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线镭射冷转印制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1876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制作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联线镭射冷转印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印刷制作设备,包括海德堡、高宝、陕西北人等品牌印刷机,都是传统的印刷制作设备,通过油墨色彩来完成图文的制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消费者更多倾向于追求包装对视觉的冲击性;而对于商家来说,市面上假冒伪劣产品越来越多,商家的声誉和利益都受到极大的损害,因此商家对产品包装防伪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尽可能做到别人无法仿造的程度。具有较强视觉冲击性且难于仿造的包装防伪技术受到商家的青睐。

镭射全息防伪标识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性和趣味性,并且其制作过程和精度要求较高,一般设备及技术无法仿造,因此受到各行各业的一致认可,应用范围也极其广泛,在烟标、酒盒、化妆品盒、牙膏盒、不干胶、食品袋等包装印刷产品上都有较多应用,还有很多镭射标签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

由于镭射全息防伪标识制作过程和精度要求较高,生产过程的损耗和成本都偏高,而成本是商家必须考虑和控制的因素之一。若使用传统印刷制作方法,先印刷后制作镭射效果或者先制作镭射后印刷,都存在着二次套位的不准造成不良品损耗,并且因为是经过两次的印刷工艺制作,生产效率低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联线镭射冷转印制作设备,这种制作设备能够将印刷和镭射防伪制作在一台机上一次同时完成。

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联线镭射冷转印制作设备,包括卷凹印刷机、印刷版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加装的放卷装置、固化机构、收卷装置和收放卷张力控制机构。加装的放卷装置设于印刷机的印刷机座A上,具体设于印刷机哪组印刷机座可视印刷产品需要而定。放卷装置包括放卷气胀轴、放卷张力调节导辊等。放卷张力调节导辊设于放卷气胀轴上方;固化机构设于印刷压合辊上方;加装的收卷装置设于印刷机座B上,收卷装置包括收卷气胀轴、收卷张力调节导辊等。收卷张力调节导辊设于收卷气胀轴上方;收放卷张力控制机构设于印刷机座A和印刷机座B两个印刷机座之间。镭射膜装于放卷气胀轴上并通过放卷张力调节导辊后与印刷产品压合,随后经固化机构固化,镭射膜与印刷产品同步牵引到下一个印刷机座,镭射膜与印刷产品分 离并通过收卷张力调节导辊后收卷于收卷气胀轴,印刷产品继续进行油墨印刷,直到印刷制作工艺全部完成。

上述联线镭射冷转印制作设备是在卷凹印刷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也就是说在卷凹印刷机的基础上增加收卷装置、放卷装置、固化机构、收放卷张力控制机构等。收卷装置和放卷装置实现一台机拥有双放卷双收卷功能,相当于一台机变成“两台机”;固化机构实现冷转印过程的瞬间固化,提高生产效率;收放卷张力控制机构实现“两台机”正常同步运行。

所述卷凹印刷机为四色(含四色)以上卷凹印刷机,包括塑料薄膜卷凹印刷机和纸张卷凹印刷机。

所述的辅助加装的放卷装置包括放卷气胀轴、放卷张力调节导辊、放卷齿轮传动机构和放卷固定基座,放卷固定基座将放卷气胀轴和放卷齿轮传动机构固定在印刷机座A上,放卷气胀轴通过放卷齿轮传动机构与放卷张力控制机构相连接。

所述的辅助加装的固化机构为UV固化系统,包括UV灯、反光罩、灯架、冷却系统等。

所述的辅助加装的收卷装置包括收卷气胀轴、收卷张力调节导辊、收卷齿轮传动机构和收卷固定基座,收卷固定基座将收卷气胀轴和收卷齿轮传动机构固定在印刷机座B上,收卷气胀轴通过收卷齿轮传动机构与收卷张力控制机构相连接。

所述的印刷机座A和印刷机座B为相邻两个印刷机座,且机座B在机座A的后面。

所述的辅助加装的收放卷张力控制机构为变频张力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镭射防伪和印刷同时完成,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2)镭射防伪套位精度高,不良品率低;

(3)辅助增加机构简单、灵活,可根据不同产品进行位置的移动及安装;

(4)镭射效果可根据不同客户不同产品进行定制,应用效果及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辅助加装机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放卷固定基座2通过螺栓固定于印刷机座A1上,放卷气胀轴3和放卷齿轮传动机构4设于放卷固定基座2上。镭射膜装于放卷气胀轴3,将镭射膜牵引通过放卷张力调节导辊5后经印刷压合辊6与印刷产品上的UV涂料进行压合,随印刷产品同步牵引通过普通导辊7,再经过辅助加装固化机构8处时UV涂料被固化。镭射膜继续与印刷产品 同步通过普通导辊9进入到下一组印刷机座,通过普通导辊10后镭射膜与印刷产品分离,印刷产品无需经过收卷张力调节导辊11,镭射膜通过收卷张力调节导辊11后收于收卷气胀轴13,而印刷产品继续进行油墨印刷。收卷齿轮传动机构12和收卷气胀轴13通过收卷固定基座14固定于印刷机座B15上。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通过收放卷张力控制机构16来进行控制和调节。

本联线镭射冷转印制作设备是在卷凹印刷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也就是说在卷凹印刷机的基础上增加放卷装置、收卷装置、固化机构、收放卷张力控制机构等。收卷装置和放卷装置实现一台机拥有双放卷双收卷功能,相当于一台机变成“两台机”;“第一台机”为现有卷凹印刷机,“第二台机”为本实用新型辅助增加的放卷装置、收卷装置、固化机构、收放卷张力控制机构等。“第一台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与现有的普通卷凹印刷机相同,在此不作进一步描述。

下面简述一下本联线镭射冷转印制作设备的工作原理:

镭射膜上具有凹凸不平的条纹信息,印刷产品在印刷机座A1的前一座进行定位印刷UV涂料,镭射膜装于放卷气胀轴3上,将镭射膜牵引通过放卷张力调节导辊5后经印刷压合辊6与印刷产品进行压合,此时UV涂料与镭射膜完全压合,镭射膜上的凹凸不平条纹信息被UV涂料进行填充及覆盖,镭射膜与印刷产品经过辅助加装固化机构8时UV涂料被固化,UV涂料与镭射条纹信息形成阴阳互补,此时观察镭射膜时,UV涂料与镭射膜压合部位已看不到镭射效果,形成透明视觉效果。镭射膜与印刷产品同步通过普通导辊10后,镭射膜与印刷产品分离,此时UV涂料与镭射条纹信息阴阳分离,镭射膜上又恢复了凹凸不平的条纹信息,形成镭射视觉效果,可继续重复应用;镭射膜通过收卷张力调节导辊11后收卷于收卷气胀轴13;UV涂料继续留在印刷产品上,但此时UV涂料已复制了镭射膜上凹凸不平的条纹信息,因此UV涂料上也呈现了与镭射膜一样的镭射视觉效果,即完成了镭射冷转印的制作过程;印刷产品继续进行油墨印刷,直到所有印刷制作工艺全部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