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913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储运线车门积放系统,属于车门装配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方便海上钢栈桥施工的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行业在装配生产中,车门需要经过从车身上拆卸下来,进行车门内饰板、车门玻璃、玻璃升降器等多个零部件装配,装配完成后再安装到车身上去,车门装配、输送、储存等均是沿着车门长度方向运行即纵向输送来完成作业,其具体实施方式为车门吊具在车门输送线、车门分装线、拆车门上吊具、从车门吊具上卸车门装车等作业、输送时车门吊具一直吊挂在摩擦输送小车组上,车门吊具上的四角处的纵向吊耳由摩擦输送小车组上四角的纵向吊挂托耳托住在H 型钢轨道上运行进行输送及作业,此时输送时运行方向为沿着车门长度方向运行。常规生产线采用单轨摩擦输送线做为积放线时为沿着车门长度方向进行积放,一台摩擦输送小车组紧挨着另摩擦输送小车组,简称为纵向积放车门线。近几年汽车制造行业快速发展,生产线产能飞速提升,总装车间单线生产节拍已经高达50~70台车/每小时,从拆车门至装车门之间车身需经过一百多个装配工位,生产节拍越高、装配作业越细化,工位数量越多,历时需3~4小时运行时间,沿着车门长度方向进行积放作业时采用的需要很大的车门存储空间,整个车门线的线路布局占用厂房空间大,建设成本高、维护保养不便,而且纵向积放车门线无法适应各种不同车型车门的连续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实现纵向车门输送线和横向车门积放线的快速换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其包括沿车门长度方向布置的纵向车门输送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车门输送线布置的横向吊架;所述横向吊架上沿车门厚度方向固接有换线升降辊道;所述换线升降辊道位于所述纵向车门输送线与所述横向吊架的交汇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升降架包括固定框架、升降导向框架、曲柄升降机构和升降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与所述横向吊架固接;所述固定框架的下端固接有所述升降导向框架;所述升降框架通过所述曲柄升降机构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升降导向框架的下端;所述升降框架上固接有所述二辊动力辊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换线升降辊道在沿车门积放运行方向上的两侧之中至少一侧设置有与其相邻的动力输送辊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沿车门积放运行方向位于所述换线升降辊道前端的所述动力输送辊道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换线升降辊道的安装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动力输送辊道包括吊杆、辊轮、框架、传动带和驱动减速电机;所述框架通过所述吊杆固接于所述横向吊架下端;所述框架内设置有所述辊轮和所述驱动减速电机;所述驱动减速电机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到每个所述辊轮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框架上端设置有推车辊道;所述推车辊道包括固接于所述横向吊架上的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链轮链条驱动机构,所述链轮链条驱动机构的传动链条上固接有推头,所述推头位于所述框架上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动力输送辊道上滑动配合连接有横向积放吊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横向积放吊具包括吊具框架、滑橇杆和横向积放托块;所述滑橇杆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橇杆沿车门厚度方向布置于所述吊具框架顶端;所述横向积放托块沿车门长度方向布置于所述吊具框架的两侧;所述横向积放托块上设置有一限位凸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纵向车门输送线包括单轨摩擦输送线、摩擦输送小车组和车门吊具;所述摩擦输送小车组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单轨摩擦输送线下端;所述摩擦输送小车组上设置有带有限位槽的纵向吊挂托耳;所述车门吊具上设置有纵向限位吊耳和横向限位托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横向积放形式利用车门厚度方向进行积放,极大的减少了车门储运线在高生产节拍的总装车间的占用空间,相比车门长度方向积放的积放线降低了 50%以上的空间占用率,而且采用横向积放车门储运线的装机容量及运行费用相比纵向积放的车门线的装机容量降低了约50%,减少了投资建设费用及运行费用;横向积放车门储运线的线路布局比单轨摩擦输送形式的车门输送、积放线更加紧凑,同时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及便于线路设备的维护、保养,通过采用车门吊具和横向积放吊具的分体式设计方便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线适用于各种不同车型的车门的吊装,有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同时通过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布置,方便了本实用新型用于各种类型的车门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换线升降辊道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换线升降辊道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动力输送辊道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动力输送辊道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推车辊道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推车辊道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横向积放吊具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横向积放吊具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车门吊具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车门吊具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说明书附图所示的一种用于车门储运线的自动化车门换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沿车门长度方向布置的纵向车门输送线,还包括垂直于纵向车门输送线布置的横向吊架10;横向吊架10上沿车门厚度方向固接有换线升降辊道3;换线升降辊道3 位于纵向车门输送线与横向吊架10的交汇处;换线升降辊道3包括升降架和二辊动力辊道306;升降架的上端与横向吊架10固接,升降架的下端固接有二辊动力辊道306;相邻二辊动力辊道306之间设置有供车门吊具9通过的间隙;升降架包括固定框架301、升降导向框架303、曲柄升降机构304和升降框架305;固定框架301与横向吊架固接;固定框架301的下端固接有升降导向框架303;升降框架 305通过曲柄升降机构304滑动配合连接于升降导向框架303的下端;升降框架305上固接有二辊动力辊道306;换线升降辊道3在沿车门积放运行方向上的两侧之中至少一侧设置有与其相邻的动力输送辊道4;沿车门积放运行方向位于换线升降辊道3前端的动力输送辊道 4的安装高度高于换线升降辊道3的安装高度;动力输送辊道4包括吊杆401、辊轮402、框架403、传动带404和驱动减速电机405;框架403通过吊杆401固接于横向吊架10下端;框架403内设置有辊轮402和驱动减速电机405;驱动减速电机405通过传动带404将动力传递到每个辊轮402上;框架403上端设置有推车辊道5;推车辊道5包括固接于横向吊架10上的机架502,机架502内设置有链轮链条驱动机构,链轮链条驱动机构的传动链条505上固接有推头506,推头506位于框架403上端;动力输送辊道4上滑动配合连接有横向积放吊具8;横向积放吊具8包括吊具框架801、滑橇杆802和横向积放托块803;滑橇杆802为两个,两个滑橇杆802沿车门厚度方向布置于吊具框架801顶端;横向积放托块803沿车门长度方向布置于吊具框架801的两侧;横向积放托块803上设置有一限位凸台;纵向车门输送线包括单轨摩擦输送线1、摩擦输送小车组2和车门吊具9;摩擦输送小车组2滑动配合连接于单轨摩擦输送线1下端;摩擦输送小车组2上设置有带有限位槽的纵向吊挂托耳207;车门吊具9上设置有纵向限位吊耳901和横向限位托耳903。

