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632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9月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23874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这样一种用于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其能够在安装于储存液体的容器的顶端的泵部的内部空间中产生真空,从而即使在泵部不泵送时也防止容器中的液体被污染。



背景技术:

通常,增压泵被应用于液体容器的顶部,这种液体容器储存诸如液状或膏状化妆品、内容物等液体。

应用增压泵的液体容器被用于使得储存在其中的一定量的液体被吸入,然后通过使用者的按压操作被排出。

尽管上述增压泵可以将容器中的固定量的液体提供给使用者,但其结构非常复杂,使得制造不容易,并且由于其制造成本的增加,制造商和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增加。

为了克服上述限制,韩国专利登记号10-1540438公开了一种泵送设备,其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通过加压部的操作而变形以提供泵送效果。

然而,在该泵送设备中,当形成为从外侧封闭弹性构件的内部空间的片材被撕开时,由于不能从外侧封闭弹性构件的内部空间,所以内部空间是开放的,即,没有被抽真空,使得空气或异物从外侧流入其中,并且容器中的液体被流入其中的空气或异物污染。

另外,在塑料化妆品容器的情况下,由于在该容器中存在可滑动的终止(finishing)板并且当容器中的液体被排出时该板同样多地向上移动使得液体所存在的空间中的压力可以保持均匀,所以存储在塑料化妆品容器中的液体可以被向外排出。然而,在玻璃化妆品容器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将可滑动的终止板安装在玻璃容器中,所以在玻璃容器中设置吸管,使得存储在玻璃容器中的液体通过吸管向外排出。

然而,由于韩国专利登记号10-1540438号中公开的上述泵送设备具有不能使用吸管的结构,因此该泵送设备不能用于玻璃容器并且仅能用于塑料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其能够简化安装在其中存储液体的容器的顶端处的泵部的结构,并且即使在泵部不执行泵送操作时,也可通过将泵部的内部空间抽真空来防止容器中的液体被污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包括:肩部,其被紧固并固定到具有储存液体的空间的容器的顶部;泵部,其固定到所述肩部的内部,具有具有弹性恢复力的材料和具有贯通内部以从所述容器排出液体的圆筒形状,并且包括位于所述贯通内部中的抽真空构件,用于重复地将所述圆筒形状的贯通内部中的空间抽真空;和加压部,其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泵部的顶部并且对所述泵部加压。其中所述泵部包括:泵构件,其包括作为开口的固定构件,所述抽真空构件通过所述开口被引入以将所述贯通内部的空间抽真空;和安装构件,其固定到在其中引入并安装所述泵构件的所述肩部的内部。另外,所述肩部包括:防脱唇部,其形成在所述内部的顶端,用于防止所述加压部脱离所述肩部;和中空保持唇部,其形成在所述内部,被紧固到形成在所述安装构件的外周表面上的双重保持唇部。所述加压部沿着所述防脱唇部和所述中空保持唇部之间的内周表面上下移动。所述泵部当被所述加压部加压时,通过所述加压部使液体向外排出,而当所述加压部返回到初始位置时,使用所述抽真空构件将所述贯通内部的空间抽真空。

所述泵部可以当被所述加压部加压时,通过所述加压部使液体向外排出,而当所述加压部返回到初始位置时,使用所述抽真空构件将所述贯通内部的空间抽真空。

所述抽真空构件可以包括:真空塞,其位于所述泵部中,用于将所述贯通内部的空间抽真空;和固定杆,其从所述真空塞延伸并且被所述加压部固定地支撑。

所述泵构件可以包括保形构件,其与所述固定构件形成为一体并且与加压部的操作无关地保持形状;和可变构件,其与所述保形构件形成为一体并且根据所述加压部的操作而变形。

所述泵构件可以具有具有贯通内部的圆筒形状。当所述加压部被加压并且所述保形构件向下移动时,所述可变构件可以收缩,并且填充在所述贯通内部中的液体可以向外排出。而当所述加压部返回到初始位置时,所述贯通内部可以充满容器中的液体,并且同时所述抽真空构件的真空塞可以阻塞所述保形构件和所述可变构件之间的边界部分,以将所述圆筒形状的贯通内部中的空间保持在真空状态。

