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净水剂颗粒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834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净水剂颗粒传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净水剂颗粒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今,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环境污染同步增加,又因污水处理管理不善,监督不力,致使很多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中氨氮、有机物增加,“富营养”化过程加快、藻类滋生,导致水体缺氧,发黑发臭,水中氨氮(NH4-N)在亚硝化杆菌作用下进一步消化成NO2-、NO3-,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受污染水源的自来水经常出现异味、感官不适、味觉不良,直接影响了居民饮用,由于问题的出现,从而衍生出的多种关于净水机构的装置,而现有的净水剂颗粒传送机构相对结构简单,不能够同时满足多种类多管道输送净水颗粒的目的,本装置复合净水剂颗粒传送机构结构合理,功能多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复合净水剂颗粒传送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净水剂颗粒传送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中间位置焊接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顶部焊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顶部焊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侧开有孔,且孔的内壁上焊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内部通过转轴连接有拨料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旋转叶片,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顶部焊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机架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且支撑杆的中间位置焊接有固定筒,所述第二输送管远离第一输送管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壁上通过转动的方式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开有槽,且槽的内部插接有隔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侧开有方形孔,且孔的内部插接有抽拉板,第一输送管内壁与抽拉板接触的位置处焊接有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管与机架之间通过焊接在支撑杆上的固定筒固定。

优选的,所述机架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底部焊接有滚轴,滚轴的外壁上套接有滚筒。

优选的,所述隔板等距插接在传送带的表面,且由隔板与传送带组成方形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叶片的叶片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设计了多种熟料渠道,能够满足多种净水工作的需求,结构设计合理,工作种类和范围增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能在更大的空间内作业,保证了净水的效率,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的不足,且本装置的可调性能极佳,能够给操作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合净水剂颗粒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第一输送管、3抽拉板、4拨料轮、5进料管、6第一旋转叶片、7第一电机、8第二旋转叶片、9第二电机、10固定筒、11第二输送管、12出料管、13传送带、14隔板、15滚筒、16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复合净水剂颗粒传送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部中间位置焊接有第一输送管2,第一输送管2的顶部焊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顶部焊接有第一电机7,第一输送管2的一侧开有孔,且孔的内壁上焊接有进料管5,进料管5的内部通过转轴连接有拨料轮4,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旋转叶片6,第一输送管2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第二输送管11,第二输送管11的顶部焊接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与机架1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且支撑杆的中间位置焊接有固定筒10,第二输送管11远离第一输送管2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出料管12,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滚筒15,滚筒15的外壁上通过转动的方式连接有传送带13,传送带13上开有槽,且槽的内部插接有隔板14。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输送管2的一侧开有方形孔,且孔的内部插接有抽拉板3,第一输送管2内壁与抽拉板3接触的位置处焊接有固定槽,第二输送管11与机架1之间通过焊接在支撑杆上的固定筒10固定,机架1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底部焊接有滚轴16,滚轴16的外壁上套接有滚筒15,隔板14等距插接在传送带13的表面,且由隔板14与传送带13组成方形槽,第一旋转叶片6的叶片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垂直。

工作原理:使用时,操作者把复合净水剂颗粒放入到进料管5的内部,通过拨料轮4的作用把颗粒送到第一输送管2内,由第一电机7带动第一旋转叶片6转动,把颗粒输送到第二输送管11内,再经第二电机9带动第二旋转叶片8把颗粒送到第二输送管11的出料管12,如需同时供料,则打开抽拉板3能够把颗粒送入到传送带13与隔板14所组成的方形槽内,有滚轮15带动传送带13把颗粒输送到指定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