换线升降辊道3的具体结构图如图2和图3所示,换线升降辊道 3由固定框架301、升降驱动装置302、升降导向框架303、曲柄升降机构304、升降框架305、二辊动力辊道306组成,固定框架301安装在吊挂钢结构系统横向吊架10上,升降驱动装置302由减速电机、同步齿形带、驱动带轮、传动带轮组成,安装在固定框架301上,升降导向框架303固定在可调固定框架301上提供升降过程的导向,曲柄升降机构304安装在升降导向框架303上一端与升降驱动装置302 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框架305连接,使升降框架305在升降导向框架 303内安装要求升降,升降框架305上设有4组导向轮用于升降过程的限位及导向,二辊动力辊道306与升降框架305固定,整个换线升降辊道分为左右二部分,中间留有车门吊具通过通道。

动力输送辊道4的具体结构图如图4和图5所示,动力输送辊道 4由吊杆401、辊轮402、框架403、传动带404、驱动减速电机405 组成。辊轮402、驱动减速电机405安装在框架403上,通过吊杆401 与吊挂钢结构系统横向吊架10连接,传动带404将动力传递到每个辊轮402上。动力输送辊道4采用4个辊轮布置。

推车辊道8的具体结构图如图6和图7所示,推车辊道8由推车机及动力输送辊床4二部分组成,推车机由可调吊杆501、框架502、驱动链条503、传动链轮504、传动链条505、推头506、张紧链轮 507、驱动减速电机508组成。传动链轮504、张紧链轮507、驱动减速电机508均安装在框架502上通过可调吊杆501与吊挂钢结构系统横向吊架10连接。驱动链条503将驱动减速电机508的驱动力传递到传动链轮504上,推头506安装在传动链条505上推动动力输送辊床4上的横向积放吊具8将横向积放吊具从输送辊床4推至下个位置。

如图8和图9所示,为横向积放吊具8的结构图,横向积放吊具 8框架801、滑橇杆802、横向积放托块803、减震块804组成。二件横向积放托块803固定在框架801的二侧,二件滑橇杆802横向布置,固定在框架801的内侧。横向积放托块803用于转挂时车门吊具9的转线及横向积放时的支撑,滑橇杆802用于横向积放吊具8在辊道上的输送支撑及推车机推车时推杆用。减震块804用于积放时撞击缓冲,降低冲击。横向积放托块803上端设置有三棱柱状限位凸台,用以配合连接在横向托耳903上。

