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张力动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188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张力动杆。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针织生产加工处理中,经常需要将堆积如山的布料向不同的加工设备传送,同步实时进行加工处理。在布料传送过程中,经常出现给布速率跟不上取布速率,出现布料被强力拉扯而造成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张力动杆,其介入传布过程,调控取布速率,控制布料张力在一定范围以内,避免布料受拉扯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张力动杆,包括支撑杆、摆动杆、导布辊、配重和调张力处理器;该支撑杆竖直设立,其上端与该摆动杆的中部呈“T”字形活动连接,该摆动杆的一端与该导布辊的一端相互连接,且该导布辊垂直于该支撑杆和摆动杆相交所形成的面上,该导布辊的另一端悬空;该摆动杆的另一端连接该配重;该调张力处理器包括处理器本体、以及分别与该处理器本体连接的感应末端和控制末端,该感应末端连接该摆动杆或该配重,该控制末端连接所要调控的生产设备的主动轮轴的电动机,该处理器本体通过该感应末端感应到该摆动杆或配重的动作而通过该控制末端控制电动机的运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介入传布过程,通过摆动杆的摆动,以具象化布料的张力变化,从而有效调控取布速率,控制布料张 力在一定范围以内,避免布料受拉扯而损坏,结构简单,适于生产应用。

具体地,该感应末端连接该摆动杆设有配重的一端。从而明显感应获取摆动杆的动态变化,适时作出取布速率的调整。

具体地,该感应末端连接该摆动杆设有导布辊的一端。从而明显感应获取摆动杆的动态变化,适时作出取布速率的调整。

进一步,该配重与摆动杆的从动端一体成型。从而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进一步,该配重与摆动杆的从动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可以调整配重的重量,来调节所需调整的张力参数。

具体地,该导布辊的悬空端设置一限位体,该限位体的外径大于该导布辊的外径。确保导布辊上的布料不跑偏掉落。从而确保工作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底座,其与该支撑杆的下端连接。方便固定。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调张力动杆,包括底座10、支撑杆20、摆动杆30、导布辊40、配重50和调张力处理器60。

具体地,支撑杆20竖直设立,其下端与底座10连接,其上端与摆动杆30的中部呈“T”字形活动连接,摆动杆30可以以支撑杆20与摆动杆30的连接处为支点转动。摆动杆30的一端与导布辊40的一端相互连接,该端为摆动杆30的主动端32。且导布辊40垂直于支撑杆20和摆动杆30相交所形成的面上, 导布辊40的另一端悬空。摆动杆30的另一端连接配重50,该端为摆动杆30的从动端34。调张力处理器60包括处理器本体、以及分别和处理器本体连接的感应末端65和控制末端67。感应末端65与摆动杆30的从动端34连接,感应从动端34的摆动。控制末端67与所要调控的生产设备的主动轮轴的电动机70连接,控制该电动机70的转速。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所要调控的生产设备上方,并通过底座10固定设立。布料自下方至导布辊40而跨骑在导布辊40上,再向下传送布料。布料通过导布辊40之前由给布机构提供布料,布料通过导布辊40之后,由取布机构取走布料。给布机构持续给布,取布机构持续取布。且该取布机构的主动轮轴的电动机70连接调张力处理器60的控制末端67。

当给布速率不低于取布速率,摆动杆30的主动端32没有受到一个向下拉扯的力,在摆动杆30的从动端34设有配重50的前提下,摆动杆30维持原来的状态,不转动。

当给布速度低于取布速度,摆动杆30的主动端32受到一个向下拉扯的力而下摆,摆动杆30转动,摆动杆30的从动端34上摆,触发调张力处理器60的感应末端65,并传送信号至调张力处理器60的处理器本体,处理器本体通过控制末端67发送信号至电动机70,减慢或停止该取布机构的主动轮轴的电动机70。调整取布速度,防止布料拉扯受损。此时,减慢取布或不取布,而送布速率不变,布料逐渐减少对摆动杆30的主动端32施加的向下拉扯的力,摆动杆30受配重50的重力作用,逐渐恢复初始状态,感应末端65感应到摆动杆30的从动端34恢复原来状态,传送信号至调张力处理器60的处理器本体,处理器本体通过控制末端67发送信号至电动机70,恢复该取布机构的主动轮轴的电动机70的运转。以此作为从本实用新型通过的布料张力的调控。

具体地,该底座10通过螺钉固定在生产设备上方的支架或台面上。

具体地,该感应末端65可以通过感应摆动杆30的从动端34的上摆动作及下摆动作来监测导布辊40上布料的张力状态,此外,该感应末端65还可以通过感应摆动杆30的从动端34的位置高低来监测导布辊40上布料的张力状态。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感应末端65不与摆动杆30的从动端34连接,而是与配重50连接,起到同样的技术效果和技术目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感应末端65不与摆动杆30的从动端34连接,而是与摆动杆30的主动端32连接,起到同样的技术效果和技术目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配重50与摆动杆30的从动端34一体成型。从而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配重50与摆动杆30的从动端34通过连接件连接。可以调整配重50的重量,来调节所需调整的张力参数。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省略底座10,支撑杆20的下端直接固定连接在生产设备上方的支架或台面上,即可。从而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布辊40的悬空端可以设置一限位体,限位体的外径大于导布辊40的外径,确保导布辊40上的布料不跑偏掉落。从而确保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介入传布过程,通过摆动杆的摆动,以具象化布料的张力变化,从而有效调控取布速率,控制布料张力在一定范围以内,避免布料受拉扯而损坏,结构简单,适于生产应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