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912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球货物装载器件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装载器件码头均面临吞吐量急剧增长的挑战。货物装载器件船大型化趋势得到进一步发展,13000TEU超大型货物装载器件船已成为市场的主力船型。基于货物装载器件船舶的装载能力最大化和在港时间最小化的双重需要,给码头装卸作业的效率带来大幅压力,码头为此配置的大量人员、车辆和堆场也导致营运成本和管理难度的大幅增加。而自动化货物装载器件码头的出现恰恰起到了减少操作人员、降低营运成本、稳定可靠地提高作业效率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竞争力。

目前,自动化码头的主要转接设备为叉车或起重机,这些转接设备还是需要工作人员人工操作,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可能导致因人员失误而造成的作业事故的发生,如货物装载器件在转运途中掉落、货物装载器件在升降过程中掉落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转接装置,实现了无人化、机械化、自动化,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接装置,至少包括:传送机构、抓取机构及升降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将货物装载器件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传送机构将所述货物装载器件输送到所述升降机构处;所述升降机构将所述货物装载器件托起或放下。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至少包括:第一框架、链条、第一转轴组及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第一转轴组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一转轴组中的各转轴上有齿轮;所述链条套在所述齿轮上,带动所述第一转轴组中的各转轴转动;所述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链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至少包括:伸缩机构和基座;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所述基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至少包括:第二框架和第二转轴组;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组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还至少包括:用于感应货物装载器件是否到达预定地点的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元件包括:位移传感器和/或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还至少包括:用于感应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量的测距元件;所述测距元件设置在所述伸缩机构和/或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抓取机构至少包括:伸缩臂、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及吊具;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伸缩臂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伸缩臂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三伸缩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伸缩臂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伸缩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吊具连接。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感应元件和所述测距元件的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伸缩机构、所述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所述吊具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报警设备;所述报警设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先通过抓取机构将货物装载器件放置在传送机构上,再通过传送机构将货物装载器件输送到升降机构处,接着通过升降机构将货物装载器件托起或放下,一方面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避免了因人员失误而造成的作业事故的发生,不仅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还避免了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装置的平面图;

其中,71-第一框架,72-第一转轴组,73-伸缩机构,74-第二框架,75-第二转轴组,76-伸缩臂,77-第一支撑杆,78-第二支撑杆,79-第一伸缩杆,700-转接装置,710-第二伸缩杆,711-第三伸缩杆,712-吊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转接装置,实现了无人化、机械化、自动化,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先通过抓取机构将货物装载器件放置在传送机构上,再通过传送机构将货物装载器件输送到升降机构处,接着通过升降机构将货物装载器件托起或放下,实现了无人化、机械化、自动化,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装置700,至少包括:传送机构、抓取机构及升降机构;抓取机构将货物装载器件放置在传送机构上;传送机构将货物装载器件输送到升降机构处;升降机构将货物装载器件托起或放下。

对传送机构的结构进行说明,传送机构至少包括:第一框架71、链条、第一转轴组72及动力输出装置;第一转轴组72设置在第一框架71上;第一转轴组72中的各转轴上有齿轮;链条套在齿轮上,带动第一转轴组72中的各转轴转动;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链条连接,驱动链条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装置为电机。

对升降机构的结构进行说明,升降机构至少包括:伸缩机构73和基座;伸缩机构73的伸缩端与基座连接。

对基座的结构进行说明,基座至少包括:第二框架74及第二转轴组75;伸缩机构73的伸缩端与第二框架74连接;第二转轴组75设置在第二框架74上。

对基座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基座还至少包括:用于感应货物装载器件是否到达预定地点的感应元件;感应元件设置在基座上。

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元件包括:位移传感器和/或红外传感器等。

对升降机构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升降机构还至少包括:用于感应伸缩机构73的伸缩量的测距元件;测距元件设置在伸缩机构73和/或基座上。