如图10和图11所示,为车门吊具9的结构图,车门吊具9由纵向吊耳901、吊具框架902、横向托耳903、前车门夹具904、后车门夹具905组成。纵向吊耳901固定在吊具框架902的顶部,二侧二端布置共4件,用于在单轨摩擦输送线上由摩擦小车组的纵向吊挂托块207托挂,横向托耳903固定在吊具框架902的内侧,在横向积放输送时由横向积放吊具8的横向积放托块803托住,支撑车门吊具9进行输送。横向托耳903为两个耳板拼接而成,两块耳板之间形成的夹角等于横向积放托块803三棱柱状限位凸台的顶角。

具体实施过程:当采用横向车门积放线时,横向车门积放线垂直于单轨摩擦输送线布置,转挂换线升降辊道3设置在单轨摩擦输送线的正下方,此处为横向车门积放线上件工位。当摩擦输送小车组2带着车门吊具9到达此位置时,摩擦驱动停止运行,并由夹紧定位器定位,然后位于换线升降辊道3后面的动力输送辊道4将其上等待的横向积放吊具8送入至换线升降辊道3上并位于摩擦输送小车组2的正下方,换线升降辊道3开始上升,横向积放吊具8随着升降机辊道3 的上升使其横向积放托块803顶住车门吊具9的横向托耳903,使车门吊具9落在横向积放吊具8的上,随着换线升降辊道继续上升直到车门吊具9上的纵向吊耳901完全脱离摩擦输送小车组2上的纵向吊挂托耳207且离有一定空间,此时转挂换线升降辊道3上升到位,然后转挂换线升降辊道3上的动力输送4开始工作,将装有车门吊具9 的横向积放吊具8输送至下一个动力输送辊道4上。

当装有车门吊具9的横向积放吊具8到达下一个动力输送辊道4 上时,失去车门吊具9的摩擦输送小车组2在摩擦驱动的驱动下向前运行,运行至横向车门积放线的下件工位停止运行,加紧定位器对其夹紧定位。在横向积放车门的下件工位同样设置有换线升降辊道3,此时当空的摩擦输送小车组2到位时,换线升降辊道3的动力输送辊床4开始工作,与前面动力输送辊床4一起将装有车门吊具9的横向积放吊具8输送到换线升降辊道3上并位于摩擦输送小车组2的正下方,到位后换线升降辊道3开始下降,将车门吊具9上的纵向吊耳 901落入擦输送小车组2的纵向吊挂托耳207上,继续下降使得横向积放吊具8的横向积放托块803脱离车门吊具9的横向托耳903,并离有一定空间,换线升降辊道3下降到位后其动力输送辊道4将空的横向积放吊具8送至换线升降辊道3后面的动力输送辊道4上,并由移行辊道7将空的横向积放吊具8送至横向积放车门的上件工位处。带有车门吊具9的摩擦输送小车组2在摩擦驱动的驱动下向前运行进入后续车门分装作业。

在横向车门积放线上,当上件工位装有车门吊具9的横向积放吊具8从换线升降辊道3送至动力输送辊道4上后,继续运行至推车辊道5的下方,此时推车辊道5上的推车机开始运行,牵引链条505带动推头506,推头506推动横向积放吊具8的滑橇杆802的端部,将装有车门吊具9的横向积放吊具8推入至推车辊道后面的无动力辊道 6上。

无动力辊道6做为积放辊道,其长度根据生产节拍及需要积放的车组数量来确定,无动力辊道6上存满装有车门吊具9的横向积放吊具8。当推车辊道送入一件横向积放吊具8时,其尾端送出一件横向积放吊具8至动力输送辊床4上,然后由移行辊道7将横向积放吊具 8转移到另外一条向右运行的积放线的动力输送辊床4上。

向右运行的积放线的动力输送辊床4将送来的装有车门吊具9的横向积放吊具8送至向右运行的推车辊道5下,然后由推车辊道6推动将其送无动力辊积放辊道上。向右运行的无动力积放辊道送入一件横向积放吊具8的同时送出一件横向积放吊具8至横向车门积放线的下件处,如此循环。

采用单轨摩擦输送线做积放线即纵向积放时,以乘用车为例:摩擦输送小车组的长度为4米,积放线布置时各积放线的间距最小为3 米,即每积放一件需12平米的范围。采用横向车门积放线时,摩擦输送小车组的长度为4米为横向布置,此时横向积放吊具长度仅仅为 1.3米,积放一件需要的范围仅仅为5.2平米。横向车门积放线相比纵向积放线极大的节省了厂房的空间占有率,同时也是的线体布置更加紧凑,维护保养更加便利。

同时横向车门积放线采用推车机配合无动力积放辊道进行进、出车管理,一台推车机可以管理50台以上的车组,相比单轨摩擦输送线极大的降低了整个线体的装机容量及运行费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