所述可变构件可以包括:压配唇部,其形成在底部并且被压入并固定到所述安装构件;和阻塞构件,其形成在所述压配唇部的下方并且打开或关闭所述安装构件的排出孔。

所述安装构件可以包括:大直径构件,其使用所述双重保持唇部将所述安装构件固定到所述肩部的内部,并且所述泵构件被引入并固定在所述大直径构件中;和小直径构件,其形成在所述大直径构件的下方并与所述大直径构件形成为一体,并且包括所述容器的液体通过的所述排出孔。

所述大直径构件可以包括双重保持突起,所述双重保持突起包括在所述大直径构件和所述小直径构件之间的边界处从所述大直径构件的内周表面突出的下保持突起和上保持突起,用于固定所述泵构件的压配唇部。

所述小直径构件可以包括:外管,其具有比所述大直径构件的直径小的直径,并且与所述大直径构件的外周表面形成为一体;和装载管,其形成在所述外管内,朝向中心间隔开。

作为储存在所述容器中的液体的排出路径的所述排出孔可以形成在所述装载管的壁表面。

所述加压部可以包括:出口,其引导流过所述泵部的液体向外排出;连通管,其与所述出口连通,朝向所述加压部的内部的中心间隔开,并且从所述加压部的顶端向下延伸并突出;入口孔,其形成在所述加压部的顶部处的所述连通管的中心,用于引入并固定地支撑所述抽真空构件的固定杆;入口部,其形成在所述连通管的内周表面和所述入口孔的外周表面之间,用于引入并固定地支撑所述泵构件的固定构件;支撑唇部,其从所述连通管的内周表面突出,用于支撑所述泵构件的保形构件;和防脱突起,其从所述加压部的底端的外周表面突出,以对应于形成在所述肩部的防脱唇部处的唇部。

所述肩部可以包括:形成在其底部的内周表面上并且紧固到所述容器的螺纹;形成在所述内部的顶端用于防止所述加压部脱离所述肩部的所述防脱唇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内部并紧固到形成在所述安装构件的外周表面上的双保持唇部的中空保持唇部。

所述加压部可以沿着所述防脱唇部和所述中空保持唇部之间的内周表面上下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包括:肩部,其被紧固并固定到具有储存液体的空间的容器的顶部;泵部,其固定到所述肩部的内部,具有具有弹性恢复力的材料和具有贯通内部以从所述容器排出液体的圆筒形状,并且包括位于所述贯通内部中的抽真空构件,用于重复地将所述圆筒形状的贯通内部中的空间抽真空;吸管部,其包括吸管并且耦合到所述泵部的底部以将所述吸管定位在所述容器中,并且可装配和拆卸于所述吸管;和加压部,其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泵部的顶部并且对所述泵部加压。其中所述泵部包括:泵构件,其包括作为开口的固定构件,所述真空构件通过所述开口被引入以将所述贯通内部的空间抽真空;和安装构件,其固定到其中引用并安装所述泵构件的所述肩部的内部。另外,所述肩部包括:防脱唇部,其形成在所述内部的顶端,用于防止所述加压部脱离所述肩部;和中空保持唇部,其形成在所述内部,被紧固到形成在所述安装构件的外周表面上的双重保持唇部。所述加压部沿着所述防脱唇部和所述中空保持唇部之间的内周表面上下移动。所述泵部当被所述加压部加压时,通过所述加压部使液体向外排出,而当所述加压部返回到初始位置时,使用所述抽真空构件将所述贯通内部的空间抽真空。

所述小直径构件可以包括保持唇部,所述保持唇部从所述小直径构件的外周表面突出,用于将所述吸管部固定到所述小直径构件。

所述吸管部可以包括吸管连接构件,所述吸管连接构件被所述保持唇部固定到所述小直径构件,并且可装配和拆卸于所述吸管。

所述吸管连接构件可以包括被所述保持唇部固定到所述小直径构件的第一连接管和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形成为一体的第二连接管。

