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装料的装卸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9497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装料的装卸料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卸料的机械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轮式速冻设备的散装料的装卸料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装卸散装料的装卸料结构通常需要设置在料盘的侧边上或者设置在料盘的上方,便于将散装料倒入料盘,在进行卸料动作时,通常需要翻转料盘或设置清扫料盘的机构,结构相对复杂。此外,当装卸料结构设置在料盘侧边时,会使得包括料盘和装卸料结构在内的整个生产设备占用较大的占地面积,使用较不方便;而当装卸料结构设置在料盘的上方时,虽然有可能减小设备的占地面积,但是需要先将物料提升到料盘上方才能进行装料动作,耗能相对较高。

此外,传统的装卸料结构在进行卸料动作时,通常需要设置翻转料盘或清扫料盘的机构,结构相对复杂。

现有市面上速冻设备的装卸料方式如平板冻结机,在装卸料时需要人工将装有原料的冻盘一盘一盘地排放在平板上,当冻结完成要给平板化霜,将平板和冻结品分开,而后将冻品提升,用人工将冻结品取出,工人劳动强度大。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装卸料结构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且耗能相对较低的轮式速冻设备的装卸料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装料的装卸料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倒置的料盘、与所述料盘配合的活动盖、位于所述料盘上方的脱料组件以及与活动盖配合的活动组件,所述料盘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装卸散装料的活动套组件和用于将散装料推入所述料盘的装料组件,所述活动套组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水平布置在所述机架上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一丝杆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杆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活塞杆与所述第一丝杆或所述第二丝杆平行的三节油缸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框架下方的过渡板,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丝杆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三节油缸的活塞杆连接,且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相互贴合后形成侧边闭合的围框,所述过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丝杆配合的第二丝杆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丝杆、所述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和所述三节油缸分别有两个,各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一对一配合,各所述第二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螺母一对一配合,两个所述第一丝杆螺母连接在同一所述第一框架上,两个所述第二丝杆螺母设置在同一所述过渡板上,两个所述三节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在同一所述第二框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竖直布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导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杆上的滑动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架上的托架,所述托架和所述活动盖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每个所述活动组件上的所述第一导杆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导杆上分别设置有扣紧压簧,所述滑动架位于两根所述第一导杆之间,两个所述扣紧压簧未与所述第一导杆连接的一端相互连接且分别连接在所述滑动架上,且两个所述扣紧压簧的初始长度之和大于同一所述活动组件上的两根所述第一导杆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料盘的底部开设有脱料孔,所述脱料组件包括与所述脱料孔配合的脱料杆、与所述脱料杆固定连接的活动杆和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杆运动的脱料电机,所述脱料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脱料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凸轮,所述活动杆的数量与所述活动组件的数量相同,且各所述活动杆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活动组件的所述第一导杆上,每根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都连接有所述脱料杆,另一端都设置有与所述凸轮配合的滚轮,所述脱料杆上套设有用于复位的压缩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盖远离所述料盘的一侧设置有卡勾,所述装料组件包括竖直布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装料导杆、与所述装料导杆平行的装料丝杆、与所述装料丝杆传动连接的装料电机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装料导杆上的扣件,所述扣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卡勾配合的扣槽,所述扣件上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所述装料丝杆上的装料丝杆螺母,所述活动盖开设有与所述的装料导杆配合的顶料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上开设有竖直布置的燕尾槽,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滑动连接在所述燕尾槽上的凸条,所述三节油缸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的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和所述第一框架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或所述第二框架配合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料盘正下方且竖直布置的升降导杆、与所述升降导杆平行的升降丝杆、与所述升降丝杆配合的升降丝杆螺母、与所述升降丝杆螺母传动连接的升降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升降导杆上端的升降导板,所述升降丝杆和所述升降导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升降导杆上滑动连接有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导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组件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组件共用同一所述升降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升降导板配合的滚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料盘倒置,并将装料组件设置在料盘的下方,由下往上进行装料,同时将卸料组件设置在料盘的上方,可将料盘中的物料直接卸到活动盖上,无需设置翻转料盘或清扫料盘的机构,而且在卸料时活动盖作为承接物料的临时平板,与物料之间的距离最小,降低物料因高差掉落的冲击力,有效地保护产品,结构简单、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且耗能相对较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装卸料结构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极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通过设置活动套组件,当活动盖往下移动后,活动套组件上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与活动盖共同形成一个临时料盘,在活动盖向上装料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也同步升到靠近料盘口的位置处,防止物料在由下往上进行装料的过程中掉落,有效地解决了散装料反向装料的难题。

