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式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9263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对开式包装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开式包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快递包装箱则在物流活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开式包装箱具有开口面积大的特点,从而方便装入及取出物品,故对开式包装箱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开式包装箱打开时一分为二,装入物品后再将两部分合起来即可。

对开式包装箱具有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这种包装箱在打开时,其收容物品的部分不能构成完整的箱体结构。因此,对于部分物品,比如说零散物品(尤其是可以滚动的物品),在装箱和打开的时候物品容易散落。因此,传统的对开式包装箱收容性较差,不适用于零散物品的包装。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对开式包装箱收容性较差,不适用于零散物品包装的问题,提供一种收容性较好的对开式包装箱。

一种对开式包装箱,包括平铺的展开状态及形成立体结构的组合状态,所述对开式包装箱包括可转动连接的两个包装单元,所述包装单元包括第一盒面、第二盒面及两个侧盒面,所述两个包装单元的所述第一盒面可折叠地连接,以使相互可转动;处于所述组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盒面与所述第一盒面垂直连接,所述两个侧盒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盒面及所述第二盒面的两端,且均与所述第一盒面及所述第二盒面垂直连接,所述对开式包装箱还包括:

隔板,相对于所述包装单元可折叠,且所述对开式包装箱处于所述组合状态时,所述隔板可设于所述两个包装单元之间,并与其中一个所述包装单元的第一盒面垂直,以围绕形成收容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两个包装单元之间,且所述隔板的一条边与所述两个包装单元的所述第一盒面的连接线重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盒面、所述第二盒面及所述侧盒面相接的顶角,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隔板远离所述第一盒面的顶角,且所述隔板垂直于所述第一盒面时,所述拉绳绷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充气袋,所述充气袋贴设于所述包装单元的内壁,用于包裹并保护包装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袋包括与所述第一盒面及所述第二盒面相适配且并排可折叠连接在一起的四个第一充气面,及分别与所述两个侧盒面相适配并与所述第一充气面可折叠连接的两个第二充气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充气面呈矩形,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二充气面远离所述第一充气面的边缘可转动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所述两个包装单元的所述第一盒面的连接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一盒面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面及所述第二盒面呈矩形,所述侧盒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侧盒面通过两条直角边分别与所述第一盒面及所述第二盒面的端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盒面及所述侧盒面的边缘设置有拉链,所述两个包装单元通过所述拉链实现锁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单元由防水阻燃柔性布料和/或防水阻燃柔性塑料制成。

上述对开式包装箱,切换成组合状态时,两个包装单元组成立体结构,从而可用于包装物品。其中,两个包装单元之间设置有隔板,且处于组合状态时,隔板可垂直设于两个包装单元之间。因此,隔板可与其中一个包装单元形成收容部,从而与该包装单元的第一盒面、第二盒面及侧盒面配合,形成完整的箱体结构。进一步的,完整的箱体结构可防止收容部中的物品滚动、散落,从而提升上述对开式包装箱的收容性,使其能适用于零散物品的包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对开式包装箱处于组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对开式包装箱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对开式包装箱处于组合状态,并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对开式包装箱中充气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对开式包装箱处于组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对开式包装箱10包括两个包装单元11及隔板12。

两个包装单元11可完全相同。对开式包装箱10包括平铺的展开状态及形成立体结构的组合状态。包装单元11包括第一盒面100、第二盒面200及两个侧盒面300。

两个包装单元11可转动连接。具体的,两个包装单元11的第一盒面100可折叠地连接,以使相互可转动,实现对开式包装箱10的打开及关闭。处于组合状态时,第二盒面200与第一盒面100垂直连接,两个侧盒面300分别位于第一盒面100及第二盒面200的两端,且均与第一盒面100及第二盒面200垂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盒面100及第二盒面200呈矩形,侧盒面300呈直角三角形。侧盒面300通过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第一盒面100及第二盒面200的端部连接。

当两个包装单元11组装成立体结构后,整个对开式包装箱10的外形为长方体状,当然也可以为正方体状。第一盒面100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边110和第二边120,第一边110和第二边120分别为第一盒面100的两长边(当然,第一边110和第二边120同样可以为第一盒面100的两短边)。第二盒面200的长边与第一盒面100的第一边110连接,可以在第一边110上设置转轴或折缝,第二盒面200可以沿第一边110相对第一盒面100折叠。在同一个包装单元11中,一个侧盒面300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第一盒面100和第二盒面200的短边连接,连接后的第一盒面100、第二盒面200和侧盒面300两两垂直连接。

两包装单元11上的第一盒面100通过第二边120相互连接,第二边120上可以设置转轴或折缝,当两个第一盒面100沿第二边120折合时,处于箱体10同一侧的两个侧盒面300的斜边相互重合,同时,第二盒面200相对应的长边相互重合。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盒面200及侧盒面300的边缘设置有拉链400,两个包装单元11通过拉链400实现锁合。

具体的,两个侧盒面300的斜边和两个第二盒面200的其中一条长边上均设置有可相互啮合的拉链400。此时,将拉链400拉紧锁合,两包装单元11将组合形成一个长方体形的箱体10,拉开拉链400,则可将对开式包装箱10打开。

在需要解开对开式包装箱10以取用包装物时,只需将拉链400拉开即可,不会对整个开式包装箱10构成损伤,故可以多次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下面将参照图中标号对对开式包装箱10的构造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3,第一盒面100为BFGC面和FEHG面,第二盒面200为ABCD面和EA’D’H面,在一个包装单元11中,作为第二盒面200的ABCD面可以沿BC线相对作为第一盒面100的BFGC面折叠;在另外一个包装单元11中,作为第二盒面200的EA’D’H面可以沿EH线相对作为第一盒面100的FEHG折叠。其中一包装单元11上的两个侧盒面300分别为F’BA面和G’CD面,另外一个包装单元11上的两个侧盒面300分别为F”EA’面和G”HD’面。两个包装单元11可以沿作为第二边120的FG线折叠。

