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造卸船机尾部拉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159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造卸船机尾部拉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货机械抓斗式卸船机技术领域,尤其一种改造卸船机尾部拉杆。



背景技术:

由于卸船机作为码头散料装卸常用设备,其所处地理位置常在江边、海边等风速常年较大的地方,极端的天气状况近些年频频出现,已严重威胁到港口装卸设备的正常使用以及码头的人身财产安全。虽然卸船机设备上已经采取了防风拉索等防风措施,但这都不是通过设备自身结构的优化提高卸船机的防风性。

卸船机的后拉杆作为卸船机金属结构的一部分,用于连接卸船机梯形架与后大梁。卸船机工作时,后拉杆承受抓斗及前大梁传来的拉力,由于后拉杆在卸船机梯形架旁,相对码头面较高,又因为其设计直径较大,故风载产生的弯矩较大,使得卸船机在背部或侧面受风时单侧轮压较大,卸船机稳定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强度不变,减少循环应力和迎风面有效面积的改造卸船机尾部拉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造卸船机尾部拉杆,包括内管、外管和若干挡块,所述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内管中心和外管中心在同一点上,所述挡块焊接在内管外壁上,挡块与外管存在间隙,所述挡块从拉杆横向横截观察,相邻两块挡块之间间隔120°,挡块从拉杆的竖向横截面观察,相邻两块挡块之间间隔间隔一段距离,所述内管和外管的横向横截面面积之和不小于改造前拉杆的横向横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能够显著减少迎风面积,从而减少风载,进而提高卸船机的稳定性,减小防风拉索的负担

(2)拉杆的管径变小有利于起重吊装与运输,节约运输成本

(3)拉杆截面变小有利于栏杆平台的布置

(4)拉杆两端拉板与内外管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应力集中问题可以避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造卸船机尾部拉杆的横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造卸船机尾部拉杆的竖向剖视图。

图中:1、内管;2、外管;3、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改造卸船机尾部拉杆,包括内管1、外管2和若干挡块3,内管1设置在外管2内,内管1中心和外管2中心在同一点上,挡块3焊接在内管1外壁上,挡块3与外管2存在间隙,挡块3从拉杆横向横截观察,相邻两块挡块3之间间隔120°,挡块3从拉杆的竖向横截面观察,相邻两块挡块3之间间隔间隔一段距离,内管1和外管2的横向横截面面积之和不小于改造前拉杆的横向横截面面积。内管1与外管2的横截面面积之和大于等于原拉杆的截面面积,确保拉杆抗拉强度不会因为结构改变而削弱;由于拉杆在极端天气时受风载较大,内管1与外管2间会产生径向移动,为避免循环应力产生的影响,故在内管1上焊接挡块3。

所述改造卸船机尾部拉杆使用时,通过内管1与外管2承受来自轴向两端的拉力,实现对现有普通拉杆的替代,挡块3焊接在内管1上,起到阻止外管2变形减少循环应力的作用,切实提高拉杆的耐用度。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