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8513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粉末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粉末输送装置,具体涉及应用于单向供应粉末的粉末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处理粮食、饲料、合成树脂、医药、洗剂等粉末原料的设备中,通常为了将粉末原料无损坏的移送,使用了运输介导,如氮气这样的惰性气体的气压移送系统(pneumaticconveyingsystem)。

图4是展示常规的粉末处理系统主要构成的概念图,常规的粉末处理系统如图所示,有储存大量粉末原料的主仓11,为了将主仓11的粉末可按照需求量供应的旋转阀12,利用送风机(省略图示)所供应的空气输送粉末的喷嘴13,再从粉末中将空气分离的旋风器14,还具备在将粉末送到其他流程之前临时储存的储罐15等。

将旋风器14分离出的空气,从袋式过滤器16过滤之后,通过真空泵17排出。

常规的粉末输送技术,是从旋转阀12下端的排管上安装喷嘴,简单的组合而成,图上虽没有显示,但可在送风机上设置空气的气压和流量。

这样的方式是一种低浓度高压输送方式,流体的输送速度可增加到30㎧以上,因此很难适用于破碎率在5%以内的产品。

像这样的低浓度高压输送方式,因粉末/空气的混合费用低,输送排管的直径相对增大,增加设备成本,空气使用量的增加,导致能源成本也随之增加。

即随着粉末输送装置规模的增大,能源使用量也随之增加,导致降低了整体系统的效率。

此外,因空气的输送速度较快,空气或空气/粉末混合物的泄露比较严重,需添加高性能的密封装置,因输送排管的磨损,同时耐久性急剧低下而造成环境污染,粉末破碎率的增加,导致生产力下降。

依据以上观点,本申请人申请的注册专利第10-0279514号“粉末处理系统的输送控制装置”(以下称为“已有技术”)是图4中喷嘴13前端的控制装置20适当控制空气的气压和流量的技术。

但是,在将已有技术从控制装置20到真空泵17的输送排管的长度加长的大规模设备中,存在气压和流量控制的问题,从喷嘴13前端到真空泵17的流量的不稳定,导致粉末原料不能顺利输送。



技术实现要素:

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改善以上所存在的问题而发明,并提供顺利输送粉末原料的粉末输送装置。

此外,本发明是以简单的结构减少整体装置操作上的负荷而提供的粉末输送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粉末输送装置,该装置有储存粉末原料的主仓,从上述主仓定量供应粉末原料的旋转阀,连接上述旋转阀并将上述粉末原料单向供应而提供流道的输送排管,连接到上述输送排管末端的排出上述粉末原料的真空泵,以及设置在上述输送排管上一个以上的输送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的输送控制单元在上述旋转阀通过输送排管输送的上述粉末原料和空气的混合流体的流量一旦超过设置值范围时,从上述输送排管的外部到上述排管的内部产生负压。

在这里,上述输送控制单元包含:实时监测上述输送排管内部的上述混合流体的流量的流量传感器,将上述输送排管的内部和外部相互连通的连通孔,以及设置在连通孔上将空气从上述输送排管的外部流入到上述输送排管内部并防止空气逆流到上述输送排管外部的逆流防止器件。

这时,若上述混合流体流量是在设置值以内,则上述逆流防止器件将上述输送排管的内外部的连通阻断。

另外,上述连通孔则沿着上述输送排管的外周面呈若干放射状。

此外,上述连通孔是沿着上述输送排管的外周面呈角度倾斜。

此外,上述流量传感器包含:决定上述防止逆流方式运行状态的控制器。上述控制器能在上述混合流体流量在设置值范围内时将阻断上述输送排管内外部连通状态的信号传送给上述防止逆流方式。

发明的效果

根据以上所构成的本发明,我们可以推断以下效果。

首先,本发明的末端置有真空泵并连接旋转阀,从主仓到提供粉末原料单向供应流道的移送排管上至少有一个安装在上面,根据粉末原料和空气的混合流体的流量,向输送排管内部产生负压,本发明的装置还包括输送控制单元,我们可以推断,经过所有的输送排管,粉末原料可顺利的被输送。

此外,本发明包括输送控制单元在内的结构相对简单,使真空泵等需要驱动负载的装置,整体上减少消耗,因而减少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例的粉末输送装置主要构成的概念图。

图2是本发明实例的输送装置主要部分的输送控制单元安装在输送排管状态的概念图。图2(a)是根据粉末原料被输送的方向的侧面试图,图2(b)是图2(a)的粉末原来被输送方向的垂直试图。

图3是本发明实例的粉末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顺序图。

图4是常规粉末输送系统的主要构成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特征及如何实施,请参照附图和所述详细的实例,可有助于更佳的理解。