3、通过设置脱料组件,能在料盘不需要化霜的工况下将冻结品脱出,使料盘保持工作温度的低温状态,使装入料盘的原料能及时得到速冻,有效地提高了冻结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起到节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卸料结构的示意图,图中省略部分零件;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卸料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卸料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部分零件;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卸料结构中第一丝杆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扣件和卡勾的配合方式示意图。

各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0-机架; 110-活动套组件;

111-第二丝杆螺母; 112-第一框架;

113-第二框架; 114-第一丝杆;

115-第二丝杆; 116-第一电机;

117-第二电机; 118-三节油缸;

119-过渡板; 120-料盘;

121-脱料孔; 130-活动盖;

131-卡勾; 140-活动组件;

141-第一导杆; 142-滑动架;

143-托架; 144-扣紧压簧;

150-脱料组件; 151-凸轮;

152-脱料杆; 153-活动杆;

154-脱料电机; 160-装料组件;

161-装料导杆; 162-装料电机;

163-装料丝杆; 168-扣件;

169-扣槽; 170-第一丝杆螺母;

171-燕尾槽; 172-支撑杆;

180-升降组件; 181-升降导杆;

182-升降丝杆; 183-升降电机;

184-升降导板; 185-升降丝杆螺母;

190-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装料的装卸料结构,包括机架100,机架100上设置有倒置的料盘120、与料盘120配合的活动盖130、位于料盘120上方的脱料组件150以及与活动盖130配合的活动组件140,即料盘120的开口朝下;料盘120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装卸散装料的活动套组件110和用于将散装料推入料盘120的装料组件16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两套装卸料结构,两套装卸料结构设置在同一机架100上,这样当其中一套装卸料结构处于装料状态时,另一套装卸料结构可处于卸料状态,可提高生产效率。下文以其中一套装卸料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料盘120的底部开设有脱料孔121,活动盖130远离料盘120的一侧设置有卡勾(图中未示出),脱料孔121和卡勾都可以直接在常规的料盘120或活动盖130上设置,此处不再详述。

活动组件140主要用于确保活动盖130打开和关闭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可以采用常规的活动组件,但是常规的活动组件的导轨一般需要设置在料盘120下方,易与装料组件160干涩,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轨位于料盘120上方的活动组件结构,该活动组件140包括竖直布置在机架100上的第一导杆141、滑动连接在第一导杆141上的滑动架142、固定连接在滑动架142上的托架143,托架143和活动盖130固定连接。这样,通过推动卡勾,可带动活动盖130和滑动架142在第一导杆141上的运动,可带动活动盖130执行开盖或闭合的动作,便于往料盘120装卸冻品。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活动组件140上的第一导杆141有两根,两根第一导杆141上分别设置有扣紧压簧144,滑动架142位于两根第一导杆141之间,两个扣紧压簧144一端与与第一导杆141转动连接,另一端相互转动连接在一起且分别连接在滑动架142上,两个扣紧压簧144与第一导杆141连接的位置位于第一导杆141的中部位置,且两个扣紧压簧144的初始长度之和大于同一活动组件140上的两根第一导杆141之间的距离,在初始状态下,两个扣紧压簧144都被预压紧。当活动盖130盖合在料盘120上时,滑动架142位于第一导杆141远离对应的料盘120的一端,此时两个扣紧压簧145呈V字形布置并将滑动架142压紧,防止滑动架142移动使得活动盖130打开;当需要打开活动盖130时,通过装料组件160上的扣槽169(扣槽169的具体位置下文有具体描述)扣在卡勾上将活动盖130往对应的料盘120方向拉动,在这个过程中,两个扣紧压簧144会被压缩逐渐呈一字形布置,之后两个扣紧压簧144在弹力的作用下形成倒V字形布置,将滑动架142推向导杆141靠近料盘120的一端。