如图1,当包装单元11从平面展开状态通过折叠组装至组合状态后,第一盒面100、第二盒面200和侧盒面300两两相互垂直。此时,F’和F”均与F点重合,G’和G”均与G点重合。具体的,在一个包装单元11中,其中一个侧盒面300的F’B线与第一盒面100上的FB线重合连接,另一侧盒面300的G’C线与第一盒面100上的GC重合连接,拉链400的第一啮合部410设置在F’A线、AD线和DG’上。在另一包装单元11中,其中一个侧盒面300的F”E线与第一盒面100上FE线重合连接,另一侧盒面300的G”H线与第一盒面100上的GH线重合连接,拉链400的第二啮合部420设置在F”A线、A’D’线和DG”上。

当两个包装单元11沿FG线折叠后,A点和A’重合,使得AF线和A’F线重合;同时,D和D’重合,使得DG线和D’G线重合,此时,拉紧拉链400,使第一啮合部410和第二啮合部420相互啮合,从而将对开式包装箱10关闭。

隔板12相对于包装单元11可折叠,且对开式包装箱10处于组合状态时,隔板12可设于两个包装单元11之间,并与其中一个包装单元11的第一盒面100垂直,以围绕形成收容部10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隔板12可转动地设置于两个包装单元11之间,且隔板12的一条边与两个包装单元11的第一盒面100的连接线重叠。

具体的,隔板12呈矩形,FIJG面所示。隔板12的一条长边与两个包装单元11的第一盒面100的连接线FG线重合。隔板12的FG边与第一盒面100沿FG这条线相连接,连接方法可以是压合,缝合、铰链等方式。在折叠状态时,隔板12沿FG线转动直至其与任一个包装单元11的第一盒面100(这里选:BFGC面)重叠;组合状态时,隔板12沿FG线转动至与第一盒面100垂直,从而便可与包装单元11的第一盒面100、第二盒面200及两个侧盒面300(这里具体为:BFGC面、ABCD面及FBA面和GCD面)组成完整的箱体结构。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对开式包装箱10还包括拉绳13。拉绳1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盒面100、第二盒面200及侧盒面300相接的顶角,另一端固定于隔板13远离第一盒面100的顶角,且隔板12垂直于第一盒面100时,拉绳13绷紧。

具体的,拉绳13包括两个。其中一个拉绳13的一端固定于B点,另一端固定于I点,另一个拉绳13的一端固定于C点,另一端固定于J点。拉绳13起到限位作用,限制隔板12的转动范围。在组合状态时,可防止隔板12向另一个包装单元11倾倒,从而保持收容部101的稳定。同时,在展开状态时,也不影响隔板12向内(朝向BFGC面)折叠。

请一并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对开式包装箱10还包括充气袋500,充气袋500贴设于包装单元11的内壁,用于包裹并保护包装物。

当充气袋500放气时,充气袋500对包装物实现软性支撑,从而提高开式包装箱10的抗振能力。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充气袋500包括与第一盒面100及第二盒面200相适配且并排可折叠连接在一起的四个第一充气面510,及分别与两个侧盒面300相适配并与第一充气510面可折叠连接的两个第二充气面520。

四个第一充气面510并排可折叠的连接在一起(即相邻两个第一充气面510的长边相互重合),相邻两个第一充气面510重合的长边处设置有折缝以便折叠。具体的,第二充气面520呈矩形。

请一并参阅图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隔板12包括第一部分121及第二部分122。第一部分121及第二部分122分别与第二充气面520远离第一充气面510的边缘可转动地连接。此外,本实施例中对开始包装箱10的其余结构与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对开式包装箱10相同。

具体的,当对开式包装箱10关闭时,第二充气面520的A E’F部分及DH’G部分分别与FA’E面及GD’H面的内壁重叠。因此,对开式包装箱10内部所有区域都可受到保护。

其中,FE’I’J’面作为第一部分121,J”I”H’G面作为第二部分122。第一部分121可沿F E’相对于第二充气面520折叠,第二部分122可沿GH’线相对于第二充气面520折叠。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沿两个包装单元11的第一盒面100的连接线的方向上,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一盒面100的长度。

具体的,组合状态时,第一部分121及第二部分122沿FG线设置,从而形成完整的箱体结构。而由于在沿FG线的方向上,第一部分121与第二部分122长度大于第一盒面100的长度(即FG线的长度),则表示第一部分121与第二部分122有部分重叠,从而避免因两部分之间出现缝隙而使物品滚落,进一步提升了对开式包装箱10收容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单元11由防水阻燃柔性布料和/或防水阻燃柔性塑料制成。这样,包装单元11可对包装物起到防水和防火作用,提高了对开式包装箱10的抗风险能力。

上述对开式包装箱10,切换成组合状态时,两个包装单元11组成立体结构,从而可用于包装物品。其中,两个包装单元11之间设置有隔板12,且处于组合状态时,隔板12可垂直设于两个包装单元11之间。因此,隔板12可与其中一个包装单元11形成收容部,从而与该包装单元11的第一盒面100、第二盒面200及侧盒面300配合,形成完整的箱体结构。进一步的,完整的箱体结构可防止收容部中的物品滚动、散落,从而提升对开式包装箱10的收容性,使其能适用于零散物品的包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