对抓取机构的结构进行说明,抓取机构至少包括:伸缩臂76、第一支撑杆77、第二支撑杆78、第一伸缩杆79、第二伸缩杆710、第三伸缩杆711及吊具712;第一支撑杆77的第一端与第一框架7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77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杆78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杆78的第二端与伸缩臂76铰接;第一伸缩杆79的第一端与第一框架71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79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杆78铰接;第二伸缩杆710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杆78的第一端铰接,第二伸缩杆710的第二端与伸缩臂76的第一端铰接;第三伸缩杆711的第一端与伸缩臂76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杆711的第二端与伸缩臂76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伸缩臂76的第二端与吊具71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79、第二伸缩杆710和第三伸缩杆711可以是气压杆,也可以是液压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伸缩杆的驱动方式不做出具体的限制。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化功能,还至少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感应元件和测距元件的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伸缩机构73、动力输出装置、第一伸缩杆79、第二伸缩杆710、第三伸缩杆711、吊具712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由控制器根据需要控制伸缩机构73、动力输出装置、第一伸缩杆79、第二伸缩杆710、第三伸缩杆711和吊具712工作。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故障报警功能,还至少包括:报警设备;报警设备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报警设备包括:蜂鸣器、指示灯等。

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工作前,首先需保证传送机构被固定在多式联运互通系统的轨道梁正下方的地面上,且传送机构中的转轴的轴线与轨道垂直,且传送机构的中心线与轨道的中心线在同一个垂直平面内。升降机构固定于混凝土地面上,且布置于传送机构中间。升降机构在初始位置时,升降机构上的第二转轴组75与传送机构中的第一转轴组72在同一水平面内。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货物装载器件从集卡或铁路平车转接至多式联运互通系统的过程包括:

第三伸缩杆711伸长,带动伸缩臂76伸出,同时第一伸缩杆79缩短,第二伸缩杆710也缩短,使得吊具712运动至货物装载器件的正上方。然后第二伸缩杆710伸长,使吊具712下降至吊具712的锁头插入货物装载器件吊装位置。第二伸缩杆710停止工作,吊具712的锁头工作,抓取并锁定货物装载器件。然后第一伸缩杆79伸长,第二伸缩杆710缩短,使得货物装载器件脱离集卡或铁路平车至一定高度。第三伸缩杆711缩短,带动伸缩臂76向传送机构方向运动。然后第一伸缩杆79缩短,第二伸缩杆710伸长,使货物装载器件降落至第一转轴组72上。吊具712解锁,第一伸缩杆79伸长,第二伸缩杆710缩短,将吊具712拉升至一定高度使得吊具712完全脱离放在第一转轴组72上的货物装载器件且当货物装载器件做水平运动时,不会与之干涉。然后第一转轴组72开始转动,从而带动货物装载器件运动至第二框架74上。当感应元件感应到货物装载器件时,说明货物装载器件完全位于第二框架74上。这时第一转轴组72停止工作,伸缩机构73开始做上升运动直至工位,多式联运互通系统的轨道上的货运动车抓取并锁定货物装载器件。伸缩机构73开始做下降运动直至初始位置。至此,货物装载器件从集卡或铁路平车转接至多式联运互通系统的整个过程完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测距元件对伸缩机构73的伸缩量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到的数据发送到控制器,从而判断伸缩机构73是否出现故障。若伸缩机构73出现故障,则通过报警设备进行故障报警。

若货物装载器件从多式联运互通系统转接至集卡或铁路平车,其运动过程与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需要成对设置对称分布的抓取机构,从而提高抓取的稳定性。

【技术效果】

1、先通过抓取机构将货物装载器件放置在传送机构上,再通过传送机构将货物装载器件输送到升降机构处,接着通过升降机构将货物装载器件托起或放下,一方面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避免了因人员失误而造成的作业事故的发生,不仅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还避免了财产损失。

2、通过对感应元件的使用,可以判断货物装载器件是否到达预定地点,从而保证了转运作业的正常进行。

3、通过对测距元件的使用,实现了对伸缩机构73是否正常工作的监测,进一步保证了转运作业的正常进行。

4、通过对控制器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化水平。

5、通过对报警设备的使用,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故障报警功能。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