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833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输送机技术,特别涉及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是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进行螺旋输送机输送,使物料不与螺旋输送机叶片一起旋转的力是物料自身重量和螺旋输送机机壳对物料的摩擦阻力。螺旋输送机旋转轴上焊的螺旋叶片,叶片的面型根据输送物料的不同有实体面型、带式面型、叶片面型等型式。螺旋输送机的螺旋轴在物料运动方向的终端有止推轴承以随物料给螺旋的轴向反力。现有的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装置重量较大,不利于更换和搬运,且安装稳固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成本较低,安装稳固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的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装置,包括螺旋叶片和叶片轴,所述叶片轴包括连接部和管体,连接部设置在管体两端,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管体的外表面,所述管体为中空钢管,连接部上设有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第一键槽的宽度大于第二键槽,所述连接部为实心管体,连接部插设在管体中,连接部与管体通过焊接连接。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管体表面设有焊接孔,管体与连接部之间通过塞焊方式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管体两端,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的直径小于第二杆体,所述第一键槽设置在第一杆体上,第二键槽设置在两根第二杆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装置能够有效减轻重量,降低制造成本,便于更换和移动;同时,能够增强叶片轴两端的结构强度,有效提升叶片轴的连接稳固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截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B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装置包括螺旋叶片1和叶片轴2,所述叶片轴2包括连接部22和管体21,连接部设置在管体21两端。所述螺旋叶片1设置在管体21的外表面,所述管体21为中空钢管。连接部22上设有第一键槽3和第二键槽4,第一键槽3的宽度大于第二键槽4。所述连接部22为实心管体,连接部22插设在管体21中,连接部与管体通过焊接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管体设置为中空钢管,可有效降低管体重量;连接部采用实心管体,能够增强连接部的结构强度,保证连接的稳固性。通过第一键槽,能够使叶片轴与螺旋输送机的联轴器5连接,从而使联轴器带动叶片轴转动。通过第二键槽使得叶片轴能够与锁紧螺母6连接,使得锁紧螺母锁死,保证叶片轴不容易松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叶片轴的重量,增强叶片轴的连接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管体21表面设有焊接孔211,管体21与连接部22之间通过塞焊方式连接,从而增强管体与连接部的连接牢固性。所述连接部22包括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二连接部222,第一、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管体21两端,第一连接部221具有第一杆体7和第二杆体8,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杆体8,第一杆体7的直径小于第二杆体8,所述第一键槽3设置在第一杆体上,第二键槽4设置在两根第二杆体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通过多根杆体能够适配轴承、联轴器等标准件,便于安装。

本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装置能够有效减轻重量,降低制造成本,便于更换和移动;同时,能够增强叶片轴两端的结构强度,有效提升叶片轴的连接稳固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