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5012阅读:3651来源:国知局
电梯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具体地,涉及当人的手被夹在电梯门与门框之间的间隔时,在减少冲击的同时通过控制门的开闭来防止夹手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电梯门d顺畅地进行开闭动作,门d与门框10之间存在间隔,在层站等待的乘客为了乘坐电梯而将手搭在门表面的情况下,由于没能识别门d的开启,从而在把手搭在门表面的状态下,频发手被夹在门框与门之间的缝隙而受到伤害的事故。尤其,在小孩儿的情况下,因缺乏注意力而经常发生上述夹手的安全事故。

根据韩国公民安全处在2016年2月19日发行的统计资料,在过去的10年间共发生了319件安全事故,因而共产生了365名死伤者,其中死亡人数为91名。其中,在夹手事故的情况下,需要治疗3周以上的重大事故每年发生1件左右,向韩国消费资源申报的轻微事故达到了“2013年的79件”、“2014年的103件”、“2015年的92件”。为了防止这种事故,韩国电梯法将电梯门与门框之间的缝隙基准从以往的10mm加强为5mm。

图1示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以往的装置,其中,1a部分示出被夹手之前的状态,1b部分示出被夹手之后的状态。

如图1的1a部分至1b部分所示,在以往的装置12中,在电梯门向箭头a方向开启的状态下,若手指碰撞侧面的缓冲材料部分,则检测部向箭头b方向移动,从而启动开关来使电梯门停止工作。

在以往的装置的情况下,如图1的1a部分所示,若在开放门的过程中手指碰撞缓冲材料,则即使缓冲材料吸收冲击,也存在使手指受伤的隐患,如图1的1b部分所示,因手指被夹在检测部与门之间而形成受压状态,从而还存在手指被折断的隐患。

并且,随着时间的经过或因未能正确地设置等原因,使电梯门d发生变形。图2为示出这种变形例的侧视图。如图所示,因错误地设置电梯门或随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使电梯门d弯曲,从而在中间部分存在门与门框10之间的缝隙逐渐变大的问题。由于乘客的手特别容易接近这种中间部分,且以往的装置12没有调节这种间隔的功能,因而存在如下问题,即,无法防止乘客的手被夹在中间部分等比最初的缝隙更大的缝隙中。

并且,在设置以往的装置之后,若经过时间,则装置因自重而下垂,从而与地面相接触,由此存在发生摩擦的问题。

并且,由于以往的装置需要在电梯内部进行设置和维护维修,因而存在工作人员暴露于危险的环境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发生夹手情况时,通过使与手指相接触的部分旋转来防止手指的受伤,在因电梯门的变形而使门与门框之间的缝隙比规格进一步裂开的情况下,也可调节与门之间的间隔,从而彻底防止夹手事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即使长期使用,也防止下垂,从而防止与地面发生摩擦,并可在走廊进行设置分解的维护维修工作,而并非在井道进行,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电梯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上述电梯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包括:固定框20,截面呈“匚”形态,在电梯门的门框10与电梯的厅门d之间以经由上述门框10的台阶部的整个长度的方式设置;转动框30,呈板形状,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固定框20的一端部;工作销40,以支撑上述转动框30的后部面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固定框20,并被螺旋弹簧s所支撑,通过上述转动框30的旋转被推入固定框20的内侧,并借助上述螺旋弹簧s的弹力向上述固定框20的外部突出;开关50,设置在上述固定框20的内部,以在上述工作销40通过上述转动框30的旋转被推入上述固定框20的内侧时启动;以及控制器c,与上述开关50相连接,若上述开关50被启动,则使上述电梯的厅门d停止工作或控制上述电梯的厅门d的开闭速度,并对电梯和门的工作进行控制,在与上述门框10相接触的固定框20的一部分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向水平延伸的多个长孔22,当上述转动框30以最大限度地开放时,用于对上述转动框30的端部与上述电梯的厅门d之间的间隔进行调节,并借助螺纹或螺栓等紧固件通过上述长孔22可将固定框20固定在上述门框10;若人的手被夹入上述间隔中,则通过使上述转动框30旋转来使上述开关50被启动,从而使上述电梯的厅门d停止动作或对上述电梯的厅门d的开闭速度进行控制,由此可防止人的手进入上述间隔。

在本发明的电梯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中,上述转动框30能够以铰链的方式进行旋转。

