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连续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950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物料连续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料连续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垃圾,在进行处理时,需将含有有机质的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装入水解罐进行催化水解。现有的灌装机在灌装过程中无法实现连续灌装,当一个灌装机灌装满后需要调整灌装机的位置,使灌装机与下一个待灌装的水解罐对准再进行灌装,再调整位置的过程中,灌装过程必须停止,从而使灌装效率大大降低,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连续灌装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灌装机灌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连续灌装装置,包括:第一灌装器,沿第一预设轨迹可移动地设置,第一灌装器沿第一预设轨迹具有多个不同的灌装位置;第二灌装器,沿第二预设轨迹可移动地设置,第二灌装器沿第二预设轨迹具有多个不同的灌装位置;进料装置,与第一灌装器和第二灌装器对应设置,用于向第一灌装器和第二灌装器输送物料。

进一步地,第一灌装器包括:第一皮带输送机;第一滑轨,沿第一预设轨迹布置,第一皮带输送机沿其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轨上。

进一步地,第一皮带输送机为双向移动式皮带输送机,第一皮带输送机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灌装端和第二灌装端。

进一步地,第二灌装器包括:第二皮带输送机;第二滑轨,沿第二预设轨迹布置,第二皮带输送机沿其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轨上。

进一步地,第二皮带输送机为双向移动式皮带输送机,第二皮带输送机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灌装端和第四灌装端。

进一步地,进料装置包括:第三皮带输送机;分料装置,具有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进料口与第三皮带输送机的出料端对应设置,第一出料口与第一灌装器对应设置向第一灌装器输送物料,第二出料口与第二灌装器对应设置向第二灌装器输送物料。

进一步地,分料装置还包括:分料隔板,设置在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之间,用于将进料口的来料导流至第一出料口或第二出料口。

进一步地,分料隔板具有铰接端和自由端,铰接端铰接在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交叉处,使自由端具有可变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自由端位于第一位置时,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连通,自由端位于第二位置时,进料口与第一出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分料装置还包括:驱动杆,与分料隔板的铰接端连接,用于驱动分料隔板转动。

进一步地,分料装置为“人”字形,进料口位于分料装置的上端的分支处,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分别位于分料装置的下端的两个分支处。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物料连续灌装装置,通过设置沿第一预设轨迹可移动的第一灌装器地设置以及沿第二预设轨迹可移动的第二灌装器,第一灌装器沿第一预设轨迹具有多个不同的灌装位置,第二灌装器沿第二预设轨迹具有多个不同的灌装位置,与第一灌装器和第二灌装器对应地设置有进料装置,进料装置向第一灌装器和第二灌装器输送物料并通过第一灌装器和第二灌装器向放置在第一灌装器和第二灌装器的不同灌装位置上的容器进行灌装物料,能够实现连续灌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灌装机灌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物料连续灌装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物料连续灌装装置的第一灌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物料连续灌装装置的第二灌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物料连续灌装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物料连续灌装装置的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灌装器;11、第一皮带输送机;111、第一灌装端;112、第二灌装端;12、第一滑轨;20、第二灌装器;21、第二皮带输送机;211、第三灌装端;212、第四灌装端;22、第二滑轨;30、进料装置;31、第三皮带输送机;32、分料装置;321、进料口;322、第一出料口;323、第二出料口;324、分料隔板;325、驱动杆;40、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连续灌装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灌装器10、第二灌装器20和进料装置30,第一灌装器10沿第一预设轨迹可移动地设置,第二灌装器20沿第二预设轨迹可移动地设置;第一灌装器10沿第一预设轨迹具有多个不同的灌装位置,第二灌装器20沿第二预设轨迹具有多个不同的灌装位置;进料装置30与第一灌装器10和第二灌装器20对应设置,用于向第一灌装器10和第二灌装器20输送物料。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物料连续灌装装置,通过设置沿第一预设轨迹可移动的第一灌装器10以及沿第二预设轨迹可移动的第二灌装器20,第一灌装器10沿第一预设轨迹具有多个不同的灌装位置,第二灌装器20沿第二预设轨迹具有多个不同的灌装位置,与第一灌装器10和第二灌装器20对应地设置有进料装置30,进料装置30向第一灌装器10和第二灌装器20输送物料并通过第一灌装器10和第二灌装器20向放置在第一灌装器10和第二灌装器20的不同灌装位置上的容器40进行灌装物料,能够实现连续灌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灌装机灌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具体实施时,沿第一预设轨迹布置有第一滑轨12,沿第二预设轨迹布置有第二滑轨22,第一预设轨迹和第二预设轨迹为两条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的直线,从而第一滑轨12和第二滑轨22相互平行。第一皮带输送机11沿其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轨12上,第二皮带输送机21沿其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轨22上,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滑轨12和第二滑轨22分别具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槽,第一皮带输送机11的下端两侧具有相应的滑轮结构,第一皮带输送机11通过滑轮结构可滑动地卡设在其下端的两条轨道槽之间;同样地,第二皮带输送机21的下端两侧具有相应的滑轮结构,第二皮带输送机21通过滑轮结构可滑动地卡设在其下端的两条轨道槽之间。

