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锻件吊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7569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锻件吊索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悬挂吊索装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环锻件吊索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汽车车轮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质量的车轮轮毂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最基本的条件,以前,汽车车轮大多数采用铸造的方式,铸造方式造价成本低、生产快,并可大批量生产,但是铸造的轮毂在刚度和强度方面不够达标,在车轮的使用中,常常出现车轮开裂等的质量问题,有潜在的危险,且更换周期短,综合费用不低;随着环形锻造的成熟,锻造也开始运用于车轮轮毂的生产,在轮毂锻造成型后,轮毂本身会有600度左右的温度,自然冷却会占用大范围的存储空间,在工人活动时,有潜在的烫伤烧伤的危险,且自然冷却会加大生产的周期,降低生产效率,在生产中往往会需要冷却系统来加速冷却轮毂锻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锻件吊索机构,能有效悬挂吊索轮毂锻件,以供冷却系统冷却,效果突出,能提升作业效率,避免自然冷却占用大范围的车间存储空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环锻件吊索机构,包括横截面为环形的导轨和“U”形悬挂架,悬挂架的两端部内侧分别固定有可转动的滚轮,滚轮卡在导轨上表面的两侧,其特征是,悬挂架下表面固定有横板,横板下表面中部固定有朝下的气缸,气缸两侧均固定有竖杆,竖杆下部固定有可转动的转块,气缸轴端部铰接有两根下部折弯的起吊杆,左、右起吊杆分别贯穿左、右转块,并可滑动;起吊杆折弯处为横向水平,两根起吊杆尾部均固定有水平的圆弧状插块。

所述的环锻件吊索机构,其中,插块为耐高温材质。

所述的环锻件吊索机构,其中,起吊杆折弯角度为120-150°。

所述的环锻件吊索机构,其中,滚轮为圆柱轴承。

所述的环锻件吊索机构,其中,滚轮外圈覆盖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能有效悬挂锻造轮毂,以供轮毂进入冷却系统快速冷却;2、安全性高,滚轮外圈覆盖有橡胶层,能防止在导轨上行走时打滑溜车;3、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量;4、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轮毂,可更换不同的插块,来满足不同的轮毂的悬挂,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轮毂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吊索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块连接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吊索轮毂俯视截面图。

附图中:1、导轨,2、滚轮,3、悬挂架,4、横板,5、竖杆,6、气缸,7、起吊杆,8、转块,9、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所示,一种环锻件吊索机构,包括横截面为环形的导轨1和悬挂在导轨1 上的“U”形悬挂架3,悬挂架3的两端部内侧分别固定有可转动的为圆柱轴承的滚轮2,两个滚轮2分别卡在导轨1上表面的两侧;悬挂架3下表面固定有水平的横板4,横板4下表面的中部位置固定有方向朝下的气缸6,气缸6的左右两侧在横板4上均固定有竖杆5,竖杆5下部固定有可转动的转块8,气缸6轴端部铰接有两根下部折弯的起吊杆7,折弯角度为120°,起吊杆7折弯处为横向水平,左、右起吊杆7分别贯穿左、右转块8,并可来回滑动;两根起吊杆7尾部均固定有横向放置的圆弧状耐高温材质的插块9(与轮毂的内卡槽相适应),轮滚2外圈覆盖有橡胶层,能防止在导轨1上行走时打滑溜车。

在本环锻件吊索机构工作时,待吊索的轮毂处于水平提升状态,轮毂在气缸6的正下方,轮毂通过提升工具提升到与插块9水平,这时气缸6轴伸出,推动两根起吊杆7上端部向下移动,由于起吊杆7贯穿可转动的转块8,起吊杆7尾部的插块9就会向外侧张开,卡在轮毂内槽内,提升工具下落,完成整个吊索动作,通过滚轮2在导轨1上滚动,可以完成悬挂吊索的循环移动,可以进入冷却系统快速冷却降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量。本吊索机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轮毂,可更换不同的插块,来满足不同的轮毂的悬挂,适用范围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实施方式和技术效果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气缸6轴端部铰接有两根下部折弯的起吊杆7,折弯角度为150°。对于同样长短的起吊杆7来说,实施例1中,由于折弯角度为120°,气缸1的伸缩行程相对于实施例2更长,适用于轮毂内径大的吊索情况,同时对于同样重量的轮毂,气缸受力更小;本实施例中,折弯角度为150°,更加适用于轮毂内径小的吊索情况,水平张开范围更广,灵活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