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1235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滚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滚筒。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成为生活中一项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已经进入到每个家庭当中,有些家庭甚至人手一辆汽车。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废旧轮胎也会越来越多。每辆车一般在每5万公里需要更换一次轮胎。据悉我国每年就能产生上亿条旧轮胎,作为橡胶制品的废旧轮胎,如何处理就成了一个环保新课题。轮胎已经被命名另一种的“黑色污染”。工业处理还是主流方式,比如翻新、磨粉、炼油、作燃料等。

轮胎回收再利用一般将轮胎切割后再通过破碎机破碎,再将破碎后的输送到粉碎机中进行下一步的作业。在轮胎回收再利用的生产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涉及到输送环节,以往靠人工输送已经被淘汰。随着工业的发展,输送机在各个环节都发挥这极大的作用。输送机包括传送皮带和传动滚筒。然后输送机一般采用的是纯钢制成或是橡胶制成的传动滚筒,皮带在普通的滚筒上容易打滑,而且使用时间久了皮带还会出现跑偏的现象。普通的滚筒的表面与皮带之间采取的面与面接触,摩擦大,滚筒和皮带的磨损大,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滚筒,能够有效的防止轴承卡死,而且减少滚筒和皮带的磨损,增长了滚筒和皮带的使用寿命,能够及时的纠正皮带跑偏现象。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设于芯轴上的轴承以及筒体,筒体为圆柱形,筒体外侧面沿径向固定均匀设有弧形凸起,弧形凸起之间有凹槽,所述弧形凸起外侧设有防滑层,防滑层内侧面径向固定设有弧形凸台,弧形凸台与凹槽大小相等且卡设于凹槽内,弧形凸台设于凹槽内增大了防滑层与筒体之间的接触面,分散了受力,降低了滚筒的磨损。所述防滑层外侧面沿径向水平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增大了与皮带的接触面,起到防滑耐磨的作用。防滑层两侧均匀设有纠偏凸台,当皮带出现跑偏现象时,纠偏凸台能够阻止皮带跑偏。所述筒体两端固定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防护罩,防护罩位于轴承上端。防护罩能够阻挡运输的颗粒等其他物质掉落到轴承内卡死轴承。

所述筒体及筒体外侧面上的弧形凸起采用钢制,筒体和弧形凸起之间为空心。

所述防护罩为底部有开口的圆形。

所述防滑层与加强筋、纠偏凸台及防滑层内侧面上的弧形凸台采用耐磨橡胶一体制成。

所述加强筋凸起高度与纠偏凸台凸起高度比为3:1。输送机在工作时,皮带与加强筋接触,皮带高度低于纠偏凸台,当皮带有迹象跑偏时,纠偏凸台能够阻止皮带跑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滚筒,能够有效的防止轴承卡死,而且减少滚筒和皮带的磨损,增长了滚筒和皮带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及时的纠正皮带跑偏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皮带输送机用滚筒,包括芯轴1、设于芯轴1上的轴承2以及筒体4,筒体4为圆柱形,筒体4外侧面沿径向固定均匀设有弧形凸起5,弧形凸起5之间有凹槽,所述弧形凸起5外侧设有防滑层6,防滑层6内侧面径向固定设有弧形凸台7,弧形凸台7与凹槽大小相等且卡设于凹槽内,防滑层6外侧面沿径向水平设有加强筋9,防滑层6两侧均匀设有纠偏凸台8,筒体4两端固定设有侧板41,侧板41上设有防护罩3,防护罩3位于轴承2上端。

筒体4及筒体4外侧面上的弧形凸起5采用钢制,筒体4和弧形凸起5之间为空心。

防护罩3为底部有开口的圆形。

防滑层6与加强筋9、纠偏凸台8及防滑层6内侧面上的弧形凸台7采用耐磨橡胶一体制成。

加强筋9凸起高度与纠偏凸台8凸起高度比为3:1。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