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出入装置及贴标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108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流体出入装置及贴标签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流体出入装置及贴标签机,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使用便利性的流体出入装置以及应用此流体出入装置作为吸标单元的贴标签机。



背景技术:

现有贴标签的方式,多是采用手工的方式将标签贴于待贴标签的物品上,然则此种方式不仅耗费许多人力,且标签位置因为以手工贴上,故往往无法在同一位置上,或者是略有偏斜,因此,业者纷纷推出了机械式的自动贴标签机。

这些贴标签机可应用在各种需求中,但是随着各式大小不同的产品需要贴的标签的尺寸不同,目前的自动贴标签机都只因应个别尺寸的标签设置吸标单元。简单来说,即是使用一种尺寸的标签有其对应的自动贴标签机,而欲使用的标签的尺寸如果更换的话,便需要更换另一台自动贴标签机,或是需要手动更换自动贴标签机的吸标单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出入装置及贴标签机,具有使用便利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使用便利性的流体出入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贴标签机,其吸标单元可依据标签纸的尺寸而调整出相对应的位置提供吸力。

本发明的一种流体出入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一第一孔的第一板;具有多个第二孔且设置于第一板上以形成腔室的第二板,其中第二孔排成阵列;以及多个密封件,用以至少密封部分的第二孔。

本发明的一种贴标签机,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的承纸轴、设置于基板的驱动模块、卷收轴及抽气模块、设置于基板旁的贴标模块以及设置于基板 并位于吸标单元旁的脱签板片。驱动模块用以带动卷收轴转动,抽气模块包括多条管线,以与贴标模块的吸标单元连接。吸标单元包括具有至少一第一孔的第一板,且管线连接至第一孔;具有多个第二孔且设置于第一板上以形成腔室的第二板,其中第二孔排成阵列;以及多个密封件,用以至少密封部分的第二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密封件为软性件,且软性件对应插入部分的第二孔中,且多个软性件可以整合成一列或一片,其中整合为一列或一片的软性件可以是以位在腔室内的方式装设于第二板。或者,若第二板有适当的结构设计,软性件也可以是自第二板相对远离第一板的一侧密封部分的第二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密封件为螺丝,且螺丝自第二板相对远离第一板的一侧对应锁入部分的第二孔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密封件的表面与第二板的表面齐平或凹入于第二孔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板件,设置于第一板以及第二板之间,第一密封板件包括第一框体以及第一密封条,第一密封条具有多个第三孔,且第一密封条适于在第一框体中于第一密封位置及第一开放位置之间互相移动,其中第一密封条位于第一开放位置时,第三孔的正投影重合于第二孔,而第一密封条位于第一密封位置时,第三孔的正投影完全不重合于第二孔;以及第二密封板件,设置于第一板以及第一密封板件之间,第二密封板件包括第二框体以及第二密封条,且第一密封条及第二密封条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第二密封条具有多个第四孔,且第二密封板件适于在第二框体中于第二密封位置及第二开放位置之间互相移动,其中第二密封条位于第二开放位置时,第四孔的正投影重合于第三孔,而第二密封条位于第二密封位置时,第四孔的正投影完全不重合于第三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分别具有限位凹槽及限位凸缘的其中一种,对应位于第一框体中的第一密封条及对应位于第二框体内的第二密封条对应具有限位凸缘及限位凹槽的其中另一种,且限位凸缘对应位于限位凹槽中,以限制第一密封板件及第二密封板件的移动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密封条彼此平行设置,且第一密封条的数量对应于排成阵列的第二孔的行或列方向的数量,而第二密封条彼此平行设置,且第二密封条的数量对应排成阵列的第二孔的列或行方向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密封条的移动与第二密封条的移动各自独立互不干涉,且各条第一密封条的移动各自独立且互不连动,各条第二密封条的移动各自独立且互不连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吸标单元还包括第三板,设置于第二密封板件与第一板之间,以将第二密封板件及第一密封板件的边缘紧密固定至第二板。