所述第一连接管可以包括保持突起,所述保持突起从顶端的内周表面突出,以对应于形成在所述小直径构件的保持唇部处的唇部。

所述第二连接管可以具有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直径小的直径并且可以连接到所述吸管。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解截面图;

图3是图1的耦合后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图1的加压部的仰视图;

图5a是示出施加对加压部加压的力时用于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的操作状态的视图;

图5b是示出对加压部加压的力被去除时用于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的操作状态的视图;

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6的分解截面图;和

图8是图6的耦合后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全面地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解释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可以被修改为各种不同的形式,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提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实质和完整,并且将概念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解释特定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中另外定义,否则单数表达可以包括复数表达。而且,在此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来表示存在所述形状、数量、步骤、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形状、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多个相关列出项目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或一个组合。

很明显,虽然这里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构件、区域、层和/或部,但这些构件、区域、层和/或部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并不意味着特定的顺序、顶部和底部、或等级,并且仅用于区分一个构件、区域或部与另一个构件、区域或部。因此,下面描述的第一构件、区域或部可被称为第二构件、区域或部,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在下文中,将参照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的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例如,可以根据制造技术和/或公差来设计所示形状的修改。因此,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说明书中所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并且可以包括例如在制造过程期间引起的形状变化。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的分解截面图,图3是图1的耦合后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图1的加压部的仰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包括容器11、肩部13、泵部15和加压部17。

容器11具有圆形或多边形形状,包括形成在敞开的顶部的外周表面上的外螺纹21和形成在其中的空间,诸如液状化妆品等液体存储在该空间中。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图3详细描述肩部13和泵部15。

肩部13包括形成在底部的内周表面上的内螺纹31、防脱唇部33、形成在内螺纹31和防脱唇部33之间的内部的中空保持唇部35、以及形成在防脱唇部33和中空保持唇部35之间的内部以允许加压部17上下移动的导向表面37。在此,肩部13对应于容器11的形状而形成,并且内螺纹31压配到容器的外螺纹21以与容器11耦合。

防脱唇部33形成为用于防止加压部17脱离。另外,中空保持唇部35包括中空部41,中空部41的直径小于肩部13的内周表面的直径,以固定泵部15的安装构件51,这将在下面描述。

泵部15包括固定到中空保持唇部35的安装构件51、引入到安装构件51的敞开的顶侧中并安装在其上的泵构件53、以及将泵构件53的内部空间抽真空的抽真空构件55。这里,安装构件51固定到中空保持唇部35,使得泵部15的一侧在内部固定到肩部13。

安装构件51包括垂直延伸的大直径构件61和小直径构件63。大直径构件61是泵构件53的进入路径,并且包括形成在顶部的外周表面上的双重保持唇部71和形成在底部的内部的双重保持突起73。

双重保持唇部71包括在其上端从大直径构件61的外周表面突出的上保持唇部81和在上保持唇部81的底侧从大直径构件61的外周表面突出而形成并且直径大于中空保持唇部35的中空部41的直径的下保持唇部83。这里,上保持唇部81位于中空保持唇部35的上表面上方,并且下保持唇部83位于中空保持唇部35的底表面下方,使得安装构件51被固定到肩部13的中空保持唇部35。

在此,当安装构件51固定于中空保持唇部35并且肩部13耦合到容器11时,由于下保持唇部83形成为直径大于中空部41的直径,所以可以防止储存在容器11中的液体通过中空部41排出。

双重保持突起73包括下保持突起91和上保持突起93,下保持突起91在大直径构件61和小直径构件63之间的边界部分处从大直径构件61的内周表面突出,上保持突起93在下保持突起91上方从大直径构件61的内周表面突出,以允许下文描述的泵构件53的压配唇部131被固定。这里,由于压配唇部131固定到双重保持突起73,所以泵构件53的底端表面可以装载在下面描述的小直径构件63的装载管101上,并且可以防止由于加压部17的操作而频繁变形的泵构件53向上脱离。

