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装人工鱼礁的吊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2306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装人工鱼礁的吊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钩具结构及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吊装人工鱼礁的吊钩。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为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人们有意投放在水体中的构造物。近年来,沿海各地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投放了各种类型的人工鱼礁,其中大部分为混凝土构件礁体。混凝土构件礁体一般都在其顶部边缘留有吊环,以便用船舶上的起重设备进行吊装与投放。传统的吊钩在将人工鱼礁吊起投放海底时,由于在海洋中海水浮力的作用以及海水的乱流干扰,吊环与吊钩脱离存在困难,很难一次性脱钩,严重的情况下需要潜水员潜水脱钩。这即增长了人工鱼礁投放的工期还可能增加投放的成本。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问题的人工鱼礁吊钩及快捷的吊钩脱钩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吊装人工鱼礁的吊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吊装人工鱼礁的吊钩,包括主钢丝绳,在主钢丝绳的底端固接两根分钢丝绳,在两根分钢丝绳的底端分别固装两个结构相同,用于吊挂人工渔礁吊环的吊钩,在两个吊钩的开口下端吊头处分别固装牵引钢链,在两根牵引钢链的底端分别固接引导铅块。

而且,所述吊钩的开口宽度为人工渔礁吊环直径的2.5-3.0倍,所述人工渔礁吊环在吊钩内稳定后,吊环内侧边缘距离吊钩吊头的距离L小于吊环的直径D。

而且,所述每个引导铅块的重量是每个吊钩重量的2.0-2.5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方法操作快速方便,易于掌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人工鱼礁投放脱钩困难问题,特别适合于在有乱流干扰的水体中进行吊装脱钩的应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钩与人工渔礁吊环吊装时的位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吊装人工鱼礁的吊钩,如图1或2所示,包括主钢丝绳1,在主钢丝绳的底端固接两根分钢丝绳2,在两根分钢丝绳的底端分别固装两个结构相同,用于吊挂人工鱼礁7上吊环6的吊钩3,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在两个吊钩的开口下端吊头处分别固装牵引钢链4,在两根牵引钢链的底端分别固接引导铅块5。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如图2所示,所述吊钩的开口宽度为人工渔礁7上吊环6直径的2.5-3.0倍,所述吊钩吊起人工渔礁,人工渔礁吊环在吊钩内稳定后,吊环内侧边缘距离吊环吊头的距离L小于吊环的直径D。过去的传统吊钩为了强调吊钩吊装的稳定性,往往采用开口较小的吊钩,人工渔礁吊环在吊钩内稳定后位置较深,这种传统的吊钩结构也是造成吊环与吊钩脱离困难的原因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为使引导铅块的导引效果明显,所述每个引导铅块的重量是每个吊钩重量的2.0-2.5倍。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包括步骤如下:

(1)船上操作人员同时将两个吊钩开口向内,也就是吊钩朝向人工渔礁的内侧与人工渔礁顶部两侧的吊环相挂接;

(2)随后起重设备将主钢丝绳稍微拉紧,使吊钩与吊环之间处于吃力直线状态,吊环在吊钩内稳定,操作人员将牵引钢链由吊环内穿向外侧,引导铅块沿人工渔礁外侧壁自然下垂;

(3)起重设备将人工渔礁吊起,移动到指定海域位置,将人工渔礁投放到海底,当人工渔礁于海底面接触稳定后,主钢丝绳继续下降,这时吊钩与吊环处于不吃力状态,吊钩在牵引钢链的重力牵引下与吊环脱钩,滑向人工渔礁侧壁两侧;

(4)起重设备将主钢丝绳做水平移动,将吊钩与吊环在垂直方向上搓开以免再次挂上;

(5)起重设备将主钢丝绳提升,一次吊装完成。

其中,所述步骤(3)中主钢丝绳继续下降,是将主钢丝绳下降2-3个吊钩的高度。

其中,所述步骤(4)中将吊钩与吊环在垂直方向上搓开具体为搓开牵引钢链长度的距离,这个距离同时避免了牵引钢链及引导铅块在海水流动的作用下与吊环之间的缠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