脱料组件150用于将料盘120中被冻结的物料往下推送,使其脱离料盘120。脱料组件150包括与脱料孔121配合的脱料杆152、与脱料杆152固定连接的活动杆153和用于驱动活动杆153运动的脱料电机154。脱料电机154只有一个,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且脱料电机154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凸轮151;活动杆153的数量与活动组件140的数量相同,且各活动杆153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活动组件140的第一导杆141上,每根活动杆153的一端都连接有脱料杆152,另一端都设置有与凸轮151配合的滚轮,每根活动杆153上连接的脱料杆152的数量与料盘120上的脱料孔121的数量一致,且每根脱料杆152上都套设有用于复位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料盘120上,另一端抵顶在活动杆153和脱料杆152之间的连接板上。这样在凸轮151的作用下,活动杆153可推动脱料杆152将料盘中的物料推出,然后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活动套组件110包括第一框架112、第二框架113、水平布置在机架100上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丝杆114和第二丝杆115、与第一丝杆114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116、与第二丝杆115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117、活塞杆与第一丝杆114或第二丝杆115平行的三节油缸118以及位于第一框架112下方的过渡板119,第一框架112上连接有与第一丝杆114配合的第一丝杆螺母170(图1-3中未示出,参见图4),第二框架113与三节油缸118的活塞杆连接,且第一框架112和第二框架113相互贴合后形成侧边闭合的围框,过渡板119上设置有与第二丝杆115配合的第二丝杆螺母111。这样,使用时第二框架113可在三节油缸118的驱动下用于将活动盖上的物料推开,也可以与第一框架112和过渡板119组成临时料盘进行装料,装料后在第一电机116、第二电机117的同时驱动下,第一料框112推着第二框架113往活动盖130的方向运动,过渡板119与第一料框112同步运动,当过渡板119贴紧在在活动盖130后第二电机117控制过渡板119停止运动,而第一料框112继续推着第二料框架113运动,将过渡板119上散装料推到活动盖130上,此时临时料盘由第一框架112和第二框架113及活动盖130组成,然后就可以通过装料组件160进行装料。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丝杆114、第二丝杆115、第一丝杆螺母170、第二丝杆螺母111和三节油缸118分别有两个,各第一丝杆114和第一丝杆螺母170一对一配合,各第二丝杆115和第二丝杆螺母111一对一配合,两个第一丝杆螺母170连接在同一第一框架112上,两个第二丝杆螺母111设置在同一过渡板119上,两个三节油缸118的活塞杆连接在同一第二框架113上。

装料组件160可将活动盖130往料盘120的方向推送,进而将放置在活动盖130上的散装料送入料盘120。装料组件160包括竖直布置在机架100上的装料导杆161、与装料导杆161平行的装料丝杆163、与装料丝杆163传动连接的装料电机162以及滑动连接在装料导杆161上的扣件168,扣件168上开设有与活动盖130上的卡勾配合的扣槽169(参见图5),扣件168上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装料丝杆163上的装料丝杆螺母,装料丝杆163转动连接在机架100上。这样通过装料电机162驱动装料丝杆163转动,使得装料丝杆螺母相对于装料丝杆163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扣件168在装料导杆161上滑动,用于推拉活动盖130。扣槽169和活动盖130上的卡勾之间的具体配合方式如图5所示,卡勾131从扣槽168的侧面扣入扣槽168内实现连接。