基于上述,流体出入装置至少具有多个孔,且通过密封件或是密封板件密封孔来决定流体可出入的位置。将此流体出入装置应用在贴标签机中,是作为贴标签机的吸标单元,且可以因应标签纸的尺寸而选择适当数量的密封件或调整密封板件的位置以使需要的位置的孔开放以让气体流通,进而吸附标签纸,具有使用便利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体出入装置的示意图;

图1C为密封件对应插入第二孔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为图1A及图1B的流体出入装置应用在贴标签机的示意图;

图3为吸标单元的第二板的示意图;

图4A为密封件为软性件,且软性件整合成一列的示意图;

图4B为密封件为软性件,且软性件整合成一片的示意图;

图4C为图4B的密封件从第一板及第二板所形成的腔室中覆盖住第二板的部分第二孔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流体出入装置应用在贴标签机中做为吸标单元使用的吸标单元,且密封件为螺丝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密封件为螺丝且锁附入第二孔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吸标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6B为图6A的吸标单元的平面示意图;

图6C为图6A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A及图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体出入装置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及图1B,本实施例的流体出入装置100包括具有至少一第一孔112的第一板110;具有多个第二孔122且设置于第一板110上的第二板120,其中第二孔122排成阵列;以及多个密封件130(图1A及图1B中仅示意地各示出一个),用以至少密封部分的第二孔122。此处所说明的第一孔112及第二孔122排除了第一板110及第二板120的组装孔114、124。换言之,第一板110及第二板120的边缘还有在第一板110及第二板120叠置时会互相重合的组装孔114、124,但组装孔114、124仅为组装时使用,并非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因此不做多余的说明。附带一提的是,当第一板110及第二板120叠置组合后,第一板110与第二板120之间设置会形成一个腔室S,虽然图1A中所示出的是腔室S是由第二板朝向第一板110的表面挖凹槽以形成,但并不排除将腔室S是在第一板110朝向第二板120的表面挖凹槽以形成(如图4C示)。或者,这腔室S也可以是由将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跟其中间一块新增且具有腔室S高度的四面墙体锁合后形成。在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间形成腔室S当然还有其他可能制作形式,可依照实际需求而定。

此流体出入装置100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例如洒水装置,其中例如是将水通过第一孔112输入腔室S后再由第二孔122的下方输出,而通过改变密封件130所密封的部分的第二孔122可以改变出水位置及范围;又例如,可以用于贴标签机,其中流体出入装置100应用在贴标签机时,其作用与洒水装置恰好相反,其是通过将抽气泵的管线设置在第一孔112,因此当抽气泵抽气时,气体会由第二孔122先流进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间的腔室S,再经过第一孔112及管线排出,因此可以吸取对应位于第二板120未被密封件130所密封的第二孔122处的标签纸。以下将针对应用于贴标签机的例子详加说明。

图2A及图2B为图1A及图1B的流体出入装置应用在贴标签机的示意图。如同上述,当图1A及图1B的流体出入装置100应用在贴标签机时,此流体出入装置100做为用以吸取标签纸的吸标单元100。请同时参考图2A及图2B,贴标签机200包括基板210、设置于基板210上的承纸轴220、卷收轴222、驱动模块230、抽气模块240以及脱签板片250,其中承纸轴220、卷收轴222、驱动模块230、抽气模块240以及脱签板片250在基板210上的位置可依照实际需求来调整,而在本实施例中承纸轴220、卷收轴222以及脱签板片250设置在基板210的同一面,且驱动模块230及抽气模块240设置在基板210的另一面,而包含前述的吸标单元100的贴标模块260设置在基板210旁且吸标单元100邻近脱签板片250设置,且抽气模块240的管线242连接至第一板110的第一孔112。

当标签纸卷(未示出)装设于承纸轴220上时,驱动模块230驱使卷收轴222转动,进而带动装设在承纸轴220的标签纸卷转动;而抽气模块240的抽气泵(未标示)抽气,贴标模块260的吸标单元100靠近脱签板片250,而在标签纸通过脱签板片250而局部脱离标签底纸时,吸标单元100利用吸力将标签纸吸附过来。