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下所述的实例,可多形式实施。

本说明书里的实施例和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完全,并将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告知于所有具有常规知识的人。

此外,本发明将依据专利申请范围所定义。

根据几个实例的构成部分,为了避免本发明被模糊的解释,众所周知的操作及技术将不会具体说明。

此外,通过整体说明书相同的参照符号直称相同构成的部分,本说明书所使用的用语是为了说明实例,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

在本说明书中,单数也包括复数,除非特别在词组另有说明。“包括(或具备)”作为提到的部件或操作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种或多种其它组分或行为。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可以作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普遍理解的装置。

通常所用的已有定义的术语,在未定义之下,不能被理想化或过度解释。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例。

首先,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提供的粉末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念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例的输送装置主要部分的输送控制单元安装在输送排管状态的概念图。图2(a)是根据粉末原料被输送的方向的侧面试图,图2(b)是图2(a)的粉末原来被输送方向的垂直试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例的粉末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顺序图。

用于参考,在图1中未说明的符号,130是喷嘴,140是旋风器,150是储罐,160是袋式过滤器,图面符号130、140、150、160与图4中的喷嘴13、旋风器14、储罐15、袋式过滤器16相对应,将省略详细说明。

主仓110用于提供储存粉末原料空间,旋转阀120用于从主仓定量供应粉末原料,输送排管101连接旋转阀120并用于将粉末原料单向供应时提供流道,真空泵170连接到输送排管101末端用于排出粉末原料。

因此,包括输送排管101在内的主仓110,旋转阀120,喷嘴130,旋风器140,储罐150,袋式过滤器160,真空泵170等的系统都可称之为粉末输送系统100。

输送控制单元300,至少要安装一个以上在这种粉末输送系统100上,一旦从旋转阀120通过输送排管101输送的粉末原料和空气的混合流体的流量超出设置值范围,从上述输送排管101的外部到上述排管101的内部产生负压。

因此,本发明通过输送排管101的整体,不仅可以实现顺利输送粉末原料,也可以降低包括输送控制单元300在内的相对构成简单的真空泵170等需要能源消耗的整体驱动负载。

本发明可适用于以上示例,也可适用于以下多种实例。

如图2所示,输送控制单元300包含:对输送排管101内部的混合流体的流量实时流量监测的流量传感器310,将输送排管101的内部和外部相互连通的连通孔320,以及安装在连通孔320将空气从输送排管101的外部流入到输送排管101内部并防止空气逆流到输送排管101外部等逆流防止器件330。

在这里,逆流防止器件330若是在混合流体流量设置值以内,则将输送排管101的内外部的连通阻断。

上述连通孔320则沿着上述输送排管101的外周面形成许多并呈放射状。

此时,如图2(b)所示,连通孔320沿着输送排管101的外周面,形成许多,为了帮助混合流体的输送,贯通连通孔320的两端部的中心假想直线,如图2(a)所示,最佳的,针对输送排管101的外周面,按照一定的角度倾斜形成。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流量传感器310,接收实时监测的混合流体的流量数据信号,其包括决定上述防止逆流方式330运行状态的控制器200。

在这里,控制器200是将上述混合流体流量在设置值范围内时阻断上述输送排管101内外部连通状态的信号传送给防止逆流方式330。

这种逆流防止器件330是根据控制器200的操作执行打开和关闭的操作,其结构包含:和连通孔320连通并容许连通和阻断输送排管101内、外部的电磁阀,以及安置在连通孔320和电磁阀之间并阻断空气流入到输送排管101内部的止回阀。

根据本发明实例的粉末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请参照图3,图3未标示的图面符号则请参照图1和图2。

首先,流量传感器310将实时监测的输送排管101内部的混合流体的第1流量数据传达给控制器200,控制器200再将第1流量数据和设置值比较分析。

此时,若第1流量数据在设置值范围以内,控制器200则将逆流防止器件330的电磁阀保持为阻断状态,若超出设置范围,则开放电磁阀并将输送排管101的内外部连通。

此时,自然而然,随着电磁阀的开放止回阀将启动。

启动止回阀状态下,流量传感器310将实时监测的输送排管101内部的混合流体的第2流量数据将传达到控制器200,控制器200再将第2流量数据和设置值比较分析。

此时,若第2流量数据在设置值范围之内,控制器200则将逆流防止器件330的电磁阀再次阻断,若超出设置范围,控制器200则将判断为粉末输送系统100的特定部位发生异常,并将粉末输送系统100全体停止。

此后,操作者需检查发生异常的原因,并回复到正常状态下,再重新启动粉末输送系统100,反复以上所述的控制运行。

如上所示,本发明是可以让粉末原料顺利输送,结构相对简单,并以减少驱动负载作为基础技术的粉末输送装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思想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变化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