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24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盛装功能溶液的文具用容器的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当完成螺设后即立刻锁定,防止逆转松脱的情况,同时可降低后续加工的成本。



背景技术:

按,一般如:文字修缮装置、胶水及奇异笔等文具用容器,系用来盛装如:修正液、胶水或墨水等不同性质的功能溶液,为了使用及储存的便利性,大多设有一盖体以封闭该文具用容器开口,其用途不外乎防止所述的这些功能溶液因与空气混合而变质,或防止所述的这些功能溶液外流而造成污染,或是用来作为所述的这些功能溶液出液时的启闭开关及流量控制等而设有一出液阀或出液嘴,因此,该盖体的设计对于盛装功能溶液的容器也是相当重要的设计。

现有的盖体设计多采用螺纹、卡扣或紧配等方式进行固定,并根据所需的固定效果进行相对应的设计。而,螺纹固定方式来说,因为结构简单且固定效果良好,所以也最受到欢迎。但是,为了避免该盖体于使用时反向旋转松脱,通常会采用施加更多旋转使螺纹紧密接合,或于开口处施加固定胶等作法,这些作法都会增加了后续组装的成本及时间,故有必要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俾分别于该盖体及该文具用容器设有螺纹部的位置,对应设有方向与螺纹部旋转方向相反的二相对棘齿部,当进行锁定时,会同步连动该二棘齿部而达到锁定的功效,以防止该盖体逆转而松脱,并能够大幅提升其组装及使用时的稳固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其中一盖体通过一第二螺纹部而对应螺设于一文具用容器的一第一螺纹部上,以完全封闭该文具用容器而供盛放一功能溶液,且该盖体上设有一出液口,其特征在于,该防逆转结构包括:

一第一棘齿部,设于该第一螺纹部的一侧,且该第一棘齿部的一面为一第一导向面,该第一导向面的方向对应该第一螺纹部的旋入方向,另一面为一第一挡止面,该第一挡止面的方向对应该第一螺纹部的旋出方向;及

一第二棘齿部,设于该第二螺纹部的一侧且对应该第一棘齿部的位置,且该第二棘齿部的一面为一第二导向面,该第二导向面的方向对应该第二螺纹部的旋入方向,另一面为一第二挡止面,该第二挡止面的方向对应该第二螺纹部的旋出方向,该盖体螺设于该文具用容器时,该第一挡止面与该第二挡止面相互顶靠而形成锁定,能够防止该盖体逆转而松脱。

所述的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其中,该第一螺纹部位于该文具用容器的外壁面,且该第一螺纹部位于该盖体的内壁面。

所述的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其中,该第一棘齿部位于对应组装时靠近该盖体的一侧,且该第一棘齿部及该第一螺纹部间的圆径不同而形成有段差;该第二棘齿部位于对应组装时远离该文具用容器的一侧,且该第二棘齿部及该第二螺纹部的圆径不同而形成有段差。

所述的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其中,该第一棘齿部位于对应组装时远离该盖体的一侧,且该第一棘齿部及该第一螺纹部间的圆径不同而形成有段差;该第二棘齿部位于对应组装时靠近该该文具用容器的一侧,且该第二棘齿部及该第二螺纹部的圆径不同而形成有段差。

所述的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其中,因该第一棘齿部及该第一螺纹部之间具有段差而呈现阶梯状设置,且该第二棘齿部及该第二螺纹部也对应呈现阶梯状设置。

所述的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其中,该第一棘齿部位于该文具用容器开口的端面,且该第二棘齿部位于该对应组装时靠近该盖体的内端面。

所述的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其中,该第一棘齿部呈二段分布设置,且分别位于该第一螺纹部的二侧,使二段的第一棘齿部及该第一螺纹部的圆径不同而形成有段差;且该第二棘齿部则对应位于该第二螺纹部的二侧,使二侧的该第二棘齿部及该第二螺纹部的圆径不同而形成有段差。

所述的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其中,该二段的第一棘齿部及该第一螺纹部之间具有段差而呈现阶梯状设置,且该二侧的第二棘齿部及该第二螺纹部也对应呈现阶梯状设置。

所述的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其中,该盖体内部还具有一内管,以供穿入该文具用容器开口内部。

所述的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其中,该第一棘齿部设于该内管的外壁面,且该第二棘齿部设于该文具用容器开口的内壁面。

