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8217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辅助设备领域,尤其为一种集装箱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通风集装箱,是具有两侧和顶板的集装箱,不过在箱壁上具有很多通风口,箱体的内壁也涂有塑料涂层,通常用来运输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通风孔的存在可以让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保持车厢内有足够的空气流通,可以让新鲜的瓜果蔬菜能够被新鲜的存放。然而,现有的集装箱通风结构不能有效防止雨水进入集装箱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既能有效保持集装箱的箱体内外通风又能避免在运输途中避免箱体内部被雨水侵袭的通风装置,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集装箱通风装置,设置于集装箱箱体的侧壁上,包括外侧盖和内侧盖,所述外侧盖的上部朝向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与外侧盖的盖体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连接筒,所述外侧盖的下部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外侧盖的盖体内部空间连通的若干第一气孔;所述内侧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筒并且内侧盖的端面开设有与该第二连接筒连通的若干第二气孔,所述第二连接筒与第一连接筒同轴紧固连接使得所述外侧盖和内侧盖紧定于集装箱箱体的侧壁上,从而使得第一气孔经过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以及所述第二气孔与集装箱箱体的外部空间连通。

所述的集装箱通风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筒插接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中,并且该第一连接筒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筒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并且经由该外螺纹紧固连接于第一连接筒中。

所述的集装箱通风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外侧盖的下部侧壁朝箱体方向倾斜延伸形成倾斜侧壁,所述若干第一气孔均布于该倾斜侧壁中。

所述的集装箱通风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外侧盖的中部内侧壁水平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气孔上方的隔板,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箱体侧壁的一侧边沿与箱体侧壁之间存留有间隙。

所述的集装箱通风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外侧盖的底部侧壁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隔板的垂直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第一气孔偏置于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以及第二气孔的下方,从而确保集装箱内外两侧能够实现空气流通的同时可以避免雨水雨水自风路进入箱体内部;通过将外侧盖的下部设置成倾斜侧壁可以使第一气孔避开雨水的冲刷;通过在第一气孔上方设置隔板,可以有效防止水滴溅入风路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该集装箱通风装置设置于集装箱箱体的侧壁上,包括外侧盖1和内侧盖2,外侧盖1的上部朝向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与外侧盖的盖体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连接筒11,外侧盖1的下部侧壁设置有与外侧盖的盖体内部空间连通的若干第一气孔12;内侧盖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筒21并且内侧盖的端面开设有与该第二连接筒连通的若干第二气孔22,第二连接筒与第一连接筒同轴紧固连接使得外侧盖和内侧盖紧定于集装箱箱体的侧壁上,从而使得第一气孔经过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以及第二气孔与集装箱箱体的外部空间连通。

该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气孔偏置于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以及第二气孔的下方,从而确保集装箱内外两侧能够实现空气流通的同时可以避免雨水雨水自风路进入箱体内部。

第一连接筒插接于箱体的侧壁中,并且该第一连接筒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二连接筒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并且经由该外螺纹紧固连接于第一连接筒中。

外侧盖1的下部侧壁朝箱体方向倾斜延伸形成倾斜侧壁13,若干第一气孔均布于该倾斜侧壁中。该结构通过将外侧盖的下部设置成倾斜侧壁可以使第一气孔避开雨水的冲刷。

外侧盖的中部内侧壁水平设置有位于第一气孔上方的隔板3,隔板靠近箱体侧壁的一侧边沿与箱体侧壁之间存留有间隙。外侧盖的底部侧壁开设有排水孔14,排水孔位于隔板的垂直下方;通过在第一气孔上方设置隔板,可以有效防止水滴溅入风路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