小直径构件63的直径小于大直径构件61的直径,并且包括装载管101,装载管101形成在外管部内,其与大直径构件61的外周表面形成为一体,朝向中心与其间隔开。这里,装载管101包括排出孔103,排出孔103是储存在容器11中的液体进入泵部15的排出路径,并且形成在其壁表面。一个或多个这样的排出孔103在圆周方向上形成在装载管101的底部。

在此,当通过加压部17产生从外向内的压力并且通常不通过加压部17产生从外向内的压力时,排出孔103被装载在装载管101上并且将在下面进行描述的泵构件53的阻塞构件133阻塞。而当通过加压部17产生从外向内的压力,然后释放使得加压部17返回到初始位置时,排出孔103被向内移动的阻塞构件133打开,并且储存在容器11中的液体被排出到泵构件53中。

泵构件53具有具有弹性恢复力的材料和具有贯通内部和褶皱部分的圆筒形状,使得流过排出孔103的液体通过加压部17的出口151排出。这里,泵构件53可以包括硅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聚烯烃树脂、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溴化丁基橡胶等。

另外,泵构件53形成为划分成:在顶部的保形构件111,其与加压部17的操作无关地保持形状;以及形成在底部并且可根据加压部17的操作变形的可变构件113。这里,可变构件113与保形构件111形成为一体。

保形构件111包括形成在顶部并且由加压部17的入口部157支撑的固定构件121,其将在下面进行描述。这里,固定构件121也是开口,抽真空构件55被引入其中以将泵构件53的贯通内部的空间抽真空。另外,保形构件111与固定构件121形成为一体。

可变构件113包括形成在底部并且被压入并固定到双重保持突起73的压配唇部131和装载在安装构件51的装载管101上以打开和关闭安装构件51的排出孔103的阻塞构件133。

抽真空构件55包括:真空塞141,其位于贯通内部中,即,保形构件111与可变构件113之间的边界部分处的可变构件113中,用于将泵构件53的内部空间重复抽真空;以及固定杆143,其从真空塞141延伸并且被加压部17的入口孔155固定地支撑,这将在下面描述。

这里,真空塞141将被定位在泵构件53的内部空间中并且与固定杆143形成为一体。另外,由于固定杆143被入口孔155固定地支撑,所以可以防止加压部17被频繁加压时加压部17和抽真空构件55彼此脱离。另外,真空塞141可以具有锥形形状或圆形形状。另外,固定杆143可以形成为具有阶梯式杆形状。

这里,由于真空塞141位于泵构件53的内部空间中并且将泵构件53的内部空间抽真空,使得容器11中存储的液体仅在通过加压部17的出口151向外排出时才与空气接触,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所以可以防止容器11中的液体和泵构件53被污染。

如图1至图4所示,加压部17包括:出口151,其引导流过泵部15的液体向外排出;连通管153,其与出口151连通,向加压部17的内部的中心间隔开,并且从加压部17的顶端向下延伸并突出;入口孔155,其形成在加压部17的顶部处的连通管153的中心,用于引入并固定地支撑抽真空构件55的固定杆143;入口部157,其形成在连通管153的内周表面与入口孔155的外周表面之间,用于引入并支承泵构件53的固定构件121;支承唇部159,其从连通管153的内周表面突出,用于支撑泵构件53的保形构件111;以及防脱突起161,其从加压部17的底端的外周表面突出,以与形成在肩部13的防脱唇部33处的唇部相对应。

图5a是示出当施加对加压部加压的力时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的操作状态的视图,图5b是示出对加压部加压的力被去除时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的操作状态的视图。