活动盖130开设有与推拉导杆161配合的顶料孔,使用时,当活动盖130在扣件168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到与推拉导杆161相对应的位置后,继续向下运动,使得推拉导杆161的顶端通过活动盖130上的顶料孔从活动盖130的上端面穿出,将活动盖130上的物料顶起,防止物料黏贴在活动盖130上,之后活动盖130在扣件168的带动下向上运动,使得活动盖130的上端面与推拉导杆161的顶端平齐,防止新装入的物料掉进顶料孔中。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丝杆螺母170和第一框架112之间以及三节油缸118和第二框架113之间分别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丝杆螺母170上开设有竖直布置的燕尾槽171,第一框架112上设置有滑动连接在燕尾槽171上的凸条,这样当第一框架112往上运动至凸条脱离燕尾槽171后即可将第一丝杆螺母170和第一框架112相互分离。三节油缸118的活塞杆和第二框架113之间的连接结构与第一丝杆螺母170和第一框架112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详述。

此外,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装卸料结构还包括与第一框架112和/或第二框架113配合的升降组件180,升降组件180用于控制第一框架112和/或第二框架113的上下运动。升降组件180包括位于料盘120正下方且竖直布置的升降导杆181、与升降导杆181平行的升降丝杆182、与升降丝杆182配合的升降丝杆螺母185、与升降丝杆螺母185传动连接的升降电机183以及连接在升降导杆182上端的升降导板184,升降丝杆182和升降导杆181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升降导杆181上滑动连接有固定在机架100上的导套中。这样,在升降电机183的带动下,升降丝杆螺母185可驱动升降导板184上下滑动,进而将第一框架112和/或第二框架113顶起或放下。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180有两组,两组升降组件180分别与第一框架112和第二框架113配合,两组升降组件180共用同一升降电机183,具体的,两组升降组件180上的升降丝杆螺母185和同一升降电机183的输出轴之间通过常规的链条组件或同步带组件连接在一起,此外,两套装卸料结构上的装料组件160也可以采用类似的结构共用同一装料电机162。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12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支撑杆172,支撑杆172的下方设置有与对应的升降导板184配合的滚轮。同时,在第一丝杆114和第二丝杆115的下方还设置有传动带190。

使用时,装料组件160的扣槽169拉动卡勾131将活动盖130往下拉开,脱料组件150同时把料盘120中的物料顶落在活动盖130上,装料组件160继续将活动盖130往下拉使得装料导杆161从活动盖130的顶料孔中穿出,把若可能黏贴在活动盖130上的物料顶开,然后回升使得活动盖130的上端面与推拉导杆161的顶端平齐,接着三节油缸118的第一节活塞杆推出,带动第二框架113将物料从活动盖130上推出,使其掉落在传动带190上实现卸料过程,之后第二框架113在三节油缸118的推动上往第一框架112的方向运动,与第一框架112贴合形成侧边闭合的围框,过渡板119位于该围框的下端,与该围框共同形成临时装料框;装料时,往临时装料框中装入散装料,接着在第一电机116和第二电机117的驱动下,第一框架112推着第二框架113和过渡板119同步往料盘120的正下方的方向运动,过渡板119贴紧在活动盖130上后停止运动,第一框架112继续推着第二框架113运动,将过渡板119上的散装料推到活动盖130上,同时第一框架112和第二框架113与活动盖130共同形成临时转料框;之后,装料组件160和升降组件180同时将临时转料框往上推送,当第一框架112和第二框架113即将贴在料盘120上时升降组件180停止运动,第一电机116和三节油缸118带动着第一框架112和第二框架113脱开活动盖130,装料组件160继续将活动盖130盖合在料盘120上,完成装料过程,之后第一框架112和过渡板119以及升降组件180复位,进入下一个循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三节油缸118变更为三节气缸或将脱料电机154变更为油缸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