒装置(也包括需要加热的冷封辊筒装置)可推而广之。
[0032]全文略去对于公知技术的描述,诸如旋转接头。
[0033]以上描述和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使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及改进都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准确检测温度的辊筒装置,其包括: 具有辊筒封口部的辊筒; 设于辊筒且对辊筒起支承作用的轴承组件,其包括轴承座、安装于轴承座且套设于辊筒的轴承; 安装于辊筒的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封口部安装有热电偶,所述辊筒内部设置有供热电偶引出线通过的开孔结构,所述辊筒端部安装有与该开孔结构相通的绝缘隔热管,所述绝缘隔热管远辊筒端设置有旋转接头,所述热电偶引出线通过旋转接头而接于温控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准确检测温度的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热管为电胶木材料制成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准确检测温度的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开孔结构与安装加热棒的加热棒开孔处于非贯通状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准确检测温度的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与热电偶、温控仪通过插接方式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准确检测温度的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的一端被固定于辊筒端盖上。
【文档编号】B65B51/10GK203958715SQ201420317673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于桂军, 沈桂俊, 秦强 申请人:上海小松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