以下,如图5a和图5b所示,将详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的操作。

如图5a所示,当液体容器的使用者施加对加压部17加压的力时,例如,向下按压加压部17的顶表面,加压部17沿着肩部13的引导表面37向下移动。

当加压部17沿着引导表面37移动时,泵构件53的保形构件111在保持外部形状的同时向下移动。当保形构件111已经向下移动时,泵构件53的可变构件113因其力而变形。在此,由于可变构件113变形,使得可变构件113与抽真空构件55的真空塞141间隔开,所以泵构件53的内部空间不被抽真空并且被打开。

当可变构件113如上所述变形时,泵构件53的内部空间不被抽真空并被打开。当可变构件113变形时,即可变构件113收缩时,填充在贯通内部中,即泵构件53中的液体通过出口151向外排出。这里,泵构件53的固定构件121双向打开并且与入口孔155的外表面间隔开。这里,由于泵构件53的固定构件121是双向打开的,所以形成了流过泵部15的液体可通过其从出口151向外排出的路径。

另外,如图5b所示,当加压部17返回到初始位置时,即,对加压部17加压的力被去除时,已经变形的可变构件113通过弹力向上移动并且返回到初始位置。

如上所述,当可变构件113返回到初始位置时,已经双向打开的固定构件121向内移动并再次与加压部17的入口孔155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并且真空塞141位于保形构件111和可变构件113之间的边界部分处的可变构件113中并且阻塞该路径,使得泵构件53的内部空间再次与外部气流隔离。这里,当可变构件113返回到初始位置时,泵构件53的阻塞构件133向内移动,并且安装构件51的排出孔103打开,使得存储在容器11中的液体被排出到泵构件53中。当泵构件53充满液体时,阻塞构件133向外移动,即,被向外推动以阻塞要被密封的排出孔103。

第二实施例

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7是图6的分解截面图,图8是图6的耦合后的截面图。

接下来,参照图6至图8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

在描述第二实施例时,将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的描述。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包括容器11、肩部13、泵部15、加压部17和吸管部19。

这里,容器11、肩部13、泵部15和加压部17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构造基本相同。

然而,保持唇部171形成在泵部15的小直径构件63处,从小直径构件63的外周表面突出,使得小直径构件63可以具有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

另外,吸管部19包括通过保持唇部171固定到小直径构件63的吸管连接构件181和连接到吸管连接构件181的吸管183。在此,吸管连接构件181可装配和拆卸于吸管183。这样,由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包括通过保持唇部171固定到小直径构件63并且可装配和拆卸于吸管183的吸管连接构件181,所以该液体排出装置可用于塑料化妆品容器和需要吸管的玻璃化妆品容器二者。

吸管连接构件181包括第一连接管191和第二连接管193,第一连接管191构造成具有可固定到小直径构件63并通过保持唇部171固定到小直径构件63的直径,第二连接管193形成在第一连接管191的下方并且构造成具有比第一连接管191的直径小的直径并且连接到吸管183。这里,第二连接管193与第一连接管191形成为一体。

第一连接管191包括保持突起195,保持突起195从第一连接管191的顶端的内周表面突出,以对应于形成在小直径构件63的保持唇部171处的唇部。

吸管183连接到第二连接管193,内置于容器11中,并且吸管183的底端设置为与容器11的底部相邻。这里,吸管183的底部部分被弯曲,使得其底端可以设置在容器11的底部的边缘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不执行用于排出容器中的液体的泵送操作时,由于执行泵送操作的泵部的内部空间被堵塞并且被抽真空,使得容器中的液体不与空气或异物接触,所以可以提供防止容器中的液体被污染的效果。

另外,由于泵部和对泵部加压的加压部的结构被简化,所以可以提供容易制造泵部和加压部的效果。

另外,由于包括固定到泵部的底部并且可装配和拆卸于吸管的吸管连接构件,所以可以提供将该液体排出装置应用于塑料化妆品容器和需要吸管的玻璃化妆品容器两者的效果。

尽管上面已经关于液体容器的液体排出装置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但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应该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确定。

也就是说,上述实施例应该被理解为在每个方面都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由以上详细描述来表示。应该理解,从权利要求的含义、范围和等同物得到的所有变化和修改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