第一皮带输送机11和第二皮带输送机21均为双向移动式皮带输送机,如图1所示,第一皮带输送机1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灌装端111和第二灌装端112,第二皮带输送机21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灌装端211和第四灌装端212,沿第一皮带输送机11下方的多个灌装位置上对应放置有多个容器40,沿第二皮带输送机21下方的多个灌装位置上同样对应放置有多个容器4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容器40为水解罐,用于盛放含有有机质的垃圾物料。

在进行灌装时,第一皮带输送机11在沿第一滑轨12移动,使第一灌装端111或第二灌装端112与下方的某个待灌装的容器40的入口对准,具体使用第一灌装端111还是第二灌装端112,根据就近原则进行设计,靠近第一灌装端111一侧的若干个容器40采用第一灌装端111进行灌装,靠近第二灌装端112一侧的若干个容器40采用第二灌装端112进行灌装;第一皮带输送机11运转时,由进料装置30输送到其带体上的垃圾物料由第一灌装端111或第二灌装端112注入下方的容器40中进行灌装。

同样地,在进行灌装时,第二皮带输送机21在沿第二滑轨22移动,使第三灌装端211和第四灌装端212与下方的某个待灌装的容器40的入口对准,具体使用第一灌装端111还是第二灌装端112也根据就近原则,不再赘述。第二皮带输送机21运转时,由进料装置30输送到其带体上的垃圾物料由第三灌装端211和第四灌装端212注入下方的容器40中进行灌装。

由于第一皮带输送机11和第二皮带输送机21下端的轨道槽均位于第一皮带输送机11和第二皮带输送机21的侧方,因而轨道槽不会对第一皮带输送机11的第一灌装端111和第二灌装端112以及第二皮带输送机21的第三灌装端211和第四灌装端212的灌装造成影响。

如图4所示,进料装置30包括:第三皮带输送机31和分料装置32,分料装置32具有进料口321、第一出料口322和第二出料口323,分料装置32整体呈“人”字形,进料口321位于分料装置32的上端的分支处,第一出料口322和第二出料口323分别位于分料装置32的下端的两个分支处。

分料装置32位于第三皮带输送机31的出料端的下方,其进料口321与第三皮带输送机31的出料端上下相对,垃圾物料由第三皮带输送机31的出料端落下并通过进料口321进入分料装置32中;第一皮带输送机11位于第一出料口322的下方,第二皮带输送机21位于第二出料口323的下方,如图5所示,在进料口321、第一出料口322和第二出料口323之间的连通过渡处设置有分料隔板324,分料隔板324具有铰接端和自由端,铰接端铰接在第一出料口322和第二出料口323交叉处,使自由端具有可变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料隔板324的铰接端连接有驱动杆325,通过驱动杆325驱动分料隔板324的自由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自由端位于第一位置时,进料口321与第二出料口323连通,自由端位于第二位置时,进料口321与第一出料口322连通,从而根据灌装的进程选择不同的流向,将垃圾物料输送到第一皮带输送机11或第二皮带输送机21上,再由第一皮带输送机11或第二皮带输送机21对下方的容器40进行灌装。

在第一皮带输送机11进行灌装的过程中,第二皮带输送机21调整与待灌装的容器40的位置,在第二皮带输送机21灌装过程中,第一皮带输送机11调整与待灌装的容器40的位置,从而实现连续灌装,提高灌装效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