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拉葫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3756阅读:1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拉葫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拉葫芦,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手拉葫芦,属于重物升吊结构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拉葫芦又叫神仙葫芦、斤不落,是一种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的手动起重机械,也称"环链葫芦"或"倒链"。它适用于小型设备和货物的短距离吊运,起重量一般不超过100T。手拉葫芦的外壳材质是优质合金钢,坚固耐磨,安全性能高。手拉葫芦向上提升重物时,顺时针拽动手动链条、手链轮转动,下降时逆时针拽动手拉链条,制动座跟刹车片分离,棘轮在棘爪的作用下静止,五齿长轴带动起重链轮反方向运行,从而平稳下降重物。铸铁管对接对口工序分机械对口和人工对口,机械对口速度快,但是对作业面要求高,需要有足够的场地。人工对接对口主要是针对于场地狭小,机械不能进入场地实施施工作业的情况,以及分段打压预留未施工段的管线碰头情况,人工对接对口主要依赖于手拉葫芦拉拽铸铁管实施对接对口,此工序安装铸铁管进度缓慢,效率低下,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手拉葫芦,该技术方案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巧妙、操作简单,可以方便的起重、拉伸和松卸,非常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手拉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拉葫芦包括固定挂钩、起重挂钩,以及设置在固定挂钩和起重挂钩之间的手动转盘,所述手动转盘通过起重拉链连接起重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手动转盘包括圆形转盘架,所述圆形转盘架内设置有转动支撑件,所述转动支撑件焊接在转盘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圆形转盘架选取Φ16mm的圆钢,整个圆形转盘直径为250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整个技术方案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2)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手动转动焊接上的方向轮就可以带动手拉葫芦使起重链轮运转,达到起重、拉伸、松卸的效果;3)该技术方案靠转动圆钢方向轮达到带动起重链轮效果,去掉手动链条后,原比较笨重的手拉葫芦自重有所减轻,减轻了搬运负担,同时去掉手动链条后施工时避免了手动链条喜欢打结现象,且转动圆钢手动转盘速度快,起重、拉伸、松卸速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在使用本装置时,起重链轮的上下微调也可以通过转动圆钢手动转盘实现;4)该技术方案成本较低,并且可以重复使用,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便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手动转盘俯视图;

图3是应用该技术方案对球墨铸铁管实施对接对口示意图;

图中:1、固定挂钩,2、起重链条,3、起重挂钩,4、手动转盘,5、转盘架,6、转动支撑件,7、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

实施例1参见图1-图3,一种新型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包括固定挂钩1、起重挂钩3,以及设置在固定挂钩和起重挂钩之间的手动转盘4,所述手动转盘4通过起重拉链2连接起重挂钩3,所述手动转盘包括圆形转盘架5,所述圆形转盘架内设置有转动支撑件6,所述转动支撑件焊接在转盘架5上。

实施例2参见图1-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圆形转盘架5选取Φ16mm的圆钢,整个圆形转盘直径为250mm。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或2完全相同。

工作过程:参见附图3,选取Φ16圆钢为手动转盘制作材料,其中成品圆钢手动转盘直径为250mm,手动转盘内圆钢与圆钢的连接为焊接。参见附图2、3,球墨铸铁管人工对接对口施工需要两个此产品,在球墨铸铁管对接之前,将已对接好和需要对接的铸铁管上各自栓上一根钢丝绳7,并让其固定,然后将此产品的固定挂钩1和起重挂钩3吊钩,分别挂在已对接好铸铁管上的钢丝绳上和未对接铸铁管的钢丝绳上确保铸铁管两侧此产品吊钩与起重链吊钩挂好以后,两边同时用人工转动手动转盘,让其起重链条紧收,直至球墨铸铁管对管达到尺寸线,达到对管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