标签纸被吸附的原理详细说明如下。在第二板120上所有可跟外部空气相通的第二孔122都被密封件130密封的情况下,若通过外接以连接至第一板110的第一孔112的抽气模块240的抽气泵(未标示)进行抽气时,将使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间的腔室S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力而形成一负压空间。

当抽气泵持续抽气,而在部分的第二孔122未被密封件130密封的情况下(即,非所有的第二孔122都被密封件130密封住),腔室S中的压力也是会较外部的压力小而仍为负压,此时外部一大气压的空气将被负压吸入此些第二孔122,进而导致内部的负压减少。如一张标签纸正好位于可包围该些未被密封的第二孔122外部的话(即标签纸的面积等于或略大于未被密封的第二孔122所形成的矩阵的面积),该标签纸将会被吸附在第二孔122外部不动。如果标签纸的面积过小,无法包围大多数未经密封的第二孔122的话,有可能会导致负压不足,影响标签纸在第二板120上的附着力。因此,可通过选择被密封的第二孔122的位置和数量以决定可恰当且确实地吸取的标签纸的尺寸。从另一方向来说,也可以是在决定拟吸附的标签纸的尺寸之后,对应 标签纸的尺寸以选择适当数量和位置的未经密封的第二孔122。可以提供最大吸附力的较佳选择是,当标签纸被吸标单元100吸附住时,标签纸可以完全覆盖住未被密封的第二孔122,标签纸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是其他形状,而未被密封的第二孔122所呈现的形状则对应标签纸的形状。

图3为吸标单元的第二板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第二孔122排列成7×7的矩阵。有鉴于标签纸有各种尺寸,使用本实施例的贴标签机200还可因应标签纸的各种尺寸而调整吸标单元100提供吸附能力的位置。例如,当标签纸的面积可涵盖第二板120上所有第二孔122时,每一个第二孔122中都不需要插入密封件130。如图3所举出的例子,当标签纸的面积可分别对应涵盖区域A1、区域A2或区域A3内的第二孔122时,保留例如与区域A1相当的3×3的矩阵的第二孔122、与区域A2相当的4×5的矩阵的第二孔122或与区域A3相当的7×4的矩阵的第二孔122,且将密封件130插入区域A1、区域A2或区域A3之外的第二孔122。密封件130为软性件,其材质例如为橡胶或是乳胶。图1C为密封件对应插入第二孔的示意图,前述的将密封件130插入第二孔122中可能是一个个地手动插入,以使第二孔122被密封,如图1C。图4A为密封件为软性件,且软性件整合成一列的示意图;图4B为密封件为软性件,且软性件整合成一片的示意图。在其他的实施态样,也可以是将多个为软性件的密封件130整合成一列(如图4A示)或一片(如图4B示,其对应开放图3的区域A2),不仅方便使用者将整合在一起密封件130同时插入第二孔122中,还方便收纳,避免单个的软性件容易遗失。整合为每一列或每一片的软性件的数量可依照需求选择。

图4C为图4B的密封件从第一板及第二板所形成的腔室中覆盖住第二板的部分第二孔的示意图。考虑到整合后呈长条状或面状的密封件130的片状部130a会有厚度,若从吸标单元100的外部密封第二孔122时,可能会对后续将标签纸的粘贴到平面物件时造成干涉影响,因此这些长条状或面状的密封件130,可从腔室S内安装在第二板120的第二孔122上,如图4C示。附带一提的是,在图4C的实施方式中,是在第一板110上制作用以形成腔室S的凹槽,并非如图1A所示是将用以形成腔室S的凹槽制作于第二板120上。此外,可更通过对第二板120的结构设计而使如长条状或面状的密封件130可从吸标单元100外部安装在第二板120的第二孔122上,且片状部130a的 背面会与第二板120的表面齐平,不会让片状部130a的厚度影响吸标单元100吸附标签纸的效果。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其不同之处仅在于:上述的密封件130’为螺丝,图5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流体出入装置应用在贴标签机中做为吸标单元使用的吸标单元,且密封件为螺丝的示意图,如图5A示,螺丝可以选用止付螺丝,且螺丝的螺帽的顶面与第二板120的表面齐平,或者凹入于第二孔122中(如图5B示)。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吸标单元100(流体出入装置)的结构与前述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不同,其差异在于前述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密封件130、130’主要是设置在第一板110及第二板120之外,且因粘贴不同尺寸标签需要时须通过手动对应插入于第二孔122或从第二孔122上拔除;而本实施例的密封件130”固定设置于第一板110以及第二板120之间,因此仅需要移动密封件130”的元件的位置就能封闭或开放第二板120上所选择对应的第二孔122。