并且,本发明的电梯的防夹手用安全装置还包括用于封闭上述固定框20的开口部的装饰盖25,上述装饰盖25可以覆盖固定框20与门框10之间的缝隙。

根据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安全装置,当发生夹手时,通过使与手指相接触的部分旋转来防止手指受伤,在因电梯门的变形而使门与门框之间的缝隙比规格进一步裂开的情况下,可调节与门之间的间隔,从而可彻底防止夹手事故。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长期使用后,也防止运行部与地面相接触,从而防止装置受损,并且可在走廊进行设置分解的维护维修工作而并且在井道进行,从而可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的防夹手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2为示出与电梯门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例的侧视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本发明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5至图8为示出以往的装置与本发明装置之间的差异的多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示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例的俯视图,其中,3a部分示出被夹手之前的状态,3b部分示出被夹手之后的状态。

在电梯门的门框10与电梯的厅门d之间形成有向门框10的内侧凹陷的台阶部。并以经由上述台阶部的整个长度的方式设置有截面呈“匚”形态的固定框20。此时,借助螺纹或螺栓等紧固件通过形成在固定框20的一侧的多个长孔22将固定框20固定于门框。

在固定框20的一端部,具体地,在门框对侧的一端部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有板形转动框30,上述转动框30能够以普通的铰链方式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这种转动框30可使用包含金属的任何材料。另一方面,根据需要,为了防止手指碰撞上述转动框30,可在转动框30的表面附着软质的弹性材料。并且,优选地,呈可使设置在后部面的工作销40灵活工作的形状,具体地,呈楔子形状。

工作销40以支撑转动框30的后部面的方式设置于固定销20,这种工作销40被螺旋弹簧s所支撑,并通过转动框30的旋转被推入固定框20的内侧,借助螺旋弹簧s的弹力以向固定框20的外部突出的方式移动。优选地,如图所示,固定框20中的设置有工作销40的部分以相对于侧面倾斜规定的角度。

在固定框20的内部设置有开关50,以在工作销40通过转动框30的转动被推入固定框20的内侧时启动,例如,若工作销40被推入内侧,则只要开关具有连接结构,则可使用任何方式的开关。

控制器c与开关50相连接,若启动开关50,则上述控制器c使电梯的厅门d停止工作或对开闭速度进行控制。

并且,在固定框20的开放部设置有装饰盖25,用于覆盖固定框的内部。为了调节与门之间的间隔,本发明的固定框20以与门框10留有间隔的方式隔开配置,以相对于门进行移动,此时,优选地,装饰盖25具有覆盖固定框20与门框10之间的缝隙的结构(参照图3)。

图4为充分示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在固定框20中的与门框10相结合的部分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向水平延伸的多个长孔22,可利用紧固件通过上述长孔将固定框固定于上述门框。由于长孔22呈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形状,因而可使固定框22以适当的间隔来以相对于厅门d移动的方式固定。

以下,对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3的3a部分所示,转动框30在借助弹簧s和工作销40来直立的状态下,沿着向箭头a方向移动的厅门d与人的手指相接触。

在此情况下,因手指的压力而使转动框30向箭头b方向旋转并被推入工作销40的内侧,若与开关50相连接,则借助控制器c来使电梯的厅门d停止工作或对开闭速度进行控制,从而可防止人的手被推入到更深的内侧(参照图的3b部分)。

图5为示出以往的装置和本发明的装置在门d与门框10之间的间隔的变化情况方面存在的差异的侧视图。

作为以往装置的例,图5的5a部分示出电梯的厅门d与门框之间的间隔越靠近下侧则越变大的状态,即使在以如上所述的方式间隔变大的状态下,以往的装置也没有可与这种间隔变化相应地进行调节的功能。

相反,若观察图5的5b部分的本发明的例,由于利用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孔,因而可知可通过将间隔调节为相当于长孔22的长度,来固定本发明的装置。在图5的5b部分中示出,越靠近下侧,则越向长孔内侧拧紧紧固件,从而可使门d与门框之间的间隔保持恒定。由此,可以进一步彻底地防止人的手被夹在门框的事故。

图6为示出以往的装置随着时间的经过因其自重而下垂的状态和对于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优点的侧视图。

如图6的6a部分的放大图所示,随着时间的经过,以往的装置因自重而使紧固件弯曲,从而使运行部与地面相接触,由此存在发生摩擦的问题。

相反,如图6的6b部分的放大图所示,在本发明的装置中,只要作为防下垂单元来设置旋转支承部,转动框30的旋转轴就会维持垂直状态,因此,即使经过很长的时间,作为运行部的转动框30也不会与地面相接触,从而不发生以往的问题。

图7为示出以往的装置的设置作业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工作人员在井道内不仅要进行设置工作,还要进行维护维修工作。因此,工作人员始终暴露于存在坠落危险的环境中,从而需要用于确保安全的额外的措施。

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装置的设置工作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工作人员可以在门前的走廊进行工作,而并非在井道内进行工作,从而可始终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