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080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家用电梯市场的发展,浅底坑、低顶层的井道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的轿架结构存在如下问题:轿厢上导靴安装在轿架上梁上,占用了更大的顶层空间;轿厢反绳轮采用悬臂结构安装在绳轮安装座上,安全钳安装在绳轮安装座下方,导靴安装在安全钳下方;导致轿架占用更大底坑空间、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运行不平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包括配合连接的上梁、直梁和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至少有2个,下梁之间左右平行设置,下梁与所述直梁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其中相邻2个下梁之间设置一组反绳轮。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有2个。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绳轮有2个,分设在所述下梁两端。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绳轮为下置式,悬挂比为2:1。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托梁架,所述托梁架上设置减震垫,所述反绳轮位于同侧的托梁架与直梁之间。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梁上端外侧固定连接上导靴。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梁下端外侧固定连接下导靴。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梁为u形槽结构,槽口朝外,所述上导靴和下导靴设置在u形槽结构内。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中部与所述直梁固定连接,连接板两侧分别与2个下梁固定连接,连接板一侧弯折形成连接板凹部,所述连接板凹部容纳所述反绳轮。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下梁之间固定连接下梁连接部,所述下梁连接部包括固定连接的u形板和直板,所述u形板两侧分别与对应的下梁固定连接。

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反绳轮安装在2个下梁中间,将上导靴和下导靴安装在直梁外侧,减小了轿架占用空间,优化了结构,安装更加方便,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包括配合连接的上梁5、直梁4和下梁1,所述下梁1有2个,2个下梁1左右平行设置,2个下梁1之间固定连接下梁连接部,所述下梁连接部包括固定连接的u形板11和直板12,所述u形板两侧分别与对应的下梁1固定连接,下梁连接部起到连接下梁1的作用,使下梁1结构更牢固。2个下梁1与所述直梁4通过连接板3固定连接,2个下梁1的两端之间设置2个反绳轮8。所述下梁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托梁架2,所述托梁架2上设置减震垫10,所述反绳轮8位于同侧的托梁架2与直梁4之间。本发明的反绳轮8为下置式,悬挂比采用2:1。

所述连接板3中部与所述直梁4固定连接,连接板3两侧分别与2个下梁1固定连接,连接板3一侧弯折形成连接板凹部300,所述连接板凹部300容纳所述反绳轮8。下梁1与连接板3的长方形结构可以是分体的,例如通过焊接、螺丝连接等方式连接而成,也可以是整体式的。

所述直梁4为u形槽结构,槽口朝外,直梁4上端外侧固定连接上导靴6,直梁4下端外侧固定连接下导靴9,所述上导靴6和下导靴9设置在u形槽结构内。所述直梁4下端外侧设置安全钳7,安全钳7位于所述下导靴9上方。

本发明中的上梁5也是由2个构成,上梁5上同样设置减震垫10与轿顶柔性连接。

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反绳轮安装在2个下梁中间,将上导靴和下导靴安装在直梁外侧,减小了轿架占用空间,优化了结构,安装更加方便,运行更加稳定,适用于底坑深度不小于350mm顶层高度不小于2700mm,无机房家用电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电梯轿架结构,包括配合连接的上梁、直梁和下梁,所述下梁至少有2个,下梁之间左右平行设置,下梁与所述直梁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其中相邻2个下梁之间设置一组反绳轮。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反绳轮安装在2个下梁中间,将上导靴和下导靴安装在直梁外侧,减小了轿架占用空间,优化了结构,安装更加方便,运行更加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蕭人大;黄强;张亚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7
技术公布日:2018.02.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