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130”包含第一密封板件132、第二密封板件134。第一密封板件132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密封条132a且第二密封板件134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密封条134a。第一密封板132及第二密封板134是分别独立执行密封和连通功能。上述第一密封条132a和第二密封条134a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且第一密封条132a彼此间个别独立执行密封和连通功能,而第二密封条134a也是彼此间个别独立执行密封和连通功能。密封件130”可还包括第三板140,其用于至少紧密压合第一密封板件132和第二密封板件134于第二板120的边缘上,以防止气体或液体侧向泄漏。第三板140上设置一些可连通第二板120上所有第二孔122跟腔室S相通的空洞142,该空洞142可设为几个大洞或可设置为数量及位置对应于第二板120上所有的第二孔122。

图6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吸标单元的分解示意图、图6B为图6A的吸标单元的平面示意图,而图6C为图6B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6A、图6B及图6C,第一密封板件132装设在第二板120下方,功能为密封或连通第二板120的某些被选择的第二孔122。第二密封板件134则紧接于第一 密封板件132下方,其也用于密封或连通第二板120上某些被选择的第二孔122。第三板140则设在第二密封板134的下方,以紧密支撑第一密封板件132和第二密封板件134于第二板120,防止气体或液体侧向泄漏。可以是使用锁附或其他适当的方式以将第三板140、第一密封板件132、第二密封板件134和第二板120紧密地接合在一起。如图6C所示,第三板140下方为腔室S,更下方就是第一板110。

当欲密封一特定的第二孔122仅需要移动第二密封板件134或第一密封板件132的第二密封条134a或第一密封条132a以密封住相对应的第二孔122即可。相反的,任一第二孔122跟腔室S完成连通的条件则是第一密封板件132的第一密封条132a上设置的第三孔132c和第二密封板件134的第二密封条134a上设置的第四孔134c皆对应于被选择的第二孔122,以使第二孔122与第三孔132c及第四孔134c处于连通的状态。

详细而言,第一密封板件132包含多条平行于X轴排列的可拉动的第一密封条132a,和包围且供第一密封条132a沿X轴直线移动的第一框体132b。第一密封条132a的数量跟第二孔122于Y方向上的数量相同。每条第一密封条132a上设置有跟同(X)方向的一列第二孔122相同数目的第三孔132c,且两相邻的第三孔132c的距离跟同方向两相邻的第二孔122的距离相同。每条可拉动的第二密封条132a可在第一密封位置及第一开放位置间移动,第一开放位置是指所有的第三孔132c都同时跟同列上所有第二孔122连通,且在此情况下,通过第二孔122的空气或流体将可通过第一密封条132a的第三孔132c;第一密封位置就是所有的第三孔132c都同时跟同列上所有第二孔122没有连通,在此情况下,通过第二孔122的空气或流体将被第一密封条132a挡住,让第二孔122形成密封状态。每个第一密封条132a皆具相同密封或连通功能,且都可独自运作。

第二密封板件134装置在第一密封板件132下方,其构成和功能都跟第一密封板件132相同。第二密封板件134也包含多条平行排列的可拉动的第二密封条134a,其数量跟第二孔122于X方向上的数量相同。每条第二密封条134a上设置跟同(Y)方向的一列第二孔122相同数目的第四孔134c,且相邻的两个第四孔134c的距离跟同方向的两相邻的第二孔122的距离相同。