本实用新型利用分别于该文具用容器设有一第一螺纹部及其一侧的一第一棘齿部,以及该盖体设有一第二螺纹部及其一侧的一第二棘齿部,该二相对的棘齿部分别具有导向面及挡止面的设计,当该盖体相对旋入该文具用容器时,使二导向面相对设置而便于旋入;反之,则利用二相对的挡止面相互顶靠而形成锁定,能够防止该盖体于固定后逆转松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防逆转结构;11-第一棘齿部;111-第一导向面;112-第一挡止面;12-第二棘齿部;121-第二导向面;122-第二挡止面;2-文具用容器;21- 第二螺纹部;3-盖体;31-出液阀;32-第一螺纹部;33-内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逆转结构1系应用于盛装修正液(功能溶液)的一文具用容器2,且该文具用容器2通过一盖体3而进行封闭,该盖体3前端设有一出液阀31,该文具用容器2开口前端的外壁面对应设有一第一螺纹部21,另该盖体3的内壁面设有一第二螺纹部32,使该盖体3可通过该第二螺纹部32螺合于该第一螺纹部 21,以完全封闭该文具用容器2,该防逆转结构1主要包括一第一棘齿部11及一第二棘齿部12。

其中,该第一棘齿部11位于该第一螺纹部21的一侧,且位于组装时靠近该盖体3的一侧,且该第一棘齿部11的一面为一第一导向面111,其方向对应该第一螺纹部21的旋入方向,另一面为一第一挡止面112,其方向对应该第一螺纹部21的旋出方向,使该第一棘齿部11由剖面观的略呈三角形,并且,该第一棘齿部11及该第一螺纹部21间的圆径不同而形成有段差,使该第一棘齿部11及该第一螺纹部21之间呈现不连续的二平面而形成阶梯状结构,或是连续二平面所构成具有夹角的斜面结构,甚至是非全平面的结构等,但本实用新型仍以阶梯状结构为主。

而,该第二棘齿部12位于该第二螺纹部32的一侧,且位于组装时远离该文具用容器2的一侧,且该第二棘齿部12的一面为一第二导向面121,其方向对应该第二螺纹部32的旋入方向,另一面为一第二挡止面122,其方向对应该第二螺纹部32的旋出方向,使该第二棘齿部12由剖面观的同样略呈三角形,并且,该第二棘齿部12及该第二螺纹部32间的圆径不同而形成有段差,使该第二棘齿部12及该第二螺纹部32之间也形成阶梯状结构。将该盖体3螺设于该文具用容器2时,会因为该第一导向面111及该第二导向面121相对而顺利转动,而该盖体3反向旋转时,则是因为该第一挡止面112与该第二挡止面122 相互顶靠而形成锁定,故能有效防止该盖体3逆转松脱,且不需要额外施加多余的旋转及额外的点胶进行辅助固定。应注意的是,该第一棘齿部11及该第二棘齿部12还能够依据需求制作成不同的数量,或形成环绕的型式,且其数量与固定时的锁定力道成正比。

请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于第二实施例中,该第一棘齿部11位于该第一螺纹部21接近该盖体3的内侧,另,该第二棘齿部12位于该文具用容器2接近该第二螺纹部32的顶侧,且该第一棘齿部21及该第一螺纹部21之间,以及该第二棘齿部22及该第二螺纹部32 之间,都因为圆径不同而形成具有段差的阶梯状结构,故其组装时的操作方式与前一实施例相同,固定的效果也相同。

请参阅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于第三实施例中,该第一棘齿部11位于该第一螺纹部21接近该盖体3的内侧壁面,且该第二棘齿部12位于该文具用容器2开口的顶面,当该盖体3相对该文具用容器2锁到底时,该第一棘齿部11及该第二棘齿部12会相互啮合而形成锁定。

请参阅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及其组合剖视图。如图中所示,于第四实施例中,该第一棘齿部11呈二段分布设置,且分别设于该第一螺纹部21接近该盖体3的内侧及外侧,而该二第二棘齿12部则对应位于该第二螺纹部32的顶侧及底侧,使该二段的第一棘齿部及该第一螺纹部,以及该二段的第二棘齿部及该第二螺纹部的圆径不同而形成有段差,因而形成相对的三阶式阶梯式结构,其组装时的操作方式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相同,由于该第一棘齿部11及该第二棘齿部12分成二段,使得啮合时的面积增加,也能提升锁定力道。

请参阅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于第五实施例中算是本实用新型变化较大的应用实施例,其系于该盖体3内部更具有一内管33,用来穿入该文具用容器2开口内部而形成第二段的防漏措施,也是一般盛装修正液的该文具用容器2的常用设计。而本实用新型所称的该第一棘齿部11及该第二棘齿部12则可设置于该内管33的外壁面,并将该第二棘齿部 12设于该文具用容器2开口的内壁面,其同样于该盖体3螺设于该文具用容器 2时,达到啮合锁定的效果。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