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处理装置螺旋出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176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油泥处理装置螺旋出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油泥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油泥处理装置螺旋出渣系统。



背景技术:

油泥的产生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1)炼油厂含油污泥;(2)油田作业过程中的地面溢油;(3)原油储存在罐底时间长了产生的罐底油;(4)采油生产、原油输送检修时产生的落地油。目前我国每年消耗原油5亿吨左右,石油在采集、运输过程中要产生2%-3%的含油污泥,而我国每年要产生1000万吨-1500万吨的含油污泥。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含油污泥为HW08类危险废物。

从油泥处理设备炉内出来的油泥残渣近500℃高温,如采用开放式排出,会造成设备及人员的高温伤害、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油泥处理装置螺旋出渣系统,可以使油泥残渣排出稳定可靠、降温效果明显、杜绝设备人员的伤害、防止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泥处理装置螺旋出渣系统,包括出料料管,所述螺旋出渣系统还包括出料变径漏斗、螺旋传送构件、一次冷却管道、螺旋轴电机和螺旋轴减速器,所述出料料管由出料料管水平段和出料料管垂直段组成,出料变径漏斗安装在出料料管水平段远离出料料管垂直段的一端,螺旋传送构件安装在出料料管水平段内,一次冷却管道套在出料料管水平段外。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出渣系统还包括二次冷却系统,二次冷却系统由二次冷却管道和冷却支管组成,二次冷却管道为出料料管垂直段的中下段,冷却支管与二次冷却管道相通,位于二次冷却管道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出渣系统还包括冷却水泵和一次冷却供水管,一次冷却供水管一端与一次冷却管道相连,另一端与冷却水泵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出渣系统还包括一次冷却主管道支架、螺旋轴轴承支架和电机减速器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传送构件由螺旋传输轴和螺旋传输叶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一次冷却管道和二次冷却管道分别设置有安装法兰连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油泥残渣排出稳定可靠、降温效果明显、杜绝设备人员的伤害、防止环境污染,可以直接排放。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高温油泥残渣排出的自动化、经过两次冷却降温至常温、杜绝设备及人员的高温伤害、整个排出过程密封进行有效杜绝了环境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示意图;

图2是图1A-A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右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油泥处理装置螺旋出渣系统,包括出料变径漏斗1、螺旋传送构件2、一次冷却管道3、螺旋轴减速器4、螺旋轴电机5、一次冷却主管道支架8、冷却水泵9、一次冷却供水管10、螺旋轴轴承支架11和电机减速器支架12和出料料管。出料料管由水平段15和垂直段16组成。出料变径漏斗1安装在出料料管水平段15远离垂直段16的一端,螺旋传送构件2安装在出料料管水平段15内,螺旋传送构件2由螺旋传输轴13和螺旋传输叶14组成,一次冷却管道3套在出料料管水平段15外,一次冷却供水管10一端与一次冷却管道3相连,另一端与冷却水泵9相连。

该油泥处理装置螺旋出渣系统还包括二次冷却系统,二次冷却系统由二次冷却管道7和冷却支管6组成,二次冷却管道7为出料料管垂直段16的中下段,冷却支管6与二次冷却管道7相通,位于二次冷却管道7上端。

生产时,油泥经过高温处理后,近500℃高温的油泥残渣经出料口到达出料变径漏斗1,通过出料变径漏斗1油泥残渣到达螺旋传送部分。由螺旋轴减速器4、螺旋轴电机5带动螺旋传送构件2转动,将油泥残渣进行轴向传送。此时出料料管水平段15内充满高温油泥残渣,冷却水泵9为一次冷却管道3供应足量的冷却水。一次冷却管道3与出料料管水平段15为同心结构,可在径向360°、轴向5m范围内对油泥残渣进行快速的冷却降温。当油泥残渣传送至二次冷却管道7上端时,由冷却支管6处安装的4个管接头提供高速、充足的冷却水对油泥残渣进行二次强制降温。最后经由二次冷却管道7底端口到达工作现场放置的残渣处置池内。

本实用新型中一次冷却管道3、二次冷却管道7预留有现场连接的安装法兰连接口17。经现场安装后可使整个系统处于全封闭运行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