如图6A及图6B所示,第一密封条132a的方向跟第二密封条134a垂直 排列,第二密封板件134的第二密封条134a都沿Y方向排列,但第一密封板件132的第一密封条132a都沿X方向排列。请同时参考图6B及图6C,负责将第一密封板件132和第二密封板件134紧密压合于第二板120上的第三板140具备空洞142,且当第一密封板件132的某些第一密封条132a位于第一开放位置和第二密封板件134的某些第二密封条134a位于第二开放位置以使某些第二孔122没有被封闭住而呈开通状态时,被开通的第二孔122将可通过第三板140上的空洞142与腔室S相连。此外,为提高第三板140的刚性,该空洞142可设为跟第二板120上第二孔122相同数目和位置的圆孔。

上述第一密封板件132的第一密封条132a与第二密封板件134的第二密封条134a的移动皆各自独立互不干涉。当所有第二密封条134a和第一密封条132a都在其个别的密封位置时,所有的第二孔122都被封闭住,因此任何第二孔122无法连通到腔室S。

更进一步来说,以图6B为例说明,第一密封板件132上有7条平行X轴的第一密封条132a,第二密封板件134上也有7条平行Y轴的第二密封条134a,其中以最靠近基板210(示于图2A)至最远离基板210依序将第一密封条132a标示为第1列至第7列,及以最靠近板件(示于图2)至最远离板件依序将第二密封条134a标示为第1行至第7行。在如图6B所示的状态下,第一条(最下方)第二密封条134a位于第二开放位置,而其余第2~7列的第二密封条134a位于第二封闭位置,且第1行(最左方)的第一密封条132a也位于第一开放位置,且其余第2~7行的第一密封条132a位于第一封闭位置。如此,只有左下角(1,1)处的第二孔122、跟第二密封条134a上的第四孔134c和第一密封条132a上的第三孔132c同时相通,让腔室S得以通过第二孔122、第四孔134c和第三孔132c跟外部相连通。

如果想让图6B的第二板120左下方的3×3等9个第二孔122跟腔室S连通,而让相对应大小面积和位置的标签得以连通腔室S的负压而得以吸附在吸标单元100上该特定位置时,仅需要拉动最左三个第一密封条132a往下到第一开放位置,和拉动最下方三个第二密封条134a往左到第二开放位置,即可让左下角3×3等9个第二孔122同时被连通到腔室S,进而可吸附标签。因此可以依照标签的不同大小和形状而个别拉动调整第二密封条134a和第一密封条132a的位置以连通特定的第二孔122,进而产生不同长宽的矩形吸附 面积。

由上述可知,通过改变第一密封板件132的第一密封条132a或第二密封板件134的第二密封条134a于封闭位置或开放位置,可以达到不必拆解吸标单元100以相应地改变被开放的开孔的位置,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被开放的开孔的位置的选择更多样化,增加了使用便利性。

附带一提,为了将第一密封条132a限制于第一封闭位置或第一开放位置,及将第二密封条134a限制于第二封闭位置或第二开放位置,第一密封条132a可具有限位凸缘132d且第一框体132b具有限位凹槽132f;相对应地第二密封条134a也具有限位凸缘134d且第二框体134b具有限位凹槽134f。通过限位凹槽132f、134f与限位凸缘132d、134d的配合,可限制第一密封条132a及第二密封条134a的移动距离,避免使用者不小心将第一密封条132a及第二密封条134a整条抽出。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限位凸缘132d、134d虽系分别设置于第一密封条132a和第二密封条134a上,且限位凹槽132f、134f则分别设置于第一框体132b和第二框体134b上,但依实际需要可以互换。意即限位凸缘132d、134d可分别设置于第一框体132b和第二框体134b上,而将限位凹槽132f、134f则分别设置于第一密封条132a和第二密封条134a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流体出入装置可以依照需求而通过密封件或是密封板件来决定流体可出入的位置。将此流体出入装置应用在贴标签机中,可作为贴标签机的吸标单元,因此还可以因应标签纸的尺寸而选择适当数量的密封件或调整密封板件的位置以开放所需要的位置处的开孔且封闭不需要的位置处的开孔,因此可适用于吸附不同尺寸的标签纸,极具使用便利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